東西聯動共發展,對口支援結碩果--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

2020-1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東西聯動共發展,對口支援結碩果--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工作匯報

(二○○五年二月)

    2001年教育部開始啟動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對口支援西部高校是教育部響應國家號召,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口支援既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01年6月,教育部確定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從此架起了兩校的友誼之橋。三年多以來,在教育部的關心指導下,地方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雙方堅持以"辦實事"為原則,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諸多領域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並取得了可喜成績。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被教育部等八部委評為"全國學校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被評為"上海市2003年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現將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充分認識對口支援工作的戰略意義,從思想、組織和制度上確保各項工作抓實抓好
    上海交通大學認真學習領會教育部有關對口支援工作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兩校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對口支援工作聯席會議並形成制度。成立了由學校分管領導牽頭,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工作組,具體負責對口支援工作的組織實施。根據對口支援工作聯席年會的確定的各項協議及實施備忘錄,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上海交通大學還在全校範圍內做了廣泛和充分的發動,無論是學校層面還是院、系、部、處層面,不論是校領導還是基層幹部和普通教師,都充分認識到對口支援工作的社會意義和政治影響,把對口支援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實、抓好。
    二、以「辦實事」為原則,紮實推進對口支援工作
    按照"每年辦幾件實事,長期堅持下去大見成效"的工作思路,三年來兩校扎紮實實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先後召開了5次聯席工作會議,籤署了1個"校際合作協議",3個"部門協議",16個"實施備忘錄"。內容涉及教學教材改革,本科生、研究生的選拔、保送、培養,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實驗室建設,科研合作、科技開發與成果轉化,學術交流,師資培訓,幹部培訓和交流,開展網上圖書館、文獻的館際傳遞業務等工作。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西部地區十四所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建設課程教師崗位計劃",上海交通大學專門為此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意見",共八條,明確了選派教師的條件、受聘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對受聘教師的考核等。三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先後選派了13名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到寧夏大學承擔重點課程教學任務。這些老師除了完成重點課程教學任務外,還主動承擔了對寧夏大學年輕教師進行示範性教學的工作,由學校組織相關專業教師隨堂聽課,觀摩教學;舉辦專題學術講座;幫助寧夏大學進行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學與寧夏大學籤署了《校際選課、承認學分、合作辦學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寧夏大學學生通過"天地網項目", 選修相應的網絡課程,共享由上海交通大學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據統計,僅2003年寧夏大學就有1123名同學選修了28門課程2320課時,並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學分和相應成績。"現代遠程教育天地網項目"的開通,使寧夏大學的學生在寧夏就可以選到東部名校名師的優秀課程。此項工作受到《教育部簡報》、《中國教育報》、《文匯報》、《新民晚報》、《香港大公報》以及中國教育電視臺和寧夏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和報導。
    按照協議,上海交通大學先後接受了寧夏大學20名定向委培本科生到相關專業學習4年,期間享受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待遇,成績合格後,頒發寧夏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成績優秀者可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中心先後接受寧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派的2名優秀本科生進修實驗課程,學習有關人類基因組方面的知識,主修人類生物學實驗方法,結業後回寧大開展人類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實驗工作。此外,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寧夏大學"一對一"對口交流合作協議具體實施備忘錄(十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資4萬元,為寧夏大學20名貧困學生資助4年的書報費。
    三年多來,兩校聯合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2項,校級項目2項,共建了科技開發基地,搭建了科研合作平臺。比如賀林教授與寧大聯合開展"疾病基因的定位與克隆"、"回族人群DNA庫的建立及相關基因頻率檢測"、"回族地區隔離人群遺傳資源調查"等課題研究;馬紅孺教授與寧大物電學院聯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電穩定膠體相互作用的研究";農學院與寧大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寧夏灘羊營養生態與可持續利用的研究";分析測試中心與寧大聯合開展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專項(國家973前期預研項目)"天然氣下遊產品炭基化過程催化新材料的研究"(已經立項)和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鹼催化條件下碳酸二甲脂作甲基化試劑反應規律的研究(已經立項)等都是很好的項目。
    在圖書資料、軟體、儀器設備等方面,上海交通大學也盡己所能,為寧夏大學提供支持和幫助。據不完全統計,三年多來上海交通大學共為寧夏大學捐贈各類圖書資料4263種1萬餘冊。從2003年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每年將新出版的部分圖書樣書贈送給寧夏大學,每年為寧夏大學教師出版兩本學術專著或教材。根據兩校"圖書館際互借協議",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捐贈寧夏大學圖書館價值10餘萬元的管理軟體。此外,三年多來上海交通大學共為寧夏大學支援儀器、設備350餘臺(件),價值280餘萬元。
    三、以"求實效"為目標,對口支援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三年多來,在兩校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經過寧夏大學全體教職員工的艱苦奮鬥,寧夏大學在學科、科研、師資、教學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湧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顯示度的成果。
    寧夏大學學科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上海交通大學協助寧夏大學開展博士學位點申報工作。在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寧夏大學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寧夏大學博士學位點"零的突破"。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還協助寧夏大學開展"211工程"申報工作。
    寧夏大學的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在上海交通大學BIO-X中心賀林教授工作組的參與和協助下,2004年寧夏大學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建設計劃任務書的論證。上海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路慶華教授率等有關專家協助寧大加強"寧夏能源化工(天然氣轉化)重點實驗室"建設,該實驗室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驗收。
    寧夏大學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自對口支援工作開展以來,寧夏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育寧教授等5人被上海交通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先後有12名青年教師通過單獨考試,進入上海交通大學相關專業進一步深造。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師通過推薦選拔到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數學建模、製冷及低溫工程、圖書館進修或做訪問學者。自2003年起,寧夏大學每年推薦兩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參加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的赴澳大利亞雙語教學師資培訓。三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共為寧夏大學舉辦了幹部培訓班2期,受訓幹部達260餘人,接收掛職幹部6人。雙方管理幹部在管理理念、工作思路、服務精神和團隊精神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得到了共同提高。
    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網絡教育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聯合辦學,加強了兩校的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教學質量。目前,寧夏大學已從單向接受上海交通大學的支援發展到聯合、自主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優勢課程,首批3門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建設的網絡課程,已於2003年向全國推出。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黃建國教授協助寧夏大學數學計算機學院組建了首屆大學生數學建模小組,獲"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西北賽區二等獎。
    四、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的幾點體會
    1、對口支援計劃是整合教育資源,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十分深遠的戰略意義。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三年多來的實踐證明,教育部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是實施黨中央、國務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具體行動,有利於國內教育資源更合理有效的配置,因此得到高校的積極響應和擁護。落實好對口支援工作,推動寧夏大學的發展,必將促進寧夏自治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並進一步對整個西部地區的建設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工作自始至終得到教育部的關心和支持。2004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派員參加了兩校第五次聯席工作會議,在去年年底的"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匯報會上,讓我們專門發言,這次又讓我們參加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對上海交通大學和寧夏大學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視和肯定必將激勵我們進一步落實有關精神,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2、對口支援也是對口交流、對口合作,有利於雙方的共同提高、共同發展。對口支援工作不僅僅是單向的援助,同時也是對口交流和對口合作;是對受援高校的促進,也是對支援高校的提高。在兩校師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上海交通大學是寧夏大學在上海的分校,寧夏大學是上海交通大學在寧夏的分校",顯示了兩校合作之緊密、感情之融洽。寧夏大學的專門史學、生物化學、草業科學、臨床獸醫學以及作物栽培等學科都是頗具特色的學科。這些學科與上海交通大學在學科領域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補和交叉。寧夏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育寧等5位教授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們所開的一部分課程已通過天地網對上海交通大學學生開放。寧夏地區所擁有的富有的豐富而獨特的自然資源,為雙方在草業、藥學、食品、農業、環境、生物、能源、材料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提供了良好條件。上海交通大學選派赴寧夏大學執教的教師在寧大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鍛鍊,得到寧夏大學在工作、學習上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在生活上的熱情關心和周到照顧。此外,寧大領導和教職工紮根西部、潛心辦學、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對地處東部的高校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鼓舞著我們加倍努力,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快速發展。
    3、對口支援工作舞臺廣闊、大有可為。經過三年多的實踐,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展望未來,兩校將在已經開展合作的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如在生命技術領域的合作、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等;在此基礎上,兩校將進一步拓展合作的專業和學科領域,比如可以在學校管理改革、制定規劃等方面互為參照、相互幫助,在數位化大學建設方面加強合作等;同時要積極探索合作的新模式,從實際出發,辦實事,求實效;學校搭臺,部門院系唱戲,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三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和寧夏大學在諸多領域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達成了很好的合作框架。目前由於部分過去籤訂的合作協議已經到期,兩校將在充分溝通和協商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補充,及時續籤;另外還有一些新達成的合作意向,雙方將加緊落實。

    對口支援工作是加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整合教育資源,實現東西聯動,攜手共同發展,是從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到對口支援高校的共同願望。我們有信心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向縱深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對口支援協議續籤儀式舉行
    1月7日,寧夏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孫濤一行訪問山東大學,與山東大學續籤對口支援協議。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副校長易凡,寧夏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牛陽,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志宏出席活動。  會上,王琪瓏簡要介紹了山東大學近年來的發展成果。他談到,山大始終將對口支援寧夏醫科大學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責任,雙方在近十年的合作交流中,在專家學者互訪、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學生訪學等方面成績顯著。近年來,寧夏醫科大學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西部醫學教育和醫療的重鎮。
  • 中國傳媒大學與蘭州文理學院籤署對口支援框架協議
    他指出,中國傳媒大學秉持「全國教育一盤棋」的理念情懷,對蘭州文理學院的發展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支持西部教育事業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西部大開發的具體行動。兩校在學科和專業設置方面高度契合,中國傳媒大學在傳媒教育領域的優勢資源必將為蘭州文理學院轉型提升注入強大的發展活力。希望兩校以籤署《中國傳媒大學 蘭州文理學院對口支援框架協議》為契機,開展更加緊密務實的合作,期待雙方合作早結碩果。
  • 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建設發展
    11月18日,《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框架協議書》籤署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和龍巖學院校長凌啟淡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對口支援協議。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校長金東寒,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賢金,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林和平,龍巖學院黨委書記王耀華等見證籤約。 此次籤約活動是11月17日至18日,校領導王耀華、凌啟淡、陳立紅一行前往天津大學參加「人才福建周」活動的重要環節。本次「人才福建周」活動由楊賢金帶領代表團參加。
  • 注重實效 共同發展--南京大學對口支援西部地區工作情況匯報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教學和人才培養    "教師崗位計劃"是國家支持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計劃的實施和完善對提高西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以來,我校共派出21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到西北大學支教。
  • 江西省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對口支援贛南蘇區振興發展
    8月3日,江西省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工作在贛州啟動。未來5年內,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等27所省內高校和4所科研機構將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縣(市、區)及開發區。
  • 華中科技大學對口支援重慶醫科大學工作總結
    華中科技大學對口支援重慶醫科大學工作總結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2001年11月,華中科技大學與重慶醫科大學(以下簡稱重慶醫大)籤署校際對口支援協議書,正式開始對口支援工作。
  • 中國傳媒大學對口支援蘭州文理學院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12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對口支援蘭州文理學院合作協議在蘭籤署,該校將在專業凝練、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多方面與蘭州文理學院開展深入合作。籤約儀式現場。
  • 浙江支援荊門市!全國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16個市州縣
    記者10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支援湖北省開展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家衛生健康委舉全國之力,集優質資源,建立省際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以外地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機制。
  • 2007-2008年度上海市合作交流與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
    2007-2008年度上海市合作交流與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   王 旗 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職工  胡洪潮 市公安局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對口支援工作辦公室負責人  葉 瑋 市司法局計劃財務處主任科員  卜 強 上海市財務會計管理中心副主任  楊小溪 市交通港口局貨運處處長  盛愛民 市建設交通委綜合計劃處副調研員  肖志強 市農委經貿處副調研員  趙 偉 市環保局綜合計劃處主任科員
  • 西安交大專家學者為對口支援高校——新疆財經大學舉辦系列報告會
    為全面落實《西安交通大學與新疆財經大學合作協議書》的要求,近期應新疆財經大學邀請,西安交大一批專家學者以幫助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大學綜合治理、提升辦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加強隊伍建設和黨的建設等為題,為新疆財經大學舉辦了系列報告會。
  • 朱信凱副校長赴拉薩參加2020年團隊對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學工作例會
    8月25日上午,「2020年團隊對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學工作例會」在西藏民族大學拉薩教學實踐基地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出席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他表示,西藏民族大學的每一項重大進展都蘊含著支援高校的貢獻,通過對口支援,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水平大幅提升,特別是在組長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的支持下,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等學科在自治區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影響力優勢突出。下一步,西藏民族大學明確了五個「關鍵點」,期望西藏自治區和支援高校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盧勝華在致辭中指出,教育援藏是黨和國家治邊穩藏戰略的重要一環。
  • 廈大與貴州師範大學籤訂新一輪對口支援協議
    日前,廈門大學對口支援貴州師範大學2015年工作例會暨對口支援協議書(2016—2020年)籤字儀式在頌恩樓215會議室舉行。貴州師範大學校長李建軍、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蔡永生,我校黨委書記張彥、副校長葉世滿等出席會議。兩校有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議。校長助理滕伯剛主持會議。
  • 趙海平到武川縣醫院調研對口支援工作
    本站訊(社會服務部 翁兆平)為進一步加強對口支援工作,12月11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口支援武川縣醫院座談會在武川縣醫院舉行。呼和浩特市衛健委副主任劉院君、武川縣政府副縣長李迎春、衛健委黨組書記宋宏、衛健委主任汪昊、武川縣醫院黨總支書記劉克強、院長王文軍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對口支援」7年來,中宣部對口支援尋烏——守護好山水 守望好日子
    雖已進入冬季,但項山腳下、東江河畔,山川秀美的江西省尋烏縣正碩果飄香。蜜橘、臍橙、百香果等特色水果進入成熟豐收期,尋烏縣呈現出喜氣洋洋的幸福圖景。中宣部對口支援尋烏縣7年來,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匯聚各方力量,為尋烏縣脫貧增強內生動力,有力推動尋烏縣高質量發展,共幫扶尋烏縣解決重點事項91項,直接幫扶資金和物資6400餘萬元。
  • 喀什師範學院2002--2006年對口支援工作總結
    經過40多年的艱苦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民漢合校、以維吾爾族學生為主的多民族、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本科師範院校,但與國內許多同類院校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2002年6月,在教育部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院與華中師範大學在武漢達成了對口支援意向,並於7月在教育部籤訂了對口支援協議。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02—2004年度上海市對口支援先進集體和...
    、西藏日喀則、新疆阿克蘇和三峽庫區等八個對口地區的幫扶工作,為加快對口地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湧現出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希望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工作者向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市委提出的「動真情、辦實事、求實效」的對口支援工作方針,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突出重點,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中央賦予上海的對口支援任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 華南理工大學「十五」對口支援總結和「十一五」工作計劃
    華南理工大學「十五」對口支援總結和「十一五」工作計劃   對口支援是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實力較弱但又有發展潛力的西部院校與實力強、發展層次高的院校之間建立的一種穩定的幫扶關係。
  • 校領導赴新疆拜訪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看望慰問我校...
    今年是上海援疆23年、對口支援喀什第10年。10月21日,徐建平一行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拜會了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並參觀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紀實展覽。喀什地委副書記、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侯繼軍,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地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曉冰,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張斌,喀什地區教育局副局長、指揮部社會發展組組長宋磊,喀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趙斌等出席。
  •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江蘇對口支援黃石市抗擊疫情紀實
    新華社南京3月4日電題: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江蘇對口支援黃石市抗擊疫情紀實  新華社記者劉兆權、邱冰清  22天,362位醫護人員,治癒率近70%……黨中央作出「對口支援」部署後,江蘇迅速制定援助方案、投入防疫戰場,全方位支援湖北黃石疫情防治工作。
  • 市人事局、市政府合作交流辦關於《2002年-2004年上海市對口支援...
    28、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企業發展不忘回報社會,多年來主動向上海對口地區捐助資金,幫助當地發展教育事業。從1994年起,積極參與幫扶支援工作,在雲南、新疆等19個省市(地區)援建希望小學4l所,捐資1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