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獲第42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金牌第三

2020-11-28 北大新聞網

4月15-19日,第42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ACM-ICPC)全球總決賽在北京大學舉行。4月19日,經過5個小時的激烈角逐,共計4支參賽隊榮獲金牌,4支隊伍榮獲銀牌,5支隊伍獲銅牌。其中,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6級本科生吉如一、2017級本科生洪華敦、數學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丁力煌組成的北京大學代表隊,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特聘研究員羅國傑教練的帶領下奮力拼搏,於全場比賽倒計時30秒時絕殺G題,共破解8題,排名世界第三、亞洲第一,榮獲第42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金牌,追平了北京大學在2014年獲得的歷史最佳成績,為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獻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本屆賽事為北大120周年校慶的起首之作。

國內高校方面,清華大學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8,均獲得銀牌。俄羅斯高校包攬了大賽前兩名。其中,莫斯科大學作為全場唯一破解9題的隊伍,獲得世界總冠軍;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獲得第二名。

本屆大賽由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辦,共有49935名來自全球六大洲的111個國家和地區、3098所高校的選手報名參賽,共有140支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從各大洲區域賽脫穎而出,晉級全球總決賽。

總決賽現場

4月15日晚,各參賽隊伍陸續完成了籤到註冊,並參加了由北京大學組織的歡迎晚宴。4月16日為贊助商活動日,選手們參與了由方正集團、JetBrains等贊助商組織的研討會與展示會,並於晚上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看了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承辦、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協辦,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社承擔演出的「承·Musicode」——第42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歡迎音樂會。程序語言和音樂一樣是全人類共享的語言,學習編程也和學習音樂一樣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權利,本次音樂會旨在歡迎來自六大洲51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個團隊的參賽選手,在古典與現代科技的融合中向全球精英學子展示中國音樂、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音樂會現場

長城遊覽

4月17日上午,選手們前往居庸關長城參觀遊覽。「不到長城非好漢」,選手們在攀登長城的過程中領略了中華人民的勤勞智慧與中國文化的的獨特魅力,也激發了在比賽中奮力拼搏、努力進取的高昂鬥志。

4月17日下午,比賽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組委會執行主席Bill Poucher、執行副主席Jeff Donahoo、古巴駐華大使H.E Miguel Angel Ramírez Ramos,北京大學副校長高松,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劉陽,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生玉海等嘉賓出席活動,與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媒體一同見證大賽的開幕。

Bill Poucher在開幕式上致辭

林建華在開幕式上致辭

萬鋼在開幕式上致辭

Bill Poucher首先介紹了比賽的贊助商與合作夥伴,並向晉級總決賽的選手們表達了真摯的祝賀,期待他們在比賽中有優異的表現。Jeff Donahoo引用了孔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箴言,讚揚了選手們解決困難的渴望與徵服挑戰的勇氣。林建華在歡迎辭中回顧了北京大學信息學科發展的歷程,向所有來賓介紹了北大在有關信息科學技術的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創新創業方面作出的努力,並祝福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們在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這一高規格高水平的平臺上學習成長、交流互鑑。萬鋼代表中國科協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教練和隊員表示誠摯歡迎。他結合當今經濟和科技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和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鼓勵北大和參賽選手們以此為契機努力求索,為全世界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大會還介紹了本次比賽主要贊助商、區域賽主席及各參賽隊伍代表,並頒布了一系列重要獎項,其中北京大學與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獲得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國際傑出貢獻獎,方正集團作為本屆大賽的全球鑽石合作夥伴獲得全球服務獎,商湯科技、快手科技獲得本地黃金合作夥伴獎,北京大學1986級計算機系校友郭銳獲首位校友捐贈獎,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李文新獲得傑出服務獎。

開幕式上精彩表演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三場精彩的文藝表演。《中華武術》通過太極、長拳、刀術的表演,展示了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傣族傳統舞蹈《孔雀舞》動作優美曲雅、輕盈敏捷;中國傳統節目《舞獅》在銅鑼聲中舞出熱鬧喜慶,表演臨近結束,獅子嘴中「吐出」一對寫有「PKU 2018」「ACM ICPC」的條幅,將氣氛推向高潮。最後,Bill與林建華一同為舞臺上的獅子「點睛」,賦予其生命和靈性,表達了對大賽圓滿成功、選手場上表現「生龍活虎」的美好祝願。隨後林建華宣布本屆大賽正式開幕。

林建華宣布大賽開幕

經過4月18日一天的練習賽,參賽隊伍們逐漸適應了場館布置與比賽環境。19日上午9點51分,這場堪稱「大學生編程領域的奧林匹克」於邱德拔體育館正式開始。邱德拔體育館也曾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桌球賽場地。時隔十年,邱德拔體育館再度舉辦「奧林匹克」,頗有意義。比賽期間,各隊伍身著隊服,共用一臺標準配置的計算機,向總決賽提供的11道題目發起衝刺。參賽隊可以自由選擇解題順序並對每個問題進行多次提交,答案正確即獲得分數,錯誤的提交將會在該題被成功解答後以罰時形式體現出來。因此,答對題目越多、所用時間、提交錯誤答案次數越少,則排名越高。

開場13分鐘後,來自俄羅斯的超強隊伍、「六冠王」聖光機大學(St. Petersburg ITMO University)成功提交F題,成為了本屆ACM-ICPC總決賽第一所解題成功的高校。題目解出後,氣球作為比賽的重要「吉祥物」也開始入場。據了解,作為ACM總決賽的一項傳統,氣球被用作答出題目的獎勵:每隊在正確完成一題後,組織者將在其位置上升起一隻代表該題顏色的氣球;每道題目的第一支正確解決隊伍還會額外獲得一個「first to solve」的心形氣球。爭分奪秒的競爭壓力和對準確性的高要求也考驗著選手們的心理素質。參賽選手們全神貫注,認真仔細閱讀競賽題目,時而專注思考,時而相互交流,體育館內不斷傳出敲擊鍵盤的聲音,一個個代表勝利的彩色氣球不斷升起在參賽隊的賽臺上。

選手緊張答題

聖光機大學代表隊表現搶眼,曾一度以解決4題佔據榜首。各高校也不甘示弱,得分榜排名瞬息萬變。下午1時20分,北京大學代表隊第二次提交第D題代碼,得分榜該題區域變為綠色,這意味著代碼正確,解題成功。北京大學代表隊也就此成為了第一支成功解決7道題的隊伍,暫居榜首。下午1時51分,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小時,根據比賽規則,得分榜封榜,只顯示提交情況,並不顯示正確與否。最終得分在下午4時於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的閉幕式現場揭曉。而北京大學在倒計時30秒時提交了第G題答案,也讓觀眾們充滿了緊張與期待。

在選手們專注賽場的同時,總決賽新聞發布會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19日中午,Bill Poucher、Jeff Donahoo、高松、李文新與來自方正集團、JetBrains、TWO Sigma、商湯科技、快手科技、Hulu、塞帕思、明略數據、啟元世界、Recruit Holdings、MIXLABS等贊助企業的嘉賓共同參與了新聞發布會,在邱德拔體育館138新聞發布廳接受了新華社、塔斯社、中國日報等三十餘家海內外媒體的採訪。記者就北大計算機教育狀況、ACM賽事題目、評判標準等問題進行提問,Bill Poucher、Jeff Donahoo、高松、李文新進行了詳盡的解答。

新聞發布會現場 

比賽結束後,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隨即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高松代表北京大學向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參賽隊伍表示熱烈祝賀,並肯定了ACM-ICPC四十多年來為提升計算機學科青年學生的知識技能、促進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和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服務社會上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在致辭中強調當今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交匯點,跨界融合創新成為常態,計算機科學在縱深拓展的同時也與其他學科形成綜合交叉融合發展的態勢,他鼓勵在座選手們銳意創新,獻身科學,努力成長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隨後,Bill Poucher介紹了往屆大賽總冠軍情況,並邀請UPE執行董事Orlando Madrigal、總決賽裁判長John Bonomo等人頒發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最快解題獎。

懷進鵬在閉幕式上致辭

北大代表隊榮獲金牌

莫斯科大學獲得冠軍

隨後,萬眾矚目的「揭榜」環節開始。在大家緊張的注視中,獎牌榜開始實時計算「封榜」後各隊伍提交的題目分數並同步滾動更新隊伍排名。一時間榜上隊伍你追我趕,現場不時爆發出驚嘆聲與鼓掌聲,緊張熱烈的氣氛堪比下午的比賽現場。各大獎項揭曉之後,懷進鵬、高松與Bill Poucher等人一起為獲獎隊伍頒發了比賽獎牌併合影留念。第42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圓滿落幕。

正值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本次總決賽的順利舉辦更顯意義非凡。在當今經濟和科技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正在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創新驅動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北京大學將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學科結構的調整優化,不斷產出推動社會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新知識、新思想,努力為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作出更大貢獻。同時,科技創新的難題也呼喚著更加深入的交流與更加廣闊的合作平臺,此次天下英才相聚未名,也鼓舞著北大學子們發奮圖強,踴躍爭先,為世界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背景介紹: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由國際計算機界權威組織國際計算機學會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簡稱ACM)主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之一。賽事由各大洲區域賽(Regional Contests)脫和全球總決賽(World Finals)兩個主要階段組成,每個賽季持續時間約9個月,來自全球6大洲、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兩千餘所高校的近五萬名大學生參與該項賽事。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被譽為計算機軟體領域的奧林匹克。競賽提倡創新和團隊協作,鼓勵學生在構建全新的軟體程序時盡情發揮創意,幫助學生檢驗自己在強壓力下的工作能力,是世界各地電腦程式設計者大顯身手的舞臺,也是世界一流大學展現教育成果的最佳窗口。不論是區域賽還是總決賽,ACM-ICPC都一直受到國際各知名大學的重視,並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計算機公司的高度關注。該比賽曾在美國的亞特蘭大、加拿大的溫哥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摩洛哥的馬拉喀什等世界多地舉辦。除了比賽的常規流程外,每年還會根據主辦國家的文化,在閉幕式晚宴上進行頗具特色的演出活動。

競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當時在美國德克薩斯TAMU舉辦了首屆比賽。1977年,在ACM計算機科學會議期間舉辦了首次總決賽,並演變成為目前的一年一屆、多國參與的國際性比賽。最初幾屆比賽的參賽隊伍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世界範圍內的競賽。特別是自1997年IBM開始贊助賽事之後,賽事規模增長迅速。在1997年,總共有來自560所大學的840支隊伍參加比賽。而到了2004年,這一數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學的4109支隊伍並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長。

北京大學2000年第一次組隊參加上海賽區的亞洲預選賽。第一次參加ACM比賽,北京大學的隊伍便獲得了亞洲預選賽第4名的好成績。之後從2002年起,北大開始有組織的參加地區預選賽,並於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別獲得了全球總決賽第11名、第13名、第14名的優異成績。2014年,由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倪澤堃、杜宇飛、羅翔宇三名學生組成的北京大學ACM-ICPC代表隊,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總領隊李文新、教練羅國傑的帶領和指導下,以亞洲第1名、全球第3名的優異成績,獲得了總決賽金牌。這是北大自參與這項競賽以來,首次獲得的全球總決賽金牌(一百多支隊伍的前4名獲得)。

專題連結:ACM總決賽

專題網站

攝影:李香花 曹倩倩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第42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拉開序幕
    由北京大學承辦的第42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於4月15日正式拉開序幕。4月15日,全球總決賽的參賽隊伍和大賽工作人員在抵京後已順利完成報導和登記工作,這些隊伍將於4月19日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展開最後的角逐。大賽主場館邱德拔體育館內外布置工作也已完成。目前,大賽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 【人物名片】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落幕 浙師大學生載譽歸來
    5月20日,第40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在泰國普吉島落幕,經過5小時激烈角逐,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奪得全球總冠軍,上海交通大學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金牌,復旦大學獲得銅牌,排名第12。浙江師範大學緊挨第49名的美國史丹福大學,位列54名。
  • ACM與北京大學
    編者按:2018年4月15日至20日,北京大學將承辦第42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該賽事的舉辦將拉開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的序幕。ACM-ICPC不僅是全球大學生電腦程式能力競賽活動中最有影響的一項賽事,還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且最負盛名的程序設計競賽。
  • 第12屆湖南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舉行
    8月27日-28日,第12屆湖南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在長沙學院舉行,機器人高爾夫邀請賽為今年新增的競賽項目。這是正在進行的第12屆湖南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數百名高校「IT狂人」參與其中。   8月27日-28日,第12屆湖南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在長沙學院舉行。此次競賽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省高教會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協辦,長沙學院和中仁教育承辦,面向普通本專科在校生開展。競賽分程序設計、應用開發和機器人三大類,同期同地舉行。
  • 2018年北京大學重要新聞回顧
    8月13日至20日,擁有一百多年傳統的全球最大規模哲學會議——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第一次來到中國。此次大會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和北京大學共同主辦,主題是「學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大會匯集了當代全球最知名的哲學學者,來自121個國家的超過六千名哲學學者帶來了全球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傳統的哲學思考。
  • 湖南省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在長沙舉行
    ACM程序設計競賽現場。   紅網時刻9月3日訊(通訊員 喻誠 李孟良)9月1日至2日,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省高教學會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協辦,湖南農業大學承辦的第14屆「嘉傑杯」湖南省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競賽在湖南農業大學舉行。   本次競賽分ACM程序設計、應用開發和機器人高爾夫三大類競賽,三類競賽同時同地舉行。
  • 浙大寧理學子在第十七屆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獲佳績
    浙大寧理學子在第十七屆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獲佳績 時間:2020年10月23日    編輯:林丹虹    來源:數據學院     瀏覽次數:次 10月17日,第十七屆「圖森未來杯」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成功舉辦,我校數據學院學子在競賽中頑強拼搏
  • 30位北大人斬獲第二屆阿里全球數學競賽大獎 人數最多
    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競賽線上頒獎典禮正如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所言:「相比起得獎,對數學發展更重要的,是那些對人類的發展起到關鍵推動作用的工作。」張鉞張鉞,金獎,2014—201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並獲學士學位,畢業後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僅用兩年就順利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中學畢業於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2017年獲「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H獎等
  • 鄭州航院第一屆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圓滿落幕
    5月4日上午,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第一屆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在東校區基礎實驗樓B301成功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應用系黨總支書記路玲、副主任李玲玲、副書記荊立夏、副主任王素立出席了閉幕式。
  • 重慶一學生以滿分成績奪得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30日,重慶巴蜀中學本部校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慶功會」,該校高2021屆學生李金珉以滿分成績斬獲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金牌,成為重慶首位國際奧賽滿分金牌獲得者。圖為重慶巴蜀中學李金珉以滿分成績斬獲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金牌。
  • 第十一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總決賽落幕—新聞—科學網
    10月25日,2020年第十一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總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
  • 第九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決出61個獎項
    獲金獎學生喜笑顏開。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2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第九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總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1所高校的100餘名參賽選手共決出61個獎項。其中,北京大學代表隊攬獲多項大獎,唐瓏珂個人一舉摘取華羅庚獎、周煒良獎、許寶騄獎3項個人單項獎金獎和1項個人全能獎——丘成桐金獎。此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學子亦取得優異成績。
  • 多項學科競賽又雙叒叕拿獎了!
    喜報頻傳近期,浙理工的學霸們,在各類競賽中,又雙叒叕拿獎了……他們不僅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一顯身手,而且在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數學建模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均斬獲佳績。快來一起看看這些令人欣喜的成績吧!
  • 河北北方學院學生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大數據技能競賽總決賽」中...
    近日,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與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大數據技能競賽總決賽」在張家口國際大酒店舉辦,河北北方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數」我最行團隊(學生:崔朝、和珈增、王金程,指導老師:丁利華、孫 興華)、乘風破浪團隊(學生
  • 廣汽本田第十四屆售後服務技術技能競賽總決賽落幕
    12月15日,「匠心-夢燃」廣汽本田第十四屆售後服務技術技能競賽總決賽在廣州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六大片區的35名優秀維修技師齊聚一堂,進行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最終,來自杭州之田店的徐振憑藉出色表現奪得桂冠、來自鄭州北環店的禹廣宇位列亞軍。同時,兩位參賽選手將以廣汽本田代表隊成員的身份,晉級Honda全球服務技術技能競賽。
  • 鄞州中學江元暘拿下了國際奧數金牌
    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於2017年7月12日至23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辦。在2016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中,江元暘獲全國一等獎,並憑藉浙江省第7名的成績入選浙江省省隊,當時就已籤約北京大學一本線錄取。
  • 競賽指南|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ACM)、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總決賽) 校內承辦單位:理學院 級別:B 級 競賽的目的意義:>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是一項面向本科生的全國性高水平學科競賽,為青年學子提供了一個展示數學基本功和數學思維的舞臺,為發現和選拔優秀數學人才並進一步促進高等學校數學課程建設的改革和發展積累了調研素材。
  • 西南交大學子獲四川省第三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特等獎
    西南交大學子獲四川省第三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特等獎 【字體:大 中 小】   2016年11月20日,四川省第三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在成都理工大學落下帷幕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對於熱愛數學的人而言,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是最高的夢想,在這裡擁有國內眾多數學頂級人才,能到這裡學習的學生,基本上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有過突出表現的,多數也是拿到過金牌的學生,比如:許晨陽、張偉、朱歆文等,而且他們如今在數學領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