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商業教父」的柳傳志,在這個冬天到來前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12月18日晚間,聯想控股發布公告稱,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聯想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卸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由公司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財務長寧旻接任。
75歲的柳傳志,曾被《財富》雜誌譽為「亞洲最佳商業人士」,也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25位最有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一。
自1984年創辦聯想前身,柳傳志35年來執掌的聯想系,涉及企業百餘家。圍繞柳傳志的家族、同事、門生及商業夥伴,建立了一個又一個聲勢顯赫的商業圈層。
家族勢力範圍驚人
2019年是柳傳志與夫人龔國興的金婚之年。柳傳志終於可以實現「每個周末帶著妻子圍著頤和園散步」的幸福。與柳傳志同是大學同學的龔國興,從一同下鄉、到集體宿舍、再到6平方的小屋到2000年代的豪宅,與柳傳志一路走來,相濡以沫共同扶持。她曾任聯想電腦IT部總經理,負責聯想集團的財務大權。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當柳傳志提出目標後,龔國興總是喜歡挑戰他,促使他考慮周全再行事。龔國興最近一次的公開露面,是聯想控股2015年6月在香港IPO的敲鐘現場——當現場問及「你有股份嗎?你現在的心情激動嗎?」她以「柳傳志是我先生」作答。
柳傳志夫婦的一雙兒女都未在聯想集團任職。這是因為柳傳志不希望兒女們坐享其成,於是給聯想定下一個死規定: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職。女兒柳青是中國眾所周知的出行平臺滴滴的總裁,在此之前擔任高盛亞洲區總經理,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有哈佛大學留學經歷。在柳青決心加入滴滴時,柳傳志曾告誡女兒,「是不是真的下定決心,放棄平衡的生活走一條更崎嶇的路?以後任何苦都不能叫苦,那是自己選的路。」柳傳志對於柳青有著較高的期望,他希望別人在提起他時的標籤是「柳青的父親」,那時也是柳青摘掉「柳傳志女兒」帽子的一天。
相比名聲四噪的妹妹,兒子柳林相對低調,目前就職於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他曾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曾在聯想投資實習過的柳林相當低調,如今獨自操作投資業務。柳林直到2016年(46歲)才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在婚禮現場,柳傳志將父親當時送給他的一句話轉贈給柳林——「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同時柳傳志還做以補充,「懂得融通」,也就是說「有理想而不理想化」。「熱烈地、殷切地盼望看你們結下幸福的果實,越多越好!三十多年前有一個電視劇叫阿信,電視劇的開頭就是在日本的高速列車上,一個滿頭銀髮的老奶奶帶她的孫子看她創造的產業帝國。我正殷切地盼望著這一天!」柳傳志稱。
在柳氏家族中,還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及。一個是侄女柳甄,一個是弟弟柳傳明。
柳甄現為字節跳動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主要負責字節跳動的國際化事務。在此之前,柳甄是Uber中國區戰略負責人,帶領Uber中國團隊開疆拓土。當時,柳青在滴滴、柳甄在Uber及聯想投資了神州專車,佔據著網約車市場的絕大多數市場,柳氏家族也被認為是控制了中國網約車行業。她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姓「柳」與當前成就的關係時表示,「確實沾了柳字的光」。
柳傳志的弟弟柳傳明,更多是隨其父親從事金融領域相關工作。柳傳明在香港中銀工作時,曾給予聯想在香港開展業務許多幫助。「人緣特別好,所以他就能經常把貸款的關鍵人物介紹給我。」柳傳志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今,柳傳明為北京萬行佳聯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所投領域涉及地產與酒店管理等。柳傳明與柳傳志住在同一小區,是高爾夫的極大熱衷者,也常常遊說柳傳志進行高爾夫運動。
門生遍布 執掌千億商業帝國
柳傳志希望聯想成為一家「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創辦聯想35年來,培養了眾多獨當一面的職業經理人,包括楊元慶、朱立南與趙令歡等人。如今,他們都直接掌舵聯想及其相關企業。他也時常會邀請聯想的這些高管們到家中相聚,聊聊工作與談人生。
柳傳志創業初期,跟隨他一同打天下並脫穎而出的三位年輕人——孫宏斌、郭為、楊元慶——被業界視為柳傳志早期的「最得意門生」,他們於1980年代末期加入聯想。如今的局面是,孫宏斌創立融創、郭為執掌神州數碼,楊元慶為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事實上,柳傳志最初更為看好的接班人是孫宏斌,然而他卻親手將孫宏斌送入監獄。孫宏斌當時在聯想擔任企業發展部經理,負責聯想在北京以外所有地區的業務。他在地方上迅速建立十幾家分公司,這些分公司高管對於孫的忠誠度過高,在聯想內部一定程度上形成「獨立王朝」的狀況。前期採取措施無濟於事後,聯想以「挪用公款罪」將孫宏斌送入監獄。出獄後,柳傳志又借予打算創業的孫宏斌50萬元的啟動資金,幫助他創立融創的前身天津順馳。時至今日,柳傳志以「朋友」來定義他與孫宏斌的關係。
在孫宏斌離開聯想後的1990年,聯想重新整頓分公司體系的任務交由郭為,且表現出色。隨後便如日中天,迅速進入聯想集團11人組成的總裁室決策層。楊元慶曾在聯想擔任CAD部門總經理,後加入美國惠普,在1990年代中期中國PC時代來臨時回歸聯想,一度帶領聯想拿下PC在國內的銷售冠軍。
後期由於郭為與楊元慶兩人在內部對PC市場的搶奪,柳傳志在2000年聯想分拆。楊元慶留下執掌聯想集團,負責PC業務;郭為則被要求從聯想集團剝離,專門進行代理與軟體業務。幾個月之後,郭為成立神州數碼。多年後在評價這次拆分的公平性時,郭為稱,「跑馬不相馬。作為聯想事業接班人,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郭為與楊元慶兩人當年矛盾的和事佬,被柳傳志成為「聯想又一位少帥」的朱立南。聯想在2000年拆分時,朱立南作為具體操刀人,與楊元慶、郭為二人保持了良好溝通,加之柳傳志的指示,進行有效的上傳下達,紛繁複雜的拆分比原計劃提早一個月完成,使得朱立南在聯想「一戰成名」。
朱立南與柳傳志相識於1989年。聯想深圳1989年創始,朱立南為首任總經理。非常重視深圳、香港業務的柳傳志到深圳視察工作時,兩人皆為足球發燒友甚是投緣。此後朱立南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方面的創業,直到1997朱立南回歸聯想,從聯想集團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做起,2000年創立聯想投資(後更名君聯資本),直到2012年接替柳出任聯想控股總裁。 「朱立南最大的特點,是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心胸開闊,為人正直公平,做事執著,有追求,學習能力強。」從不輕易誇人的柳傳志對朱立南高度褒獎。柳傳志卸任的同時,朱立南也卸任聯想控股總裁,僅擔任董事與董事會戰略會員會成員。
事實上,在柳傳志的職業生涯中,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前同事倪光南。柳傳志在出任聯想前身中科院計算所成立的新技術發展公司總經理後,「三顧茅廬」邀請剛從加拿大進修回國的計算機技術專家,出任聯想集團首席工程師。此後的3年內,倪光南帶領研發小組研製出的聯想漢卡,一舉奠定了聯想在計算機科技領域的地位。但後來由於在聯想究竟選擇「技工貿」還是「貿工技」作為發展方向上產生分歧,倪光南於1999年離開聯想集團。曾經摯友,終成路人。2018年年底倪光南在公開場合演講時再次將矛頭指向聯想與柳傳志,「柳傳志沒投入資產和智慧財產權,最初的股份是零,股改後不斷增加,至今達到了15.9%。」他說,相比之下,投入資產的任正非最初在華為的持股為80%,如今卻只有1.4%。可見,多年積怨如今仍未化解。
泰山會與中企俱樂部 企業家們的朋友圈
在商業江湖戎馬半生的柳傳志,並不喜歡別人用「中國商業教父」,格外願意聽人叫他「老大哥」。雖然這位「老大哥」財富身價並不突顯,但他以自身的江湖地位奠定了在中國企業家朋友圈中的核心地位。
其中,典型代表是泰山會與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18年5月,聯想集團遭遇「5G風波」,作為創始人的柳傳志為發布題為《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致聯想集團全體同仁的一封信》的文章。隨後,多位企業家紛紛表態支持,包括新奧集團王玉鎖、新希望集團劉永好、阿里巴巴馬雲、樂視賈躍亭等,而這些企業家大多數來自泰山會與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在柳傳志擔任會長的泰山會,段永基擔任理事長,成員包括萬通集團馮侖、泛海集團盧志強、阿里巴巴馬雲、復星郭廣昌、遠大集團張躍、信遠控股林榮強、巨人集團史玉柱、百度李彥宏、段永平、中關村科海集團陳慶振、江西科端集團鄭躍文、河南思達集團汪思遠、橫店集團徐文榮、和光集團吳力、華誼兄弟王中軍。吳敬璉與胡德平擔任顧問。
據介紹,泰山會成立於1993年,成立大會在盧志強的家鄉山東濰坊召開。取名「泰山」寓意「五嶽之尊」。成立多年會員幾乎沒有變化。會員企業組合形成一條強大的產業鏈,鏈條上的每個企業都佔據了所在行業的絕對影響力。
泰山會最早掛靠於1987年成立的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稱為「泰山產業研究院」。2005年時泰山產業研究院更名為泰山會,人數縮減為現有的16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單純企業家私人交流的圈子。
作為神秘的商會,泰山會有著非常多的規矩,泰山會從成立之初就與眾會員達成一致,聚談時不錄音、不記錄、不邀請當地領導、不對外宣傳;正式會議無法參加的會員需要請假,並交請假費,首次1萬元,再次20萬元;商會內的會員出現危機要共同扶持。
對於商會內會員出現危機要共同扶持,最為典型的是20世紀90年代時,史玉柱面臨巨人大廈爛尾、巨人電腦因非法預裝微軟軟體而被起訴時,會員段永基支持史玉柱依靠腦白金翻身,並於2003年末花費12億元對腦白金進行收購。對於柳傳志而言,莫過於他與泛海盧志強之間的互幫互助。2005年泛海旗下地產公司瘋狂拿地卻遭遇政策高壓,柳傳志伸手解圍;2009年聯想進行股權改制時,盧志強出手,後成為聯想集團第三大股東,穩固了柳傳志在聯想集團董事長的地位。
「泰山會」曾被視為與美國秘密精英社團「骷髏會」類似的組織。骷髏會中走出了3位美國總統、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無數議員及內閣,會員事業涉及教育、商界、法律、工業、政治等諸多領域。一向神秘的「泰山會」,被外界所知的最近一次的聚會發生在2013年。當時,泰山會的16名會員,在會長柳傳志的帶領下,到臺灣慶祝泰山會成立20周年。
柳傳志活躍的另一個企業家圈層,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由《中國企業家》雜誌前社長劉東華提議成立,31位中國商業領袖、經濟學家和外教家參與創建,創始成員包括阿里巴巴馬雲和萬達集團王健林等。
柳傳志在2016年之前一直擔任主席,並於2016年將主席之位傳於馬雲。目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擔任榮譽理事長,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任理事長。
作為中國頂級企業家的「名利場」,對理事資格有著幾近苛刻的考量,須經兩名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聯名推薦、且必須全體理事投票支持、無一反對才可通過。該俱樂部最初設計的上限人數為60人,但目前理事成員已達到62位,顧問5位。
根據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官方網站顯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60位理事所領導的企業營業收入合計近4.99萬億元,合計資產總額為21.29萬億元。其中,直接創造就業 220萬人,間接創造就業5440萬人。
相比神秘的「泰山會」,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被外界所知更多。柳傳志曾表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一是為了弘揚商業社會的正氣,二是為了企業互訪、學習和互相支持,三是增加理事們的感情。根據柳傳志的說法,聯想與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中的7-8家保持了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