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千音樂截止到1月13日的「經典老歌排行榜」上,前十名的歌曲裡面,情歌的數量佔了九首!雖然這個數據代表不了所有人的聽歌習慣,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流行音樂發展這麼長時間,歌手和歌曲的種類多種多樣,為何大家對情歌這麼「情有獨鍾」呢?
這十首經典老歌,確實是經歷時光打磨,經過千淘萬漉篩選出的好歌。它們的共同特徵,除了旋律和歌詞優質以外,更多的是歌曲本身帶有情感色彩,容易激發聽者的共鳴。比如,《後來》和《當愛已成往事》就能充分表現出感情裡的遺憾。愛情確實銘心刻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音樂可以慰藉心靈。所以,這些「情歌」上榜也可理解。
但是,對於周華健和任賢齊,武俠味道的《難念的經》和兄弟情的《天涯》傳唱度也很廣,卻也沒超越「情歌」的人氣。在其他的演唱者裡面,老狼唱民謠,鄭鈞玩搖滾,他們的上榜歌曲能展現各自的音樂特色,卻仍屬於「情歌」範疇。對於梁靜茹這樣的歌手來說,「情歌」是她必須要唱的種類,因為這是她的優勢。但對於聽眾來說,聽歌的選擇有很多,真的沒必要局限於「情歌」!
經典老歌排行榜中,李宗盛的《凡人歌》是唯一一首不是「情歌」的歌,而這首歌也完全能解釋「情歌」受歡迎的原因。「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既然是平凡人生,就難免愛情裡的聚散離合。有些情歌確實是歌手的真實感受,他們的作品也能直入人心。但當下流行樂壇裡充斥著「情情愛愛」,也難免是為了迎合音樂市場。
人的感情裡面,親情、友情與愛情三大類,對所有人而言,「愛情」向來是亙古不變、老生常談的話題。不管是老牌歌星,還是眼下的新生代歌手,幾乎每個音樂人都會在「愛情」的題材上找尋與歌迷的共鳴。音樂本是抒發個人情感的方式,如果為了迎合聽眾去創作「情歌」,也從根本上背棄了音樂的純淨。而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歌,非但成不了經典,反而會讓歌者本人迷失方向。
華語樂壇數十年的發展中,柔情至流行,奔放至搖滾,可以表達情緒的音樂不計其數,只有「情歌」是永遠「俗套但不過時」的。張信哲20歲就是「情歌王子」,到了50歲仍然還在唱《別讓愛情不開心》,是他不能唱其他風格的歌曲嗎?不是,是因為需要「情歌」的聽眾太多。
而所有「情歌」裡面,傷感味道越重反而會越受歡迎,長期沉浸在「苦情歌」的旋律中,哪還會有迎接新生的勇氣呢?愛情是很重要,但整個人生的精彩程度絕不是一段感情就能左右的。所以,與其在《後來》的歌聲裡回憶往事,遠不如唱著《凡人歌》瀟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