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衝刺科創板,是知識付費在焦慮

2020-12-04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麻辣娛投

從2013年至2017年,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連續五年獲得外部融資,它首輪融資的投資方為順為資本,A輪融資的投資方是啟明創投,在2017年的D輪融資中,紅杉資本領投,真成投資、華蓋資本、騰訊投資等多家資本大佬跟投。完成這輪融資後,羅輯思維的估值已經達到80億元,此後便多次有傳聞稱,其將啟動上市進程。

直到兩年之後,羅輯思維新的資本運作才浮出水面,衝擊科創板,估值100億。

知識付費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吳曉波的巴九靈曾經做過努力。同樣一年多沒有獲得融資情況下,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曾向吳曉波伸出橄欖枝,只可惜15億的收購大單在9月27日因為全通教育董事會否決而終止。

若按照風險投資機構大概3到5年一個募投周期來算,羅輯思維和巴九靈這些知識付費龍頭企業的初期投資者,已經到了獲得回報的時候,而創業企業唯有用儘快上市來應對風投變現退出壓力。

而羅振宇選擇的科創板IPO,要比吳曉波選擇併購曲線上市,還要刺激資本的神經。知識付費產業到底是否符合科創屬性?羅輯思維能否給資本寒冬的文創企業打開新的大門?

踩中風口讓羅胖子飛了起來

羅振宇的閱歷相當豐富,他一直在中央電視臺工作,先後擔任過《商務電視》、《經濟與法》、《對話》製片人,但是作為幕後工作者,除了專業領域,認識其人者寥寥。2008年羅振宇從央視辭職,此時電視觀眾在不斷流失,新媒體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馬東創辦了米未傳媒,推出了《奇葩說》,王利芬創辦了優米網成為知識付費的先驅,轟轟烈烈的變革讓羅振宇從後臺走向前臺。

「一定要把我這張胖臉露出去。」這是羅振宇為自己規劃的路線,也是《羅輯思維》的開始。從2012年開始,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號上,羅振宇每天早上6點多推送一條60秒的語音,此後四年風雨不輟,他也積累了幾百萬粉絲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

在貼上「文化」、「深度」、「有思想」等一系列文藝範的標籤之後,羅振宇也順利收割了微信和粉絲經濟的兩大紅利期,不僅是文章付費,羅胖子賣水果更成為粉絲們的笑談。此時的羅振宇,還和papi醬、咪蒙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個人品牌代表了全部的企業成就。

在2016年,羅輯思維聯手Papi醬以2200萬元創造了網紅廣告拍賣紀錄,再次砸開了人們的腦洞,儘管這場風風火火的營銷事件,快速聯合又快速分手,但也證明了羅振宇在吸引流量與商業開發上的不俗能力。

最開始,羅振宇走的還是傳統媒體路線,後來他的商業試水開始從付費會員制到賣產品、賣門票,原本要將讀書分享作為一輩子事業的羅振宇,最終成為了一名精明的商人,並把讀書與知識分享,演變為知識付費。

羅振宇在 2015 年12月上線了得到APP,除羅振宇本人之外,還吸引了李笑來、李翔、萬維鋼等諸多大咖入住,並推出《李翔商業內參》、《5分鐘商學院》等按年付費產品。

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知識付費市場呈現「腰型」結構分布,頭部TOP3平臺佔據35%產業規模,腰部TOP4-10平臺佔據25%產業規模,此外眾多長尾平臺分享其餘的40%份額,而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位列三大頭部內容知識提供商。

《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

得到APP的商業模式看似簡單,聯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大牛,在得到APP發布多種類型的知識形式,用戶則可以在得到APP上購買相應的知識服務。然而隨著得到APP走紅而興起的各種知識付費項目,最終證明複製得到APP的道路並不好走。

首先需要有「頂級流量」為課程內容提供背書,這方面得到APP已經掌握先入優勢;其次需要周祥的課程計劃和知識體系,得到APP每個課程節目如同評書故事一樣,總在最後留有一絲懸念;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知識服務的載體是文字、音頻等形式,不受物理世界的約束,通過營銷讓消費者認可後可以持續售賣,降低了邊際成本。

軟科技尋求科創板認可

多年以來,各種免費的網際網路內容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獲取信息渠道,同時也提升了用戶進行內容篩選的複雜程度,今日頭條這類媒體平臺應運而生。伴隨著視頻網站會員制、數位音樂付費下載,市場教育程度也不斷提升,消費者逐步養成了優質網際網路內容付費的習慣。在我們已經接受玩遊戲、看視頻、聽音樂要收費時候,獲取高端的知識內容,付費已經不再是糾結的瓶頸,而是如何享受更好的服務。

自2016年知識付費元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用戶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達2.92億人,預計2019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將達3.87億人,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行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和整個社會對知識的迫切需求,知識付費市場不斷擴大,用戶逐漸養成知識付費的消費習慣。

艾媒諮詢:2019年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矩陣分布

現如今,用戶對知識渴求的焦慮被網際網路無限放大,人們從無知者無罪演變為了無知者惶恐,佔據知識和意識形態頭部的個人成為了意見領袖,他們輸出的內容能夠被粉絲很好地接受,粉絲也願意為這種意見領袖付費。「知識付費分為兩類,一類就是純知識付費,一類是運營成一個圈子。如果做單純知識付費,生命周期可能會很短。」格菲科創板研究院分析師張鵬翼說。

羅振宇在創建得到APP時候,已經發現了這一問題。在得到APP裡,羅振宇的身份只是一個講師,這裡還有李翔講述商業故事,薛兆豐講解經濟原理,有嚴伯鈞講藝術。得到APP的內容已經展現出工業化生產的身影,羅輯思維的每一篇文章是內容、是廣告、也是商品,來自專業團隊的商業化設計,讓得到APP用最低的時間成本、最標準化的文章結構、最近的分銷渠道,建造了一間最工業化的知識工廠。

在運營者知識付費產品上,羅輯思維已經形成了產品矩陣,資料顯示,它旗下產品有得到APP、少年得到APP、得到大學、每天聽本書、得到文庫、李翔知識內參、何帆報告、《羅輯思維》節目、「羅輯思維」公眾號、「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知識發布會等等,羅振宇作為羅輯思維興起的網紅創始人,對於企業的流量影響力依舊,但產品上已經越來越淡化其個人品牌,深度挖掘用戶的不同需求。

有文創行業投行人士表示,羅輯思維的創新更多體現在商業模式上,尤其是羅輯思維推出的知識付費內容,迎合了當下的閱讀需求和解決用戶痛點,通過與出版社深度綁定,羅輯思維將過去的線下圖書出版分銷,變為線上的語音內容分銷,這種模式的創新在當下具有較為可觀的市場前景。

上海邁柯榮信息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對麻辣娛投表示,羅振宇起家於自媒體,但也快速脫離自媒體的束縛走向知識付費這個更廣闊的市場。羅輯思維作為知識付費類公司的代表企業之一,其科創板申報工作,首先會吸引與其同類型的文創類公司關注科創板上市機會;其次,這也說明了目前科創板的包容性,科創性質的公司不僅有產品技術突出的硬核公司,也有文化產業創新突破的軟實力公司,羅輯思維如果成功上市,未來在文化行業具有突出優勢的企業,將會陸續在科創板現身。

知識付費從潮起走向潮落

被吳曉波夢碎的知識付費上市大旗,能否被羅振宇扛起?這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科創板施行註冊制,註冊制和現有A股審核制核心區別是,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科創板上市最大特色就是交易所問詢,有的發行人要經歷多達五、六輪的問詢,問詢內容涵蓋公司的經營業績、企業股權結構、市場關注負面等等。與吳曉波通過被收購上市,掌握生死的權利在監管機構手中不同,羅振宇的科創板IPO,市場的反響與認可,也起到關鍵的作用。

而羅振宇與羅輯思維,對於公眾來說並非是無瑕的。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曾是《得到》賣得最好的專欄,而在2017年下半年,比特幣首富李笑來最受爭議的時候,卻有人炮轟羅振宇也是「騙子」。

2018年,羅振宇親自背書的貝米錢包暴雷,5.4萬人血本無歸,其中很多人都是羅輯思維的忠實粉絲,羅振宇也幾乎被坐實「騙子」身份,這一事件的影響至今仍未消散。除此之外,羅振宇近年來在公開場合力挺的新型企業,包括暴風影音、錘子、OFO、黃太吉等,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紛紛摔了跟頭。

烏鴉嘴的羅振宇

經歷了四年時間,知識付費走過了一個小周期,昔日火爆不再,知識付費如今明顯開始收斂鋒芒,用戶從刷屏的瘋狂回歸理性與成熟,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知識付費從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回落。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得到APP的MAU(網站、app等月活躍用戶數量去除重複用戶數)從1月的182萬持續下滑至8月的162萬。

知識付費已經出現了復購率降低、完課率降低、使用時長降低的「三低」現象,得到APP的課程也越來越輕,從幾百節的年課變成十幾節的小課,這讓以內容優質的得到APP逐步轉向平庸。不久前,得到APP第一個上線的訂閱專欄產品《李翔知識內參》停更,無論李翔團隊做了多少努力,都擋不住訂閱量的下滑,內容打開率也在不斷下降,大V的影響力逐漸被透支。

知識付費經濟的核心在於知識,而圍繞知識的用戶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分支點,目前知識付費經濟模式,大致集中於職場技能、專業培訓、育兒生活、人文科普、情感溝通等方面,共同特點是以所在領域的沿革,以及最新發展趨勢研判和分析文章為基礎,內容可讀性強,追求短平快、課程短周期,從而吻合現代人工作節奏快的特點,滿足他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發展技能的急迫需求。

但「輕知識」的模式就帶來水平的質疑,甚至批評這是「製造知識焦慮和恐慌」。知識付費經濟要追求規模持續擴大,必須降低學員準入門檻和知識吸收門檻,而學員數量的擴大,也會帶來文化視野、素質的參差不齊。為了迎合學員,知識付費平臺不斷讓知識變得更加普及化,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存在製造噱頭、內容低水平、專業程度低等問題,在高端思維與大眾科普中,知識付費更多倒向後者,也被不少人評價為「偽知識」。

知識付費的科創屬性在哪裡?

羅輯思維所面臨的質疑不止是在經營層面,它的科創屬性也在遭受質疑。根據證監會發布的公告顯示,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六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羅輯思維可切入的科創屬性,只有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新興軟體與網際網路一途。

根據 WIND 統計數據,科創板從所屬行業來看,絕大多數分布在專用設備製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其次是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醫藥製造業。

目前,羅輯思維的科創板申報主體思維造物公司的輔導前期準備工作(2018年12月-2019年8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正式輔導期第一階段(2019年9月-10月),而接下來將於2019年11月-12月進行正式輔導期第二階段,屆時,輔導機構將向中國證監會申報公司發行材料。

有券商表示,羅輯思維整體的經營模式與科創板所聚焦的科技創新、硬科技行業有較大的差距,不符合當前的科創板定位,現在名為接受科創板輔導上市,實則可能為了提升估值。

因為目前科創板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領域,所以羅輯思維的出現不僅讓公司本身,甚至科創板的定位都引起了爭論。科創板要體現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是科技創新,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型企業容易被接受,而商業模式的創新,尤其是網際網路推動的新商業模式開發,是否也應該被納入科創範疇,這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截至目前,科創板尚無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型公司,從目前科創板審核尺度來看,對擬上市企業的科技含量審核要求較高,特別是技術水平,而羅輯思維恐怕較難滿足科技含量的要求。從羅輯思維已有智慧財產權分析其科技含量,市場質疑確實有其原因,企查查數據顯示,羅輯思維共有273項商標,作品著作權5項,軟體著作權15項,專利僅為10項。

羅輯思維專利情況

面對理性、嚴謹的資本市場,碎片化的知識付費產業,因為行業缺乏統一的內容質量和技術標準,在財務體系規範程度,盈利模式和可持續性上,都存在爭議之處,而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並不具有高深的護城河,當當網聯合創始人李國慶選擇在今年6月帶領著「早晚讀書」向知識付費領域發起衝擊,背後就是複製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來看,羅輯思維可以滿足部分條件,雖然科創板的門檻有所降低,但羅輯思維依然要證明其商業模式的獨特性和創新屬性,除了能講好故事,更要能把故事講長久。

相關焦點

  • 衝擊「知識付費第一股」羅輯思維備戰科創板
    最新消息顯示,羅輯思維準備上市,如果上市順利,羅輯思維將會成為A股市場上「知識付費第一股」。羅輯思維擬在科創板上市近日,北京證監局官網披露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羅輯思維備戰科創板,知識付費能否脫掉販賣焦慮的外衣?
    前有吳曉波,後有羅振宇,知識付費開啟了前僕後繼的上市路。 10月15日晚間有個消息引發熱議,羅輯思維母公司,包括知識付費平臺「得到」,已經確定將衝擊A股科創板IPO。 要說,羅輯思維的發家史。應該算是從2012年。
  • 吳曉波折戟後羅振宇上 「羅輯思維」衝刺「知識付費概念第一股」
    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吳曉波剛剛折戟「借殼」全通教育,知識付費界另一大巨頭——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維造物)吹響了進軍A股的衝鋒號。您或許對思維造物不甚了解,但很可能聽說過羅振宇、《羅輯思維》,或是「得到APP」。被稱為拉開了我國「知識付費」市場序幕的《羅輯思維》,正是思維造物旗下的品牌。
  • 羅輯思維衝刺科創板,估值2年翻5倍破百億,羅振宇身家或超30億
    10月15日晚上,北京證監局披露「羅輯思維」正接受上市輔導。衝刺的目標是科創板,輔導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將分別在2019年9-10月、11-12月進行。如果如願,《得到》將成為A股知識付費第一股。羅振宇也將實現階級的飛躍。緊隨《吳曉波頻道》上市失敗,《得到》進入輔導期頗有勇氣。
  • 知識付費企業首度闖關科創板 羅輯思維要打哪副牌?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一如當初吳曉波試圖借全通教育登陸資本市場引來諸多關注,羅振宇攜羅輯思維籌備登陸科創板,再次引發市場對知識付費資本價值的討論。羅輯思維旗下最廣為人知的產品便是知識付費產品「得到」APP,同時其也是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的運營主體。公開資料顯示,《羅輯思維》節目於2012年開播,2015年,作為《羅輯思維》出品人及主講人的羅振宇,推出付費訂閱的內容平臺「得到」,探索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2017年,《羅輯思維》節目由視頻形態改為音頻,並轉移至「得到」APP。
  • 「羅輯思維」擬在科創板上市 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
    (原標題:「羅輯思維」擬在科創板上市)
  • 羅輯思維主體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 羅振宇持股30.35%
    來源:藍鯨財經原標題:羅輯思維主體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羅振宇為最大股東持股30.35%藍鯨TMT頻道10月16日訊,北京證監局官網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擬在科創板上市,
  • 一幫人為「羅輯思維」IPO這事兒吵起來了
    圖片來源:北京證監局官網思維造物的重要載體即是 「羅輯思維」,由知名媒體人羅振宇創辦。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思維造物科創板上市輔導信息的公布,爭議已起——該公司所代表的知識付費模式是否符合科創板所要求的行業定位,模式創新是否適應於科創板的包容性?
  • 沒有「硬核科技」,羅輯思維卻要上科創板,「羅胖」是怎麼想的?
    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輔導信息,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維造物」)出現在名單之中。據悉,思維造物正是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的運營主體,其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
  • 江瀚:羅輯思維要上科創板 什麼硬科技都沒有的羅胖到底想幹啥?
    吳曉波老師作為知名的媒體人,通過當年的《激蕩三十年》等系列著作奠定了自己的市場地位,而羅振宇則通過網際網路節目《羅輯思維》一舉成為當前知識網紅的代表。如今羅輯思維要上市了,相信所有人都不會太意外,只是羅輯思維竟然要上科創板,這個事情的背後到底在鬧哪出? 羅輯思維突然要上科創板,什麼硬科技都沒有的羅胖到底想幹啥?
  • 羅輯思維籌備科創板上市 中金「保駕護航」 羅振宇將摘得知識付費...
    據艾媒網獲悉,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了一則輔導報告,報告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羅輯思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擬在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事實上,2018年初,曾有市場消息傳出「羅輯思維」母體公司將於年內上市的消息,然而羅振宇回應稱上市「沒有時間表」。而這次證監局披露的文件,正式讓羅輯思維的上市進程公開。如果進展順利,羅輯思維有望成知識付費第一股。
  • 羅輯思維衝擊創業板,欲做「知識付費第一股」,知識服務一年能掙...
    分析人士認為,此番若能成功上市,羅輯思維或將成為A股的「知識付費第一股」。「羅胖」憑什麼獲資本青睞?據悉,羅輯思維繫一款知識脫口秀節目,由著名媒體人羅振宇一手創辦(因有著微胖的身材,羅振宇被粉絲親切地稱為「羅胖」)。
  • 被羅振宇「光環」籠罩下的羅輯思維轉戰創業板
    報告顯示,思維造物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創業板上市,上市輔導機構中金公司結合思維造物自身的業務實際情況於2020年4月決定將上市板塊由科創板變為創業板,發行人及其輔導機構於2020年5月提交了由科創板轉創業板輔導申請,並獲得審批通過。
  • 「羅輯思維」改戰創業板 再衝「知識付費第一股」勝算幾何?
    報告顯示,本輔導期內,公司(邏輯思維)在積極配合輔導工作的同時,也對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保持較高的關注,並結合自身的業務實際情況於2020年4月決定將上市板塊由科創板變為創業板。發行人及其輔導機構於2020年5月向北京局提交了由科創板轉創業板輔導申請,並獲得審批通過。
  • 羅輯思維接受上市輔導籌備衝刺科創板 被指無「硬核科技」
    雷帝網 雷建平 10月17日報導在吳曉波頻道的「賣身計劃」終止後不久,前央視主持人、製片人羅振宇創辦的羅輯思維也開始衝刺資本市場。據北京監管局官方信息,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羅輯思維)正接受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的上市輔導。
  • 思維造物轉戰創業板:多項財務指標「亮紅燈」 羅振宇知識焦慮初顯
    2012年12月,羅振宇推出「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以音頻及文章形式為用戶提供免費、輕量級的知識服務,並推薦圖書及相關衍生品。與此同時,羅振宇的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也以周播視頻的形式也正式登陸優酷,憑藉著包羅萬象、幽默詼諧的內容,羅振宇很快收穫了大量的粉絲。  在當時,沒有人能想到,羅輯思維能成為「知識付費時代」的革命代表,羅振宇也會憑藉此成為一個徹底的商人。
  • 羅輯思維謀求A股上市,知識付費能否撐起百億市值?
    吳曉波借殼上市失敗後,羅振宇帶著他的得到App,再次衝擊A股知識付費第一股。近日,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維造物」)發布招股說明書,宣布思維造物即將在創業板上市。
  • 羅輯思維被指無「硬核科技」,科創板ipo路恐艱難
    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公布了最新的輔導信息情況,在信息中首次披露了羅輯思維的擬上市路線:第一羅輯思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第二已經聘請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目前思維造物旗下的品牌項目包括羅輯思維知識型脫口秀節目、「得到」APP等。但是究竟羅輯思維能否順利在科創板上市?我們還真為他捏一把汗。
  • 羅輯思維籌備上市 負面唱衰聲音佔比40%
    「羅輯思維擬登陸科創板,有望成為A股付費知識第一股」的消息備受財經媒體的關注。自2012年知識型脫口秀《羅輯思維》上線後,節目因富有趣味而又發人深省,獲得眾人的喜愛,羅輯思維就此打造出IP影響力。在知識經濟的風口,羅輯思維有望成為A股付費知識第一股,事件的新穎性無疑備受媒體關注,羅輯思維的上市進程和發展歷史也成為媒體報導中的重點突出點。
  • 「羅輯思維」要上市了,問題是:你還相信知識付費嗎?
    高節奏的城市生活讓白領階層的職場人士每天都沉浸於焦慮之中。工作壓力和生活成本在他們內心之中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焦慮:婚姻焦慮、薪資焦慮、認同焦慮,還有就是知識焦慮。不得不說,羅振宇正是抓住了這群人的焦慮,將很多專業知識進行通識化拆解之後,以一種建立在實用主義上的方式傳遞給他的受眾,從兩個維度上滿足和緩解用戶的知識焦慮:1.滿足人們快速獲取知識的需求。2.滿足人們假裝很努力在獲取知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