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理學院
辦學歷史:其前身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渝州教育學院分別創辦於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兩校合併組建為重慶渝西學院;2005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2020年6月,重慶文理學院鄉村振興學院成立。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師資力量: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4人,國家級會計領軍(後備)人才1人,重慶市「百人計劃」3人,「巴渝學者」特聘教授2人,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慶市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重慶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5人。
辦學成果:該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1項,國家部委項目7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40餘項,科研到帳經費達到4600餘萬元;科研成果持續增長,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獲得市級及以上科研獎勵12項,被SCI、SSCI收錄330餘篇,其中一區20餘篇、二區80餘篇,獲得授權專利240餘項。
四川文理學院
辦學歷史:四川文理學院辦學歷史可溯及清末龍山書院,1976年開始舉辦高等教育,時稱達縣師範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繼更名為達縣師範專科學校、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為本科高校。2016年被確定為「四川省高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單位」,2018年被增列為「四川省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師資力量:四川文理學院有有各類教職工1252人,外籍教師16人,其中專任教師765人,(高級職稱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0.7%,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佔83.7%),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6人,突出貢獻專家3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
辦學成果:在中國國內公開發表論文400餘篇,學校教職工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91項,市廳級課題1180項,獲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300餘項、科技成果獎近10項,獲準國家專利近30項,出版專著50餘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4000餘篇,400餘篇文章被檢索工具(期刊)轉載或收錄。
兩校都位於西部地區,屬於區域知名高校,其中重慶文理學院位於重慶市,四川文理學院位於四川達州,在地理位置上,重慶文理學院佔上風。在師資力量上總體專任教師差距不多,但是重慶文理學院有一名院士。兩校的辦學成果都非常的豐碩,四川文理學院的教學底蘊更深厚,他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只不過是1976年才開始舉辦高等教育。但是重慶文理學院的發展速度極快,在2020年更是加入了成渝高校藝術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