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別跟「爛人」糾纏,學會讓步

2020-10-18 雪落無塵X

文|雪落無塵

曾聽到一句話:「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失。」

人與人交往,無法避免,總會有或大或小的摩擦,但每個人的處理方式千差萬別。

有的人會選擇和陌生人發生爭執,絲毫不讓步。

有的人則會選擇適當退步,從不和對方一般見識。

讓步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01

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許是因為年齡小,年輕氣盛,遇事不退步,讓自己和不必要的人和事糾纏。

最終,和對方兩敗俱傷。因為那些沒有必要的人,因為沒有讓步,卻搭上了自己,得不償失。

國外曾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件。

有一對年輕的伴侶,一同出去吃飯。

他們不小心在門口撞到一個酒鬼,酒鬼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惡語相向,言語非常難聽。

年輕人也沒有忍耐,和他爭執起來。

沒想到酒鬼直接衝到廚房,拿出菜刀,直接捅了女孩兩刀,她當即倒在了血泊當中……

之後,他繼續揮刀向男子砍去,男子也因此而受傷。

好在警察及時趕到控制住了酒鬼,否則後果根本無法預料。

因為逞口舌之快,卻失去了一條寶貴的生命。

如果他們選擇主動退讓,可能又是另外一番結果。

人生不易,別跟「爛人」糾纏,學會讓步。

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和小人糾纏,你即使贏得他也勝之不武,甚至可能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

他們只靠著衝動和本能反應去做事,絲毫不考慮後果,傷害起你來毫不留情。因為沒有底線,他們做起壞事來才會沒有顧忌,肆無忌憚。

如果與這樣的人計較,只會有這兩種後果。

第一,是你道德底線比他高,必然會輸掉。第二,是因為贏得他,你會成為和他一樣的人。

你和這種人糾纏,無論是贏還是輸,都會給你帶來困擾。

有時候,你不讓步,試圖和他們講邏輯和道理,只會對牛彈琴。

越成熟越發現,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人,你根本無法和他們講道理。

即使你和他們說的再多,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

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不要因為不值得的人,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02

如果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如果我們想成為優秀的人,便會主動和優秀的人打交道。

但如果,我們總和對我們抱有惡意的人打交道,時間一長,也會變得和他們一樣,易怒,做事不計後果。

我們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惡人,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步,減少對自己的損失。

北宋時期的宰相呂蒙,在任時曾有人不服他,因此總有人在背後說他的壞話。好巧不巧,有次不小心被他本人聽到。

呂蒙並沒有質問他們,而是裝作沒有聽到,一起同行的人很生氣,呂蒙卻對他說:

「為什麼要理他們,知道他們是誰,反倒自尋煩惱,他們隨便怎麼說,我也不會有損失。」

因為這事,呂蒙口碑開始變好,都在稱讚他的品行。

與惡人相處,自己也會受到數不清的惡意,只會讓自己焦頭爛額;和善人交往,自己也會變得平和。

很多人總是和惡人去糾纏,自己到最後反倒成為這樣的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本心,繼續做自己。

可謂是,日久見人心,經過歲月的考驗,很多人的心中自然就有答案。

擁有退讓的氣度,才能讓人敬佩,在這浮躁的社會,有屬於自己的方寸之地。

這並不是逃避,也不是不敢計較的懦弱,而是格局的體現。

傷害你的人,最好的報復不是回擊,而是這麼做:雲淡風輕地面對惡人。

當你站在陽光下,他人想傷害你卻不能時,你也用這種方式戰勝了他們。

03

其實,我們對待別人什麼方式,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我們。

你若抱著惡意,接受到的只會是惡意;你若選擇退讓,接受到的也是退讓。

在清朝,有一個叫張英的人,在當時非常有名。

有一天,張英看家書,信中寫到鄰居要蓋新房,想要佔用三尺的地,親戚希望張英能幫他們解決這件事。

張英看完後,只回了一句話:「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應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親戚看到後,領會了張英話中的含義,選擇主動讓出三尺地。

鄰居看到張英家的態度後,感到羞愧,於是他們主動讓出六尺地。

這也是古代婦孺皆知的「六尺巷」。

其實,讓一小步並不會影響到我們什麼,更不會讓我們遭受什麼損失。

可是很多人,依然選擇不退步,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事的大小,更多的是因為不願意吃虧。

他們心胸狹小,以至於連一口氣的虧都不願意吃,才會將事態擴大化。

真正有情商的人,從不會把事情處理的很難看,都會給對方留下餘地。

人與人之間情商的高低,往往會帶來不同的人生境遇。情商高的人,似乎更容易事事順暢,而沒有情商的人,則會處處碰壁。

所以,提升情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生活中最該掌握的一項技能。

很多人認為事事計較,就不會讓自己吃虧。但就因為太計較,才會在未來吃下大虧。如果適當退步,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學會適時讓步,不光讓自己的品行得到提升,人生也會越來越寬廣。

行走小路,留出三分給他人;與人交談,話留三分白。

讓步, 不光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選擇。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成為主動讓步的一方,才能讓自己解脫。

相關焦點

  • 一定要記住:千萬別和爛人爛事糾纏
    人活著,總會遇到爛人爛事,緊躲慢躲,還是會不斷中彈。 遠離一切消耗你的爛人爛事,學會保存實力,是睿智的人生態度。 碰到爛事不糾纏,糾纏也解決不了,還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得不償失。
  • 餘生很貴,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別糾纏
    縣官答道:「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還說你不蠢?不打你打誰?」說三八二十四的人挨打,並不是他算的不對,而是他陷入與爛人破事的糾纏中毫無意義,在外人看來很是愚蠢。時至今日,爭論三八二十一還是二十四的人恐怕沒有了,但習慣與爛人破事糾纏的人還沒有絕跡。一些爛人不講理、戾氣重,跟他們計較如同對牛彈琴,白費口舌。一些破事剪不斷、理還亂,跟它們糾纏只能陷入其中,浪費生命。
  • 餘生很貴,別和爛人爛事糾纏
    再細細想來,不禁追悔莫及,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那麼多的爛人爛事上,不僅僅壞了心情,還導致事業受挫,一切太不划算。餘生很貴,千萬別再和爛人爛事糾纏。真君子鬥不過小人,別和小人糾纏。古往今來,有真君子的地方,也就有小人的存在。但真君子胸懷坦蕩,心憂天下,秉公辦事。而小人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為了一己私利,常常興風作浪,暗中使壞。
  • 不糾爛事,不纏爛人: 別讓爛人爛事耽誤了你的人生
    「獅子不和狗較勁,這是原則,更何況你是人,跟一隻狗計較個啥啊?」這才是爛人爛事對一個人最大的傷害。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從來不與爛人計較,和爛事糾纏。圖片來源 | 電影《新精武門》在我看來,與爛人爛事糾纏,跟這個場景很像。它們往你身上吐口水,你也回敬,最終不體面的還是你自己。
  • 人生本就不易,學會成全自己
    善待自己,其實是人生一場修行。過往即為序章,人生下半場,學會成全自己,生活就不那麼委屈了。王爾德有句名言:「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但有同事勸導他:「人喝醉了,思維意識都已經不清楚了,你與他糾纏什麼呢?」劉元亮轉念一想,確實如此,跟一個醉酒的人的確無從計較。煩心的事,也就這樣過去了。從事代駕3年,他很滿足這份工作讓一家人能舒心地在北京生活。
  • 老實人,別與這六種人糾纏,學會不糾纏,你就贏了
    有些人,你不敢去招惹他們,也沒必要去招惹他們,你就躲遠點,才能遠離傷害,保全自己。做人,到處招惹是非,肯定不是好事。做人,要老實,才不會吃大虧。但是,老實人要帶著鋒芒,不能夠成為別人眼裡的「軟柿子」。老實人,別與以下這六種人糾纏,學會不糾纏,你就贏了。
  • 真正聰明的人,不吃「爛蘋果」,從不糾纏
    吃完了爛蘋果,發現又有蘋果爛了,如此反覆,一箱蘋果都吃完了,但一個好蘋果都沒有吃到。吃東西,總是從最差的開始,這是不是你的生活邏輯?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箱蘋果,你一直尋找爛蘋果,你就永遠找不到最好的方向,越混越差。真正聰明的人,不吃爛蘋果,從不糾纏。跳過最糟糕的人生階段,直接從好的起點開始,人生才能越走越順。
  • 曾國藩家書裡的箴言:欲成大事,別與爛人爛事糾纏
    近讀《曾國藩家書》,讀到他在紛擾亂世中不斷修為,追求慎獨大境界,突然想起一句話:除了變得更好,我們別無選擇。一確認過眼神,都是幫爛人——在溽熱的長沙,白晃晃的鋼刀與赤裸裸的辱罵包圍之下,曾國藩悲憤交加。這是曾國藩人生所受的幾次巨大侮辱之一,時在鹹豐三年(1853年)八月,長沙城裡的正規軍綠營士兵圍攻曾國藩,他差點就被亂刀砍傷。
  • 學會講故事,才有傷力,不糾纏爛人爛事,人生要不爭智慧
    我來告訴你一些講故事的技巧:1: 信息量開始很小,增長緩慢2: 故事應該是主要的和次要的,而不是羅列一堆無用的信息點3: 學會製造懸念,常識就是違反常識4: 要講故事,你必須學會創造神秘感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你做好事做壞事,會有一些壞人扭曲心理,誹謗你,傷害你如果你們互相關心糾纏,你會佔用你的時間,讓你的生活更加無聊和痛苦。甚至,你會覺得當你試圖和對方打交道時,你會恨你當時的樣子。
  • 放下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別糾纏,別見面,別聯繫
    在這裡想要告訴那些比較痴情的女孩,既然分手了,就要學會放下。而放下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別見面,別聯繫,別糾纏。02已經失去的人,就別見面了如果你們之間已經不可能在一起了,那麼就不要再見面了。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對情侶分手之後,有一方一直放不下另一方,一直在跟對方死纏爛打。加微信,刪微信,加了刪,刪了加,兩個人前前後後地維持了半年的時間,最終還是徹底說了分手。
  • 遇到爛人,別去計較
    無數的事實啟示我們:遇到爛人,與其糾纏,不如躲開。 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故事: 有一次,季羨林老師跟臧克家先生一起在一家飯館吃飯。 鄰座的小孩跑過來時腳下一滑摔了一跤,當場大哭起來。
  • 美好的人生需要適當的讓步人生感悟說說短句
    2、美好的人生,需要你做能忍耐的聰明的人,有些事情繼續朝前就是死胡同,忍耐著讓步,是為了自己的人生,不在死胡同裡被憋得暗無天日。會讓步的人,看似吃了虧受了委屈,其實是聰明的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寬闊的天地。
  • 人生在世,學會讓步,與他人分享,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學會讓步,與他人分享,才是最珍貴的財富。一個退讓有度,謙讓有禮的人,無論多麼大的矛盾,他們也能化解。先低頭的人不一定理虧,只是因為他更在乎對方,所以才選擇了低頭退讓。心寬一尺,路寬一丈。人生一世,把人做好才是關鍵,是學會讓步。
  •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會糾纏
    人生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下爛事,心寬體胖。「合群不合群,都沒有關係」,做一個不往群裡走的人,你才能學會獨處。糾纏別人,你並沒有得到好處,只是成為了別人的影子,或者說跟在別人身後走。吃吃喝喝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但是你要求人的時候,大家都不開心。你不信,你窮一次,向別人借一次錢,就明白了。因為你很合群,別人也會糾纏你。總是打著「感情牌」,讓你辦事,不管你是不是辦得好,就託你去辦。萬一你辦不到,別人就開始說三道四,別人說:「你真的不夠義氣,舉手之勞也不願意。」
  • 母親節倡議:讓男人學會讓步!
    所以,在女人面前,男人應該學會讓步。  讓步的男人,是最可交的男人。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女人讓步、為合作夥伴讓步的男人,是缺乏胸襟,最無能和最不可交的人。   長不大的男人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跟自己人,跟自己所愛的家人,無謂地爭長短、論輸贏。
  • 學會讓步才能共促和諧
    學會讓步才能共促和諧 發表時間:2014-12-03   來源:鄂爾多斯文明網  相信很多開車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感受,遇到駕駛技術拙劣的司機,或是沒有指向性的轉彎掉頭,或是忽快忽慢的停停走走,或有莫名其妙被撞經歷……有好多人在這個時候心浮氣躁,鳴笛警告,下車理論。「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上面的轎車司機以謙讓態度和諧解決撞車事件,道出讓人一步自己寬的道理。能夠做到讓步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有理也要讓三分」就更難能可貴了。
  • 通透的人生,不和小人計較,不與爛事糾纏
    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03.不要讓小人和爛事拖垮你的人生 早在兩千多年前,莊子就曾告誡過世人:「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遇事沉住氣,與人讓三分,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也不是所有事都能溝通。
  • 「深愛過的人,別狠話說盡」:最敗壞人品的,是分手時的糾纏
    導讀:人生總有和某人分手道別的時候,莫糾纏,莫打擾,不妨給對方留個好印象,也是我們修行路上重要的一課。「分手見人品」,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錯。「祝安好」,這樣的簡短祝福,看似簡單,後面卻有著一門不是人人都學得會的學問,那就是跟每段關係好聚好散。換句話來說就是,莫在分手的時候,毀了對方心中自己的人品和形象。眾所周知,周迅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如果回顧周迅的每一段戀情,愛的時候縱身撲入,分手的時候毫不糾纏,從始至終都坦坦蕩蕩。
  • 真正厲害的人:不抱怨,不解釋,不糾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哲學君來源:哲學人生網三觀不同,無需多言;爛人爛事,放過就好。不懂你的人,無需解釋,理解不同,解釋再多也毫無意義。與其糾結於別人的誤解,不如一笑置之,問心無愧即可。03不糾纏一生太短,快樂太難,爛人爛事,無需糾纏。
  • 作為老實人,少和這三種人糾纏,你根本鬥不過他們
    有許多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四處傾倒,隨意釋放。如果你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垃圾一股腦兒傾倒在你身上。永遠不要和爛人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與他同一水平。你只需要記住,別理他,你就贏了。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不與爛人爛事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