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男士襯衫定製切入的服裝定製平臺Y先生告訴36氪,他們眾籌獲得了 42萬元的種子輪融資。此輪融資之後,Y先生將在 7 月上線 APP,並繼續在設計研發與市場推廣上發力。
Y先生是一個專注於為 25-58 歲人群打造定製平價襯衫的電商品牌。區別於之前報導過的良衣(也從襯衫切入)、男裝定製品牌衣邦人(男裝女裝均有)、埃沃裁縫(已獲1.5億元B輪融資)這些公司,Y先生其主要特點包括:1)不做上門量體;2)效率高,主打72小時定製送貨上門。
為什麼不做上門量體?Y先生創始人吳小李告訴36氪,上門定製成本構成中,一個均價600元的襯衫,上門量體平均一單的成本費用在130元以上,而且用戶還需要提前1-2天預約量體師,因此上門量體是個費時費力的流程。
如果不做上門量體,那麼Y先生是如何解決用戶數據獲取的呢?吳小李介紹,他們目前數據獲取是靠大數據+雲計算+3D肖像建模以及人臉識別等技術來確定用戶各項數據的。用戶只需要在Y先生定製的公號上輸入自己的身高,體重,以及體型(正常,偏胖,健身),用戶的14個身體數據就會傳至系統。由於平臺之前已累積近萬名用戶的體格數據(數據來自於之前大學內收集),經過大數據計算,最終精準度可達91%,未來隨著資料庫數據增加,精準度可達98%。
數據獲取之後,15分鐘計算機自動製版——20分鐘後布料開始剪裁——40分鐘後工人開始縫製布料——3-5小時後打包發貨。用戶在24小時內可以收到貨,偏遠的在48小時左右也能收到貨。做到這種效率與供應鏈方面的整合密不可分。
在供應鏈端,Y先生與A、B股上市公司魯泰集團達成了深度合作,Y先生採用的是魯泰的生產線,魯泰的 ERP 與 Y 先生前端進行了連結,Y 先生前端數據可實時傳送到工廠,為了保證生產效率和治療,Y先生安排了團隊在供應鏈上。前期量小情況下只佔用了 1 條生產線,未來量大後可開啟4條以上生產線,年產量最高可達20萬件。
因為傳統服裝業庫存問題,所以成本居高不下,Y先生沒有庫存問題,又是預付款,因此目前其主打款襯衫可以將價格做到179元一件(同品質的襯衫售價在900元左右),即使這樣利潤率也可做到30%,上線一個月內已實現近12萬元的營業額流水。
不過Y先生方也坦陳,目前Y先生的確採用的是套版模式,傳統6個版,如今Y先生有20多個版,在精準度方面已經可以做到91%。一人一版模式成本會大增,未來也會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領口,袖口繡花等服務,但是要加錢。
Y先生的目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建立流程和品牌標準,實現自營產品盈利,第二階段,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如領口繡花等。第三階段,自營+商家入駐模式,打造服裝定製版京東。Y先生團隊目前有14個人,技術研發團隊佔大多數,目前正在尋求天使輪融資。
據光大證券數據,2016年我國私人定製服裝市場規模在102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000億元。隨著供給側改革以及柔性供應鏈發展,乘著消費升級的大勢,服裝類私人訂製必將成為一大趨勢。又由於男裝在標準化方面難度較小,因此做男裝定製化的公司必然成為第一批獲益者。在這個新興市場下,生產資源的調度和組合將成為誰能跑出來的重要標準。
隨著消費升級和柔性供應鏈程度的提高,男裝定製領域越來越受到創業者青睞,如果你也從事相關領域,歡迎與我聯繫交流:liuximo@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