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答問① | 「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2020-09-23 情系臺港澳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1987年底,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民間交往迅速擴大,同時衍生出許多需要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的具體問題,衝擊著臺灣當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1990年11月,臺灣方面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本著「中國的、善意的、服務的」精神,接受臺灣當局委託,受權與大陸方面聯繫協商,處理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1991年12月,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基礎,根據有關方面授權,處理與海基會的聯繫、交往和商談。

1992年10月底,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進行工作性商談。海協會代表提出5種有關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方案,臺灣海基會代表也先後拿出8種表述方案,其中第8種(口頭)表述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建議「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

香港商談結束後,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臺灣海基會,指出海基會在香港商談中就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提出了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重申同意雙方各自以口頭表述的方式聲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態度,並提出海協會口頭表述的要點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該函以附件的方式,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提出的第8種表述方案附在函後,作為雙方彼此接受的共識內容。12月3日,臺灣海基會回函對此未表示任何異議。至此,雙方都認為經過協商達成了共識。這一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達成共識的方式是各自口頭表述,記載於兩會函電往來中;構成共識的內容就是上述經過協商、相互認可的具體文字。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的態度,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臺灣海基會表示「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異的處理。在兩岸之間固有矛盾一時難以解決的歷史條件下,「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雙方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為兩會開展協商並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

來源:海研智庫

相關焦點

  • 「九二共識」答問①|「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九二共識」答問① |「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九二共識」答問①|「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Q:「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 「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國臺辦:「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達成 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可能被翻頁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9月30日消息 國臺辦近日通過媒體平臺發布「九二共識」系列答問,臺「陸委會」聲稱,「從未接受過任何強加的政治主張和框架,『九二共識』已經翻過兩岸歷史的一頁」。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日對此表示,「九二共識」達成的歷史背景和具體過程事實很清楚,在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的態度,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雙方做了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處理。
  • 「九二共識」答問⑦ |「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一回事嗎?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Q:「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一回事嗎?
  • 國臺辦談九二共識:天不變、道亦不變
    發言人馬曉光就「九二共識」議題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表示,天不變、道亦不變。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將「九二共識」翻過去,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如此。  中評社記者提問說,國臺辦近日通過媒體平臺發布「九二共識」系列答問,引發島內關注。
  • 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將「九二共識」翻過去
    國臺辦9月30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臺陸委會「九二共識」已經翻過兩岸歷史的一頁的說法,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九二共識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將「九二共識」翻過去,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如此。
  • 為什麼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九二共識」體現了兩岸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和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九二共識」是兩會商談的前提。「九二共識」達成後,「汪辜會談」順利舉行。馬英九2008年上臺執政,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兩會立即恢復制度性協商,籤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23項協議。
  • 「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而且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等論調紛紛出籠。「九二共識」歷史真相為何?
  • 「九二共識」不容否認
    「九二共識」到底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定海神針,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有島內政客污衊,「九二共識」虛無縹緲、查無實據。這簡直是胡說八道。「九二共識」達成的過程和核心內涵見諸於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的往來函電,有史料為證,始終是完整清晰的,不容否認,也不容歪曲。
  • 「九二共識」不容否認!
    馬英九批評說,臺海地區緊張情勢升高,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拋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系所致。蔡英文及綠營政客、網軍則對馬英九展開「全面圍剿」,讕言馬英九的論述「不合時宜」「附和大陸」云云。「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問題再度被推到了輿論的中心。「九二共識」到底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定海神針,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 民進黨無法迴避「九二共識」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排除幹擾、克難前行。夏立言也指出,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必須被尊重,雙方的努力成果如果難以為繼,將陷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窘境。
  • 特稿:「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題:「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新華社記者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而且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
  • 「九二共識」答問② | 是否只存在「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而不存在「九二共識」?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九二共識」答問④| 2008年之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 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堅持「九二共識」,早日重開對話
    其中,以顯著的篇幅闡述了關於兩岸對話與談判的主張,強調開展對話,進行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儘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指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可以談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等問題。
  • 港臺腔:「九二共識」不容否認
    馬英九批評說,臺海地區緊張情勢升高,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拋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系所致。蔡英文及綠營政客、網軍則對馬英九展開「全面圍剿」,讕言馬英九的論述「不合時宜」「附和大陸」云云。「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問題再度被推到了輿論的中心。「九二共識」到底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定海神針,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 「九二共識」答問⑥|「九二共識」是否會限縮臺灣人民選擇權,限縮臺灣自主空間?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2012兩岸關鍵詞之一:歷久彌新的「九二共識」
    2012年即將過去,如果要為過去這一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尋找一些關鍵詞的話,我們認為,「九二共識」無疑是當之無愧的一個。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九二共識」始終貫穿於島內選舉、政爭與兩岸關係發展的全過程。   20年前兩岸海協和海基兩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的「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