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近日入選湖北省第六屆「長江學子」。
他,潛心科研,本科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3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目前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
其導師評價他「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他,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胡滿琛,一起來看看榜樣的故事吧。
圖為胡滿琛作為本科畢業生代表在2020年畢業典禮上發言
大一進入王牌實驗室
和博士團隊一起學習
2016年,胡滿琛從武鋼三中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大一下學期進入實驗室學習,加入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唐江教授課題組,投入到鈣鈦礦發光器件的研究中。
胡滿琛所在的課題組,科研實力十分強。「我們團隊有50餘人,師兄師姐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知識,能給我很多啟發。」胡滿琛說,他最喜歡跟師兄師姐交流學習,也喜歡課題組周會,雖然每次組會基本開一天,但和唐江教授一起討論交流總是收穫滿滿。
大二暑假起,胡滿琛和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師兄一起,研究雷射器相關內容。「在結構的設計與器件的製備過程中,遇到問題我就找熟悉該領域的師兄師姐幫忙,向他們請教。」胡滿琛說。
「我們和胡滿琛討論前沿的科研項目內容時,覺得他懂得還多一些,偶爾他也會當小老師給我們建議。」胡滿琛實驗室的師兄羅家俊說,胡滿琛還開通了知乎帳號,跟學弟學妹分享學習心得。
在實驗室一紮10小時
科研成績比肩博士生
導師唐江是這樣評價胡滿琛的:「他是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人,有韌性,特別能沉得下心做科研。」他每天早晨7時30分起床,白天上課和做實驗,晚上12時才回宿舍,課少時他在實驗室一待就是10小時。
白天,胡滿琛有課程學習任務,所以科研工作常在晚上進行。「我們實驗室在教學樓旁邊,下課後我就跑過去做實驗。比如做LED器件實驗從製作到測試最好一次做完,因為耗時久,所以我晚上來做,做完就差不多晚上12時了。」胡滿琛說。
「胡滿琛很勤奮,他總是很早來實驗室很晚離開,是個科研狂人。他很有規劃,一進實驗室就定下了目標,然後朝著目標前進。他努力學習,也帶動了我們努力學習。」師兄羅家俊說,「實驗室開組會時,唐老師表揚胡滿琛,說他的學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博士畢業生水平,讓我們加油。」
這個「科研狂人」也收穫了豐碩成果。胡滿琛說:「能獲得這些成績最大的功臣是時間,我始終相信時間用到哪兒,哪兒就會有成長。」因優異的科研成績,畢業季,胡滿琛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
探索科技成果轉化
讓科研更貼近生活
「目前,我正在跟課題組的師兄師姐一起探索如何做科技成果轉化,我們想做點對生活有幫助、落到實處的產品。」胡滿琛說。
目前,胡滿琛已組建起創業團隊,他們與華中科技大學孵化器對接,建立起卓光科技,有望將非鉛鈣鈦礦發光的研究成果推向日常生活中,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一種全新的高品質照明方式,為解決青少年近視眼問題貢獻力量。
胡滿琛在校期間就參與各類志願者工作,是中國社區志願者協會的一員。他的動手能力強,曾在武漢科技館成功維修過一臺3D印表機。工作人員讚嘆,連工程師都難修好的東西,竟然讓一位志願者給修好了。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楚天都市報 光電信息學院文字 / 王瀟瀟 高翔 李碗容編輯 / 郭雨辰校對 / 劉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