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開篇講王進,埋下很多伏筆,林衝怎不去梁山

2020-12-15 史趣

王進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英雄人物。書中第二回便寫道「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王進本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的父親是王升。高俅先前未發跡時,被王升打傷。兩家的梁子由此結下。高俅當上太尉時,便決意報復王升的兒子王進。王進無奈之下,只好出走東京,一路向西,最後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

多少年來,很多人為王進沒有上梁山頗多猜測。分析下來大致如下:一是王進和高俅有恩怨,並沒有獲罪,還沒逼到份上。二是王進家中有老母,而且出走時老母直接說「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而剛好,王進有投靠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的打算。三是除了投靠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之外,王進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留在史家莊。但他執意出走,主要的目的就是「鎮守邊庭」。

以上都是基於故事內容的分析。在小說中,情節是安排出來的,王進上不上梁山,還不是作者的安排?這就轉入另一個問題,施耐庵為什麼要以王進開篇,而且還不讓他上梁山?

王進的頭銜是教頭。教頭雖然沒有職位,但還是屬於武官群體。水滸中,很多人物如林衝、武松、魯智深都屬於這一群體。武官群體面對朝廷惡勢力,會怎麼做?自然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王進則選擇逃離體制。王進的出走揭開了北宋黑暗政治的一面,施耐庵無疑是比較痛恨這一切的。

同時,儒家有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所以,王進骨子是受儒家影響的。同時,儒家思想也要求人們,不滿你可以逃離,但不能反抗,更不能落草為寇。細心品味,施耐庵對落草為寇的態度是比較複雜的。

綜合來看,水滸開篇寫王進,至少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北宋末年的現實太黑暗,體制內尤為黑暗;二是忠良,正直之人是要受到迫害的,這是後面諸多英雄遭遇的一貫邏輯。

所以,王進的出場更像是奠定了一種的基調。伴隨著王進的出場,「九紋龍」史進及「豹子頭」林衝的故事也就自然地展開了。

對比王進,林衝的遭遇則更進一步。面對逼迫,林衝多了忍讓而少了反抗,即便有也是被動反抗。這就註定了面對層層逼迫,他最終要落草為寇。林衝的遭遇更是直接說明「亂自上作」。試想,施耐庵一上來就闡明這個主題,是不是太不循序漸進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王進武功不在林衝之下,被高俅迫害後,他為何不上梁山?
    讀過《水滸傳》的讀者,一定對書裡的禁軍教頭不陌生,豹子頭林衝就是東京城裡著名的80萬禁軍教頭。後來林衝的妻子被高衙內看中,並且幾次對她進行騷擾,最後高太尉設計將林衝誘入禁地白虎堂,然後將他搭配到滄州。為了徹底除去林衝這個隱患,高太尉又派陸虞候前去殺死林衝,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反殺陸虞候之後,走投無路上了梁山。
  • 水滸傳:王進武功不在林衝之下,受高俅迫害後,他為何不上梁山?
    讀過《水滸傳》的讀者,一定對書裡的禁軍教頭不陌生,豹子頭林衝就是東京城裡著名的80萬禁軍教頭。後來林衝的妻子被高衙內看中,並且幾次對她進行騷擾,最後高太尉設計將林衝誘入禁地白虎堂,然後將他搭配到滄州。為了徹底除去林衝這個隱患,高太尉又派陸虞候前去殺死林衝,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反殺陸虞候之後,走投無路上了梁山。
  • 水滸為何首先出場的是王進?作者埋了個伏筆,可嘆108將結局
    原文標題:《水滸為何開篇就講王進?其實,我們翻開水滸傳,除開第一個章節是講述天下形勢和渲染梁山聚義的背景,第二個章節就開始在講英雄王進。為何這是這樣的安排呢?其實作者在這裡就是為後面的敘述和故事結局打伏筆。王進,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只是和小說中的結局不一樣而已。
  • 《水滸傳》中的王進與林衝,你更欣賞誰?為什麼?
    在小說《水滸傳》中,相比於林衝來說,我還是更喜歡王進。為什麼要把王進和林衝放到一起來比較?因為一開始,他們兩人的相同之處還是比較多的。王進和林衝的結局是截然不同的。王進最後帶著自己的老母親,一起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去了,到邊庭上憑藉著自己的一刀一槍,為國殺敵,快意人生。
  • 同是被高俅陷害,為何王進可以離去,而林衝只能上梁山
    同是被高俅陷害,為何王進可以離去,而林衝只能上梁山在《水滸傳》中有兩位被高俅所陷害,為什麼走上了兩條不同的路呢?今天小編帶你們來看看。大家都知道林衝在被高俅陷害之後,就選擇了上梁山,可是還有一位就是教頭王進,也是與林衝一樣被高俅所陷害,可是他卻選擇了離去,林衝與王進的功夫都是非常好的。
  • 水滸傳:不上梁山的好漢——九紋龍師傅(王進)
    由於梁山108將有一些是出場太少很難品評的人物,所以小子這部閒話水滸,將高俅、王進、潘金蓮西門慶等也都拉了進來,因為他們的人生比部分梁山人物更值得研究,水滸作者在他們身上的筆墨也相當多。王進這個人 不屬於一百單八將之列,然而水滸以他為開篇,用意頗深。王進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家傳的槍棒,只因高俅未發跡時,曾經吃過王進父親一棒,這高俅懷恨在心,得勢後便要尋機報復。
  • 作為《水滸傳》裡第一個出場的好漢 王進為什麼沒有上梁山
    很多人讀《水滸傳》,因為王進這一條好漢沒有上梁山而感到遺憾。其實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即便是真的走投無路了,上梁山做強盜也不是最好的選擇,這從梁山兄弟招安後的結局就能看出來。況且王進有更好的投奔處,用不著上梁山。
  •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如果王進上梁山泊,他能排第幾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小說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梁山泊聚義,最後被朝廷招安,保家衛國的故事,對於王進這個角色,很多人表示非常惋惜,因為王進和林衝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自然不弱,但是他沒有上梁山,因此留給朋友們很多遐想,如果王進上梁山泊,他可以排到第幾呢
  • 水滸傳,王進和林衝,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誰的武藝更高?答案很明顯
    在《水滸傳》中,可能很多人都只知道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卻不知道王進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且原著中通過王進的出場,引出了不少梁山好漢的出場,所以說,王進這個角色也是比較重要的。
  • 水滸傳中的王進究竟去哪了,其實書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作為禁軍教頭,王進的日子其樂融融,但是因為王進的父親王升在世的時候曾經得罪過高俅,現在高俅受到了皇帝器重,成了太尉。成為太尉之後的高俅想報當年王升的仇,因為王升已經死了,所以高俅處處難為他的兒子王進。王進於是連夜帶上母親,去延安府躲避。
  • 《水滸傳》史進打平魯智深曹正輸給楊志,證明王進比林衝武功高?
    王進和林衝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也都因為高俅的原因,被迫離開東京汴梁。這兩人武藝都很高強,至於誰更高,就《水滸傳》的內容是不能下結論的。王進偷偷離京西逃,途中借宿史進家,成為史進師傅。曹正敵不過楊志,並覺得楊志招法和自己師傅林衝相近,就跳出圈外詢問起來。在交談中,楊志講他和林衝兩人在梁山下交過手,楊志說他倆本領差不多。那是林衝剛上梁山時,王倫不想收留林衝,讓林衝下山殺人獻投名狀,林衝遇到的正是還幻想送禮做官的楊志。二人打到五十回合左右,王倫叫停,因為他見楊志與林衝武藝差不多,想讓楊志上梁山來制衡林衝,可是楊志不幹。
  •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水滸開篇不寫梁山好漢而講高俅與王進恩怨,施耐庵的安排太高明。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主角是梁山108條好漢,但是,作者讓洪太尉誤走妖魔後,不直接寫梁山好漢的出世,而是先寫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發跡史及其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恩怨。
  •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水滸開篇不寫梁山好漢而講高俅與王進恩怨,施耐庵的安排太高明。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主角是梁山108條好漢,但是,作者讓洪太尉誤走妖魔後,不直接寫梁山好漢的出世,而是先寫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發跡史及其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恩怨。王進雖然是武林人士,但是,他並不是梁山108條好漢之一,作者拿他開篇,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不知作者這樣一筆宕開是何用意?其實,施耐庵的這種安排,是大有深意的。
  • 《水滸傳》中,王進與林衝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這句話說出答案
    可以說王進、林衝的遭遇完全一樣,不過結果就不一樣了,王進選擇離開,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這肯定比跟著高俅強百倍,但林衝最終被高俅弄得家破人亡,不得已上梁山落草為寇。這兩個有著相同命運的人到底誰更厲害一些?當然判斷一個人是否厲害,我們不能只從某一方面來看,那是不全面的。為了公平起見,下面,我們就從各方面進行比較。
  • 《水滸傳》王進地位,與林衝比,從教的徒弟中看出誰會更勝一籌
    水滸傳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我認為這本書是武俠和傳統故事完美結合,戰場上有殺戮,還有江湖義氣完美結合。在武俠小說中,總會有一些高調的人在混亂戰鬥之外,他們不願意出現螢屏中,然而《水滸傳》也有這樣的人物,他就是王進。
  • 《水滸傳》中最先出來的人物王進,消失了,是施耐庵把他忘了嗎?
    一、正史裡的王進並沒有落草,而是繼續為朝廷效力《水滸傳》雖然是一部演義小說,但卻不是架空歷史的,是在在歷史的框架中講有趣的故事,同樣的《三國演義》也是一樣的,所以諸葛亮再聰明,最後也無法阻擋三國歸晉,梁山實力再強,最後也逃不過被招安和覆滅的歷史興替。
  • 王進林衝之後,一代不如一代的「八十萬禁軍教頭」
    《水滸傳》一開篇就寫了王進,他的身份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武藝應當不在林衝之下,一來兩個人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水平大致在一個檔次;二來看二人的徒弟,王進在史進家中,住了半年時間,半年使得史進的武藝由「華而不實」邁入了在梁山上雖然算不上超一流好手,但應該是一流好手:而林衝的徒弟操刀鬼曹正的本領可就差遠了,書中沒有交代曹正跟林衝學了多久,林衝認真教他了沒有,是否得到了林衝真傳。
  • 水滸傳中,林衝和王進,都是80萬禁軍教頭,為什麼結局卻不一樣
    在《水滸傳》中,林衝和王進,都是80萬禁軍教頭,武藝都非常強,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王進還要稍微厲害一點。他倆還有2個共同點,一是都非常顧家,二是都遭到奸臣高俅的擠兌和打壓,但結局卻不一樣。
  • 《水滸傳》裡林衝得罪了高俅,他因何不像王進一樣選擇離開?
    高俅於是開始了他陷害林衝的計劃。王進、林衝都跟高俅有了矛盾,但他們的結局是不一樣的。王進跟他母親一起離開東京,去老種經略相公那裡某了個差事。後來王進或許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了(史進沒在老種經略相公所在的延州找到王進)。不管怎樣王進沒慘死在高俅手裡。林衝可能都沒想過要走。林衝選擇留下來做了一隻溫順的小羊羔。
  • 《水滸傳》中,這五位武藝高強,卻為什麼都不是梁山好漢?
    大家在看《水滸傳》的時候,關注點全部都放在那些已經投奔梁山的人物身上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書中有幾位因為無意高強卻沒有上梁山或陰差陽錯想投奔梁山,卻未能上成梁山的好漢。如果他們都上了梁山的話,憑著他們的一身武藝,梁山是肯定會收留的。那時梁山的英雄好漢就要增加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