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殯喪花藝師:花,不代表訣別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3月24日電 題:「90後」殯喪花藝師:花,不代表訣別

  作者 林春茵 黃希明 林盈君

  1983年,一位香港入殮師在作家西西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裡戀愛,卻擔憂被世俗眼光拋棄。對她職業尚不知情的男友送她一大束花,「他不知道,在我們這個行業之中,花朵,就是訣別的意思。」

  時光流轉30餘年,內地殯葬業發展成規模,民眾觀念趨於開放。在東南沿海的福建,殯喪花藝悄然流行。當地第一代殯喪花藝師同為「這樣一個女子」,卻一掃過去的肅穆蕭瑟,面貌青春、心態活潑不擔心成為「剩女」(大齡未嫁女),也期待有愛人送玫瑰。

小許將道具搬上車,準備去醫院布置靈堂。 王東明 攝

  「在我看來,花朵,並不完全代表訣別。」1991年出生的許雪燕對中新網記者說,「如果有男生送我花-只要不是菊花,我都喜歡,紅玫瑰喜歡,白玫瑰也喜歡。」

  許雪燕和1992年生的王玉蘭畢業於福建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3年前,她們一起應聘福建圓滿生命服務集團(下稱」圓滿生命」),成為當地第一代殯喪花藝師。

  「圓滿生命」是福建省一家大型殯葬一體化集團企業,下轄福州三山陵園、長樂松鶴陵園等公立墓園。清明節前夕,中新網記者探訪三山陵園,邂逅這兩位花藝師。

  黃白菊、蝴蝶蘭、龜背葉,化著韓式美妝的兩位姑娘正在凍庫裡清點花材。她們手腳麻利地摘除百合花蕊,「免得花粉在靈堂亂飄」。

小王用插好的花布置靈堂。 王東明 攝

  許雪燕坦言,民眾避諱的眼光並非沒有,往往只能在屋簷外做工,有時會被逝者鄰居「驅逐」。王玉蘭也笑著抱怨,有時制服來不及換,又要去超市,「只好把頭髮解下來蓋住logo」。

  因為住在墓園,她們常常打不到計程車。作息也與眾不同,「生死的事情隨時發生,夜裡兩三點鐘出發是經常的」。回來後再也睡不著,看韓片、繡十字繡,度過剩下的長夜。

  「但我們、包括親朋好友並不真的介意。事實上,民眾更多的也是好奇和尊重」。相反,心無芥蒂的姑娘們常常展示出特殊能量。去年,「圓滿生命」趕赴泉州為飛行員烈士送行,姑娘們獨出機杼,用一簇簇白菊做出白雲連綿的造型,「讓烈士英魂永遠棲息藍天之上。」

小許將布置好的靈堂用手機拍下發給客戶。 王東明 攝

  中新網記者隨兩位姑娘一同「接單」,趕赴40分鐘車程外的福州市第一醫院太平間,為一位基督教徒逝者送行。不到半個小時,她們完成了兩個羅馬花柱、幾個大花籃和十字花架。「花藝師速度越快,越有利於家屬情緒穩定」。

  「桔梗的花語是永恆的愛,如果逝者年紀小或正值妙齡,我們也會特地把這層含義告訴家屬。」王玉蘭說,她最難忘為一對遭遇車禍的奶奶與孫子送行,白布下的身形令人心碎,「當鮮花簇擁過去,家屬確實會釋懷很多。」

  殯喪花藝方興未艾,花葬、樹葬、海葬也成為更多人選擇。業內人士指,這體現內地殯葬觀念趨於尊崇自然、人文為本,也是社會風氣科學昌明的體現。

  福州市圓滿生命關懷服務中心主任陳凱告訴記者,花藝布置一般佔據普通治喪費用八分之一,相較於花藝,更多市民願意投錢在遺體美容上,該公司用「兜底」價格和正規服務來鼓勵人文觀念養成。

  也因此,殯喪花藝師並沒有外界想像高薪。「這份工作吸引力在於,我們可以把死亡變得不那麼冰冷、堅硬。」王玉蘭驕傲地展示雙手給記者看,植物汁液染花了她的十指。(完)

相關焦點

  • 鄰有喪,舂不相;裡有殯,不巷歌。
    鄰有喪,舂不相;裡有殯,不巷歌。這段話,深有感觸,側邊灣裡剛剛死了人,相鄰的婚慶喇叭聲聲,主持人高聲朗誦祝福新人婚禮,聲音高八度,音量調低點最好!因為死去人家的後人及親戚朋友聽到歡慶的歌曲,非常惱火!此語出自《禮記·曲禮上》:鄰家有喪事,灣裡舂米的時候不唱山歌小調;鄉裡人家有殯葬的事情,不在街巷中歌唱。
  • 90後女殯葬花藝師 用鮮花送別逝者最後一程
    後女殯葬花藝師 用鮮花送別逝者最後一程 (1/10) "← →"翻頁
  • 喪事「不及殯」怎麼辦?
    「不及殯」特指喪服人員不及殯,即按規定應當奔喪喪服並服喪守制的人員,由於某種原因,沒有趕上殯期。古代社會條件下,由於通訊交通等等原因,「不及殯」經常出現,所以古法喪禮將「不及殯」單獨作為一個事項進行規定。現時生活中,「不及殯」本來不應該出現,但還是有不少,特別是子女以外的奔喪人員,「不及殯」的情況很常見。弔喪人員「不及殯」,就不談了,就算了,就到此為止沒有下回了。
  • 90後殯葬花藝師 為每一個死者的靈堂裝點鮮花
    宿舍裡的小王、小許和其他女孩一樣,喜歡韓劇、零食和刺繡    在殯葬從業者之中,有一個特別美麗的職業——殯葬花藝師,雖然每天也與鮮花打交道  小王和小許都是90後女生,她們是福建林學院園藝專業的同學,先在福建圓滿生命服務集團實習,後來一起到福州市殯儀館上班,任職殯葬花藝師,幾乎每天都奔走在殯儀館和陵園之間。  昨日上午,記者見到小王和小許時,她們正在福州市殯儀館千秋堂3號廳布置花藝,這場告別將在次日舉行。
  • 愛花的人兒們,中赫時尚國際花藝師俱樂部喊你加入組織!
    人是群居動物渴望被理解被認可被包容被溫暖所有的享受孤獨都是難以長久的騙局我們最終總是會不自覺地去尋找那些與自己惺惺相惜的人不僅如此,俱樂部也頻頻受邀參加世界各地的花藝盛事,並與多國達成花校戰略布局,將中國傳統與現代花藝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帶領中國花藝走向國際市場。
  • 為你最愛的花藝師投票,留言還可得北京「花植集藝術節」免費門票
    本屆花植集藝術節參展花藝師提前曝光,來pick你最愛的花藝師,並說明喜歡他(她)的理由,我們將選取出最打動人心的十位留言,贈送花植集藝術節門票。快快來為你喜歡的花藝師打call吧。UNE FLEUR創始人曾多次受邀參展北京國際設計周;受邀參展國際花藝趨勢大師研討會;也曾作為中國花藝設計團隊代表前往比利時參加FLEUR AMOUR 2017花藝盛會;受邀參展花視覺「空」先鋒花藝師藝術展;第四屆中日韓插花藝術展;與花視覺聯合策展一顆糖藝術的生活展並參展。
  • 嫌棄白色的花不吉利?花藝師告訴你,全白不僅高級還好看到爆!
    之前有看到一則花藝師的吐槽:白色的菊花大家不喜歡用這很正常,但是其他白色的花為什麼也要說不吉利,難道一句不吉利所有白色花都不能受到人們的平等對待嗎?有些愛白色的人還喜歡將花漂白後用於創作了,特別是和乾花、永生花搭配在一起時,總會被一種淡淡的溫柔包裹!
  • 先鋒花藝師|不拘泥於常規插花形式的大鹿
    ·北京圖片 | 大鹿·四川成都花視覺 轉載請註明出處編者按 Editor's Notes未識大鹿之前,我驚訝於大鹿花藝作品中呈現出的強烈的雕塑感,這在國內年輕花藝師中非常少見,聊天后才得知川美插畫專業畢業的大鹿非常喜歡的專業竟是雕塑
  •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成為花藝師?
    女人生完孩子後還能做什麼行業呢?很多人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有的人選擇的專業技能,聽起來前途無量,可是進入到社會階層後,卻被人告知這個專業根本沒什麼市場。可謂是無形中給他潑了一瓢冷水。為了讓自己在這個社會有一定的地位,不想在家當全職太太的寶媽們看中了一個比較熱門的職位,那就是做一個插花的花藝師,花藝師被譽為「美的締造者」,他們日日與花草相伴,呼吸著花香,擺弄著花草,相對於坐在辦公室面對電腦高輻射的白領們來說,真的稱得上是上帝的寵兒。現在很多人喜歡拿著花藝師的作品去傳遞感情,因為精緻代表著誠意,美觀代表著祝福。
  • 90後的生活現狀:「喪」只是我身上的保護色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大家厭倦了給自己「灌雞湯」,而是喜歡用看似毫無鬥志的方式將「毒雞湯」反向輸出。以前,我們常常聽說:「鹹魚總有翻身的一天」、「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等自我激勵的話。到了如今的年輕人口中,都變成了:「鹹魚總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後還是鹹魚」、「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所以你努力還有什麼用」。
  • 用花植照見自我 —「花視覺『空』先鋒花藝師藝術展」新國展開幕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菜根譚》普通人常常在遭遇逆境、痛苦和煩惱時,即使事情已經發生且結束,內心卻一直放不下,陷入各種負面情緒中得不到解脫。這一切憂悲苦愁都源於我們內心的不「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失也好,得也好,萬物都是空,保持坦坦然的心境才能活得通透清明。
  • 女朋友是一名花藝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女人配花,花更豔花配女人,人更嬌女人和花藝有絕配的情緣有一名花藝師的女朋友,是什麼樣的體驗呢作為一名花藝師,內心細膩,愛乾淨,完全不用擔心你們的愛屋像狗窩一樣邋遢,而且她們的感情很豐富,她們會時不時地帶一些花草回來,讓你們的家充滿溫馨與浪漫。節日時,別的女生要愛馬仕、香奈兒和雅詩蘭黛等,但是她們不一樣,她只想你送鮮花,因為在她的心裡,沒有什麼比鮮花更加珍貴!
  • 做個花藝師,開家花店,享受生活的美好
    花藝師:被人們稱為【美的締造者】時刻與花草為伴,每日與鮮花為伍,呼吸著花香,擺弄著花草,相較於每天8小時面對電腦高輻射的白領,每天面對鮮花的花藝師,真是稱得上是上帝的寵兒。傳情達意的方式有很多,有人選擇華麗的珠寶,有人選擇濃情蜜意的巧克力,而花藝師卻選擇了最具自然氣息的——鮮花。通過對花材的修剪,排列組合,創作出一個個精美的花藝作品,小到插花、植物擺放,大到酒店、婚禮,花藝師無一不精。
  • 皇上「大行殯天」後該怎麼辦?史話中國古代皇家「喪殮禮儀」
    天子新崩,梓宮在殯,太子已即位為新皇帝,存亡有別,名稱宜有異,不可再稱皇帝,但未及定諡號,故曰大行皇帝,言其有大德行,必獲好諡。 在漢代,皇帝生病,專司宮廷醫療的太醫令丞,必須親自帶太醫入宮診視,開出藥方,依方配出藥物。而後專有嘗藥監,宦官中常侍、小黃門都要先嘗藥,其量必須超過皇帝所吃藥量的2/10。
  • 90後喪?不好意思,他們已經身價千萬!
    這幾天,90後火了,為什麼火呢?因為太「慘」了!太「喪」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第一批90後已經健忘了」「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油膩了」「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禿了」…身為90後,看到這些報導,忍不住抱住圓滾滾的自己。
  • 花藝師眼中的軟裝設計
    他認為,花店中的花藝空間軟裝設計要關注消費者到店後的體驗感受,提供多樣性的功能,使人們進入花店後的第一體感最大化。    王子木表示,花店是為生活服務的。「在我們設計的作品裡,可以滿足文化、休閒、生活、商務等多種需求體驗,花店的功能非常完善。比如有兩種接待功能區,一種是深入的洽談區,另一種是活動性的洽談區,也可稱為輕聊區。
  • 「花視覺『空』先鋒花藝師藝術展」在北京順義新國展開幕
    普通人常常在遭遇逆境、痛苦和煩惱時,即使事情已經發生且結束,內心卻一直放不下,陷入各種負面情緒中得不到解脫。這一切憂悲苦愁都源於我們內心的不「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失也好,得也好,萬物都是空,保持坦坦然的心境才能活得通透清明。
  • 花藝師必備入門技能——花束包裝技巧!
    你去花店,購買的已經不止是花材本身了,而是整體的美感,花材的搭配、花束的造型、包裝的樣式…「一束花」既能展現花藝師的水平,也是買花人品味的體現。漏鬥形:風格偏田園清新鏟子形:單面裡最直觀地展現花的一種包裝,因為紙都在後面,前面不上紙,觀賞角度很廣。
  • 趙劍華:喪葬花藝師的匠心之路
    趙劍華:喪葬花藝師的匠心之路(趙劍華 |文)本文首發於殯葬手記。(趙劍華作品展示)作為一名花藝師,把鮮花插製成具有藝術風格的美感,這是技術的高超,是花藝師必備的技能,但這並不是花藝師的全部。「作為花藝師,同時兼顧逝者、喪屬、殯儀館、老闆、自我這五方面需求,才是花藝師的匠心之路。」,初次見到花藝師趙劍華老師時,我就被他獨特的思維角度所吸引了。打開他的作品集,我開始反覆欣賞他的作品,從花藝早期階段的花圈、羅馬柱、圍棺花再到當前的祭臺花、遺像桌花、墓地裝飾花等,整個作品分類細緻、清晰,可見其對花藝產品的理解和運用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 做花藝師是選擇大於努力麼?
    花藝師裡有很多事情,你從一不以為然,卻在某一天你發現別人所有說的都是真的。每一個花藝師都是關於美好事物的製造者,每一種美好都是最幸福的樣子。最近花品薈的花藝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和我聊了這樣的幾個話題:像我這樣的花藝師,其實生活裡很多很多,我一直堅持下去其實一方面是可以養活自己,甚至可以賺一點小錢,最好的就是這是一份我喜歡的工作。其實這樣的行業對於我而言前期其實是沒有考慮過的,只是後來某一天覺得這樣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