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關於同意增補《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幹線高郵市北澄子河三垛...

2020-12-13 江蘇省人民政府

蘇政復〔2012〕72號

 

  省政府關於同意增補《南水北調

  東線輸水幹線高郵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

  斷面達標方案》工程項目的批覆

揚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要求增補〈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幹線高郵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斷面達標方案〉工程項目的請示》(揚府發〔2012〕42號)悉。經研究,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對《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幹線高郵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斷面達標方案》(以下簡稱《達標方案》)工程項目進行適當增補。增補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對北澄子河上遊的穿心河、玉帶河、承志河、元溝子河等河道進行拓寬、疏浚、截汙、生態修復等綜合整治。工程投資控制在2.2億元以內,具體須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審核批准。

  二、按照省政府關於南水北調治汙工程資金籌集和補助辦法,增補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由地方自籌為主,省通過爭取中央三河三湖資金支持及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基金安排等渠道,補助40%左右,具體分別按項目類型進行申報。

  三、實施《達標方案》增補工程項目,對於削減北澄子河汙染物總量、有效改善南水北調水質具有重要作用。望你市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加大資金投入,抓緊組織實施增補工程項目,並認真抓好已建工程的維護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治汙效益,確保2012年年底前實現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日

 

文件下載:蘇政復〔2012〕72號.doc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社會志願者義務巡查守護 高郵北澄子河治汙獲點讚
    上月,首批45名北澄子河環保義務巡查員正式上崗,守護當地水質。這一做法獲得省環保廳點讚。   揚州高郵北澄子河治汙舉措   「高郵地處裡下河腹地,河網密布、河溝縱橫,是典型的水鄉平原、魚米之鄉,境內數百條河流緩緩流淌、交錯有致。」
  • 李學勇調研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質監測情況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即將於今年7月全線通水。江蘇省長李學勇近日到揚州高郵市調研工程建設和水質監測情況。他指出,興建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江蘇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地區,在國家南水北調總體格局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要抓緊時間做好通水前各項工作,確保按時通水,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3年 11億方長江水澤潤蘇魯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3年,累計調水11億立方米,不僅是一條輸水線,也成了一條發展線。調水解渴,優化配置水資源山東省濟南市臥虎山水庫,水位129.9米,達到了歷史最高。「東線水入庫2500萬立方米,今年濟南又現百泉齊湧的美景。」市南水北調局調度處處長姜鴻翠說。北方乾渴,急盼南水。
  • 長江水穿越黃河 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全線試通水
    新華社濟南6月10日電(記者 劉寶森)10日11時56分,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北岸出口閘開啟,水流自穿黃河工程奔湧而出進入魯北段工程輸水乾渠,長江水歷史性穿越黃河,標誌著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進入全線試通水階段。    按照國家確定2013年三季度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目標,山東段工程將於6月完成全線試通水。
  • 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源頭,Ⅱ類水佔比已達到80%
    這裡是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12月16日,「踐行囑託開新局」全媒體採訪團來到這裡,探尋南水北調的「源頭故事」。 「一江清水北送」是江都水利樞紐最重要的使命,為達成這一目標,揚州對輸水廊道生態保護涵養工作下了真功夫,在調水源頭區域劃定340平方公裡核心保護區,推進生態溼地恢復、林網建設。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江蘇還同步實施了治汙工程,投資133億元,在22千米輸水河段,拆除沿線30多家船廠、碼頭和養殖場,面積10多萬平方米,建設3個生態公園,綠化面積近30萬平方米。
  • 護源頭廊道 送清水北上 ——江蘇全力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發揮效益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觀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及江都水利樞紐專題片,聽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運行情況介紹。  日前,記者追隨總書記的足跡,回訪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從此,蘇北6市50個縣4000多萬群眾有了水安全屏障、水資源保障,水稻種植面積和糧食產量逐年增長,城鄉飲用水水源品質提升,內河航運水網越織越密。  江水北調工程的成功,首開我國大型、跨流域、逆向引調水工程先河,也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面規劃建設實施,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經驗。
  • 四橫三縱,中國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之南水北調
    為此,我國設計了從長江流域調水到黃河、海河流域的南水北調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中西線路分布圖南水北調工程可以分為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遊揚州抽水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向北送水,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輸送,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幹線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
  • 江蘇文化日曆 | 京杭大運河與南水北調工程史話
    「南水北調」即「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遊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 【高郵】驚人!高郵北澄子河發現一具殘缺屍體
    【高郵】驚人!高郵北澄子河發現一具殘缺屍體 作者:迅雷在行動   2017-03-16 08:24:00
  • 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水清岸綠 北上長江水已達飲用水標準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源頭——揚州江都水利樞紐。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2月16日電 (記者 崔佳明)16日,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走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江都水利樞紐。江都水利樞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7年多來,已累計向山東調水超47億立方米,相當於將5個駱馬湖或1.5個洪澤湖的蓄水搬運到齊魯大地。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沙盤1:2000 崔佳明 攝江都水利樞紐位於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芒稻河的交匯處,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被譽為「江淮明珠」。
  • 【關注】高郵這所「高大上」的新學校開始招生!
    蘇州大學高郵實驗學校開始招生了,家裡面有孩子要升小學的朋友們看過來啦!!本月28號,蘇州大學高郵實驗學校啟動2020年秋季小學一年級招生工作,擬招收一年級5個教學班,每班35人左右。當天下午,記者在蘇州大學高郵實驗學校招生處看到,前來報名的學生家長絡繹不絕,由於蘇州大學高郵實驗學校未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學期在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過渡校區進行教學。據了解,蘇州大學高郵實驗學校是蘇州大學與高郵經濟開發區聯合創辦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可容納小學8軌48個班、初中15軌45個班。實行理事會管理體制。
  •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都水利樞紐時肯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取得的重大...
    11月13日下午4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樞紐建設運行等情況。當晚,記者追隨總書記的足跡,第一時間回訪這處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  位於樞紐內的江蘇南水北調展示館,星空燈下東線工程蜿蜒於江淮大地,「南水」一路堅定北上。習近平總書記在1:75000的沙盤前,聽取陳杰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運行情況的匯報。  在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圖前,習近平駐足觀看。圖的北方,北京、天津、保定、雄安新區……正期待著來自江蘇的長江水。
  • 打造南北互濟新水脈 南水北調東中線潤澤逾億人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工程質量良好,安全平穩運行,輸水水質全線達標,在保障受水區居民生活用水、修復和改善生態環境、應急抗旱排澇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社會、經濟、生態等綜合效益。  打造南北互濟新水脈 南水北調東中線潤澤逾億人   如今,在中國的版圖上,讓江河「握手」,縱橫聯合,形成了一張巨大的水網已成為現實。自2013年、2014年相繼建成通水以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運行平穩,輸水水質全線達標。
  • 清水南來潤民心——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在北京,南水佔主城區自來水供水量的73%,自來水的硬度從每升380毫克下降到每升120毫克至130毫克,中心城區供水安全係數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14個行政區居民供水100%為南水,南水已成為天津供水的「生命線」;在河南,受水區37個市縣全部通水,鄭州中心城區自來水8成以上為南水,夏季用水高峰期群眾告別了半夜接水;在河北的石家莊、廊坊等80個市縣區用上南水,特別是黑龍港地區500
  • 南水北調東線散記
    抱一壺長  「南水北調東線行」江水,我由南向北。沿途,一邊是古運河豐富而滄桑的水文化,一邊是現代建設者們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質改造而付出的艱辛勞動與心血。泵站、水立交、蓄水湖、水庫、漕運遺址……站在這些地方,有時候我竟弄不清楚自己身在遠古還是現代。大禹治水、運河開鑿、向南方「借點水」……呈現的都是人類與水,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只是建設一條調水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八裡灣泵站緊鄰東平湖。該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將前一級鄧樓泵站的來水調入東平湖,並根據上級指令進行東平湖新湖區排澇及生態補水。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供圖初冬時節,陽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瀲灩。不時有三兩隻黑色的野鴨在茂密的蘆葦蕩中穿進穿出。遠處,一群群白色的飛鳥從水面掠過。
  • 北方地勢比南方高,南水北調怎樣將水引入北方?為什麼中線自流?
    說北方地勢比南方高,這句話不算嚴謹,因為從南水北調工程來看,既有自流線路設計,也有揚水線路設計,所以南北方地勢高低不能一概而論。簡單講,南水北調工程引水至北方,所依託的條件就只有三個,泵站、乾渠、中轉站,但當前運行的東西線有很大差別。
  • (經濟)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對此,記者走訪工程沿線多地現場,同時向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等單位進行了了解。其中,東線工程向山東等地調水46億立方米,中線工程向豫冀津京調水348億立方米。 值得提及的是,中線一期工程今年五六月份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2019-2020供水年度向豫冀津京供水86.2億立方米,超過總體規劃中提出的多年平均規劃供水85.4億立方米,標誌著中線一期工程運行6年即達效。
  • 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
    本站訊 近日,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覆審會議在北京召開。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劉玉年、海河水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戶作亮、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黨委書記李長春、總工曹雪玲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勘測設計單位關於工程可研報告補充和修改情況的匯報,與會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質詢,分組進行了討論,形成了可研報告審查意見。
  • 新華社聚焦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 揚州為綠色發展「增底氣」
    新華社南京12月15日電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近日迎來全面通水5周年。作為東線工程源頭,江蘇累計向省外調水逾40億立方米,潤蘇魯、濟華北,有效緩解山東等地尤其是膠東半島水資源短缺問題。「一滴水」千裡逆流背後,是數十萬人舍小家顧大家的接續奮鬥,是「供水線」成「發展線」的多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