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十七:許慎

2020-09-09 劉育章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我們以歷史時期為線索,選取了洛陽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一百位著名人物,他們有功高蓋世的政治領袖,真知灼見的思想巨擘,有勇有謀的傳奇英雄,妙筆生花的文壇泰鬥,匠心獨運的藝術大師,鑄造科技輝煌的科學精英……時間跨度從商代到近代,描述了三千多年洛陽的歷史進程。我們將他們人生旅途中與洛陽關係密切的部分加以展開敘述,或寫他們在洛陽期間的生活、工作、奮鬥歷程,或寫他們對洛陽的各種貢獻,或寫洛陽對他們思想、事業的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這些故事或波瀾壯闊,或細語淺唱,或幽默風趣,或令人回味,讀者了解這些人物,就基本掌握了洛陽歷史的人物精華。

洛陽是一座文化名城。歷史名人在此聚首並演繹其精彩人生,塑造了洛陽在世界城市之林的文化氣質,彰顯了洛陽這座城市的人文輝煌!今天推出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十七:許慎

許慎

在今洛陽市圖書館門前,有一尊許慎全身像,這是1985年洛陽市為了紀念許慎而專門敬立的。

許慎(約公元58年—公元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縣)人,享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讚賞。他是漢代有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是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於公元100年(東漢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字典。許慎曾擔任太尉府祭酒,師從經學大師賈逵。許慎在洛陽曆經21年著成《說文解字》,建光元年(121),書成,《說文解字》是我國漢語史上的一座豐碑,其貢獻無可比擬。許慎另著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現已失傳。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歷史最長的象形文字。今天,人們發現,漢字輸入計算機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種文字所無法比擬的,當人們開始熱衷於研究漢字時,首先會想到許慎。許慎從小聰明好學,是個小神童,年少的時候就博學經籍,讀的書很多、很雜,諸子百家無所不讀,尤其精通五經。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是當時儒家最主要經典作品,許君當時號稱「五經無雙許叔重」,有點「天下第一」的意思。許君來到洛陽城的時候,著名的經學大師賈逵正在白虎觀以及洛陽南宮的雲臺定點定時講述五經。許君帶著三分試探三分自信三分尊敬和一分不忿到了白虎觀,聽賈逵講經。結果許君成了賈逵忠實的粉絲和心悅誠服的弟子。

許慎出師之後恰逢朝廷招才納賢,於是他就擔任太尉的文案秘書一職(太尉南閣祭酒)。從這個官職不難看出,許君是一個學術派的人物,事實上他也確實不善於逢迎溜須,他確實做不了掌握實權的官。許君在洛陽做官二十多年,一直做的都是這種沒有實權,卻跟文字、文案有關的工作。最「顯赫」的職位恐怕就是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許君受漢安帝劉祜的提拔,到皇家圖書館(東觀)做館長,校訂皇家藏書。東觀不僅是國家藏書寶庫、校書重地,而且也同是宮廷裡的學校。許慎學問淵博,校書之外,經常教授中官近臣,因此當時很多官員都受業於許慎門下。馬融為一代通儒,時為校書郎中,堪稱大學者,但他對許慎也異常敬重,推崇備至。

許慎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一直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就是編寫中國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此書歸納了五百四十個漢字的部首,收錄單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是一部系統地分析字形和研究字源的「字書」。書中還具體定義了「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就是文字學上分析漢字字形經常提到的「六書」。《說文解字》的成書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此書嚴重打擊了當時「附會」文字的今文經學;第二,全面總結了東漢文字學的研究成果,有效地保存了古漢字的音、形、義;第三,為今人研究古代漢字,以及漢字的變形、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許慎被尊稱為「字聖」。

在編寫《說文解字》過程中,許慎力求分析字形字義的準確,甚至不惜得罪權貴。比如許君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竇」字,為「孔,洞」,並且解說「狗竇」就是「狗洞」。一下子就得罪了權傾朝野的竇太后,尊崇的「竇姓」怎麼可能是狗洞的意思呢?就炒了他的魷魚,讓他滾回老家。不過別說,這「竇」姓還真跟洛陽有關,也跟「狗洞」有關。當年太康失國,太康的老婆後緡鑽「狗竇」逃回娘家,生下兒子少康。後來,少康復國,就讓他留在老家的兩個兒子抒、寵姓竇,世代相傳,形成竇氏。

《說文解字》成書後,許慎便譽滿京師洛陽,漢安帝為了嘉獎許慎著《說文解字》的功勞,特賜布四十匹,更讓許慎譽滿華夏,全國各地的學子紛紛來洛陽拜許慎求學,到東漢桓帝時,許慎已經年近九十,而遠在東南夷的尹珍,仍不遠千裡,負笈來到京都洛陽,投至許慎門下,拜受經書。

相關焦點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十三:賈逵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四十二:郭象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三十四:王弼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七:蘇秦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四十四:陸雲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十八:蔡倫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六十六:賈至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四十一:何晏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五十八:王灣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六十五:張旭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四十六:楊機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四十五:楊衒之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三十二:阮鹹
    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二十四:曹丕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六十八:孟雲卿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五十三:宋之問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十一:杜子春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六十九:孟郊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五十六:張九齡
    作者按: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二十六:山濤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