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揭曉 北京大學獨攬三項
2018年1月20日,《健康報》社聯合北京大學醫學部等機構主辦的2018年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17年度中國、國際十大醫學科技新聞發布儀式在京舉行。論壇上, 「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揭曉,其中北京大學「人類胚胎發育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肝癌T細胞免疫圖譜成功繪製」「 新型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問世」等三項新聞入選。
-
2017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候選展示—新聞—科學網
由《醫學科學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主辦的「2017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希望評選出促進我國醫學科學發展、推動全民健康,並在全社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的年度醫學進展和醫學新聞人物,結果將於2018年1月1日發布。
-
哈工大黃志偉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9年06月29日 22: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編輯:潘曉明 東北網6月29日訊(記者 楊帆)29日,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暨青年科技人才論壇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行,哈工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黃志偉獲獎
-
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評選活動期間,全校上下廣泛參與,宣傳部、新聞中心從全年的校園新聞中進行推薦,在充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遴選出20條新聞作為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候選新聞,送各部門、各單位投票,學校官方微信同時組織網上投票活動。
-
廣財大2018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等你投票拿獎!
為了更好地梳理和回顧一年來學校具有重大影響的新聞事件,總結經驗,學校開展「2018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誠邀您挑選出心中的校內十大新聞。,當天點擊率30餘萬;專題研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研究成果獲省政法委採納。
-
湖南科技大學師生論文入選F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F5000)」數據顯示,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嚴明理教授團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周美亮研究員團隊合作在《植物資源學報》上發表的論文《雲南金蕎麥野生資源考察及遺傳多樣性分析》入選,生命科學學院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 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受獎
哈工大報訊(梅侯寶/文 央廣網/圖)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從發起人饒毅手中接過獎盃「我們有很多科學創新的瓶頸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還比較薄弱。我覺得這個獎是正當其時,能夠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讓一些年輕人能夠坐下來,靜下心來做最原始的創新,做真正的創新研究。」黃志偉談道。
-
兩院院士評出2019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醫學和生物領域入圍8項!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南昌大學謝明勇、聶少平兩位教授入選2018年「高...
本文原標題:《南昌大學謝明勇、聶少平兩位教授入選2018年「高被引科學家」榜單》11月27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8年「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我校謝明勇教授、聶少平教授入選農業科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
-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熱點」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熱點」 2020-04-21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南交通大學四位校友入選年度十大橋梁人物
近日,「2020橋隧發展科技創新大會暨橋隧創新成果展」在西安召開,會議為「2019-2020年度十大橋梁人物」舉行了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龐松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敬一丹主持共同主持。
-
清華李路明1項目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會上揭曉。 2012年度高校這十大科技進展是:安徽醫科大學主持的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分析發現汗孔角化症、掌蹠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學主持的強雷射場下原子分子隧道電離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的先進微小衛星平臺技術研究,蘭州大學主持的犛牛基因組及對高海拔的生命適應研究,清華大學主持的腦起搏器研究,武漢大學主持的資源三號衛星指標設計及地面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和基於生物質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研究
-
我校航空學院韓忠華教授獲批2020年度陝西省傑青
西工大新聞網4月5日電(趙毓梅)2020年4月2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我校航空學院韓忠華教授成功入選。一直以來,學院牢固樹立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人才觀,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增強人才活力為核心,以服務人才發展為著力點,引培並舉,造就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進而推進我校的「雙一流」建設。
-
我校出版社3種圖書入選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本網訊 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結果近日公布,共有350家出版社的633種圖書獲得資助立項。我校出版社組織報送的《動物比較育種學》《中國廢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碳減排潛力與管理政策》和《中國植被(英文版)》成功入選。
-
2017年度中國十大著作權人評選揭曉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史競男 邢賀揚)2017年度中國十大著作權人評選結果22日在京揭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機構和個人入選。 該活動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主辦,吳京、孫赫陽、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夢之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棠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教易未來(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惟邦環球建築設計(北京)事務所、北京小米移動軟體有限公司、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彩世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17年度中國十大著作權人稱號。
-
南郵兩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其中,我校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是由美國科睿唯安(Clarivate)權威發布,經過分析評估從2008年到2019年被SCI收錄的論文後,將科學家同一年度他引頻次在同學科前1%的論文進行嚴格排名統計得出的。
-
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新聞人物揭曉
由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主辦的「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新聞人物」評選日前順利結束。經網友投票和專家評議,十位新聞人物入選「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新聞人物」。該成果根據中國不同區域花生的種植模式與土壤特性,開發、推廣、應用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8種機型,實現了花生播種與收穫兩大環節的機械化生產。該成果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
祝賀: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3名教授入選國家傑青!
99A主戰坦克總設計師,現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毛明長期從事戰車總體技術理論研究和裝備研製等工程實踐工作,在主戰坦克總體設計、兩棲戰車研究與開發方面做出了創造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出版著作三部,發表論文七十餘篇。
-
山大青島校區李佔揚教授團隊成果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近日,美國《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入選獲評。12月8日,記者從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了解到,李佔揚曾主導靈井許昌人遺址的挖掘,2018年加入青島校區的文化遺產研究院任職教授。今年6月份,一則以「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的考古成果發布,公布一項在中國河南的重大發現——微型鳥雕像(簡稱「靈井鳥雕」),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品,將中國雕塑藝術歷史向前推進8000多年。
-
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合肥元素」佔一半
原標題: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 2017年12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令人驚喜的是,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其中有五個發生在合肥,或者和合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