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表面上香港的狀況似乎回到幾個月前,但本質區別是國安法落地

2020-12-05 觀察者網

最近的香港,不平靜。

「港版國安法」公布後,特區政府雷霆行動,近期更是逮捕了反對派大頭目黎智英。此外,第七屆立法會宣布推遲1年選舉,反對派人士藉機炒作,抹黑政府打壓反對派、剝奪民眾投票權利,與外國幹涉勢力裡應外合,美國更是以此為藉口制裁部分政府官員。

對此,觀察者網採訪了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先生,以下為採訪全文。

【採訪/觀察者網 朱敏潔】

觀察者網:何老師您好,8日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國務院提請的有關香港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的議案,對於選舉推遲一事,香港市民對此反應如何?想要參選人士的態度如何,對參選準備工作會產生什麼影響?

何建宗:由於香港疫情比較嚴峻,對於選舉推遲一事我並不感到意外。選舉的舉行有兩層意義,一方面是拉票,大量人群投票和工作人員的聚集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會導致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更重要的是,選舉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以立法會為例,只有四年一次機會。如期舉行有三類人會受到最大影響,一是滯留在內地和外地的香港人;雖然內地疫情已經受控,但很可惜特區政府仍然對來自內地的人規定14天檢疫;二是新冠肺炎的高危群體,包括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他們如果因為投票或者參與選舉活動而感染肺炎,重症和死亡的機率都比其他群體要大。第三類人是正在家中或者檢疫場所檢疫的人士,包括很多緊密接觸者,無症狀感染者和外地回港人士。他們離開家或者檢疫場所是違法的,這樣就被剝奪了投票的權利。因此推遲選舉是對市民公共健康和公民權利的保護。

從參選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會感到失望。但我關心的反而是年青政治人才發展空間的問題。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很多年青的從政者原本打算在今年9月份立法會選舉後決定未來去向,包括是否繼續留在政壇。現在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有可能會流失部分年青從政人士,尤其是建制派陣營。這會導致未來更加青黃不接的問題。

7月3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宣布將第七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圖自新華網

觀察者網:特首林鄭月娥稍早前表示,這是非常艱難的決定,希望社會不要有太多陰謀論。由於此次是援引緊急條例作出的決定,香港大律師公會質疑該決定不合法,剝奪香港市民的基本權利,同時反對派也宣稱這是為了給建制派爭取時間,降低反對派議席過半的機會等等,您對這些質疑有何看法?港府事先有過一些基層調研嗎,對此會做出應對嗎?

何建宗:市民對此反應普遍是支持的。大律師公會認為這個決定不合法或者說剝奪市民權利,恰恰證明是機械地理解法律條文,這是只關心選舉而置公共衛生危機於不顧的表現。

特區政府的考慮肯定比一個行業公會要全面得多。人大常委會剛剛為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至少一年作出決定,原來的議員、包括已經被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主任裁定選舉無效的4人,都可以繼續任職,因此所謂「要把個別反對派人士篩選掉」的說法已經不攻自破。

當然,有反對派政客和支持者認為,政府是「怕建制派輸」或者怕反對派在立法會的議席達到「35+」(註:香港立法會共70席議席,「35+」即議席過半),所以推遲選舉,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投票是幾百萬選民自由意志的表達,如果一年以後,過半數民意還是站在反對派一邊,建制派還是會輸。所以,最終結果如何,取決於未來一年特區政府的施政有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觀察者網:正如您前面提到的,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香港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職,不少於一年。這一「過渡性」安排會對香港政府及社會帶來什麼影響,能否推動相關議案繼續討論落實,降低風險、平穩過渡?

何建宗:這一安排在政治上並非最理想,但可以達到穩定香港社會的客觀效果。一方面反對派搶攻立法會議席「35+」、癱瘓政府施政,從而脅迫中央政府讓步的圖謀無法得逞;另一方面,有傳聞說未來一年反對派議員將被大幅度DQ(註:DQ即取消議員參選資格),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的局面也沒有出現。

表面上一切回到幾個月前的狀況。但最大的分別是,國安法已經在香港實施。過去一年,反對派大量蓄意癱瘓議會運作的行為,有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嚴重幹擾、阻撓、破壞特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和「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對特區或中央政府指定和執行法律/政策進行嚴重阻撓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一經定罪,就會喪失議員職務和日後參選資格。實際上,過去反對派議員的這些舉動,只能推遲法案通過、獲取媒體關注,但並不能阻止政府提出的議案、法案和預算案地順利通過。相信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他們會深思熟慮,自我衡量繼續從事這種有破壞無建設行為的成本代價與產出效益是否合乎比例。

根據立法會主席的說法,所有議員都可以留任,不需要重新宣誓。事實上,選舉主任對參選人資格的核實工作因為推遲選舉這一決定被中止了,這一情形很不理想,但也沒有辦法。很多比這12人更激進的人士的提名都沒有被確認或被取消資格。當然,從這個角度而言,即便需要DQ,只針對這四個人也未必合理。

觀察者網:最近,香港選務處裁定12名泛民參選人不符合「擁護《基本法》」的參選條件,取消參選資格;隨後,警方逮捕黎智英、周庭等人,理由是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如何看待這一系列行動,會產生什麼影響?當然,也有聲音質疑逮捕一事是否與香港國安法的「不溯及既往」有所衝突,您怎麼看?

何建宗:根據現在公布的資料,被逮捕人士是在今年6月30日國安法實施以後涉嫌犯罪被捕的,所以沒有違反「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由於這條原則已經寫在國安法第39條,如果犯罪是在法律生效以前發生,也不可能入罪。

我覺得我們要對香港的司法制度有信心,國安法的審理是由現任法官負責的。根據基本法第85和89條,法官獨立審判不受外來幹涉,而法官基本上是終身制,只有在無力履行職責或行為不檢的情況下,行政長官才可以根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命的不少於三名法官組成的審議庭的建議,予以免職。就是說,法官不能隨意被炒魷魚。

觀察者網:那麼,如果當前部分民意受到反對派影響,認為推遲選舉就是沒收選舉、另有居心,打壓反對派,為建制派爭取時間等等,甚至加劇對政府、「程序正義」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一旦被反對派操作,並影響一年後新一屆立法會的組成和運轉,乃至未來其他選舉(比如特首選舉、區議會選舉等等),您對此有所擔憂嗎?現階段可以做些什麼工作?

何建宗:香港的政治局勢和政治生態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後,會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相較之下,疫情是個短暫因素。國安法第6條規定,香港居民參選或公職時應當依法籤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第35條則表明任何人經法院判決犯國家安全罪行的,喪失參加立法會,區議會,任何公職和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資格。這兩條可以確保各級選舉包括選舉委員會的成員都不能作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在此前提下,反對派中的「港獨」勢力和危害國家安全分子肯定會被排除出去,對於日後選舉的健康發展,包括特首選舉,反而是有利的。

8月10日上午,黎智英被捕。圖自港媒

觀察者網:無論是DQ還是逮捕,香港反對派與美國等外國勢力相互應和,發表各類聲明,美國更是以此為由制裁香港及內地官員,今天港媒又稱香港蘋果日報加印,所以普通市民對逮捕行動怎麼看,或者說主流民意如何?這次逮捕行動可以說是國安法落地後的首次重大主動出擊,此後的審理、判決,必然會受到各界矚目,哪些關鍵問題是必須要注意的(尤其在對外說明、應對民情方面)?

何建宗:正如上面所說,香港審理國安法的法官是不受幹擾、獨立審判的,因此外部勢力妖魔化香港國安法,並藉機施加霸凌式的制裁,非常荒謬,根本站不住腳。無論是針對個別香港和中央官員,還是單方面中止逃犯引渡協議,都是毫無道理的。

這二十多年來,香港確實有不少市民被壹傳媒洗腦,是他們的忠實粉絲。黎智英被捕以後,股價反而漲了接近三十倍,但此後又大幅下滑,非常不尋常,也讓不少股民損失慘重。

我覺得警方對於黎智英和周庭等知名人物控以國安法的相關罪行,是要建立標誌性的案例(landmark case),搜證、控告、審判、辯護、判刑以及法官判詞等每個環節都會成為先例。無論是警方、律政司還是法院,只要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就行,千萬不要受到外界和外部勢力的幹擾。

觀察者網:另外,再談談香港疫情,畢竟此次推遲立法會選舉是因為疫情反彈。這些天一直關注香港確診情況,不是很樂觀。為何近一個月來,疫情會突然反彈?目前特區政府應對如何,醫院、醫護人員、防疫物資狀況、普通民生情況如何?

何建宗:疫情反彈的最大原因,現在看來不是放鬆聚集,而是對豁免檢疫的機組人員和船員缺乏監察。免檢疫的同時免檢測,是最大漏洞,導致巨大代價。過去這部分群體是無需作任何檢測,可以在香港到處走動;有專家認為,這一波疫情爆發是機組人員或者船員通過計程車司機傳到香港社區的。

目前特區政府執行了嚴厲的兩人限聚令,餐廳晚上只能外賣不能堂食,鼓勵公司允許員工在家辦公。近日疫情開始受到控制,每日病例從100以上降到雙位數。隨著亞洲博覽館的輕症隔離中心落成,醫療資源可以集中在病情較重的病人身上,再加上較大範圍的檢測,疫情可望得到控制,不過何時能清零,很難說。

我一直提倡要科學抗疫,要兼顧抗疫和民生需要,適應「新常態」。首先,大灣區各市,包括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密集人流往來是自然趨勢,應儘快落實兩地健康碼的互認制度。早前深圳因為香港的一宗輸入型病例而收緊措施,要求香港市民在檢測72小時之內過關收緊至24小時,讓很多迫切回內地上班、上課和家庭團聚的市民措手不及,打亂行程。

長遠來說,應參照個別大城市的7+7規定,即7天酒店7天在家隔離,讓市民可以人性化檢疫,同時擴充酒店接待容量。

至於香港政府,更應該儘快豁免從內地來港人士的14天防疫規定。「張弛有度」是特區政府抗疫的原則,現在除了個別城市會有階段性疫情,全國抗疫成績有目共睹。抗疫始終是持久戰,能夠適時放鬆和收緊各種措施,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何建宗:疫情以來首次往返內地和香港,內地朋友都在問一個問題
    導讀: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封關」狀態也持續數月。也許是去年以來「修例風波」街頭暴亂餘波未了,再加上今年中央政府堅決實施香港國安法,香港一小撮反對派和「港獨」便藉機將疫情與政治攪和在一起,屢屢散布荒謬言論,挑撥離間,製造不信任,企圖阻礙兩地合作抗疫及香港國安法的落實。
  • 中新時評:香港國安法落地,讓學校多一張「安靜的書桌」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香港國安法落地,讓學校多一張「安靜的書桌」中新社記者 聶芝芯6月30日,香港國安法落地生效,為「一國兩制」在港行穩致遠裝上「法律鋼牙」,為反中亂港行徑套上緊箍咒,為深受「攬炒」
  • 香港國安法落地,「港獨」們開始改口了,還指望蔡英文?
    編輯:酒叟香港國安法落地,那些將香港攪和得烏煙瘴氣的各個「港獨」頭目開始計劃自己的後路:不僅及時改變了自己的口風,還加快腳步離開香港。在「四人幫」中,已經有兩個人有了改口退後的現象。而陳師雲作為亂港禍港的「狗頭軍師」,也在社會媒體上高調宣布推出「香港社運」,還宣稱自己已經被「港獨」所綁架。與他們相比,作為黎智英的得力助手的馬克·西蒙似乎更具有「前瞻性」,在一家電臺節目中他表示,他在臺灣擁有一套住所,除了在港工作,其他時間都生活在臺灣。在目前的形勢下,馬克·西蒙已經完成了那些亂港禍港分子視為最重要的「跑路階段」。
  • 何建宗:就公平性而言,這次區議會選舉是香港歷史上的汙點
    香港特區政府一般會很快發布每個候選人每個票站的總體數據,包括年齡和性別。結合每個小區的基本統計數據包括收入、教育程度、住屋狀況等等,應該可以有比較深入的分析。這次無論哪一個派別獲勝,從選舉公平性來說,都是香港選舉歷史上的一個汙點,希望這不是打著民主旗號卻讓香港民主法治走向第三世界模式的開端。 此外,還有很多反對派選民把仇恨發洩到老年人身上,實在是令人憤怒。尊敬長者是一個社會基本的倫理道德,讓老年人和行動不便人士優先進票站投票是理所當然的事。
  • 國安法實施,香港重新出發 展望2021更有信心
    據當時港媒報導,包括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等多人,均在這段時間提到23條立法,有媒體引用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新版《國家安全法》。種種討論似乎預測了今年港版國安法實施的跡象。  港府重視學校愛國教育  香港部分青年淪為暴徒的罪魁禍首之一——教育問題。
  • 歐盟對香港國安法的新認知...
    ,歐盟便發表所謂的聯合聲明表示「嚴重關切」,妄稱香港國安法嚴重侵蝕香港自由,並採取了「限制對香港出口可用於鎮壓及監視的設備」,包括給予籤證、獎學金和學術交流便利等支持移民的措施蠱惑香港市民移居歐洲。在此背景下,歐盟高官政客關於香港國安法的分析評估泛現於網絡。
  • 駐港國安公署在港行使執法權必要合法——香港國安法熱點透視之三
    而根據香港國安法規定,駐港國安公署和國家有關機關辦理的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實施主體是駐港國安公署和國家有關機關,適用情形不是所有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而是嚴格限定於香港國安法規定的三類特定情況,適用對象客觀上也限制在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是針對香港特區所有人。因此,不存在牴觸香港基本法第18條的問題。
  • 香港中聯辦主任:香港國安法是香港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點
    據人民日報消息7月1日,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出席慶祝回歸活動啟動禮時致辭表示,香港國安法是香港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點,亦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裡程碑,落地實施後,香港這個「家」一定能走出困境、重新出發、贏得未來。
  • 《港版國安法》的時代意義
    當晚11點,香港特區政府於刊憲公布後,該法隨即生效。這份法案雖然來的稍嫌晚了些,但畢竟是誕生了,也標誌了國家在維護主權完整、推進法治管理、有效實踐「一國兩制」的目標上,進一步完善化了的裡程碑!   事實上,不要說美國、英國與法國等都有自己的《國安法》,甚至連不能算是主權國家的日本與德國,也都訂有維護自身安全與社會秩序的《國安法》。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國安法》的訂定何以就意味著自由的消亡?
  • 香港國安法「合情合理合法」
    他表示,香港國安法明確規定了防範、制止和懲治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包括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這四類犯罪行為的構成及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四項罪名在過去香港的法律中是空白的,沒有國家性法律,保障不了國家的安全。」  在他看來,香港國安法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 香港國安法是最好的禮物
    新華社資料圖「香港國安法正式實施那一天,我真的很感動。我們終於等到了。」7月16日,香港「一人茶餐廳」老闆娘李凱瑚向南都記者談及香港國安法在港正式實施時的心情。作為一名普通香港市民的她難掩激動,稱香港國安法是祖國給香港最好的禮物。今年52歲的李凱瑚,在香港鯉魚門經營一家已有超過50年歷史的「銀龍咖啡茶座」,因店內都由李凱瑚一人打理,這家店也被稱為「一人茶餐廳」。
  • 熊子傑:一個臺灣人對香港國安法的看法
    我覺得此法有以下幾個重大的意義及訊息: 一、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在我看來香港從97回歸至今,實行的「一國兩制」沒有完全到位,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才是真正「一國兩制」的開始。內地在97香港回歸之後給了香港自主自治的權利,卻沒有深化「一國」的概念。回歸後港人享受權利多,所盡義務少(不繳稅,不當兵,不養軍),還享盡中央的福利及優惠政策,這哪是「一個中國」的概念呢?
  • 香港國安法解讀之一:「因言獲罪」「秋後算帳」?香港民眾的這些...
    中國網:香港國安法條文是否太籠統,易使人獲刑?李曉兵:香港國安法第三章「罪行和處罰」關於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以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規定非常清晰明確,而且嚴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無罪推定的原則。
  • 周佑勇:《香港國安法》是一部治港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法》)已於2020年6月30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正式通過。《香港國安法》堅持法治的人民性,以切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利益為根本目的,明確規定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香港居民根據香港基本法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的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
  • 多國人士:香港國安法保障香港長遠發展
    多國人士表示,香港國安法有助於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得到廣大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正義力量的支持。
  • 蔡英文拼命攻擊國安法,反而暴露了自己
    文丨梁延 審丨暗藍6月30日香港國安法正式落地,這也就意味著香港的動蕩已經走到盡頭,國安法得到了香港各界及輿論的廣泛認可。國安法的施行是眾望所歸,唯獨不包括民進黨當局。不出意料,在國安法正式公布並施行後,蔡英文又開始發表對國安法各種歪曲事實、混淆視聽的「聲明」。發表阻礙立法的言論,諸如「破壞高度自治」、「傷害香港人權」等謊言。在香港「修例風波」後,綠營幹涉香港事務,發表一些願為亂港分子提供「庇護」的言論,極力轉移焦點,意圖藉此改變民意支持度的低迷狀況。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追求所謂的人權還是在謀取私利,民眾心中都有答案。
  • 港媒:解讀國安法,香港法律界不應摻雜政治因素
    對於新頒布施行的香港國安法,包括首席法官在內的一些法律界人士也出現「政治化」解讀的傾向,不利於香港國安法的落地實施。文章指出,香港法律界應該嚴格遵循法治精神履行職責,擺脫極端政治的操縱,讓司法的理性和公正得以彰顯。
  • 香港國安法全票通過!「港獨」組織聞風喪膽,作鳥獸散丨香港一日
    國務院港澳辦發聲明表示,將全力支持配合做好法律實施相關工作,確保此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執行到位。中聯辦也發表聲明,稱堅決擁護立法,並將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和中央駐港國安機構做好法律實施相關工作。特首林鄭月娥下午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發表6分鐘視頻講話。
  • 權威解讀:為什麼說香港國安法是對「一國兩制」的重大完善
    多位法律界、學界人士同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部法律既強化「國安事務是中央事權」,同時也體現中央對特區的高度信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前主席、時政評論員鄧飛表示,港區國安法的生效讓絕大多數港人安心,也讓這座城市迎來重生。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則認為,港區國安法的頒布與執行將十分有助於重建中央與香港間的政治互信,是對「一國兩制」體系的重大完善。
  •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百日 市民:「大家期盼已久的安寧生活終於回來了」
    隨著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的緩和,不少香港市民選擇假日出門逛街購物,抑或與家人朋友相約餐廳小聚。具有香港鮮明城市印記的紅色的士、雙層巴士和有軌電車駛過街市。香港國安法實施百日之際,往日那個繁華祥和的銅鑼灣又重新回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這是久違的安寧。去年6月『修例風波』開始以來,一到周末或節假日就遊行示威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