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真正踐行了這句話的,只有他

2020-12-13 傻姑娘詩文品析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耳熟能詳的話成為一句最好的祝福語。

寫出這句話,寫出了對即將遠行者的美好祝福。聽了這句話,聽出了親朋好友對自己滿心的關懷。浪漫、溫馨的祝福語,在現實中卻總會失去它的美麗。

多少人,出走半生是真,歸來仍是少年卻是奢望。

多少人,出走半生,歸來的是一顆追名逐利之心。

多少人,出走半生,歸來的是一顆精疲力盡之心。

多少人,出走半生,歸來的是一顆看透世俗之心。

多少人,一旦出走,再無歸來。

唯有他,陶淵明,真正做到了半生出走,半生歸來,歸來之時,雖不是少年身,但卻依然是一顆少年心,一顆不失初心的少年赤子之心。

今日分享,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讓我們一起走進陶淵明的世界,看一看他半生歸來的那顆赤子之心。

歸園田居(其一)作者: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0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活到半生,小編最羨慕的人是什麼樣?鄉間有一畝半分地,有三件小木屋,用竹條或者灌木叢圍一方菜園,種上幾株蘿蔔,幾棵白菜,栽上幾顆小蔥,院子裡再餵個三三兩兩的母雞。

尤其是疫情被封鎖在10平米左右的客廳,只能藉助陽臺上的防盜網看外面的世界時,這種羨慕更加在心裡瘋長。這個時候,屢屢想起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其一)。

朋友圈裡,朋友們曬出了各式各樣的鄉間生活。有的朋友鍋裡已經放上油了,轉身去菜園子裡摘上一顆新鮮的大白菜;有的朋友在自家院子裡自製了一架古香古色的鞦韆;有的朋友帶著孩子漫山遍野的奔跑還不用戴口罩……這個時候,再看看自己身處的這一方狹小的天地,著實覺得心中沉悶。

所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大概不僅僅是陶淵明有著這樣的想法,這世間的萬千眾人,如果可以卸下一身的負擔,誰不願意過上這樣幾天閒適愜意的日子?

02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陶淵明,半身歸來的陶淵明,「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當然也有過「誤落塵網中」的混沌日子。

陶淵明的一生,雖不愛做官,但卻仍然因為生計選擇出仕。他在《歸去來兮辭》前的小序中曾經詳細介紹過自己的出仕緣由。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陶淵明家裡貧困,僅僅依靠耕種沒有辦法實現生活的自給自足。家裡孩子眾多,米缸裡經常沒有多餘的糧食,陶淵明自己也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在養家餬口的現實面前,陶淵明在親友的勸說下,叔父的幫助下,陶淵明被任命到一個小縣城做官。

然而,天性愛自然的陶淵明,身在官場之中並不自在,即使是饑寒交迫,他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心意讓做官束縛住自己的心靈,於是毅然歸隱田園。

結合歷史記載,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05年)四十一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在當時汙濁的社會背景下,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要學會曲意逢迎,諂媚阿諛,這樣的技能是一身正值的陶淵明所不會也不屑於去做的。於是,那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大詩人陶淵明,從此一去不回。

他的半生出走,為的是養家餬口,為的是面對現實。

他的半生歸來,為的是潔身自好,為的是擁抱理想。

哪怕出走半生,歸來的陶淵明仍是少年,一顆少年的正直之心,一顆少年的赤子心心。

03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出走半生的官場生活,在陶淵明看來,是「塵網」,更是「樊籠」,在這張遍布身邊各個角落的「塵網」中,陶淵明片刻不得自由;在這個門窗緊閉的「樊籠」裡,陶淵明無時無刻不在嚮往著籠子之外的生活。

歸來的陶淵明過得究竟如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十餘畝地,八九間草屋,房前屋後榆柳成蔭,院子裡開滿了爭春的桃花李花。抬眼望見遠處的鄰村房舍,村落裡飄蕩著嫋嫋炊煙。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這樣的情景,似乎就是小編心裡的理想生活。陶淵明在這裡,居住得閒適悠然。

曾經威風赫赫的官老爺,竟然開荒做起了農民,這要放在現在,大約可以預定幾天的微博熱搜。

他很勤奮,有他自己的詩為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每天早出晚歸,認真耕作。可是陶淵明這個農民當得的確不咋地,同樣也有他自己的詩為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早出晚歸,認真耕作換來的結果卻是「草盛豆苗稀」,可見,他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農民。

可陶淵明半生歸來,真的只是為了當一個農民?

不,他要的是隨性與自由,是恬淡與現實。他追求的是他自己心中理想的「自然」生活。

關於陶淵明,小編的心裡是複雜糾結的。

學生時代,我看不起陶淵明,學《歸園田居》(其一)學《歸去來兮辭》,哪怕老師已經講解了他的偉大人格,但我始終認為,他的歸隱,是懦弱,是不能適應社會,是自己人格的缺陷。

後來,參加工作,開始嚮往陶淵明的生活,每天忙碌的工作,繁雜的人際交往,各種需要應付的應酬,都讓很多人心生疲憊,當然身處在世俗中的小編也是如此。偶爾,和同事一起,來到一片鄉間農家樂,哪怕只是在院子裡坐上一盞茶的功夫,那份閒適,真的就如陶淵明筆下描寫得一般美好,「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的恬淡實在太令人嚮往。

如今,我對陶淵明懷有深深的敬意。我敬他一生,明確自己心中所要;我敬他一生,敢於取捨,敢於放下;我敬他一生,能潔身自好,獨善其身……我敬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傲骨,我敬他半生歸來仍是赤子之心的堅守。

嗚呼,陶淵明,你真的活成了我心中想要的樣子。

相關焦點

  • 網紅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竟出自這名宋代大詞人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為一句網上的名句,傳播可以說是十分的廣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會,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感慨,如此爆紅的句子,小編已經迫不及待的挖一挖他的出處了。這句話給小編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小米總裁雷布斯雷總發布的一條微博,雷總早已功成名就,走出校園的時候青澀少年,歸來的時候飽經滄桑,像一個少年一樣懷抱雙膝,坐在武大校園的草坪上,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配文與圖片契合得很,實在是妙不可言。
  •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每一年在法院工作中是他們將青春融進法律的海洋用青春點亮法律的火光他們不負青春 不負流年法徽閃耀正義的光芒,才最美法槌敲響公正的樂章,才動聽你曾是少年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作出處竟與蘇軾有關
    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裡,推陳出新了很多「網紅」句,「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個很文青的「網紅」句包含了走向未來的躊躇滿志、夾雜著不忘初心的美好期待,即肯定了過去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又希冀了未來的萬裡鵬程,深受大家的喜歡,在網上曾經風靡一時。
  • 別再沉醉「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韻味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為一句網上的名句,傳播可以說是十分的廣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會,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感慨。該句話改編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一本2016年8月15日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孫衍。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爆紅網絡,其實蘇軾的原句更高級
    "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句很文藝的話,曾刷爆朋友圈,至今還是很多人的籤名。最初火在雷軍的微博這句名言最初火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個版本的是出自於小米總裁雷軍的微博。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其實蘇軾的原句更高級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代,也衍生出了很多網紅句子,"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句很文藝的話,曾刷爆朋友圈,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至今還是很多人的籤名。這句話帶有與生俱來的文藝範兒,可遇而不可求。意境的深度加上溫暖的語調,讓無數人沉醉其中。「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出處這句話雖爆紅網絡,婦孺皆知,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它是由蘇軾的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所演變而來。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爆紅網絡,竟出自蘇軾的這首詞
    失戀之人吟誦「三裡清風三裡路,步步清風再無你」,孤獨惆悵之人說「錯把陳醋當成墨,寫盡半生紙上酸」,一無所有的人感嘆「一身清貧怎敢入繁華,兩袖清風豈能誤佳人」。要說最火的古風詩詞,莫過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出自蘇軾的這首詞。
  •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蘇軾一生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文章,應該說是最被現代人喜歡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等等。大家可能猜不出來,現在被廣為傳頌的朋友圈金句,也出自這位詩詞大家之手,即「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還拿「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當籤名?蘇軾的原句更文藝
    用來表白的金句「春風十裡不如你」,出自杜牧的《贈別》,原句為「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這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因為這句話讀起來非常的文藝,所以曾經一度刷爆朋友圈,很多人非常喜歡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個性籤名,這主要是因為句子中體現出了一種堅毅、不忘初心的人生態度。
  • 人生豁達樂觀的古詩詞: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生豁達樂觀的古詩詞: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詩人蔣捷說: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歲月無情,時光就如流水一般從不再來,對於我們來說,餘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淡人生!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殊不知蘇軾的原句更美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殊不知蘇軾的原句更美記不清從何時起,大伙兒愈來愈鍾愛文藝範兒,許多古詩文中的句子都被大伙兒譯成文藝範兒滿滿的語句,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受大伙兒的鐘愛。相近這般的網絡金句以及許多,今日小編給大伙兒講解的便是「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話,這也是句很文藝的話,被很多人寫到自己社交軟體的籤字。這話往往可以這般觸動人,便是因為它最能體現1種頑強剛毅的實質,提示大家別忘記初衷。這話儘管在網際網路上很時興,應用這話的人也許多,可是可能極少有些人了解它是源於蘇軾的一首詞。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最美的英譯來了!
    網際網路上有一句話非常有名,我們在各種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就是這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Sean O.但網上好句子千千萬萬,憑什麼這句話就火了?原因只有一個:擊中了大多數人的內心。我想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半生,漸漸明白了人生的真意,回到了最初的自己,找回了出發時那份清澈的心態。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其實蘇軾的原句更有意境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一個頗有詩意的網紅句子。字裡行間,兼具美好的願望與時間流逝的淡淡憂傷。關於它的出處,歷來都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考證到是作家馮唐微博的句子,「出走半生後,歸來仍少年」,有人追溯到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名作《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話最早是誰說的?
    本文作者:納蘭春蠶「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在網上火了好一陣子了,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不少網友的QQ籤名,一眾網絡大V有網友指出「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就在這段話的後面,但筆者查看原文,根本就沒有這句話,因此這種說法只是網友的信口開河與轉發者們的以訛傳訛造成的。網絡上還流行著另一種觀點,「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出自某位作家的一部書名。至於是哪位作家?三言兩語還真說不清楚。
  • 試駕|觀致7: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用在觀致身上或許再貼切不過了。提到觀致這個品牌,可能很多朋友都感到有些陌生。是的,距離觀致上一次推出新車,已經整整過去了四年的時間。這對於一向「喜新厭舊」的汽車消費市場來說,擁有長達四年產品「空窗期」的品牌無異於滴水入海,轉瞬就沉寂在了浩瀚的車海裡。而在這「半生的出走」中,觀致更是經歷過巨額的虧損,中外方股東撤資,也迎來了「金主」寶能的入局。觀致7,正是寶能入主後的首款重磅新車——這不禁令人期待,坎坷半生後,歸來的是否仍是那個「少年」?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竟出自蘇軾?網友:不如原句
    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出自古詩詞的網紅名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就是白話和古詩詞結合的典型例子。提到這個網紅名句,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宋朝大詩人蘇軾筆下,而且蘇大詩人寫出來的原詩句絕對比這句話高明許多。
  • 畢業季「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蘇軾原句更牛
    比如:「三裡清風三裡路,步步清風再無你」「一身清貧怎敢入繁華,兩袖清風豈能誤佳人」等等。六月是離別季,每當畢業季到來的時候,在朋友圈或者是微博中,永遠都少不了這一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又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在朋友圈中留下這麼一句話,瞬間感覺好像這一趟沒有白來。這句話在現代應該是出自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本書中寫的就是青春的疼痛和傷感。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古詩原句其實更美,作者是蘇軾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學是心靈最好的慰藉,有的時候不需要去看長篇大論,往往只要一兩句話,只要觸動了心靈便讓人流下暗藏內心深處已久的眼淚。比如說這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出自2016年8月15日出版的一本散文集《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者是孫衍。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少年的你:李白的詩酒江山》 作者:桃花月球 出版單位: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8月李白一生跌宕,一生坎坷,一生堅韌,一生浪漫。李白一生豪放自由,乾淨純真,在濁世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別再沉醉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原句更有味道
    ,也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你」。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則是「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它衍化自蘇軾的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但別再沉醉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