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在裝修鋪地磚時,碰到這樣的問題:地磚空鼓了。我家地磚剛鋪好沒多久就遇到這樣糟心的事,而且還是有5處,總不能放任不管啊,於是便立馬找了泥工上門瞧瞧,結果沒想到泥工卻說:簡單得很,直接灌漿就行了。好歹是花大價錢做的地面,現在我就想搞清楚究竟地磚出現空鼓,直接灌漿是否有用?
其實灌漿可以說是應對地磚出現空鼓常見的方式之一,節省成本也不會傷到地磚。不過還是要根據具體位置來定,如果說是地磚的邊邊角角出現空鼓,那就好辦了。直接將地磚空鼓的縫隙拉開,然後填塞水泥砂漿(或者打玻璃膠)進去,最後鋪平就很嚴實了。
但如果是地磚的中間位置出現空鼓,這就麻煩了,填塞水泥這一做法無非是畫蛇添足,糊弄人的做法。而且還可能會造成以下情況:1.地磚空鼓灌漿後,泥漿的受重力的作用會往下流,這時就會擠壓瓷磚,從而造成更大面積的空鼓。2.很費時間,水泥砂漿流動性很差,不一定能延展到空鼓的地方。3.會弄髒地磚,清洗起來會很費勁。
到那時候,真的是欲哭無淚。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只能把空鼓的瓷磚敲下來,重新貼瓷磚才行。
PS:最後補充一下預防地磚出現空鼓的注意事項
①地磚鋪貼好之後,一定要及時驗收,可以用小鐵錘敲擊地面聽聲響,如果沉悶則地磚沒有問題,反之聲音清脆則證明地磚該部位出現空鼓了;
②地磚的空鼓率一定要控制在3%之內,不然會影響整體布局;
③找一個負責手藝好的瓦工師傅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