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鵬
建築物或器物上各種銅製的物件一般統稱為銅活。對於家具來說,銅活不但具有類似首飾的點綴功效,還起著加固的重要作用,因此銅活工藝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木質家具的銅活就像首飾,是否精緻、考究從側面反映了一件家具品質的優劣。
工藝複雜靈活
銅活一般有素銅活、鎏金、暫花、錘合等裝飾方法。通常銅活採用黃銅為主。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強度高、硬度大、耐腐性強且不易生鏽,從裝飾功能的藝術性上來說,銅件飾品以其平滑且具有光澤這一質感特徵,巧妙地與木材的色澤及紋理形成對比,提升了家具韻味。
鎏金也稱為鍍金,一般指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劑,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這種工藝方法可以保持銅件飾品的表面亮澤,沒有鏽斑且金光閃爍,樣式精緻華美,與古韻的木質家具產生一定的反差,極富裝飾作用。
暫花即在飾件上暫鑿花紋,有淺剔、深暫、光地、紋地等不同造法。錘合是將紅銅和白銅錘打在一起,依據不同的銅色分出花紋。
此外,還有暫花工藝後再進行鍍金的造法。這些工藝的疊加讓銅飾件經過各種的金工處理後,裝飾效果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銅活上的紋飾也是一大特色,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各類的紋樣都有著十分考究的意義,從造型上說,好銅活造型優美、比例恰當,與木質家具整體匹配、和諧,為木質家具增添更多靈性。
樣式品類繁多
木質家具的銅件主要包括合頁、吊牌、包角、面頁、扭頭、提環等。
合頁是裝在箱子的上蓋、柜子的門邊便於活動的構件,通常由兩塊銅板共同包裹一根銅軸組成,可開可合。合頁的造型主要有長方形、圓形和各類花邊形。工藝分為明釘型和暗爪型兩種,明釘型常用特製的浮釘釘牢對合頁加固,而暗爪則是在合頁內側焊接兩條或三條銅爪,安裝時先用鑽在邊框上打眼,將暗爪穿過後,再將透出木框的部分向兩側劈分,使合頁堅實牢固。
吊牌多是牽引櫃門的飾件,較大的器物則用吊環,固定在明清家具的特定部位。常見的吊牌、吊環多種多樣,上面雕刻各式花紋,是裝飾性較強的銅飾件。吊牌可作橢圓、長方、古瓶、雙魚、套環等,品相繁多,各具韻味。
包角是較常見的銅活,主要運用在家具角的部分,通常分為鏤空與不鏤空兩類,造型多樣,視覺效果突出。
面頁是在柜子或箱子襯託扭頭、吊牌的飾件,通常用兩塊,或左右、或上下使用。扭頭,是為上鎖而備的飾件。提環是裝在箱匣兩側供提取搬運的一種構件。
實用功能強大
銅活在家具製作中的出現,既符合木質家具實用功能的需求,又能起到加固家具的作用。相較於木質結構,銅活牢固且不易磨損,在櫃、箱等轉角處進行包裹,可有效減少日常磨損。由於銅活的耐磨性,彌補了榫卯結構的不可活動性,使家具的功能性大大增強。
木質家具在製作時結構中有不少彎轉承起,一些易磨損的部位就算是再緊實的榫卯也無法確保承重安全需要,所以,銅活的加固作用保障家具使用期間的安全與穩固。
銅活是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實用功效,因此,家具上的銅活也應注意保養。通常可使用低腐蝕性清洗劑進行清理,既可以增添銅活的光潔度,又能清除可活動銅活上的灰塵黏附,再配合定期上油,從而提高使用性能。
[責任編輯:石依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