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考研初試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經過艱苦複習之後,很多同學也會開始迷茫,特別是近期天津大學教授學術造假的新聞不斷發酵,很多同學的信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我們也接到了很多同學的諮詢,而諮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國內讀研和德國讀研的區別,還有之後的就業情況。今天小編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一下解答。
#關於學術風氣
雖然天津大學的學術造假事件影響很惡劣,但是小編依舊相信國內絕大部分教授仍然是堅守在科研第一線,兢兢業業為祖國科技事業奮鬥的。這一點從我們國家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就可見一斑。但是小編本身對國內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就沒法給大家一個評價。
德國的學術風氣整體上是非常嚴謹的,這個和德國人的民族風格相契合。就小編在德國5年多的經驗而言,德國大學學術風氣還是相對較好的。
#中德讀研的差別
國內的碩士分為學碩和專碩兩種,從定義上來說,學碩偏向學術研究,而專碩則偏向實際應用。隨著不斷的發展,二者在教育上基本差別不大。但是對待政策上還是有些差別的,比如北大、清華、北京師範、南開、北理、南開、復旦、等高校都明確規定專碩不提供住宿。
同時,國內的碩士是導師制,和導師的聯繫比較密切。所以我們常常能聽到關於導師壓迫學生的事件,甚至控制學生畢業等等。這個是教育體制的差別。
德國的碩士是授課制,教授和課程掛鈎,學生和教授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密切。同時考試的評價也非常客觀,所有考試記錄有據可查。所以這方面的問題基本沒有,這是體制決定的。
德國在碩士就讀期間,學生有非常多的大企業實習的機會。在這個方面,德國的實習市場相對國內要成熟一些,機會也更多更優質。
#中德讀研的費用
關於費用方面,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單就固定的消費而言,國內碩士需要支出的主要比例是學費,生活費的成本比較低。根據所學專業的不同,學費從8000到十數萬人民幣不等。加上生活成本,特別是北大、清華、北京師範、南開、北理、南開、復旦、等高校的專碩需要額外租房,國內讀研的成本可能每年5~10萬不等。(只是估計平均值,具體看情況)
德國留學的費用可能很多機構都已經給大家詳細剖析過。總體上來說,目前官方計算的成本基本在10萬人民幣左右。這部分包含生活費,租房費等等,德國大學絕大多數是不收學費的,所以這部分節省很多。而生活成本在各個城市的情況也不同,保守估計每年10萬~12萬人民幣是比較正常的。
#中德讀研的入學難度
中國所有的高等教育基本都是嚴進寬出的。也就是說,入學的審核會非常嚴格,而畢業的壓力相對較小。所以對於考研的同學壓力會比較大,但是國內是允許跨考的,所以如果對本科專業不是特別滿意的同學也是一次機會。
德國的大學則是本著寬進嚴出的原則。一般來說,申請德國大學的難度不是特別大,但申請名校可能需要多做一些準備,並且需要一定的申請經驗。整體上德國大學的畢業壓力要大很多,不僅面臨比較多的課業壓力,對於留學生而言,還有語言的壓力。
而德國大學入學整個流程中難度最大的可能是語言考試和審核面試。
#中德碩士就業情況
單就就業難度,德國碩士的就業難度會低一些。主要是德國畢業的碩士有留德就業和回國就業兩條路可以選,所以就業選擇會更寬。另一方面,國際留學經歷和語言優勢在應聘的過程中會更具優勢。
但是論就業的質量,這個就很難評價。因為這個主要取決於個人能力,能力和經歷越強的人自然就業的質量也越高,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德國留學畢業生還有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可以享受國家一系列留學生歸國的福利待遇,包括免稅車,落戶政策等等。
另外,如果想繼續從事科研,海外留學經歷是必須且必要的。
所以綜上對比,中國和德國讀研各自有優勢,但是小編個人可能更傾向於留學德國。因為除了讀書學習之外,在德國的生活經歷和在歐洲旅行開闊的眼界,可能很難在這種對比中體現出來。同時拓展不同的人脈圈,可能某些時候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