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自良鎮古濟村青年農民張鵬日前在縣城的新家擺了幾桌新居宴,慶賀自己在縣城購買了一套131平方米的新房。十幾年前,張鵬離開家鄉,前往廣東省東莞市創業,雖然已經在當地購買了住房和汽車,他還是決定回老家購買一套房屋給父母和兩個在縣城讀書的孩子住。「前不久,我在縣城另一個小區又預約了一套更大的住房,讓我們全家可以住得更加舒適。」張鵬高興地說。
張鵬是容縣16萬過上新生活的進城農民中的一個。容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容縣16.7萬名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通過自費建房、購買商住房和企業配房等形式圓了住房夢,佔全縣20.2萬名進城農民的82.67%。
進城農民購房數量超八成
據了解,容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在土地確權工作中,不因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而改變土地承包關係,確保進城農民不「失地」,給進城農民吃「定心丸」。同時,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破解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後家中田地無人經營的難題。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容縣全縣參與流轉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達13.42萬戶,佔全縣農戶總數的68.16%,土地流轉累計達到54.62萬畝。
另外,按照「縣建新區,鎮建新城」的思路,容縣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企業供給側改革,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讓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目前,融「區城」功能於一體的容縣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達1000公頃,建成區面積460多公頃,入園企業152家,建成投產102家,就業人數達5萬多人。楊梅、黎村、自良等14個鎮也通過招商引資和激活民間資本建設工業集中區。截至2018年年底,全縣民營企業達5791家,個體戶達19720戶,到縣城和鎮區務工經商的農民達到20.2萬人。「這個小區一共有10棟樓、1385套房,其中進城農民購房數量為1144套,佔總數的82.6%。」容縣一處住宅小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讓進城農民真正融入城鎮
為滿足進城務工經商農民的住房需求,近年來,容縣積極引導進城務工經商農民通過自費建房、購房和企業配房等形式圓住房夢。其中,全縣在縣城或鎮區自費建房的農民達7.1萬人,在縣城和鎮區購買商品房的農民達6.3萬多人。據統計,容縣在縣城建成50多個商住小區,全縣商品房建築總面積達300多萬平方米。另外,該縣1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還建成職工宿舍120萬平方米,讓3.3萬農民工直接在企業安家。
「我的兩個小孩分別在城區初中和小學讀書,我們全家人都享受城鄉醫保,一有空就到縣城各個公園遊玩,這是以前想都不想敢的生活啊。」進城多年、現在住容縣城西社區的林先生談起近年來一家人的生活變化時不禁感慨萬分,「心中充滿了獲得感。」
據介紹,為讓進城農民真正融入城鎮群體、享受新生活,近年來,容縣多次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調研,廣泛採納群眾建議,加大投入,加快城市建設,增建或擴建了一批中小學和幼兒園,讓進城農民子女同城裡孩子一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在縣城新建中醫院綜合業務樓、老年養護院、殘疾人康復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在城區各公園、社區和商住小區等場所建起一批健身娛樂活動設施,有效滿足了進城農民的日常醫療和文化生活需求,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