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3月4日訊(李傲、王保龍、潘選舉)祭河神、放河燈、轉黃河、打樹花……千年古鎮井陘傳統年俗活動豐富多彩,讓我們用一幅幅精美的攝影作品來品味這濃濃的河北年味吧!
1、位於綿河北岸的井陘天長鎮莊旺村,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左右,這裡有祭河神、放河燈的習俗,以求河神保佑全體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放河燈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和對在世的村民的祝福。圖為3月2日,正月十五元宵節,莊旺村舉行傳統年俗活動——祭河神。
2、村民興高採烈,手舞長龍。
3、3月2日,正月十五元宵節,井陘天長鎮莊旺村舉行傳統的祭河神放河燈活動。圖為祭河神儀式。
4、隆重的祭河神儀式過後,村民們手捧精心製作的河燈去往河邊。河燈樣式繁多,融合了紙紮、木藝、糊裱、彩繪、剪紙等各種技藝,每一盞河燈都展現了製作者的靈感和創意。
5、當夜暮降臨,鳴炮點火,樂曲響起,各式各樣的花燈被放入綿河之中。成群結隊的花燈順流而下,燈光與水色相輝映,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6、正月十五,井陘天長鎮桃林坪花臉社火拉花表演。桃林坪花臉社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社火集中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它涉及音樂、舞蹈、曲藝、雜技、武術、戲曲、工藝美術等眾多藝術門類。
7、據了解,社火大體上分「文社火」和「武社火」,前者主要體現一個「耍」字,跟舞臺上的傳統武打戲相似,「武社火」則是真刀真槍地對打,充滿了戰鬥氣氛。桃林坪村的花臉社火以「武社火」為主。桃林坪花臉社火每年堅持表演,家家戶戶的男孩子也加入其中。2008年,桃林坪的花臉社火被河北省文化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8、每年正月十六,打樹花是井陘核桃園民俗表演的固定節目。與其他地方打樹花不同,核桃園村的打樹花是先將生鐵熔化成鐵水,再將鐵水拋向一棵大樹猛烈擊打,此時鐵水在空中散開,碰撞在樹枝上宛如天女散花,絢爛奪目。
9、「轉黃河」又稱「九曲黃河陣」,是一種民間傳統的社火形式,相傳起源於軍事、運用於祭祀,現在已經逐漸發展為民間一種禳災驅疫、祈求幸福平安的娛樂活動。據說「九曲黃河陣」有81道彎,順利地轉過這81道彎,來年即可風調雨順、祛除百病。
10、正月十五,井陘天長鎮北關村的「火流星」表演。「火流星」,是一門融雜技與武術精髓為一體的民間社火表演藝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火流星」是在一個球型鐵絲籠裡放進一塊塊燃著的木炭,再用數米長繩索連接起來。耍流星的人手執繩索,在空中甩動,或左或右,忽上忽下,炭火迎著風勢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