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範開慶】冬天除雪,夏天鋤草。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等地的市政部門「養」著一批有除雪許可證的壯勞力。每當冬季,他們都會24小時值班,撒鹽化雪,鏟車開路。但對一些經濟狀況不太好的美國地方政府來說,雪天出行的司機可能就沒有那麼好的福利了。
《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10年,少不了在冰天雪地開車出門的經歷。記者在克利夫蘭生活,美國房東有個兒子,名叫德文,今年22歲,在克利夫蘭南部一個衛星城的市政府工作。德文說,他平時負責市政設施維修,夏天主要是修理草坪,而冬天最忙,遇到雪天要及時清理高速公路上的積雪。他所在的市政府專門成立應對下雪天除雪的部門。該部門實行三班倒,每班上8小時。他們每天密切關注著天氣預報,遇到下雪天更是不敢懈怠,鏟雪車司機、撒鹽車司機和控制高速路最高時速顯示牌的人隨時待命。在他所在衛星城,無論是晚上開始下雪還是白天下,基本上都能保證高速路和市內主要幹道在短時間內暢通。據記者觀察,即使後半夜下雪,高速公路基本上早上9時以後就會撒好除雪鹽,保證車輛上路。
據德文介紹,像克利夫蘭這樣的美國北方城市,每年政府財政撥款裡都會有一筆專用資金,安排人力物力除雪。像他一樣,每個除雪的員工必須持有除雪許可證。如果是不收費的高速路段,由市政負責清理。如果是收費高速路段,除雪撒鹽的事宜由高速路公司負責。而高速路公司為確保通行車輛安全,必須及時除雪撒鹽。
有一次雪後,《環球時報》記者行駛到芝加哥市和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中間的一段路上,因沒有及時除雪,路況很差,有十多輛車開到了路溝裡。當時不解,為何其他路段都有撒鹽車,而那段路沒有?後來聽朋友說,可能是當地政府比較「窮」,專項財政撥款不到位或部門設置不到位。
當《環球時報》記者聊起「各家自掃門前雪」這句中國古話時,德文笑著說:「市政只負責主幹道的除雪。我們也是要求居民自己打掃門前人行道上的積雪,自己掃不了的要僱人打掃。」據說,在當地,如果別人都打掃了而你家沒掃,行人在你家門口人行道上摔壞了,房主要承擔責任。所以克利夫蘭的人看到下雪後,都會及時自掃門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