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產復工的逐步推進,街上的行人開始多了起來。夏日到來,喝罐啤酒,擼起袖子吃烤串絕對很搭。在煙燻火燎的夜晚,各大啤酒製造商又開始搶佔市場份額,希望能把疫情所致的虧損儘量補回來。
從整體的經濟獲利來看,雪花啤酒獲得23%的市場份額,無疑拔得頭籌。哈啤主要在東北地區獲利,佔比僅5%。然而,這並不妨礙哈爾濱啤酒超越青島與雪花,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啤酒品牌。
英國權威品牌機構2019年發布的「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啤酒品牌排行榜」中,哈爾濱啤酒以其自身51.8億元的品牌價值擠入全球第五,排第四位。雪花啤酒排在第七,青島啤酒排在第十六位。雪花啤酒背後有我國國企華瑞巨頭的支持。青島啤酒有國外企業的扶持。哈啤現在基本上是國外巨頭企業把持。可能會讓大家吃驚,原以為的國貨已經變成了外國的牌子。
然而和中華牙膏一樣,原來的哈啤並不是一直由外國人掌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哈啤由俄國人烏盧布列夫斯基釀造。當時的國人被冒著啤酒沫、散發醇正味道的新鮮事物吸引,第一次感受到啤酒的魅力,很快愛上了它,哈爾濱啤酒也成為中國最早的啤酒,至今已經120年歷史了。
到了1950年,蘇聯把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轉交給中國,成為「哈爾濱啤酒廠」。此後的六十年間,哈爾濱啤酒就成為哈爾濱本地人的最愛,並逐步風靡全國。在這六十年裡,哈啤可以稱得上是國家生產國家銷售。哈啤也成為我國最古老的啤酒品牌。
直到2008年,哈啤被國外的百威英博關注。百威英博均看中中國這潛力巨大的市場,選擇哈啤作為自己的收購對象也是看到哈啤的本土性與國際性的發展潛力。百威是一家有150年的國外啤酒製造廠。成立於美國的聖路易斯安。百威啤酒在我國高端啤酒市場深受好評。其母公司安海斯·布希收購了哈啤。
百威公司能收購我國老牌啤酒廠,實力也不容小覷。據了解,百威公司在1876年於美國成立。百威啤酒在世界上存在了一百四十來年,經歷過一戰、二戰。歷經經濟大蕭條,美國禁酒令而巍然不倒。
百威公司能做到這種程度,除了有龐大的財力,還有強大的家族勢力。百威公司就是靠著家族關係迅速開闢海內外市場,最終在1946年,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很快百威公司在國際上就享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在1995年,百威公司看到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不肯放棄這條生錢之路。百威公司立馬部署,進軍中國市場。百威在我國國內以其優質的原料,成熟的工藝迅速佔領中國市場。然而,百威並不滿足,它想通過收購的手段使得自己的市場份額越大越好。
當時哈啤主要走的是平民化、大眾化路線,主要為普通民眾服務。安海斯·布希收購哈啤被視為彌補短板,以期佔領中國市場。然而,連它自身也沒有想到,最後卻被比利時的英博集團收購,以520億美元順帶了哈啤。
英博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公司。近幾年一直在收購各種啤酒公司。包括我們本土的啤酒廠,比如南京金陵啤酒,珠江啤酒等。至今為止,英博集團收購的公司在美洲、亞洲、歐洲均有分布。在二十餘個國家中,均佔有主導性質的市場份額。
哈爾濱啤酒在國內經營多年,積累良好的口碑。離開國產老牌啤酒的行列,國人也不會因哈爾濱啤酒換了國籍不再愛它。它仍在國內的啤酒之爭中有一席之地。在今天的哈爾濱,飯館路邊攤也能經常看見。
如今的哈啤,在英博的管理之下,發展迅猛。狠抓創新、吸引年輕顧客成為它的發展導向。在它最新推出的冰族系列,就有鮮明的年輕元素。2010年融入世界盃的運動潮流,也是打通國內外渠道的一大舉措。可見,國內的啤酒大廠應多向歐美大廠學習,爭取超越歐美。希望我們的國產啤酒業也能逐步走向良好的成長,哈啤也能在國際舞臺彰顯自己的文化底蘊。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