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歷史朝代上的園林,為何興修佛寺園林?與私家園林有何不同?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私家園林自西漢發端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主流。三國西晉時的私家園林史載不詳,現在有史可考這一時期分別在北方和南方最早營造私家園林的當是西晉的石崇金谷園和東晉的顧闢疆家園。魏晉南北朝時期私家園林較為集中的地方主要有南方的健康今江蘇南京、會稽今浙江紹興和北方的洛陽。東晉時的謝安營造私家園林最力,「於土山營墅,樓館植林竹甚盛」〔。東晉時的會稽蘭亭則是著名的「曲水流筋」故事發生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由杜牧詩中可知,魏晉南北朝時的佛教十分興盛,而道教聲勢則遠不及。因此,這一時期的寺觀園林主要是佛寺園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大行其道,各地興建佛寺成風,佛寺園林隨之興盛,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數量,《洛陽伽藍記》中記載僅洛陽一地就有佛寺上千所。此時的佛寺一般為舍宅所建,因此與私家園林頗為相似。但在北魏和蕭梁時期,由於皇帝篤信佛教,佛寺地位尊崇,因而也大事裝飾,隱然有皇宮之氣象,如洛陽建中寺「屋宇奢侈,梁棟蹄制。一裡之間,廊慶充溢。堂比宣光殿北魏洛陽宮城殿名,門匹乾明門北魏洛陽宮城東門名。博敞弘麗,諸王莫及也。」
佛寺大多建於深山之中,其園林由佛事建築與自然環境兩部分組成,其中佛事建築的中心並非殿宇,而是佛塔,周圍環以傳統民居式院落,形成層層遞進的景深結構。著名的佛寺園林有健康今江蘇南京同泰寺今雞鳴寺、洛陽正始寺、泉州開元寺、杭州虎丘雲巖寺和蘇州北塔寺等。佛寺園林不同於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具有公共遊覽地的性質,深得民間喜愛,因而相對有較多的佛寺園林保存至今,如泉州開元寺和南京雞鳴寺等,這又比同時期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要幸運得多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轉折期,它既沿襲了先秦至秦漢時期園林的某些特點,又表現出明顯的變化,開啟了此後唐宋園林風格的先河。這一時期的園林表現出三個基本特徵。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園林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在風格上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從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人們充滿信心地期待著一個新的漢家盛世的到來,此時的園林表現出大氣十足從八王之亂到晉室南渡,人們憂心忡忡,借遊園林而洩傷懷之情,此時的南方園林強調曲徑通幽的設計從劉淵起兵到拓跋氏統一,北方少數民族大量進入中原與漢族相融合,此時的北方園林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格,如考古發現在洛陽園林建築瓦當上出現胡服刻想等從劉裕代晉到陳朝建立,南方庶族己經取代士族地位,此時的南方園林向世俗化、大眾化和平民化方向轉變。
魏晉南北朝的園林在漢朝私家園林營造自然之象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選址以山野林間為多,注重與大自然的融合,強調遠離官場塵世的騷擾,正如庚信所言「山為簫覆,地有堂坳。……試堰息茂林,乃久羨於抽替。」〔`,這種特徵表現出造園者逐漸鍾情於山水,也為後來的山水園林發展成為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主流埋下了伏筆。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營造園林,往往互相約定,相率遊覽。這種趨勢打破了之前的園林僅為園主孤芳自賞的傳統,使遊園成為社會流行風尚。無論是造園者還是遊園者,經常在遊歷之餘歌賦以記,留下了大量與園林有關的文學作品,如王羲之與友人蘭亭之會後編成《蘭亭集》等。甚至有的遊園者直接在園壁或嵋柱上題詩留念,以後則發展成了明清時期的遊園題刻和楹聯匾額。這些造園、遊園、記園的人文傳統形成之後,加深了園林的內涵,使中國古典園林獨具魅力。
從隋文帝統一全國,到大唐帝國的皇皇盛世,中國古代社會進入成熟期。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和文化高度發達的時期,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和重要轉折期。這一時期的皇家宮苑繼秦漢之後再一次展現出恢宏的氣魄,私家園林在美學角度上逐漸走向巔峰,寺觀等其他類型的園林也基本定型。隋唐時期皇家宮苑園林的營造,始自隋文帝興建大業,後經隋煬帝及唐朝諸帝的發展,形成了以長安今陝西西安、洛陽、江都今江蘇揚州和驪山等地為中心,遍及華夏大地的龐大宮苑園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