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旭集團拋「驚雷」!巨虧310億、貨幣資金蒸發近500億

2020-12-05 BMR商學院

文:劉青青 石丹

ID:BMR2004

近日,總資產近2000億的東旭集團拋出「驚雷」。

2019年,東旭集團營收344億卻虧損329億、帳面貨幣資金蒸發近500億、其它應收帳款卻又突然暴漲558億元。再結合審計機構的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以及東旭集團本身悲觀的「生存危機」言論,東旭集團,仿佛難再見旭日東升。

《商學院》還注意到,不僅東旭集團2019年突然陷入巨額虧損,而且其旗下3家上市子公司也在2019年全部未逃脫由盈轉虧的「魔咒」。

東旭集團此次「驚雷」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原因?蹊蹺的其它應收帳款是否合理?貨幣資金為何蒸發近500億元?上市子公司「連環暴雷」是什麼原因?東旭集團的「驚雷」顯露是否始於2019年的債權危機?上市子公司東旭光電的債券風波是否波及母公司?

就此,《商學院》記者分別向東旭集團、東旭光電(000413.SZ)發送採訪函。截止發稿,對方尚未作出回復。

巨虧310億,貨幣資金蒸發500億元

7月2日,東旭集團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了一份慘澹的財務數據。

財報顯示,2019年,東旭集團營收344.35億元,較2018年的518.6億元同比下降33.6%;營業利潤為-324.33億元,由2018年的33億元轉為巨額虧損;淨利潤一樣由盈轉虧,從2018年的盈利27.66億元變成2019年虧損329.1億元,同比暴降1289.58%。

(圖片來源: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

在突如其來的巨額虧損之下,東旭集團財報中的貨幣資金等財務數據的「大變動」也引來關注。

數據顯示,2019年,東旭集團貨幣資金期末餘額為69.69億元,而其期初餘額為561.84億元。也就是說,在走過2019年這個年頭之後,東旭集團的帳面貨幣資金已蒸發近500億元。

(圖片來源: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

巧合的是,2019年,東旭集團的其他應收帳款卻從期初的101.53億元,猛增至659.45億元,短短一年時間增加了557.9億元的其他應收帳款。

(圖片來源: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

據東旭集團2019年財報數據,東旭集團的其它應收帳款佔總流動資產的比例高達49.8%;佔總資產的比例也達到33.55%。

對此,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指出,任何一家公司出現類似的情況都會受到質疑——正常情況下貨幣資金不可能降那麼多,應收帳款也不可能瞬間增那麼多。這個情況跟之前的康得新和康美藥業其實是差不多的。

「其他應收款佔公司總資產的30%以上、佔公司流動資產的50%,這就屬於公司的核心資產,按理來說是應該單獨披露的。尤其是作為核心資產,審計機構應該是將這個項目作為重點專項審計客戶進行專項審計的。」況玉清《商學院》記者表示。

已臨生存危機,負債纍纍

對於虧損的原因,東旭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在尋求新產業突破方面涉足產業領域過多,擴張速度過快,產業投資過於激進,內部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管理水平未能及時跟上。

除了驚人的虧損及異常的財務數據情況,更加令人擔憂的是東旭集團關於「生存危機」的解釋。

在擴張速度過快、產業投資過於激進之外,東旭集團還表示,2019年,在國內經濟增長逐步進入「新常態」以及國家去槓桿的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驟然惡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況玉清認為,從行業角度來看,面板行業去年整體上是增長的,深天馬、華星盈利情況都比較穩定,京東方雖盈利下滑但其營收也是增長的,東旭的問題主要出在自身,過去幾年他們過度依賴資本力量加速擴張,而該公司自身在面板領域技術、市場等各方面的積累都不深,因此其擴張根基不穩,反而加大了債務槓桿。

「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的過程,必須是一步一個腳印,有一個漸進式的人才、技術、客戶積累過程,藉助資本的力量,把中間環節的積累過程能省的全省了,過度借用資本槓桿和各地政府資源加速擴張,這樣的擴張節奏遠超出他們自身管理能力、技術能力、市場能力建設,最終容易出問題。」

產業多元化方面,況玉清指出,東旭集團產業的布局更像是圍繞著資本運作為中心而設計的,這違背了產業發展的基本邏輯,正常產業與融資結合的方式應該是以產業為中心,輔以資本的力量加速產業發展,但東旭的做法更像是反其道而行為:以資本運作為中心,再去搭配布局可以講述故事的產業——如果東旭集團不出意外的話,嘉麟傑會是他們下一步資本運作的殼平臺。

「因為嘉麟傑的業務跟東旭的核心產業不相關,它對於東旭而言價值在於資本運作價值,而不是企業本身的投資價值。」況玉清補充道。

此外,東旭集團異常的財務數據還引來審計機構的謹慎對待。據了解,在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中,審計機構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其中,審計機構指出,東旭集團600多億的其它應收帳款餘額中,計提壞帳準備134億元;2家關聯公司的其它應收帳款餘額達到172.63億元;2019年預付款項餘額34.93億元等等事項,形成了保留意見的基礎。

同時,審計機構強調,東旭集團2019年度存在逾期未償還債務,且存在多項未決訴訟及對外擔保事項,可供經營活動支付的貨幣資金短缺,2019年度較以前年度出現大幅虧損——以上情況表明東旭集團能否按期償還到期負債存在不確定性。

《商學院》記者注意到,東旭集團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495.8億元。而東旭集團還在財報直言,公司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抵押、質押、出售等),且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出現違約。

(圖片來源: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

始於債券「暴雷」?3家上市子公司全部轉虧

在東旭集團的生存危機之外,其上市子公司似乎也正面臨著不小的困境。

東旭集團官網顯示,其旗下擁有東旭光電(000413.SZ)、東旭藍天(000040.SZ)、嘉麟傑(002486.SZ)3家上市公司、400餘家全資及控股公司。而東旭光電、東旭藍天、嘉麟傑仿佛陷入「虧損魔咒」,在2019年密集出現巨額虧損。

從1月22日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到6月24日東旭光電終於發布年報,東旭光電虧損15.2億元,同比下降170.4%;5月底,東旭藍天披露的財報顯示,其2019年虧損9.57億元,同比下降185.63%;4月底,嘉麟傑披露,其2019年虧損1734萬元,同比下降198.65%。

值得注意的是,東旭集團的3家上市子公司不僅全部在2019年由盈轉虧,其中兩家子公司東旭光電、東旭藍天還在延遲發布年報後收到了來自監管的年報問詢函。

實際上,東旭集團此次「驚雷」並非沒有徵兆,自2019年11月起,東旭集團的債務問題就已公開暴露。

彼時,東旭光電2隻債券構成實質違約,陷入20多億元債券風波;一個月後,東旭光電又有債券未能如期兌付,涉及本息15.85億元;2020年5月,東旭光電的「15東旭債」發生部分違約,涉及債券本息合計9.8億元。

而東旭集團的債券問題也陸續暴露,其「17東集02」、「18東集02」、「18東旭03」全部債券本息提前到期,而東旭集團未能及時足額支付相關本息。

相應地,東旭集團信用評級接連滑坡。2019年6月,經聯合評級綜合評定,東旭集團長期信用等級為 AA+,評級展望為穩定;2019年11月其信用等級下滑至A;2019年12月,其等級由A下調至BBB;到2020年1月,東旭集團的吸引等級已經降至C。

況玉清認為,母公司的違約或者子公司違約一般都不會傳導到母公司或者子公司體外,如果公司治理完善,情況一般是不會這樣的。如果他們相互傳導,只能說其內部公司治理有問題,或者存在資產、業務等方面的不獨立的情況。

下一個凱迪生態?

據官網顯示,東旭集團成立於1997年,從裝備製造起步,經過持續的戰略升級與產業拓展,構建了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新能源與生態環保、地產與產業園區等多元產業板塊。

不過,主要從事玻璃基板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的東旭集團,其營收佔比最大的項目已經變成了裝備及技術服務,接下來是新能源、地產和新能源汽車。而光電顯示材料營收佔比僅為9.37%。

(圖片來源:東旭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

另據東旭光電財報,其為以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製造及石墨烯產業化應用為主營業務,但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中,光電顯示板塊業績依舊「低調」,佔營收比重為17.84%,排在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製造、建築安裝之後。

(圖片來源:東旭光電2019年年度報告)

對於東旭集團、東旭光電「低調」的主營業務,況玉清認為,面板行業不像普通的製造業,普通製造業投幾個億、幾十個億就能「玩」,但是面板行業投入幾十個億根本連響聲都聽不到的,得是幾百億、上千億地往裡砸錢,而且是持續地往裡面砸才能聽到響聲。

「這個行業就像個無底洞,當年的京東方從資本市場不停的圈錢,圈完錢之後馬上虧,虧完了又圈,反覆在生死邊緣徘徊十多年,直到現在才搞出一點兒響動。由此可見,像東旭這種沒有深厚的積累的、之前投入也不夠的企業,怎麼可能在短期內能夠能產生好的效果呢?」

此外,況玉清還提及,此前東旭光電借殼寶石A上市,當時其董事長宣稱幾年內要做到1000億。可當時的寶石A——當年借殼的東旭資產規模不過區區數十億而已,怎麼可能在短短5年之內要做到1000億,這得加多少倍的槓桿?

「這得加多少倍的槓桿?」況玉清強調,這些資金槓桿的背後,如果無法產生收益的話,雪球就會越滾越大,那裡面的黑洞、裡面其它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會越出越多。

數據顯示,擁有3家上市子公司的東旭集團,目前資產已經超過千億,達到1966億元,但其面臨的問題也陸續暴露出來。而在經營問題之外,東旭集團異常的財務數據,乃至旗下3家上市子公司的集體虧損,都迷霧重重。

「東旭集團體系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問題,跟2018年的凱迪生態極其相似——大股東去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導致審計無法繼續,還有監管問詢函也無法回復,而凱迪生態已經被證實財務造假了。」況玉清表示。

相關焦點

  • 巨虧300億、蒸發500億後,東旭系能靠國資回魂嗎?|深度
    8月17日,繼與四川省綿陽市經開區達成20億投資協議後,東旭光電又與河南省安陽市投資20億元建設新型顯示材料產業園。令市場不解的是,東旭光電帳上趴著巨額資金,解除質押又回款了38億,如今和國資一起合作投資,卻無法還上違約的30多億債券。
  • 東旭光電債務違約「二進宮」
    手握近百億資金 為何還不了錢?早在2019年11月19日,「16東旭光電MTN001A」和「16東旭光電MTN001B」已經出現過一次「違約」,未能如期兌付。2019年,東旭光電帳上還有183億貨幣資金,卻還不起不到20億元的債務。2020年,同樣的劇情再度上演,東旭光電三季報顯示,公司擁有367億流動資產,其中包括94.6億元的資金,卻讓30億元的債務再度違約。東旭光電資產負債表。
  • ...昔日白馬東旭光電手握183億資金卻還不了20億債務 你想到了什麼
    今日(11月19日)早間,市值275億元的東旭光電一紙公告稱兩個中期債券品種無法按期兌付,合計應付本息20.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報東旭光電還顯示貨幣資金餘額高達183.16億元。手握183億元資金卻還不了20億元債務,投資者更擔心的是,東旭光電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康得新。
  • 九鼎集團復牌首日500億市值蒸發,億級資金溢價1倍接盤所謂何來?
    停牌近三年復牌,九鼎集團(430719)成為了今天新三板萬眾矚目的焦點。復牌首日吃「跌停板」復牌首日,九鼎集團在集合競價階段成交45.3萬股,成交金額為155萬元,成交價為3.42元/股,跌幅50%,一天市值蒸發近500億元。
  • 上市公司貨幣資金有了這些蛛絲馬跡,多是在造假了
    但大眾的這個認知在2018年被無情逆轉:上市公司康得新手握150億現金,卻不還10億債券,大家疑惑了,不知康得新神一般的操作到底為哪樣;直到後來清楚了,銀行還有「資金池」這樣的產品,才知道早已經上當受騙多年;後來接二連三出現如東旭集團500億元貨幣資金說不見就不見了,才給大家深深的上了一堂課,原來貨幣資金造假那都不是事,銀行的背書也有極不靠譜的時候
  • 又有大白馬債券違約 東旭光電手握94.6億巨款卻還不出6600萬利息
    東旭光電的資金謎團:手握94.6億巨款卻還不出6600萬利息手握「巨款」卻還不了6600萬利息,東旭光電(000413.SZ)中期票據再次違約。彼時2019年三季報顯示,東旭光電報告期內貨幣資金超過183億元,但「16東旭光電MTN001A」、「16東旭光電MTN001B」仍未能按期兌付應付利息和相關回售款項。關於東旭光電貨幣資金的謎團,深交所早前已經連續多次對公司提出問詢。
  • 東旭光電霸氣漲停慶祝再違約2億!老子家裡有100億有本事你來拿啊!
    東旭光電霸氣再違約2億! 老子家裡有100億就是不給你有什麼辦法? 所謂信用,最基礎的就是借錢還錢。但作為上市公司的東旭光電,卻就是這樣霸氣再一次選擇了違約,把信用當成卡屁股的。東旭光電的老闆是擁有三家上市公司,資產2000億的億萬富翁李兆廷。
  • 東旭集團——沒事也看看
    東旭藍天玻璃房地產業務,將回流的資金,投入到了環保板塊。這算是專注主業麼?公司將會進行重組注入資產,東旭集團未有出售相關業務的打算(會保殼的)。以近一年來實施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投資光伏電站項目。在2013年至2015年實現光伏發電業務收入的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公司可得出東旭藍天新能源板塊在建項目若全部運營,收入及毛利較為可觀,具有競爭力。
  • 神奇的東旭光電:現金百億違約不斷,持續虧損危機重重
    包括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信託機構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紛紛發起債權資產保全,凍結東旭集團及其子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李兆廷名下財產。 當時深交所就此對東旭光電進行問詢,要求其說明公司在貨幣資金餘額較高的情況下維持大規模有息負債並承擔高額財務費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即「存貸雙高」問題。
  • 信威集團去年巨虧180億:曾經市值2000億 如今暴跌98%面臨退市
    4月20日晚間,*ST信威發布2019年年報,期內巨虧184.4億元,連續三年虧損,並且連續兩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發了暫停上市規則。公司股票21日起開始停牌,上交所將在停牌起始日後的15個交易日內做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 天房發展負債264億貨幣資金不足14億 對外擔保169億為淨資產近4倍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吳婷1.5億股份解凍剛滿10天,再遭司法凍結。期間,天房發展(600322.SH)還對三家子公司提供11.67億融資提供擔保,擔保比例近7成。然而,事實上,天房發展自身已經債務問題累累。截至2018年年底,總負債達264億元,資產負債率83.38%。
  • 東旭光電:擬合計42.15億併購申龍客車、旭虹光電
    摘要 【東旭光電:擬合計42.15億併購申龍客車、旭虹光電】東旭光電(000413)9日晚公告,擬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合42.15億元收購申龍客車、旭虹光電全部股權;並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37.5億,公司控股股東東旭集團擬認購不少於五成。
  • 炒外匯巨虧8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正式調查中信泰富
    炒外匯巨虧遭調查  因澳大利亞鐵礦石項目進行的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截至10月21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已引致虧損8.08億港元,而按照此時的狀況推算,合約完成時,虧損將高達155億港元。而根據記者昨天了解到的最新情況,香港證監會已經開始調查中信泰富。
  • 天齊鋰業巨虧近60億年報被出具非標,債臺高築股價腰斬,控股股東...
    2019巨虧超28億,300多億有息負債壓頂,股價大跌流動性緊張會否引爆債務危機?》詳細介紹了當下天齊鋰業面臨的窘境,然而如今來看,情況似乎並沒有改善,反而有進一步加深的跡象....2019年巨虧近60億,一季度虧5億資料顯示,天齊鋰業是中國和全球領先的集上遊鋰資源儲備、開發和中遊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
  • 公司債券連續兩年違約,東旭光電的流動性困難還要持續多久?
    而違約原因均為「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昨日公告違約的1600萬元應付利息,東旭光電不是沒有能力支付。 據其2020年三季報顯示,東旭光電帳上還有94.65億元的貨幣資金,流動資產合計也有356.9億元。
  • 礦機之王看天吃飯:比特大陸上半年盈利9.5億美金三季度巨虧7.4億?
    1、巨虧7.4億美金12月5日,有推特網友爆料,比特大陸第三季度虧損了7.4億美元。推特網友「BTCKING555」稱,據洩露的資料顯示,比特大陸第三季度虧損7.4億美元,且還不包括算力大戰的支出,這一數字最終可能更高。
  • 39歲女總裁狂騙310億後神秘失蹤,傳聞稱她住在大海上
    魯賈·伊格納託娃在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間累計騙取超過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0億元),涉及資金則可能高達100億歐元。2017年10月,魯賈·伊格納託娃突然宣告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
  • 東旭集團巨虧超300億元之謎
    2019年虧損額近330億元,生存堪憂東旭集團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虧損額高達329億元,較2018年的27.6億元的盈利下降幅度高達1289%,營業總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樣下滑明顯。今年6月中旬,東旭集團全資子公司東旭啟明星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應於6月12日支付的未償本金以及應計利息合計約3.5億美元,但公司尚未支付。據《財經塗鴉》了解,該筆美元債由東旭集團提供完全且無條件的擔保。該期債券於2017年6月12日發行,發行規模為3.5億美元,息票率7%。
  • 東旭光電再違約,「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兌付
    東旭光電12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流動性緊張等原因,致使應於2020年12月2日兌付利息款項的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兌付,造成違約。據公告顯示,「16東旭光電MTN002」發行規模17億元,利率8%,應付利息0.16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東旭光電第一次出現債務違約了。11月17日,東旭光電發布公告表示公司30億中期票據未能如期兌付,其應付利息達到6600萬元。
  • 東旭光電再度違約,帳上躺百億沒錢付利息,幾千萬欠款拖拖拉拉上百...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的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帳上還有94.65億元貨幣資金,才過了2個月時間,曾經帳上躺著近百億現金的東旭光電竟然連一千多萬利息都付不出了,讓市場一片譁然。這樣的事在東旭光電身上已經不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