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20,深圳迎來成立經濟特區40周年,曾經文化設施寥寥、被人稱作「文化沙漠」的邊陲農業縣,已蝶變為一片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文化綠洲」。
2020年12月31日起,央視《百家講壇》首個聚焦現代文明開講特別節目,連續5天午間黃金時段,登陸央視播出。
新篇章開啟 央視《百家講壇》「守正創新」開講深圳
隨著中華民族開啟偉大復興徵程,傳承與傳播優秀中國文化、提升中國文化國際話語權,成為當下中國各級城市政府的共同使命。
深圳宏博昌榮傳媒集團率先提出「城市文化合伙人」,文博會中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進升級版《百家講壇》特別節目,打造城市文化開講系列。梳理城市文脈、保存城市記憶,給城市留下寶貴財富,是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踐行,也是作為傳媒工作者的家國情懷和自覺擔當。
如果說《百家講壇》「今古話蘇州」特別節目,是一場從古論今的文脈梳理;2019年走近衡陽開講「天地大儒王船山」,是對城市標杆歷史名人的當代講述;那麼精心打磨的《百家講壇》「現代文明之城深圳」,則開啟了一場與時俱進的新篇章——行進中的現代文明。
「守正創新」,將中國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與這檔近20年,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節目《百家講壇》聯繫在了一起。如何闡釋這座40年年輕的城市的示範意義和傳播價值,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成為節目組最大的思考。
節目組跟隨著主講人走入深圳文化地標,尋找發展印跡,探尋深圳文化背後的力量支撐,尋找這座城市的文脈、精神與未來。將深圳城市文化與精神傳承從縱軸的時間線到橫軸的人事物,從其對「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改革開放」的延續深化,「創新創意」的理念傳承,「深圳精神」的豐富發展,「標杆城市」的使命必答,及對「文化自信」的全面踐行,進行立體化的解析,以全新節目表現方式,講訴一個真實繁榮的文化深圳,見證未來「全球標杆城市」的美好願景。
雙角色定位 主講人以不同視角解讀深圳現代文明
早在特區建立伊始,這座城市就以文化理念的力量,吸引著特區的同路人。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裡紮根,他們種下的青春和夢想,以夢為馬,在這裡恣意成長。此次節目中的每一位主講人都來自於深圳,他們既是《百家講壇》此次特別節目主講人,更是這座城市的見證者。
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望喜博士,從城市政策角度解讀這座現代文明之城。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為理博士,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周建新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講席教授,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創始院長李鳳亮;深圳大學原文學院副院長南翔(相南翔)教授,則以人文、故事角度,以抽絲剝繭的方式,以小切口展開,展示一個個閃耀的人物,一則則生動的故事,一段段風雲變幻的歷史,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四十年深圳 現代文明之城致敬時代
《百家講壇》「現代文明之城深圳」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深圳市委宣傳部共同策劃,由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節目組與深圳宏博昌榮傳媒有限公司共同製作,以現代文明閃耀,創新創意之都,文化繁榮興盛,文明城市典範,全球標杆城市五大方面闡釋深圳的現代文明,為深圳40周年獻禮。
40年前是怎麼樣開啟的這一座城,40年風雨這座城又經歷了什麼,未來這座城市將會如何發展?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4日,走進《百家講壇》「現代文明之城深圳」,這是一次系統化的對深圳特區40周年的總結,更將展現先行示範區時代風骨,代表著中國「文化自信」走向世界中心。(圖文 李祥濤)
責編:張靖雯
【來源:海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