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雄催收帝國:高薪養上萬名催收員 合規仍遙遙無期

2020-12-17 騰訊網

永雄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催收外包公司。

文 唐郡

編輯 劉肖迎

催收是一個聽起來就充滿原罪的行業。

在影視作品中,催收總是與「暴力」、「騷擾」、「黑社會」、「打手」等負面印象相連,張學友紅遍大江南北的表情包,在電影中其實是一個「收數」的打手。而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不少因暴力催收而導致的悲劇事件,例如曾轟動全國的「山東辱母案」。

催收同時也是一個古老的行業。相傳最早的催收活動能追溯到大禹時期,一名為烏魯的人發明了我國最早的賭博遊戲「六博」。有賭必有輸,有輸就有人借錢翻本,然後還不起被催債,催收行業應運而生。

傳說不一定靠譜,但足以說明催收與借貸活動之間的關係,二者相生相伴,缺一不可;更能說明催收是一個生命力極其強悍的行業,綿延數千年而未曾斷絕。

不僅不曾斷絕,在金融滲透率愈發高企的現在,金融機構對催收的需求愈發強烈。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僅信用卡逾期餘額就高達6683億元,現代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就成了剛需。

然而,由於催收行業的特殊性,其常常遊走在灰色地帶,雖不至於完全被認定為黑社會,但也通常隱於地下,被默認為見不得光的行業之一。

近日,號稱全國最大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雄集團」)向美國證監局(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打算將催收行業推向更加透明的資本市場。

此番上市成功與否我們無法預料,但這一紙招股書或許是歷史上首次為我們提供了獵奇之外,一個更為平實的催收行業觀察樣本。

01

催收一哥不暴利

按招股書的說法,永雄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催收外包公司,其主營業務為向商業銀行或在線消費金融機構提供逾期消費信貸的催收服務。

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集團在催逾期信用卡餘額高達289億元,規模約為行業第二名的2倍;公司擁有催收專員10915名,約為行業第二名的2.4倍。

與刻板印象中為高利貸集團催收不同,該公司主要服務於商業銀行的信用卡部門,向逾期的信用卡借款人催收債務。公司宣稱,2018年排名前10 的商業銀行中,有7家是其客戶。

2016年—2019年上半年,信用卡催收業務收入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至今收入佔比仍超過7成。

催收也並非傳說中的暴利行業。

永雄集團通常將催回的應收款作為基數,將一定百分比的金額作為佣金,這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根據催收難易程度不同,佣金率也不同。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催收有效佣金率分別為44.3%、39.8%和35.3%,但同期月均應收款回收率卻從未超過0.7%。

也就是說,若永雄集團拿下一個1億元的應收款催收訂單,能成功催回的金額不超過70萬元,能拿到的佣金一般不超過30萬元。公司一個催收專員月均收款最高約2.7萬元,催回70萬元至少需要2年時間。

這導致公司並沒有太高的毛利水平。

根據招股書,永雄集團的毛利率在25%—44%之間,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公司解釋稱,2016年由於與某商業銀行首次合作,對方預估的收款難度較高,給出了較高的佣金率,但後續佣金率開始回歸正常水平。

據此推測,其正常毛利率約在30%左右,在A股上市公司之中也就處於中遊水平。

因此,就算在催餘額接近300億元,永雄集團上半年的總收入也不過5.2億元,淨利潤更是只有3200餘萬元,而這已經是行業龍頭的盈利水平。

另外,永雄集團高度集中的客戶群也為其盈利能力埋下隱患。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前5名客戶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2%、90.2%和79.2%。該數據變化曲線與信用卡催收業務佔比曲線高度重合,也就是說,公司前5大客戶大概率都是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

與此同時,公司面對的競爭對手數量超過3000家,市場高度分散,議價能力約等於無。2016年以來,公司有效佣金率從40%以上降至35%左右,主要原因就是客戶在重新籤訂合約時要求降低佣金率。

由此可見,催收不但不暴利,還得看商業銀行臉色吃飯。

02

養上萬名催收專員

催收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催收員工(永雄稱之為催收專員)就是第一生產力。

招股書中,永雄不止一次提到催收專員對公司業務的重要性,員工薪酬福利和培養體系被視作其業務發展的關鍵。

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旗下共有11492名員工,其中催收專員10915名,佔比約95%。

每名專員平均月薪達5912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8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月薪為4131元,超過這個水平的省份只有7個,而永雄總部所在的湖南省平均月薪僅為3348元。因此,永雄集團為催收專員提供了一份具有相當吸引力的薪酬。

在營業成本構成中,員工成本佔比約為90%,是絕對的大頭。

2016年—2019年上半年,永雄為催收團隊花費的成本分別為2.17億元、3.42億元、4.55億元和3.42億元,佔同期營收的比重從接近一半逐漸攀升至將近7成。

另一方面,永雄採用了獨特的團隊結構,以培育和激勵催收員工。

公司將1萬餘名催收員工分成約272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每次專注於一個特定客戶,收款過程中的信息收集、數據分析和與借款人談判等環節均由專人負責,以此令催收專員快速熟悉每個客戶的收款要求和收款流程,提高收款效率。

03

啃最硬的骨頭

憑藉相對高效的催收團隊體系,永雄集團能啃下最硬的骨頭。

在催收行業中,金融機構的逾期消費信貸按逾期時間長短,被劃分為3個等級。逾期時間為1—2個月,為一級應收款;逾期時間3—12個月,為二級應收款;逾期超過12個月,則被視為第三級應收款。

顯然,催收等級越高,催收難度越大,催回率越低,相應的催收佣金也越高。根據艾瑞諮詢數據,從第一級到第三級,信用卡應收款回收率從90%下降至0.4%,催收佣金則從固定每月每個電話1萬元上升至可以超過催回款項的40%以上。

永雄集團專注於第三級應收款的催收工作,此類應收款通常會被金融機構劃為壞帳進行核銷,一旦催回就有豐厚的利潤。

精心培養帶來的成果是喜人的。2019年上半年,每個催收專員月均回款2.7萬元左右,加權平均月回收率約為0.56%,而行業平均水平僅為0.4%。

公司收入也因此節節攀升。2016年—2018年,永雄集團營收從不到5億元增長至7.6億元,從2019年上半年情況來看,今年有望突破10億元。

催回款項中,永雄集團第三級應收款佔比一度為100%,當前依然超過85%。永雄集團相信,憑藉在第三級應收款市場積累的經驗,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第二級和第三級應收款市場,並藉此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但這或許並不容易。

2018年,永雄集團就已經開始涉足第一、二級應收款業務,但公司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對應的加權平均月收款率約為0.73%和0.72%,按照上文所舉應收款額為1億元的例子,公司最多催回73萬元。

可見,永雄集團獲得的第一、二級應收款業務質量並未比其第三級業務質量好多少,加之,同期對應的有效佣金率僅21%和30%,承上例子,其取得的佣金約為20萬元左右,較同等規模第三級應收款業務收入減少三分之一。

對於永雄集團來說,一、二級應收款市場或許只是看起來很美。

商業銀行及在線貸款巨頭大都有自己的收款團隊,收款難度較低的第一級和第二級應收款完全可以靠內部收款團隊解決,一方面節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催收流程可控,能最大限度保證合規性。

而這才是永雄集團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絆腳石。

04

合規遙遙無期

在整個招股書中,永雄集團試圖將自己描繪為債務人的「信用重塑專家」,金融機構的合規合作夥伴。

創始人譚曼的野心遠不止商業上的成功,他打算讓整個行業透明化、制度化,完成從幕後到臺前的轉變。用他的話說,永雄打算「成為將透明的消費信貸催收行業制度化的先驅」。

這或許確實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的實現仍然任重而道遠。

由於催收工作的特殊性,催收行業定位至今仍處於妾身未明的模糊狀態,相關行業規範、法律制度甚至監管指導意見均缺位,甚至行業存在的合理性尚且受到質疑。

2015年,同樣從事催收業務的上海一諾銀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諾銀華」),試圖掛牌新三板,甚至已經獲得股轉公司同意掛牌的函,但自2016年發布一則高管變動消息後,再無音訊,股票至今未掛牌交易。

永雄的上市之路也一波三折。繼一諾銀華宣布掛牌後不久,永雄集團也公開宣稱擬登陸新三板,此後同樣杳無音訊。直到2018年10月,公司才悄悄在美國證監局(SEC)註冊,並於今年10月正式遞交招股書。

但隨著消費金融規模高速增長,逾期借款人遭遇暴力催收的消息不絕於耳,多起在校大學生被網貸催收逼至自殺的新聞更是激起社會輿論對催收行業極度反感。

從2017年底開始的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整頓潮中,暴力催收一直是監管重點關注的方向。今年10月21日,大量警車突襲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總部,起因就是外包公司的暴力催收。

此前不久,幫助催收行業攫取債務人隱私信息的大數據公司也遭遇了監管風暴,多家知名大數據公司高管被警方帶走調查。

由此可見,至少目前,監管對催收行業的態度不算溫和。

實際上,永雄集團已經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防範暴力催收,包括僅允許電話、簡訊遠程催收,保留催收專員催收錄音,監督催收過程等。

即便如此,其依然面臨巨大的合規壓力。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聚投訴上以「永雄」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有78條投訴信息,其中投訴主體為永雄集團的帖子38條,投訴內容大多為暴力催收、惡意騷擾等,催收手段包括惡意爆通訊錄、謾罵、威脅恐嚇、竊取私人信息等。

投訴信息顯示,委託催收機構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民生銀行等商業銀行,以及拍拍貸、尚城消費金融等在線消費金融機構。

招股書則披露,永雄集團曾有3位客戶先後因遭到債務人投訴而暫停與其合作。2019年第二季度,永雄進行了一次全面合規審查。受此影響,公司第二季度的催收活動有所減少,多個區域辦事處被關停,上半年業績在毛利率、淨利率等方面的表現均大不如前。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永雄集團赴美上市,意在爭取將行業帶到陽光下,獲得法律上的正當性。但參考擁有海內外多家上市公司的網貸行業,這種嘗試並非脅迫監管就範的法寶,主動控制風險,擁抱合規方是正道。

相關焦點

  • 湖南永雄曾遭遇多起投訴 靠催債如何撐上億營收
    但時代商學院發現,湖南永雄所強調的溫和催債本身存在一定的邏輯矛盾,若單純靠電話、簡訊等溫和催債方式,銀行或消費金融機構客戶是否有必要將其三級應收帳款外包給湖南永雄?湖南永雄如此龐大的催收帝國又是如何支撐起來的?11月1日、5日,時代商學院就上述問題先後向湖南永雄發函提問,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答覆。
  • 催收帝國湖南永雄:隱性「暴力催收」 過度依賴大客戶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風暴中的催收帝國:5年坐擁446億催收額國內監管持續收緊的環境,以及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客戶的過度依賴,將是湖南永雄上市的一個重要阻礙永雄集團前臺背景牆上寫著:「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
  • 爭議聲中 催收公司湖南永雄赴美IPO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蔡 鼎 每經編輯:孫志成 肖 勇「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這是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以下簡稱湖南永雄)官網掛出的標語。但光看這個標語,你可能不會想到他是一家做催收的企業。
  • 催收巨頭湖南永雄赴美上市,萬人隔空討錢,年賺過億……
    從為商業銀行提供信用卡拖欠款追回業務起家,到逐漸把業務範圍覆蓋至在線消費金融公司、其他提供消費信貸服務機構,現在,湖南永雄集團已經成了國內最大的信用卡催收公司。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事實上,因為暴力催收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幾年的催收行業一直處於監管的風口浪尖,還承受著來自各方的諸多爭議。
  • 永雄資產擬上市,暴力催收企業要洗白?
    這時藉助專業催債人士的幫助,往往能夠事半功倍,他們會用自己的手段幫助「客戶」追回錢款,如果你覺得這類的催收公司都是談判高手,能用語言的魅力說服老賴那就大錯特錯了,就拿永雄資產來說,他們就曾多次被債務人投訴舉報,可以說暴力催收的現象屢見不鮮。具體的暴力催收有哪些體現呢?
  • 永雄集團聯手排列科技共建AI智能催收平臺
    今天上午,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以下簡稱永雄集團)與杭州排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列科技)舉行債務催收智能化變革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在大數據系統平臺、數據深度挖掘和建模、自動失聯修復、精細用戶畫像、資產評估、智能催收、區塊鏈技術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國內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的第一個智能化、科技型資產管理平臺。
  • 被捲入暴力催收的湖南永雄:高調IPO為哪般?
    從其披露的文件來看,在國家重點整治催收行業的同時,催收巨頭湖南永雄逆勢準備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每日財報》注意到,這家催收公司的前身是湖南長沙的一家主營欠款催收法律服務的湖南裕邦律師事務所,2014年成功轉型為催收服務提供商,提供全國性的消費者債務追收服務,合作客戶主要為商業銀行及消費金融公司。
  • 催收巨頭湖南永雄欲赴美上市,董事會驚現證券業大咖張化橋!
    10月21日晚間,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當日警方對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託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開展調查。然而,就在重拳出擊治理催收行業亂象之際,催收行業巨頭湖南永雄正準備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上找到了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遞交的招股書。
  • 5年攬得446億催收額,永雄集團IPO卻何以如此艱難?
    5年攬得446億催收額,號稱「中國最大的拖欠信用卡應收帳款催收服務提供商」的湖南永雄集團卻始終被排斥在中美資本市場之外。據報導,永雄集團曾於2018年10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過上市申請,試圖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年多後的2019年11月22日,永雄集團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撤回IPO招股說明書的申請。
  • 催收龍頭員工過萬 湖南永雄「敏感期」謀赴美上市
    家族企業在51信用卡因外包催收業務被調查時,催收行業人人自危。然而,在行業凜冬之際,催收頭部企業湖南永雄集團卻逆勢赴美上市。湖南永雄集團是一家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集團,主要業務是針對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應收款和消費金融公司的在線應收款提供債務催收服務。中國前十家商業銀行中,永雄集團為其中七家提供催收服務。
  • 七大投行和兩位金融大佬加持下,信用卡催收一哥湖南永雄赴美IPO仍...
    記者| 苗藝偉一片爭議聲中,湖南永雄的上市計劃按下暫停鍵。11月22日,中國信用卡行業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催收服務提供商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臨時改變了上市計劃,原本定於本周的IPO 進程被無限期延後。
  • 湖南永雄欲赴美上市 成催收行業的風向標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冉學東 徐曉梅 北京報導51信用卡10月21日被杭州警方調查一事,將催收行業推上了風口浪尖。特別是行業中存在的暴力催收現象,令業界人士譁然。逆流而上,湖南一家催收公司於10月23日向美國遞交了上市招股書,這家公司為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下稱:湖南永雄)。
  • 揭底赴美上市催收巨頭湖南永雄:前身是律師事務所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揭底赴美上市催收巨頭:前身是律所 董事長為執業律師 上半年營收超5億作者:徐超 摘要:在網貸平臺遭遇全面清退、催收行業遭加強監管、催收和暴力等負面信息疊加在一起的大環境下,國內最大一家催收公司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簡稱「湖南永雄
  • 被捲入暴力催收!湖南永雄赴美IPO能走多遠?
    近日,美國證監會(SEC)官網披露,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遞交了招股文件,從其披露的文件來看,在國家重點整治催收行業的同時,催收巨頭湖南永雄逆勢準備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其實這並不是湖南永雄第一次衝擊資本市場。早在2018年10月11日,湖南永雄就已經向美國SEC遞交了招股書。甚至在更早之前,湖南永雄還意圖登陸新三板,但因種種原因擱置。
  • 中國最大信用卡催收公司永雄集團赴美上市,招股書裡藏了一堆催收...
    作為一家全國性的催收公司,2019年,永雄集團已在全國29個主要城市擁有著34個運營中心,擁有全職催收員工超過1萬名,其中1000人為資深催收專家,每位收款專家的平均收款額能達到2.7萬元。隨著消費金融爆發式增長,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永雄集團的年收入、淨利潤均呈現實現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 湖南永雄赴美上市了,只靠催收這家公司能走多久
    儘管「催收」這兩個字聽起來就充滿了暴力並且不那麼合法,但近日國內催收巨頭湖南永雄卻準備逆勢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引發了輿論的激烈討論。那麼,湖南永雄究竟屬於哪類? 在招股書中,湖南永雄將自身定義為一家催收服務提供商,提供全國性的消費者債務追收服務。從收入構成來看,信用卡催收以及網貸催收業務構成了其主要收入來源。 眾所周知,催收的最大風險是「它到底合不合法」。上市消息一出,《互金通訊社》就馬上爆料稱,湖南永雄涉嫌暴力催收。
  • 中國最大信用卡催收公司永雄集團赴美上市
    在51信用卡還在平息催收風波之時,卻有一家靠催收起家的公司「永雄集團」赴美IPO。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法人代表李振宇。
  • 催收巨頭湖南永雄欲赴美上市 年首款總額高達21億
    10月23日,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向紐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永雄集團,中國最大的信用卡催收公司,成立僅5年,卻擁有446億元在催逾期貸款。然而就在兩天前,10月21日,大批警察衝進51信用卡在杭州西溪的總部辦公大樓進行調查。當晚,杭州公安官方微博發布通告: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異常投訴信息。
  • 催收公司也要上市了!湖南永雄赴美IPO,監管收緊之下,敏感業務還能...
    文|雨晗來源|互金通訊社催收行業最近發生了不少事。日前,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以下稱湖南永雄)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一事引起業內關注。 從美國SEC披露的文件來看,永雄集團成立於2014年,集團總部位於湖南長沙,是國內領先的債務催收服務提供商。
  • 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聯手杭州排列科技共建AI智能催收平臺
    由於銀行信用卡市場借貸規模呈現小而分散的特點,傳統的人工坐席催收已無法滿足現實要求,採用智能語音催收機器人能夠有效減少人力資源投放,降低運營成本。 「在複雜場景問題的處理上,智能語音機器人還能實現與人工催收專家無縫銜接,吸收差異化的催收策略和經驗,實現機器學習的迭代與進步。」夏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