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渡口災後重新開放運營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渡口災後重新開放運營 (1/22)

"← →"翻頁

位於浙江餘姚姚江岸邊的河姆渡遺址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受到颱風「菲特」影響,姚江水位一度創下新高,餘姚的河姆渡遺址渡口也因此停運,該渡口的北岸正是河姆渡遺址。16日,該渡口重新開放運營。圖為餘姚當地居民在渡口擺渡。李晨韻 攝

發布時間:2013-10-16 16:56:42 【編輯:楊彥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渡口災後重新開放運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水城」餘姚漸回常態 河姆渡遺址開門迎客
    「水城」餘姚漸回常態 河姆渡遺址開門迎客  【解說】10月16日,已是颱風重災區浙江餘姚受災的第十天,餘姚一改「水城」模樣,逐步回歸正常生產和生活。當地的「母親河」姚江北岸正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水災後重新開放
    新華網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 馮源)位於浙江省餘姚市姚江岸邊的河姆渡遺址,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經受了強颱風「菲特」帶來的暴雨洪水考驗,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閉館4天後重新開放。
  • 寧波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水災後重新開放
    新華網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馮源)位於浙江省餘姚市姚江岸邊的河姆渡遺址,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經受了強颱風「菲特」帶來的暴雨洪水考驗,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閉館4天後重新開放。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分為博物館和遺址展示區兩部分,記者14日下午來到博物館時,來自江蘇揚州的遊客李世平正在售票處領取免費參觀券。他告訴記者,上午在河姆渡鎮一家企業談生意,知道有博物館就想來看一下:「河姆渡文化我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就學過。」河姆渡文化以發達的稻作農業和幹欄式木構建築著稱,博物館也採用了幹欄式木構建築的特色,建築基座高出地面。
  • 「水城」餘姚漸回常態 民眾清理渡口「開門邀客」
    中新社寧波10月16日電 (夏毅 邵思翊)村民們在河塘邊洗衣服邊聊天、村民家門口的水泥地上曬著溼漉漉的穀子、江邊渡口的船上陸續有乘客光臨……16日,受災第十天,浙江餘姚漸漸轉回正常模式。  餘姚陸埠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積水最深處曾達2.5米,一度成為一座「孤島」。  16日,在陸埠官路延村,不少村民正蹲在河邊洗衣服、洗菜。
  • 餘姚河姆渡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中國寧波網記者 張子琪 通訊員 曹依 楊明(河姆渡遺址標誌)今天,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首批20個「浙江文化印記「名單。其中,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入選!記者了解到,這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按歷史時序排列,分別是:河姆渡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杭嘉湖絲綢、青瓷、西施傳說、紹興黃酒、天台山、《蘭亭序》、京杭大運河浙江段、杭州西湖、普陀山、錢塘潮、南宋皇城遺址、南宗孔廟、浙東學派、婺劇、龍井茶、西泠印社、南湖紅船、越劇。
  • 華裔青少年參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華裔青少年參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 探訪浙江餘姚8000年前貝丘遺址 早於河姆渡文化千餘年
    近日,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距今7800~8300年之間)、埋藏最深(海拔-3~-8米)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遺址年代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餘年。
  • 浙江餘姚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 又一個河姆渡?
    浙江在線6月16日消息 浙江餘姚轟動了———本月初,距河姆渡遺址僅
  • 浙江餘姚發現距今8000多年貝丘遺址 專家: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祖源
    ……6月2日,總臺央視記者走進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考古現場,找尋答案。浙江首次發現史前貝丘遺址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井頭山遺址位於寧波餘姚三七市鎮,埋藏深度達5至10米,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該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5月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專家稱: 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 浙江餘姚發現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的史前遺址
    5月30日拍攝的井頭山遺址發掘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陶片。 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新華社寧波5月30日電 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井頭山遺址位於寧波餘姚三七市鎮,東距田螺山遺址1.5公裡,2013年因廠房建設勘鑽時發現。經考古勘探進一步確認為一處埋藏很深、時代較早的史前文化遺址。
  • 浙江餘姚發現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的史前遺址
    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 浙江餘姚發現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的史前遺址
    今天上午,浙江省文物局、餘姚市人民政府、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在餘姚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井頭山遺址考古的最新成果。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鄭建華說,經初步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間,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 改寫歷史,浙江餘姚發現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的史前遺址
    今天上午,浙江省文物局、餘姚市人民政府、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在餘姚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井頭山遺址考古的最新成果。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鄭建華說,經初步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間,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 基地簡介: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基地簡介】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期的一處原始村落遺址,位於杭州灣熊、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濱。1973年夏天,當地群眾在興修水利時發現了這一總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度達4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的遺址。根據碳-14測定,遺址第四文化層的年代距今約7000米。
  • 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40周年 考古領隊感嘆遺憾多
    中新網寧波5月12日電(記者 何蔣勇 徐小勇 實習生 林波)今年正值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被世人發現40周年。1973年,當地群眾羅春華最先發現河姆渡遺址,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
  • 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居然有7000年歷史,風景也越來越美,免費看
    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居然有7000年歷史,風景也越來越美,免費看第一次遊河姆渡距今已經有十多年了。那時候女兒們都還沒有出生,我和妻先乘公交車,再在河姆渡渡口坐擺渡船過去。我們坐在渡口西面的河邊,吃著帶來的快餐,欣賞著渡口對面的風光。前幾天我又帶著女兒們去了一次。
  • 探訪浙江餘姚8000年前貝丘遺址 早於河姆渡文化千餘年
    6月4日,井頭山遺址出土的石器和陶炊器殘片等整齊排列展示(圖片拼接)。近日,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距今7800~8300年之間)、埋藏最深(海拔-3~-8米)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遺址年代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餘年。
  • 浙江寧波有一個村莊,是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還免費開放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位於浙江寧波郊區的一處免費遺址公園——河姆渡遺址。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發展出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與藝術。而再往上追溯,人類的起源要從幾百上千萬年前開始,由森林古猿這種靈長類動物一步步進化,先後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直到現代人類!
  • 改寫寧波歷史,餘姚史前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
    5月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碳十四實驗室等多家實驗室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間,遺址年代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這是寧紹平原史前考古年代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也將寧波地區人文起源的歷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
  • 改寫歷史,餘姚史前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早河姆渡文化1000年
    5月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8300年之間,遺址年代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井頭山遺址位於寧波餘姚三七市鎮,東距田螺山遺址1.5公裡,2013年因廠房建設勘鑽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