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辭一針見血的李成儒
看到演員請就位節目的都知道,郭敬明和李成儒的對戰就在第一季點燃。在看完悲傷逆流成河的舞臺表演後,李成儒用了:「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來形容悲傷逆流成河的表演,並且指出暢銷書就是在看高中生談戀愛,等這一代人長大受到什麼樣的教育。郭敬明則用慣用的詭辯,說你可以討厭你不喜歡的東西,但允許別人對它喜歡。
悲傷逆流成河講的是校園暴力,同時也有懷孕,自殺以及談戀愛等情節交織在一起。時至今日,郭敬明最出色的作品依然是夏至未至,至少裡面的文字有美存在的,包括後來的幻城。但後來的作品,像是小時代等,都只是在無病呻吟罷了。
雖然郭敬明不是個出色的寫手,但他賺錢的能力可是比其他人強太多,開公司買女作家的上海豪宅,無論走到哪裡都不缺少話題。在最新一季的演員請就位節目上,不顧其他人的疑惑,給演完的演員發S卡。
連陳凱歌都說:「這太讓人吃驚了。」李成儒更是指出來:「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導演。」言下之意就是郭敬明太強橫,仗著自己是導演,想選誰就選誰,想給誰發卡就給誰發卡。如果真是如此,這樣的比賽又有什麼意義。
而且郭敬明導演的電影,常年都在豆瓣評分不高,就連他引以為豪的夏至未至,也成了那副模樣。在經歷和郭敬明的兩次對戰後,李成儒也變得拘謹很多。在面對演員表演後,只說出挺好的三個字。
這話說完,陳凱歌都坐不住了,疑惑的質問並且批評演員的缺點。爾冬陞也調侃說李成儒老師會做人了,趙薇還感慨他太含蓄。李成儒應該平時也上網,看到自己的言論在網上引起討論,肯定有人會告訴他不要再說太多話,這樣得罪人。也肯定有人說,反正都這個年紀,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
其實李成儒老師在點評這個位子上,整個一期節目也說不上幾句話。但每次說話都是爭議不斷,之所以不敢說話,那是不想被節目組當槍用。上一季因為和郭敬明的爭執,將節目的熱點炒起來。這一季的時候又是通過郭敬明先炒起來,然後反轉到不敢吭聲,在最新預告裡還有郭敬明站隊李成儒的畫面。通過李成儒和郭敬明,將這一季節目徹底炒熱。
李成儒有沒有資格評價演員?有,完全夠格
李成儒之所以敢說,那是因為他有資本敢說真話。從小,李成儒就生活在富商家裡,並且在故宮邊上生活。但父親去世的比較早,在他兩歲的時候就不幸離世,家族的產業也開始沒落。李成儒也過上貧苦的生活,母親還有11位孩子需要養活。等孩子長大,就送他們去學京劇,好減輕家庭的負擔。
成年後的李成儒被人介紹到《西遊記》劇組裡當場記,在這次經歷裡,他開始打算著當演員。李成儒在六歲的時候被送去唱戲,僅僅是臺詞這一項,李成儒就練了十年。跟現在的小鮮肉演員不同,老一輩的演員有些都是些戲痴。就和爾冬陞導演說的樣,和一些合作的演員,太投入走不出來。有些,還得看精神科的大夫。
在影視劇裡,李成儒在大腕裡的演出可謂是癲狂又真實。這話在當時,那就像個瘋子再說,甚至是有些聳人聽聞。談著高檔別墅房地產的李成儒,興致勃勃的說著未來那些願景。如今北京的均價都不是四千美金,都得翻到一萬美金。這還是普通住宅。要是那是別墅,價格更是翻的離譜。
其次是在《重案六組》《東邊日出西邊雨》《過把癮》等,李成儒也貢獻出不俗的演技。其次還有多年的配角生涯,雖然是配角,但李成儒也是用心演繹。並且也導演過電影,但口碑並不算很好。但同時,李成儒也算是在演員和導演這兩重身份裡,都經歷過,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同時,因為演員請就位的性子直形象,也讓李成儒接到些電影和綜藝節目。這檔綜藝節目不僅是捧紅演員,更是連點評老師也跟著有活接。因此有多年從業經驗的李成儒,完全有資格點評那些小鮮肉。這些小鮮肉僅僅是臺詞這一項,就根本比不上李成儒老師。並且現在小鮮肉動不動就矯情不行,根本沒有一點敬業精神。
李成儒演了一輩子的戲,因綜藝節目一炮而紅
雖然李成儒戲齡已經很長時間,但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但卻沒想到因為演員請就位的綜藝而火起來,李成儒敢說敢言,不像是其他綜藝節目樣,除了誇就是捧,根本沒有人願意指出什麼問題。都是走走過場,觀眾看得也是雲裡霧裡。但李成儒是那種看到毛病就會不爽的人,因為老一輩的演員對職業還是很敬畏的。
一個鏡頭拍上十幾遍,只為拍出最好的狀態。同時,跟李成儒同年代的演員,也是人才輩出。現在青年演員裡,有幾個能夠扛得住大旗的。有但是很少,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青年演員也在不斷的進步,就像以前的鹿晗樣,在擇天記的演出真的讓人愛不起來。後來通過網劇,還好拉回點演技。並且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都是臨時搭景,就是純粹的演,這樣更加考驗演員的演技。
而且綜藝節目都是經過美化的,李成儒將他們的毛病說出來,就是為以後他們接戲的時候,讓導演少罵幾句。而且隨著中國電影行業的不斷發展,門檻就會越來越高,演員想出名的機會就越來越渺茫。因為大家都喜歡找成熟有演技的演員,只有專業素質夠高才能接到好戲,如果不行那就一直在爛片市場裡掙扎。
長此以往,誰還會找你接戲呢。流量小鮮肉能夠幫助一時,但最終還是得用實力來說話。畢竟演的好不好,全都是觀眾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