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在參加湖南衛視綜藝《歌手:當打之年》這檔節目的時候不幸被淘汰,真是令人惋惜,他的歌聲是那麼委婉動聽,然而競爭就是這麼激烈和殘酷。今天要聊的不是他在舞臺上的表現如何的優秀,而是他被淘長達43分鐘的新歌。毛不易曾在他的微博裡說到:一首非常特殊的歌。用43分鐘把《小王》整張專輯串聯在了一起,不間斷、連續、平靜地呈現這些對我有著特殊意義的作品。感謝韋偉老師及所有幕後辛苦付出的團隊,感謝每一個聽眾,謝謝。
毛不易新歌一出,立刻引來各路人馬褒貶不同的反應,其中最火的當屬劉信達對毛不易的怒懟。劉信達直接微博隔空喊毛不易不要再炒作,要擺正好心態回去潛心修煉,等來年再戰。
眾所周知,娛樂圈是個名利場,炒作是它獨有的屬性,現在對於娛樂圈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如果說毛不易新歌43分鐘是炒作,那麼劉信達怒懟毛不易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炒作呢?我們不應該只看到毛不易新歌43分鐘所謂的炒作,而應該認真思考他新歌43分鐘的意義和所帶來的的效應。
今年伊始到現在娛樂圈有兩個創新之舉:徐崢在網上免費播放《囧媽》和毛不易新歌43分鐘。徐崢頂著虧本的風險開創了在網上免費播放電影的先河,讓全國人民在能夠家裡就能看到賀歲片,徐崢的行為帶來收到全國人民的稱讚和感激,同時也為徐崢帶來不少的收益,之後其他導演和製片人紛紛效仿徐崢選擇將自己的電影在網上免費播放,這就是徐崢首創本身的意義和帶來的效應,它是時代的產物,順應歷史潮流,促進了影視行業的繁榮發展。
而今,毛不易將整張專輯串聯在一起成一首長達43分鐘的新歌,後沒有來者不知道,但肯定是前無古人。音樂創作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是否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要求,假如大家都不敢嘗試,不敢創新,那麼只會原地踏步。突然想起了在歷史課本上說的關於火車的故事,火車被製造出來第一次上路的時候,被當時很多無知的人嘲笑馬跑都比它還還要快,後來的發展誰都知道,火車遠遠把馬甩在後面,而那些當初嘲笑火車的人紛紛被打臉。
94年出生的毛不易擁有敢於自我創新自我突破的精神應該值得鼓勵。雖然參加《歌手》被淘汰,但是我們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況且明知被淘汰今年無法再等《歌手》,毛不易仍然積極出新歌,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對音樂的熱愛更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毛不易新歌43分鐘這種嘗試經過時間的檢驗如果成功了,那麼將會給其他歌手和音樂製作人在音樂創作上帶來借鑑和靈感,不過多久就會有更多更好同類型的音樂呈現給大家,我們的音樂藝術也會得到長足發展;如果失敗了,其他人也會吸取他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他的覆轍,少走彎路;再者,很多人也會從行為和精神的啟發和鼓舞,自己也會大膽創新。
這就是毛不易創作新歌43分鐘本身的意義和效應,所以單單只評論其新歌的好壞優劣,或者給他的行為扣上個炒作的帽子,而考慮不到其行為對其他音樂製作人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對音樂發展所起的作用,那未免也有些欠考慮,目光有些短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