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書畫大講堂」戴丕昌:書法與國畫

2020-08-27 洞見藝術

戴丕昌

戴丕昌,祖籍山東,現居北京。號雲峰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研修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榮寶齋籤約畫家。山東大學品牌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其作品《大嶽之魂》入選&34;全國百名名家畫黃山作品展″、2019年山水作品入展榮寶齋畫院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暨榮寶齋畫院建院十五周年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

書法與國畫

主講人:戴丕昌

書法和國畫是我國國粹,從它們起源、發展到成熟,已歷經千年,具有悠久的歷史。這兩門藝術既是獨立存在的,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古往今來,很多書畫學者都曾探尋過它們之間的關係。下面我談談對書與畫的幾點認識。

一、書畫同源

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這樣記述:「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日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說。《殷契》古文,其體制間架,既是書法,又是圖畫,古文字時代可謂是書畫混合時代。書法和繪畫在起源上,淵源是一致的,兩者同根生。原始社會的人們就把這些動物形狀畫在彩陶上、巖石上,畫出的這些形狀,看著像畫又像字,它們是一體的。書中有畫,畫即是書,可以說是書畫不分。例如牛、羊、鹿、日、月、旦、山、水、門、冊等等,象形字就是畫。

書與畫隨異體但同質,「書畫同源」由來已久,其表現技法、藝術審美等許多基本因素都是一脈相通的,其初衷都是用來記載情感和思想的一種手段。

二、書畫同「具」

筆、墨、紙、硯是書畫共同使用的工具。書法是線條藝術,特別講究用筆質量,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謝赫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其中第二法即「骨法用筆」,「骨法」是構成繪畫形體的骨骼。東漢蔡邕說:「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因為筆軟才會有奇特的、無窮的變化,書法家就是用這隻錐形的柔軟毛筆,經過千百次的練習後,方能形成那一條條、一點點遒勁有力的點線來追溯出那種至高的骨力。

筆墨是書畫的生命,線條是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現在科技發達,除墨汁外還有墨液、宿墨,各種墨汁比比皆是。由於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好象研墨的少了,但講究的書畫家仍然是根據自已創作作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墨來自已研磨。況且古人寫字前的研墨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傳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寫道「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意在筆前者勝,意在筆後者敗。蘇東坡說:「非人磨墨墨磨人」,就是說研墨的過程,使心要趨於清靜,棄除浮躁,這個過程也是構思的過程,亦是修心養性的過程。墨離不開硯,好的硯,端正富光澤明亮,極易下墨與發墨,所謂「墨在硯中,隨筆旋轉」,「墨逾堅者,其戀石也彌甚」,墨與硯其關係密切可想而知。宋代歐陽修在《試筆·學書為樂》中說:「蘇子美嘗言: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好的工具,才能使書畫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三、書畫同法

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同一個領域,都反映作者的文化素養、哲學思想和對事物的認知。書畫審美標準的相同,在藝術表現語言上,都是通過相同的工具,以點線為主要造型手段,將點線筆墨形成的黑白、虛實、輕重、長短、粗細等,達到完美的結合和高度的統一。這些筆墨形式都是畫家內心世界和情思意境的表達,自然的審美感受轉為審美表現,把自然美創作為藝術美來體現書畫家深邃的藝術意境。

歐陽修曾說「古畫畫意不畫形」,凸顯了尚意不重形的追求。中國繪畫發展到高級階段,就是寫意。齊白石界定中國寫意畫的標準,就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人們公認書法中的行草在表現性上是最有作為的書體,最能抒發人的情感。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蘇軾的《寒食帖》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之經典。其實不管什麼書體,書法的審美追求應該是一致的。

四、書法之重要性

(一)以書入畫

著名畫家陳子莊說:「中國畫應該從整體看是一幅畫,分開看都不是畫,是書法」。什麼樣的書法線條就能表達出什麼樣的繪畫風格,徐青藤是草書大家,曾自稱「我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其繪畫亦得益於草書筆法。吳昌碩一生研究《石鼓文》,追求高古樸厚之氣,其繪畫得益於他鍾愛一生的《石鼓文》,他的國畫就是樸厚生拙,蒼勁渾穆。潘天壽的繪畫,用筆遒勁有力,也得益於隸書的剛健質樸。作為一個有成就的畫家,只有在書法上下一番苦功,才有可能在繪畫上有高質量的筆墨意味的體現。

程大利先生說「中國畫以外的所有畫種都可以與書法無關,唯獨中國畫離開書法也就離開了書寫性的本質和靈魂,所以書法功底決定著中國畫家境界的高低」。畫法即書法,書法即畫法。作畫須以書法之筆寫之,若離開這個書法的筆法,畫中則無內美可言,點線是經不起推敲的,足見書畫之間這種不可分割的血肉關係是何等的難解難分。

(二)書格決定畫格

中國畫發展到今天,在表現形式上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態勢。在各種思潮的影響下,中國畫棄傳統、崇現代、重形式、輕內涵,重製作、少情感、無格調、甜、俗、邪、賴等。現在很多畫家的作品「有墨無筆」,初看雲山霧罩,細品索然無味。究其原因,除畫家的綜合素質、文化修養不高,精神境界低下以外,欠缺書法的功夫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陳傳席先生說:「書法不行,中國畫格就上不去」。

對於中國畫來說,沒有用筆的質量就沒了中國畫的根基。唐張彥遠在論畫六法中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於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善書」是「善畫」的基礎,提高書法水平應該是提升中國畫用筆的必然途徑。

從小的方面講,書法功底讓畫的線條有質量;從大的方面看,書法功底讓畫作有了氣象。字的修煉到了秦漢,那你的畫自然會被帶到秦漢。一個有修養的書法家也不可能是單純靠技巧的。純技巧也成不了書法家,書法學習和研究,關係到詩詞歌賦,哲學、美學及其它人文修養。宋代的蘇軾、米芾、元代的趙孟頫、黃公望、倪雲林,明代的董其昌、徐渭、陳淳、文徵明、沈周、唐寅,清代的八大、鄭板橋、趙之謙、四王、四僧,現代的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陸巖少、諸樂三等等。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畫家是不精通書法的。揚州八怪中格調最高的金冬心,海派影響最大的畫家吳昌碩都是50多歲開始學畫畫,由於他們學畫前都有深厚的詩詞、國學基礎,在書法上已有很高的成就了,因此他們在繪畫上雖起步晚,但繪畫成就卻超越了同時期的繪畫精英們,一躍成為畫壇領袖。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畫家離不開書法的修養,書法的修養多高其繪畫成就就有多高。

書法與繪畫同根、同源,他們在使用材料、工具、技法上有很多的相同或相似之處,都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也有了相同的審美理念和批評標準。尤其是宋元以後文人畫的崛起,以書入畫成為中國繪畫高格調、民族性的必然要求,體現出中國畫的本質。縱觀中國傳統藝術史,書法與繪畫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共同成長、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不斷發展壯大、日臻成熟。深刻認識書法與國畫的關係,對於準確把握書與畫的本質特徵,明確書法與繪畫的發展方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點擊連結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德藝雙馨,桃李滿天一一當代藝術名家戴丕昌教授書法欣賞
    作者:墨笑導語:戴丕昌,號雲峰山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研修班導師,山東大學品牌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榮寶齋籤約畫家。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教育書協副主席,山東管理學院原藝術學院院長,現任山東管理學院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
  • 「書畫大講堂」李向東:如何學習書法
    「在線報名」第七屆山東省百傑小書畫家選拔賽下面就如何學習書法學習書法也不例外,舉凡每一個喜歡書法的人都想寫一手漂亮的字,因此書法的興趣是比較容易培養的,什麼時候興趣變成了嗜好,欲罷而不能就可以了。不斷提高審美能力是認識書法的階梯,培養一雙會欣賞書法的眼睛至關重要,這是一種修養。
  • 學而不厭 博採眾長——著名書畫家戴丕昌作品欣賞
    春草綠山中戴丕昌教授不僅是一位兢兢業業的書畫藝術實踐者和探索者,他四十年來的高校書畫教學研究工作為其書法與花鳥山水的藝術成就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他以「學而不厭」的精神,堅持學習古今各名家書畫理論和技法,不斷探索實踐,攫取眾家之長,逐漸形成自己的書畫藝術風格。其書法以行草為精,對真、草、隸、篆均有研究,樸雅、凝重之中極具靈動之感;其國畫「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格調清新,典雅純真。
  • 書畫雙修 筆墨相宜——著名書畫家戴丕昌、趙德勳走進文化視界
    11月30日下午,著名書畫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研修班導師、山東省教育書協副主席、山東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原院長戴丕昌教授和著名書畫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曲師大特聘教授、民盟濟南畫院副院長、濟南市文化館專職畫家趙德勳以及山東體育學院教授崔斌等一行走進文化視界
  •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研修班|戴丕昌書畫工作室訪碑研學活動
    2020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戴丕昌書畫工作室全體學員在戴老師的帶領下,一起考察了泰山的岱廟碑林、經石峪摩崖石刻,身臨其境,收穫頗豐。>一大早,學員從各地趕來,齊聚在泰山腳下的岱廟,仰泰山之巍峨,觀碑刻之雋永,期待與興奮之情,正如對書畫藝術的敬仰一樣
  • 「詩書畫大講堂」書畫同源的「中國文人畫」大有來頭
    「詩書畫大講堂」書畫同源的「中國文人畫」有什麼來頭?人物畫方面,具有很高文學、書法、古物鑑賞能力的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畫」創造性的發展為白描,這種脫離色彩的線條更加強調書法功力和抽象的審美情趣,更加符合文人的審美標準。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獨創的「雲山戲墨」和「米點皴」,標誌著山水畫以簡代密地轉變,經元初的高克恭繼承發展,對元明清的文人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 《活蹦亂跳的書畫藝術啟蒙書》全網首發,附贈獨家「耳博」定製書籤~
    中國畫、書法主題的大展層出不窮,寫給孩子的相關啟蒙書也終於多了起來。朵朵今天要推薦給你的,就是這套《活蹦亂跳的書畫藝術啟蒙書》。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總結起來,3點:1、系統全面,掃盲式啟蒙2、拓展的文化通識課3、名家名作賞析多這次團購,是朵朵向出版社爭取到的全網首發,還有限量款「耳博」定製書籤隨書附贈哦~
  • 相約藝博會•特邀參展畫家戴丕昌作品欣賞!第八屆藝博會推薦
    相約藝博會•特邀參展畫家 戴丕昌作品欣賞展覽時間:2020年8月21至8月24展覽地點: 濟南舜耕會展中心【主辦單位】山東省書畫學會山東當代書畫院濟南報業集團藝博會組委會戴丕昌,號雲峰山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研修班導師,山東大學品牌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榮寶齋籤約畫家。
  • 「蘭馨齋」1998年參加「迎接新世紀」幹部書畫大展的書法作品
    書法作者及「大展」情況簡介: 一、「蘭馨齋」其人 「蘭馨齋」,為書畫藝名。本名王清蘭,網名「lzwql」。個人網站www.lzwql.com。上世紀六十年代大學生,國家幹部,一生從政。但自幼酷愛書法、繪畫,雖不為「專業」,也無一時懈怠。工作之餘,常應「組織」之邀,不時參加有關書、畫展覽。
  • 「藝術中國 ◆ 金鼠迎春」——吳寒松書畫集
    書法古茂,遒樸而有逸氣,被歷代書家視為大篆書法的典範。吳寒松早在12歲時便痴迷於「漢禮器碑」和「石鼓文」一紮進去十餘年如一日,潛心臨摹,後又廣覽拓本並有選擇地臨寫「張遷」、「石門」、「乙瑛」、「史晨」、「西狹」,等近20多種漢碑,使他對漢代石刻有了一個總體認識,接著他又上追「散氏盤」,下習「吳昌碩石鼓」,夯實功力。
  • 「藝惠藏」潘文良詩書畫三絕,以書入畫,以詩入畫,已呈大家氣象
    然而能將詩書畫進行融合之大家卻並不多見,在當代畫家群體中,潘文良便是詩書畫俱佳的英才。同時將詩詞書法入畫,錘鍊出「詩意山水」,他的畫氣韻抒文意,筆墨載匠心,有著十足的文人內涵。潘文良的藝術聲名早已蜚聲海內外,不但在書畫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詩人,他的極具個人特色的山水畫作品,無論是筆墨的體現,還是意境的營造,以及詩詞的融合,書法的俊秀,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與統一,渾然天成,氣象萬千。2019年潘文良榮寶齋的個人作品展,展館內外圍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收藏愛好者參觀者,水洩不通,盛況空前,一度成為京城畫界的熱議。
  • 戴丕昌老師 鄧石如《白氏草堂記》臨摹解析
    此次內容教學,戴丕昌老師以《白氏草堂記》的臨摹與解析互為前提,分別示範講解其中的奧妙。課程主要分為三節:《白氏草堂記》背景源流及運筆;《白氏草堂記》結構精析與臨摹示範;以及運用《白氏草堂記》當中的筆法在其內容中組成的詩句,帶來書寫的創作示範。以單獨拆分單字的形式,戴老師一一進行了分析。三節內容為學者在臨習與創作中,防治走入弊端,講解正確的思想道路以及用筆示範。
  • 「藝惠藏」範曾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世界本原統一科學院國畫院士、世界名家文化評委會評委、世界統一字畫院院士、世界美術家協會常委、世界美術家協會科學藝術講師團教授、《中國全息書畫統一研究專集》編輯委員會編委。1984年,日本岡山縣建立永久性的範曾美術館,2007年南通大學範曾藝術館揭牌。
  • 齊魯書畫研究院二級畫師耿佃貴國畫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齊魯書畫研究院二級畫師,山東企業家書畫協會會員,淄博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桓臺縣文史書畫研究院會副主席。從小酷愛書畫藝術,曾師從于于受萬先生學習人物速寫,1986年參加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一期培訓班學習。
  • 「藝術中國」———王立人國畫藝術
    中學美術學高級教師,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傑出教師,國家畫院高卉民工作室書畫家,中國安文化書畫院副院長,湖南省安文化書畫院院長,湖南省詩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芙蓉國裡藝術研究院院長,湘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擔任全國職業中專書法教材編委、全國職業中專書法教材指導小組成員,擔任湖南省九年制義務教育寫字教材(一至十六冊)編委,畫集八冊,在杭州、北京、長沙、湘潭、益陽、湘鄉、江西宜春香港、澳門
  • 「藝術中國」———王立人國畫藝術
    中學美術學高級教師,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傑出教師,國家畫院高卉民工作室書畫家,中國安文化書畫院副院長,湖南省安文化書畫院院長,湖南省詩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芙蓉國裡藝術研究院院長,湘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擔任全國職業中專書法教材編委、全國職業中專書法教材指導小組成員,擔任湖南省九年制義務教育寫字教材(一至十六冊)編委,畫集八冊,在杭州、北京、長沙、湘潭、益陽、湘鄉、江西宜春香港、澳門
  •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評著名書畫家戴丕昌山水畫
    在我看來,丕昌兄的書法,雖然起於二王,但更近於宋四家蘇軾的風格,所以,字裡行間既有二王的飄逸和浪漫,更有蘇軾的深厚與樸茂,在我省知名書法家中屬於翹楚之流,也是毫不誇張。 丕昌兄醉心於書法,他命運的改變其實也得益於書法。因為字寫得好,他高中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從中學教室到大學講堂,始終在書法世界求索耕耘。
  • 田秀珍(國畫書法)書畫作品展在京舉辦
    畢業於浙江大學文學院,進修於法國美術館和中央美院國畫系。自幼隨父習書畫,酷愛書畫藝術、孜孜追求,潛心鑽研51年之久,並精通古舊書畫揭裱與鑑定、裝裱藝術。在書畫藝術學習與創作中博採眾長,心追手摹於中國傳世山水、中國傳世花鳥等名人畫譜,書法初習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拓貼,後習趙孟頫、米芾、二王等名家諸帖。繼授教於全國著名畫家、潘天壽、崔子範、吳鵬等名師。
  • 南京國畫初級班
    齊魯書畫院核心優勢老師有著十幾年的獨特的書法國畫教學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其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書展中入選.獲獎,本培訓班實行手把手,一對一傾心教學,讓您在短時期內掌握書法國畫的奧妙。
  • 書畫收藏丨名家書法 & 名家國畫
    藝術品分類基本為:國畫,書法,油畫,特殊材料,雕塑等等。而在藝術市場上,國畫與書法是最熱門的收藏選擇。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