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路徑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網

  高校是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重要陣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高校教育始終沿著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面領導是貫徹和落實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的重要內容,是確保新時代黨對高校全面領導始終堅強有力的重要途徑。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把高校課堂教學視為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有效方略。新時代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是,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方位和全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要關注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又要確保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選擇的主導地位,並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全面領導的工作規制。

  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

  教學方式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基本價值導向,就其本質而言,教學方式應以時代需要為依據不斷完善和創新。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所面臨的任務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要求高校也要因時而易、因地制宜地改變和完善既有的教學方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而完成人才培育、知識傳承和科技創新的教育目標。同時,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高校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亟待加以重構和創新,這種重構和創新已成為推進新時代高校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議題。

  語言是一種思維工具和交流工具,其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著力祛除內蘊於英語語言形式中的價值預設和思維立場,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消解英語語言對高校大學生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消極影響,而只有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前提下方能探索出符合中國高校發展實情的教學方式。新時代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領導,首先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這是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始終沿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一教學目標行進的基本保障。只有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才能把穩發展方向,確保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的創新始終是為了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次,黨的全面領導是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取得成效的重要條件。在信息技術時代,世界範圍內的信息交流速率較以往而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不可避免地對中國高校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前提下,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取西方所長,補己方之短,充分避免「全盤西化」和「食洋不化」的弊端,構建起符合中國語境的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最後,當代中國的高校有其特殊的辦學定位,不同的高校自身的特點不同,辦學偏向和側重點也不同,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創新也應採用不同的具體策略和現實進路,這就需要一個立足整體和統籌全局的領導核心加以謀篇布局和系統推進。因此,必須進一步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

  確保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選擇的主導權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教育內容培育青年學子,以此確保青年學子成長為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西方各種社會思潮逐漸滲透到高校之中,一方面,這些社會思潮為高校學子認知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廣大青年學子的價值觀,使一些青年學子喪失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甚至誤入歧途。

  鑑於此,高校需要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高青年學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英語課程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教學相比有其鮮明的特質,主要體現在其教學內容上「拿來主義」現象較為突出。為了扭轉這一態勢,我們必須確保黨在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選擇上的主導權。一是要淡化原有教材中帶有西方意識形態的教學內容,努力在保證不影響教材質量的前提下做到價值祛除和價值中立,使高校英語教材充分發揮知識傳承的作用。二是要對標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基本導向,在英語教學教材的覆核與修訂過程中注重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重要資源。以這些先進的文化為載體,通過創新課程內容和完善教材設計,以當代青年學子喜聞樂見的形式編訂符合新時代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要求的新教材,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漸引導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從而為保證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提供重要支撐。

  建構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工作規制

  工作規制是工作和活動按照一定的規章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新時代提升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成效,一個重要的維度和進路就是要建構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科學合理的工作規制。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和各級各類人員,因此建構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工作規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

  一是要發揮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推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黨委要切實履行把方向和管大局的責任,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並結合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工作規制,從而保證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領導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建構學校黨委領導下的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課程的審查與覆核機制。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是影響教學成效的關鍵要素,學校黨委要擔負起教學內容的審查與覆核責任,及時在源頭上將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內容剔除出去,以此保證教學成效。三是要建構學校黨委領導下的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評價與考核機制,要以實現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導向,在科學研判其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合理制定評價和考核機制,確保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於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方位和全過程中。

  (本文系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20YYD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

 

相關焦點

  • 堅持立德樹人,探索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踐路徑
    因此,她一直在摸索如何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具體化,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探究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具體做法,使實踐教學起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理論信仰的催化劑作用,並協助思政課程、專業課程構建全人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從而全面提升立德樹人實效。
  • 如何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教育部8問答詳解
    答:印發實施《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些重要講話為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是各級各類學校必須面對的根本問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嚴格按照「四個服務」的要求,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化、系統化、時代化,更好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使命擔當
    【關鍵詞】大學英語 「課程思政」 立德樹人 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課程思政」是高等院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關於教育的重要指示為指導方針,對近年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一系列會議重要講話精神的積極實踐;是新時代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個人才培養體系,堅持顯性思政與隱性思政教育統一
  • 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
    對於課程思政這一新生事物,著力探討其「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怎麼看」等基本問題,有利於逐步廓清課程思政的內涵與緣起緣由以及建設路徑與評價,不斷深化對課程思政特點和規律的把握和運用,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 江蘇省本科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首期培訓班在河海大學舉辦
    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教授在致詞中對參會嘉賓和參訓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招。
  • 中南大學自動化類專業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9月10日,中南大學自動化類專業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啟動儀式在學校本部科教南樓一會議室隆重舉行。中南大學自動化類專業將思政元素剛性進入到教學大綱、教學日曆以及教材當中。紅網時刻9月11日訊(通訊員 陳瑤 記者 劉力)9月10日,中南大學自動化類專業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啟動儀式在學校本部科教南樓一會議室隆重舉行。
  • 惠州學院圓滿承辦廣東「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與改革研討會」
    為探討如何推進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形成協同效應,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12月5日
  • 讓「三個抓住」成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鎖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面對這個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主題、新方向、新目標、新任務,需要進一步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內化到教學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特別是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和課堂教學「主渠道」,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動力。
  • 我校召開課程思政與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
    教育部於日前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含線上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等五大類「金課」,我校共有31門課程入選。  會上,物理科學學院劉玉斌教授、化學學院邱曉航教授、公共英語教學部唐磊老師作為入選課程負責人代表分享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經驗,以「課程思政是一流課程的核心和靈魂」「點亮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大學英語類課程中的思政教學嘗試——以《思辨式英文寫作》系列課程為例」為題深入探討了如何以課程思政為抓手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升課堂育人效果。
  • 河海大學舉辦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論壇
    近日,河海大學舉辦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論壇。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邵進處長和河海大學徐輝校長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省內外60多所高校400多位教務處及學院相關負責人和教師到會交流,會議由河海大學教務處、黨委宣傳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
  • 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其重心是要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於高校所有學科與課程的共同作用,要求高校以育人為核心,建立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整合學科資源,提升育人合力。  其次是「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要求。
  • 「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新指南理念創新與實踐」研討會在長春...
    ,與會嘉賓圍繞高校如何在教學與科研中正確解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展開深入討論和交流。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經理李華致辭中總結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出版社為全國高校線上教學以及教師培訓助力情況。  會上,顧世民作題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的要點解讀與貫徹實施」專題報告,詳細地闡釋了新版指南與之前版本的區別,課程思政的起源與發展,重點以「英語國家概況」為例,剖析了文化教學與跨文化技能培養之間的關係。
  • 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憑欄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肩負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應高站位認識「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提升立德樹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度上,「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與傳統把思政課作為育人主渠道的觀念不同,「課程思政」是將所有課堂作為育人主渠道,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進而實現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務。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著力構建符合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時代要求、彰顯浙江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近日,省教育廳制定並印發了《浙江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要求和任務吧~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擔當,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堅持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在所有高校
  • 探尋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徑
    寧波大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深入挖掘張人亞的革命事跡,從學堂到會堂到課堂,串起了學習教育的有機體系,找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式新路徑。  拓寬視域,讓教育者先受到教育。張人亞作為中共早期黨員和後來的中央出版局局長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長,深知保存黨的活動信息的重要性,於是不顧危險、不怕艱難,把30餘件黨的文獻從上海秘密運送回寧波老家珍藏,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思想火種、精神財富和紅色資源。
  • 張大良:課程思政 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一、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一)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領,著眼長遠,立足中國社會現實需要,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摘  要]「課程思政」對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學術界從「課程思政」形成的背景、概念、價值、建設路徑等多方面展開研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
  • 為有源頭活水來 ——黨的十九大以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綜述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教育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突出思想引領,夯實黨建基礎,強化思政實效,為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注入「源頭活水」。
  • 辦好高校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
    辦好思政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階段,帶領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就在紅軍大學、蘇維埃大學、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等高校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等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等課程進入高校課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加強對思政課建設的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制度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