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多所高校圖書館助力「全民閱讀」

2020-12-04 華夏經緯

  12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首次「嘗鮮」的市民李女士(前)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找到座位。 長江日報記者劉海鋒 攝

  近日,東湖高新區居民陳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http://liuyan.cjn.cn/)反映的高校「社會讀書證」辦理問題,已成功得到解決。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5月下旬東湖高新區與4所高校籤訂合作開放圖書館的協議以來,已有4000多名成年常住居民、企業職工辦理了「社會讀書證」。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國家支持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以及其他類型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開放。」首次通過立法鼓勵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閱讀者開放。2017年武漢發布的《全民閱讀三年行動計劃》也明確表示,要發揮高校、社會圖書館的作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連日來,長江日報記者走訪發現,武漢高校圖書館對社會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服務內容更加豐富。

  試點不到一年

  4000多人辦理社會讀書證

  2018年5月下旬,東湖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4所高校圖書館籤訂合作開放協議,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凡東湖高新區內成年常住居民(16歲至60歲)或企業職工均可申辦「社會讀書證」。

  居民和職工可分別於所在社區和企業所屬園區辦理,提供身份證、照片及介紹信,選擇其中一所高校申辦即可,15天左右可直接去申報的高校圖書館領取「社會讀書證」。

  東湖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工作人員介紹,這項服務目前仍處於試點階段,全區共有4000多人辦證。在使用方面,「社會讀書證」基本與校內讀書證一致。在相關高校未對承載量提出要求的情況下,對申辦人數沒有限制。

  光谷生物城負責辦理「社會讀書證」的工作人員表示,園區職工隨時可來辦證。與最開始相比,現在申辦的人數相對少些。

  社會讀者

  最好提前了解借閱流程

  長江日報記者12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看到,持有「社會讀書證」的市民可像大學生一樣,刷卡通過閘機,自由閱覽館藏書籍、資料。不過,與在校大學生相比,持「社會讀書證」的人借書數量要少一些,借閱時間也要短一些。比如,本科生持校內讀書證一次最多可借閱5本書,借閱時間為兩個月,而持「社會讀書證」的人一次最多只能借閱兩本書,借閱時間為一個月。目前,該校圖書館共辦理「社會讀書證」1301張。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閱讀的市民李女士12日告訴記者,年前辦好「社會讀書證」後,她是第一次過來「嘗鮮」。「由於不太清楚流程,我剛開始沒找到座位。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我才有了一個座位」。原來,該校圖書館大部分閱覽室的座位都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如果直接過來,就只能碰運氣。有少量座位是不需要預約的,但一般不好找。」工作人員說。

  李女士說,辦理「社會讀書證」,一方面是為了自己閱讀,另一方面是為了帶孩子過來接受文化薰陶。「如果能專門開闢一塊區域給校外人士就更好了」。

  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的閱覽室多,不需要提前預約,基本上去了就有座位。該校圖書館目前辦理了1341張「社會讀書證」,除了遇上「考試周」等特殊時段不對社會開放外,其餘時間均開放。工作人員稱,該校圖書館不僅對東湖高新區居民開放,還對其他市民開放。比如洪山區居民,持身份證也能進去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圖書館相關負責人透露,該館對東湖高新區及洪山區居民和職工開放,目前為東湖高新區辦理了741張「社會讀書證」,為洪山區辦理了500多張「社會讀書證」。社會讀者主要集中在周末入館。

  高校圖書館

  對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

  位於武漢開發區的江漢大學圖書館早在2008年就面向社會開放了,至今共辦理「社會讀書證」約2000張。全市社會讀者憑身份證均可在這裡辦理「社會讀書證」。

  該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表示,在滿足學校教育科研、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學校圖書館向居民、企事業單位職工開放,是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全民閱讀活動。作為武漢地區最早一批面向社會開放的高校圖書館,江漢大學圖書館於2018年獲評武漢「十大閱讀基地」。

  此外,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都為洪山區居民和職工辦理了一定數量的「社會讀書證」,湖北大學圖書館已為社會讀者辦理了1萬餘張「社會讀書證」。

  除了向社會開放外,各高校圖書館還會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江漢大學圖書館經常開展閱讀活動,參與社區共建,贈送書籍、資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圖書館則經常舉辦講座,邀請社會讀者參加。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為社會讀者提供民俗、法律、科普等服務。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還走進洪山區的社區和監獄,贈送圖書及該館部分不需入庫的期刊。記者劉海鋒

來源: 長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詩絮

相關焦點

  • 全民閱讀青年先行 武漢高校大學生提議圖書館對外開放
    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等武漢八所高校的15名大學生提議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冰心 攝   中國青年網4月24日電(記者王家樂 通訊員吳冰心)4月23日下午,來自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等武漢八所高校的15名大學生來到武漢大學圖書館,在這裡,他們將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寄一封倡議信,提倡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
  • 助力全民閱讀 首屆全省圖書館讀者英語口語大賽舉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6月9日,全省首屆「圖書館杯四川全民英語口語大賽」總決賽在省圖書館舉行,20名來自各地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讀者進行了最后角逐,精彩表現充分展現讀者風採。此次「圖書館杯四川全民英語口語大賽」以「文明四川、時代天府」為主題,比賽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全省百所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1.4萬餘名讀者報名參與,通過「網絡初賽」+「網絡複賽」+「現場總決賽」的模式,利用全民英語線上語音分析系統進行自動評分排位
  • 定州市圖書館榮膺全民閱讀先進單位
    近日,定州市圖書館喜獲河北省圖書館學會「2020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全省共13家圖書館入選。此次評選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河北省圖書館學會、河北省圖書館聯合主辦,有來自全省的120個高校館和110個公共館參評。
  • 創新科技助力全民閱讀
    「讓閱讀無處不在」既是掌閱的使命,也是掌閱的夢想,更是張凌雲作為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張凌雲是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公司成立11年來,他一直堅守著掌閱成立時的初衷,努力通過閱讀提升全民文化水平。如今,手機遊戲、短視頻等娛樂形式佔據了青少年更多業餘時間,作為政協委員,張凌雲關注全民閱讀,尤其是青少年群體,2020年區「兩會」期間,他在《關於建設書香校園帶動全面閱讀》的提案中提出,運用科技來推動青少年閱讀,不斷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通過數字閱讀這一方式讀更多、更好的書。
  • 世界讀書日,武漢獲選「2019十佳數字閱讀城市」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記者從中國數字閱讀大會雲開幕式上獲悉,武漢獲選「2019十佳數字閱讀城市」。「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評選,主要綜合城市數字閱讀用戶覆蓋率、月人均瀏覽量、月人均付費數、月人均閱讀天數、月人均在讀圖書本數等指標加權計算得出,彰顯著該城市的數字閱讀發展狀況。經綜合評定,武漢以城市數字閱讀指數70.7,與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共同榮獲「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稱號。
  • 「精彩山師」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喜獲「全民閱讀示範基地」稱號
    10月20日,中國圖書館學會最新公布全民閱讀工作有關先進名單,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喜獲「全民閱讀示範基地」稱號。這是全國圖書館界最高榮譽之一。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圖書館。近年來,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響應中國圖書館學會號召,加強全民閱讀工作,建設書香校園,不斷完善閱讀推廣工作體系,持續深化閱讀推廣工作內涵。
  • 寧夏圖書館:「傳統+數字」助推全民閱讀
    自2013年5月至今,由寧夏社科聯、寧夏圖書館等單位共同打造的「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以公益的形式,面向公眾定期開放。時至今日,朔方大講堂已策劃、開展60餘期,近5萬市民聆聽了大講堂的精彩內容。經過近6年的打造,「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作為一項品牌閱讀公益活動,已成為寧夏圖書館「傳統+數字」助推全民閱讀的一個縮影。
  • 推進全民閱讀 共建書香校園 首屆四川高校閱讀文化節啟動
    推進全民閱讀 共建書香校園 首屆四川高校閱讀文化節啟動     [聚焦世界讀書日] 編者按  本報訊(記者江芸涵)4月20日,由四川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一屆四川高校閱讀文化節啟動儀式暨西南交通大學4·23經典『悅』讀推廣系列活動」在西南交大啟動。
  • 定州市圖書館榮膺河北省全民閱讀先進單位
    近日,定州市圖書館喜獲河北省圖書館學會「2020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全省共13家圖書館入選。此次評選活動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圖書館學會、省圖書館聯合主辦,有來自全省的120個高校館和110個公共館參評。共有13個單位獲此殊榮,定州市圖書館位列其中。
  • 中文在線參加2020年度山東省高校圖書館館長工作會議
    近日,2020年度山東省高校圖書館館長工作會議在青島市召開,該會議由山東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辦,青島大學圖書館承辦,大會圍繞「精準服務與智慧化建設」「文化推廣與圖書館服務力提升」等主題設置了分會場,眾多高校圖書館館長及參會代表現場進行了經驗交流與案例分享。
  • 打造「三個空間」 助力全民閱讀——市圖書館建設多功能文化陣地的...
    讀者到新華書店參與「你閱讀我買單」活動到貧困村開展「自強、誠信、感恩」讀書會近年來,圍繞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保山市圖書館創新方式,通過紮實做好圖書館陣地建設,開闢城區服務流動點,實施「網際網路+」閱讀模式等,不斷拓展閱讀空間,實現了從閉架借閱向開架借閱轉變
  • 北大等多所高校停用知網:圖書館預算難追資料庫漲幅
    一年漲幅最高超50%,多地高校曾因價格問題中斷與知網合作事實上,因知網停用引發師生查文獻不便的情況不是第一次出現,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調查發現,在山東、雲南、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很多高校都出現過停用知網又再次重啟的情況。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師生接到了知網停用的通知。
  • 「關注」全省唯一上榜縣級公共圖書館!豐南圖書館榮膺全民閱讀先進...
    近日,豐南圖書館喜獲河北省圖書館學會「2020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全省共13家圖書館入選,豐南圖書館是全省唯一上榜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此次評選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河北省圖書館學會、河北省圖書館聯合主辦,有來自全省的120個高校館和110個公共館參評,共有13個單位獲此殊榮,其中獲獎高校館共6個。
  • 伊川籍作家作品助力「書香伊川」全民閱讀活動
    當天,2019年「書香伊川」全民閱讀活動啟動。  今年讀書日活動的主題是「讀經典學新知連結美好生活」。活動現場宣讀了《服務全民閱讀共創美好生活——中國圖書館界4.23全民閱讀活動倡議書》《關於開展向圖書館捐書活動的倡議書》,還分別為縣中等職業學校、縣伊河學校、縣第一高中、縣實驗高中、縣直第三小學5所結對服務學校頒髮結對牌,為嶽令團、葛高遠、宋贊斌、趙樹輝等捐贈圖書的伊川籍作者、作家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手機閱讀也是一種重要閱讀形式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手機閱讀也是一種重要閱讀形式 原標題:   新華社武漢4月23日專電(記者喻珮)世界讀書日前夕,中國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陳力在武漢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外公共圖書館的差距越來越小,數字時代下衍生的手機閱讀,
  • 第十三屆全民閱讀論壇發布2019年全民閱讀主題及活動規劃
    陳櫻在致辭中講到,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在推動全民閱讀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今年4月23日期間,中國圖書館學會和國家圖書館將聯合全國各級各類圖書館發布倡議書,共同開展「同城共讀,萬卷共知——4·23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活動」。希望各單位高度重視,營造活動氛圍,宣傳活動內容,吸引公眾參與,擴大活動影響力。
  • 中國「全民閱讀」現狀幾何:圖書館異化成自習室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中新網2月19日電(宋宇晟)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起草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其中提出了很多鼓勵閱讀的措施,並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2013年兩會上,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的鄔書林聯合逾百位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了《建議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提案。
  • 【書香城市】武漢完善閱讀評估體系 多彩活動書香滿江城
    四年多來,武漢制定了「讀書之城」建設指標評價體系,並完成《武漢市民閱讀狀況調研報告》,打造全民閱讀的「武漢樣本」。鑑於此,武漢市成立了《武漢市全民閱讀綜合評估指標體系》課題組,起草完成評估體系,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015年3月底完成試行版。
  • 晝賞日光夜觀星,又被武漢這些高校圖書館驚豔到了!
    武漢高校眾多 圖書館也各有特色 除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超大陽光書屋 最最又選取了7所武漢高校的圖書館 個個顏值與實力並重 看看有沒有你的學校?
  • 2020年肥城市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走進邊院鎮
    市圖書館依託各分館積極推動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8月14日下午,2020年肥城市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在邊院鎮分館舉辦。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讀者們精心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隨後,市圖書館徐輝老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喜歡的幾首古詩詞及讀書感悟。幾位讀者也踴躍表達了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最後閱讀活動在一段優秀的曲藝表演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