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島內學者:珍惜中華文化+維持臺海和平,臺灣才能安身立命

2021-01-08 生林聊臺海
嘉義大學歷史系吳昆財教授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受訪者供圖  

一本大陸出版的兒童繪本讓民進黨政客興師動眾,「大陸製造」的民用拍照無人機更讓民進黨政客如臨大敵。近日,臺灣島內又掀起一波「反中」小高潮。對此,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吳昆財教授認為,這種盲目「去中」「反中」的作為,其實突顯了臺灣方面在發揚中華文化上漸失自信與野心,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進步也缺乏與時俱進、客觀評價的眼光與肚量。

臺灣島內綠營政治人物操弄「反陸」民粹沒完沒了。近日,民進黨「立委」檢舉島內多個縣市公立圖書館引進大陸兒童繪本《等爸爸回家》,無端指控引入該書是協助對岸「大外宣」,要求下架重審;此外,對臺當局各級機關購買「大陸製造」的無人機,也以所謂「防礙資安」為由要求汰換。

對此,吳昆財表示,不只是這本繪本的問題,綠營政客「文化臺獨」的動作近年來越來越瘋狂。由於意識形態作祟,民進黨與「臺獨」人士恨屋及烏,故而對於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乃欲去之而後快,並極盡所能運用各種手段要醜化與去除中華文化。

吳昆財指出,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否站在時代制高點的原因,不在於有形的土地、人口、經濟等,而在於無形的氣度與胸襟。臺灣相對於大陸很小,可曾幾何時,臺灣一度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上方面做得相當不錯。如今,因為政治因素劃地自限,因為意識形態上「反中」,臺灣連中華文化都不要,喪失了對中華文化進行發揚光大的「野心」。「不管『去中國化』的人士訴求何種理由,這種自反而縮、毫無氣吞山河的文化歷史觀,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吳昆財還提醒,兩岸民眾同屬中國人,對於幾十年來大陸社會與經濟上的成就,臺灣必須抱持與有榮焉之感。「兩岸是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臺灣民眾唯有把大陸民眾視為是自己的同胞,共同維護臺海和平,才是臺灣安身立命的最可靠法則。」

他說,幾十年來,大陸數億民眾脫貧,現在正快速奔向全面小康,民眾普遍感受到幸福感。「中國人強調『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矣』!臺灣方面必須從大原則大方向上與時俱進地看待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豈能還停留在20世紀60年代的思維?」

相關焦點

  • 獨家|臺灣歷史學者:珍惜中華文化+維持臺海和平,是臺灣安身立命的最可靠法則
    近日,臺灣島內又掀起一波「反中」小高潮。對此,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吳昆財教授認為,這種盲目「去中」「反中」的作為,其實突顯了臺灣方面在發揚中華文化上漸失自信與野心,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進步也缺乏與時俱進、客觀評價的眼光與肚量。  臺灣島內綠營政治人物操弄「反陸」民粹沒完沒了。
  • 臺灣歷史學者吳昆財:珍惜中華文化+維持臺海和平,臺灣方可安身立命
    近日,臺灣島內又掀起一波「反中」小高潮。對此,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吳昆財教授認為,這種盲目「去中」「反中」的作為,其實突顯了臺灣方面在發揚中華文化上漸失自信與野心,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進步也缺乏與時俱進、客觀評價的眼光與肚量。  臺灣島內綠營政治人物操弄「反陸」民粹沒完沒了。
  • 臺學者表示:兩岸和平對臺灣最有利,對抗輸的只有島內自己!
    2016年綠營上臺後,兩岸關係就急轉直下,兩岸之間瀰漫緊張氛圍,擔任「立委」的臺灣學者陳以信15日不諱言表示,「兩岸若無和平,輸的只有臺灣自己!」。美國海軍學院在其8月《議事錄》雜誌期刊刊登了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及前中情局副局長麥克·莫雷爾的聯名文章《從未有過的戰爭》,預測大陸可能會在2021年解決臺灣問題。此新聞在島內迅速發酵,陳以信15日透過社交媒體表示,「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 美刻意挑起臺海危局被看穿 和平仍是島內主流民意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899期】一段時間以來,美方與民進黨當局互動頻繁,尤其是軍事方面勾結不斷升級,導致臺海局勢日趨緊張,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接下來,兩岸關係會走向何方?對此,島內各界人士高度關注並深表憂心。臺灣「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22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64%的受訪者認為臺灣應該注重與大陸維持友善關係,僅15%認為應該與大陸「對抗競爭」。此前,臺灣旺旺中時公布的民調也顯示,高達58.1%的受訪者認為兩岸應「加強交流」,其中20-29歲的青年族群更是力主兩岸交流。此外,即便是泛綠選民,也有44.5%的人認為要「加強交流」。
  • 美國刻意挑起臺海危局已被看穿,和平仍是島內主流民意
    對此,島內各界人士高度關注並深表憂心。臺灣「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22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64%的受訪者認為臺灣應該注重與大陸維持友善關係,僅15%認為應該與大陸「對抗競爭」。此前,臺灣旺旺中時公布的民調也顯示,高達58.1%的受訪者認為兩岸應「加強交流」,其中20-29歲的青年族群更是力主兩岸交流。
  • 數十名學者討論兩岸統一:「維持現狀」只是蔡英文的掩護工具 根本...
    而從整個臺灣未來發展的角度看,這其實也是對廣大臺灣民眾的一種善意提醒。那就是要自我醒悟,勇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要被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和某些別有用心的綠營政客所裹挾綁架。與會學者們普遍相信,只要充分做到「在地發力」,臺灣島內愛好和平的民眾適當發聲,就會對「臺獨」產生一定的遏制力。
  • 捍衛中華文化,兩岸專家學者有話說
    近日,有島內學者指出「中華文化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但是在一些臺灣政客眼中,卻希望將其能夠減少就儘量減少」。當前,蔡英文當局口口聲聲強調「維持現狀」,也宣稱對大陸「承諾不變、不挑釁」,但卻在文化、教育領域對「臺獨」暗渡陳倉,企圖形成「臺灣史觀」和「中華史觀」的對立。
  • 美國刻意挑起臺海矛盾,卻與島內民眾和平意願背道而馳
    尤其在軍事方面的互動更是超出了以往的記錄,所以,這樣的現狀也導致臺海的局勢變得日益緊張,但是由於臺灣當局現在的做法,導致兩岸關係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對於這樣的情況,臺灣島內各界的人士都表示非常的擔憂。
  • 臺灣軍購「債留子孫」,和平仍是島內主流民意
    「臺灣這個小島快被美國武器塞爆了!」島內網友怒斥:「臺灣基礎建設不重要?教育經費不重要?臺灣淪陷當他人的提款機及馬前卒,民酯民膏可以這樣揮霍?」更有人嘲諷:「軍費缺口要用愛支付嗎?只缺300億嗎?在美國眼中,臺灣就是個搖錢樹,不削你要削誰?」可發現殲20?
  • 臺灣學者薛仁明:在中國文化中安身立命
    新華社臺北6月2日電(記者章利新馬玉潔)「談中國文化,就是要找回中國人該有的安身立命。」出生在臺灣南部的作家薛仁明喜歡自稱「鄉下人」,喜歡談孔子和司馬遷,正是中國傳統文化讓這位「鄉下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找到了事業天地。  在臺北,記者幾次見到薛仁明,他都是一身中式布衣、一個布包,隨身帶著行李,準備奔赴大陸的講堂。
  • 寧馨:「飛彈誤射」戳破臺當局維護臺海和平「謊言」
    寧 馨(評論員)    近日,臺軍「誤射飛彈」事件在臺海兩岸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島內各方和輿論炸開鍋,讓臺當局手忙腳亂,大陸方面也嚴正指出,在大陸再三強調要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灣和平穩定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需要臺灣方面作出負責任說明。
  • 臺灣要和平?胡志強:大陸希望和平 美國未必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8月11日消息 馬英九日前提醒島內,一旦臺海開戰,解放軍「首戰即終戰」,很快就結束戰鬥,美軍沒機會也不可能「馳援」臺灣。胡志強(右)前臺中市長胡志強今就此表示,他會強調和平,大陸仍有維持和平的誠意、臺灣則有維持和平的需求。
  • 專家學者憂當前臺海局勢 建言增兩岸民間基層交流
    、蔡英文的執政情況等話題展開研討,指民進黨的再次上臺使兩岸政治互信遭到嚴重傷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嚴重挑戰,多位學者建議大陸方面採取積極政策,繼續加強兩岸民間與基層交流。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指出,自去年「5·20」以來,兩岸關係發生重大倒退變化,其原因就是民進黨政府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不明,且島內行政舉措持續向「臺獨」飄移。7月14日,臺灣十大夜市之一的高雄六合夜市進駐北京。
  • 臺學者:兩岸均不開第一槍 就和平了嗎?
    因此,島內軍方已經下令:飛行員若沒有接到空軍作戰指揮部的命令,就不能擅自開第一槍。這是兩岸之間,自從有可能「擦槍走火」的危機萌生之後,臺灣軍方首次擺脫「挑釁」作風,作了「自我克制」的表態;而大陸則是迅速回應,並由一向對美臺採取強硬態度的胡錫進,說出了包括「解放軍」在內都應恪守「不開第一槍」原則的談話。但是在肯定之際,我們也要誠實去思考,「不能擅自開第一槍」,是否真能確保兩岸都會尊重相互的承諾,並對臺海的和平維穩?
  • 眾涉臺學者共同把脈臺海局勢
    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兩岸眾多專家學者共同分析當前臺海形勢。在大會發言中,八位大陸學者分別剖析了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國家統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導致當前兩岸局勢複雜嚴峻的原因、美國因素對臺海局勢的影響,以及把控當前臺海局勢的思路。
  • 臺海情勢緊張,臺灣相關問題學者因此在島內受追捧
    @銳看臺灣報導 據中評社報導,美國大選倒數,臺海情勢緊張,也讓臺灣學術界開始忙碌起來,兩岸、國際研究學者專家,論壇、研討會、座談會幾乎滿檔,如果不小心「撞會」,出席學者有重複,主辦單位還事先來打招呼,教授也要忙著「跑堂」,相當有趣。
  • 臺學者:希望和平的臺灣民眾是多數 爭取其擁護和平統一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11月17日消息 近期島內主張「臺獨」民意有所攀升。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清賢昨日對此分析認為,臺灣民眾對於統、「獨」實則呈矛盾心理:一方面並非真的喜歡「臺獨」,「統一」、「維持現狀後再統一」、「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民意都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維持現狀後再『獨立』」、「儘快『獨立』」呈下降趨勢。
  • 兩岸青年學者暢談文化交流 共同傳續弘揚中華文明
    你好臺灣網3月30日消息 「中華文化在臺灣有一些被淡化的現象。在臺灣,多元文化是很明顯的。」臺灣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範盛保說。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博士張露回應:「臺灣有多元文化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中華文化在臺灣文化建構裡的主流地位是沒有疑問的。」
  • 是誰在破壞臺海和平?民進黨「賊喊捉賊」的嘴臉令人作嘔
    編輯:哲先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崇洋媚外、破壞臺海和平與穩定,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最近,在臺灣海峽南北端,解放軍軍事演習一事,受到了民進黨當局和臺防務部門的密切關注。然而,他們竟藉機誹謗大陸,將這些行動稱為破壞臺海和平之舉,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還囂張地說臺灣必然不會妥協。顯而易見,民進黨此番說辭是在「賊喊捉賊」,混淆事實,簡直令人作嘔。
  • 解放軍臺海軍演,島內怎麼看?
    解放軍13日宣布在臺灣海峽南北兩端進行軍演,引發臺媒廣泛關注,有報導直指「臺海緊張再現」。針對解放軍軍演,民進黨當局防務主管部門13日聲稱,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對於臺海周邊情勢及海、空域動態,均有嚴密掌握,目前狀況正常。臺灣方面陸委會則叫囂,解放軍近期對臺針對性的軍演,是「破壞臺海和平」,臺灣「絕不妥協」。臺媒的反應卻與民進黨當局略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