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信息 | 邕州劇場地方戲曲月月演,等你來睇戲!

2020-08-28 南寧旅遊

南寧旅遊

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微信

關注

文藝彰顯時代風貌,引領社會風氣

在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活動中

以「勸學」為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承歷史經典,使精神文明建設接地氣、順民意

經過漫長時間的等待和準備

「邕州劇場地方戲曲月月演」終於恢復線下演出!!

大型傳統粵劇《繡襦記》

《目連救母》

仲有南寧地方戲曲青年演員折子戲專場

三場演出,大咖亮相

演出陣容豪華強大

劇目豐富多元

等你來睇

1

大型古裝粵劇

繡襦記

領銜主演

梁素梅 飾 李亞仙

黃俊成 飾 鄭元和

劇情簡介

傳統名劇《繡襦記》,是在唐代文學家白行簡的傳奇小說《李娃傳》、宋元南戲《李亞仙》、元雜劇《鄭元和風雪打瓦罐》、《李亞仙花酒麴江池》及明代劇作家朱有燉雜劇《曲江池》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故事描述了唐代常州官家子弟鄭元和上京趕考,熱戀長安名妓李亞仙,因金錢蕩盡,被鴇母設計逐出,流落街頭。被其父常州刺史鄭儋尋見,認為有辱家門,鞭笞至死,棄屍荒郊。幸被叫化張三李四救活,以唱輓歌謀生。亞仙四處尋訪,終得相遇,帶回家中傾心療理,勸其苦讀。但元和戀情,用心不專。亞仙刺目勸學,元和遂發奮攻書,終得中試為官。其父聞訊拜訪,元和記恨不認,亞仙曉之以理。父子、夫妻、翁媳盡釋前嫌,合家團圓。

精彩劇照

演 出 信 息

《繡襦記》

演出時間:2020年8月7日 20:00

演出地點:邕州劇場

2 大型新編南派粵劇

目連救母

領銜主演

梁素梅飾 劉青提

黃俊成飾 傅羅卜

姚 豔飾 劉青提

黃翠芳飾 劉青提

劇情簡介

民婦劉青提在丈夫去世後,含辛茹苦養大三代單傳的兒子傅羅卜,期望傅羅卜考取功名,成家立業,光宗耀祖,傳宗接代。傅羅卜卻醉心佛學,離家遠遊,數年不歸。望子成龍的劉青提為阻止兒子潛心佛學,一怒之下,拆毀會緣橋,火燒齋僧館,打毀三官神像,並對前來勸諫的僧道尼逐打辱罵,狗血淋頭,因而褻瀆神靈,觸犯天規,被判打入重重地獄受盡酷刑。傅羅卜深念母情,感懷母恩,在觀音的指引下,歷盡艱辛,深入地獄救母,其孝心感天動地,佛祖度其修成正果,賜名大目犍連,即目連。幾經磨難,目連終從地獄中拯救出母親,母子團聚,全家升天。

《目連救母》一劇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孝」文化為旨歸,以戲劇化的方式充分展現出身為人子的目連不畏艱險,救母出苦海的孝行,對現代人恪守孝道、學會感恩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精 彩 劇 照

演 出 信 息

《目連救母》

演出時間:2020年8月8日 20:00

演出地點:邕州劇場

3 演 出 信 息

芳華逐夢 戲韻邕城

——南寧地方戲曲青年演員折子戲專場

演出時間:2020年8月11日 20:00

演出地點:邕州劇場

我們時刻準備著重登舞臺

演出即將開始

你們準備好了嗎

記得時刻留意演出資訊

取票方式

相關焦點

  • 賓陽絲弦戲入選全國戲曲百戲盛典
    2020年11月9日、10日,賓陽絲弦戲《平貴別窯》將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活動,這是繼2019年選送邕劇、師公戲入選盛典之後,南寧地方戲曲第二年連續入選。
  • 戲曲·邕劇 | 傳承經典 唱響邕州神韻
    戲曲·邕劇 | 傳承經典 唱響邕州神韻 2020-12-03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邕州神韻」傳經典 名曲新唱慶佳節
    「邕州神韻」專場演出劇照。本報記者雲亦云攝  本報訊(記者雲亦云)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地方戲曲技藝,擴大戲劇藝術在市民群眾中的影響力,營造家家團圓、同慶盛世的節日氛圍,10月1日—2日,「邕州神韻」地方戲曲周周演——慶祝中秋、國慶專場演出在我市新會書院舉行,讓廣大戲迷在千年雅樂、佳節清音中過足戲癮。
  • 「文化惠民 月月有戲」名家戲曲演唱會昨晚在鳩茲古鎮唱響
    8月24日晚上,「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戲曲振興——2020年蕪湖市『文化惠民 月月有戲』名家戲曲演唱會」,在鳩茲古鎮拉開帷幕,本場演出是疫情之後的第一場演出結束後,吳瓊女士接受了記者的獨家採訪。「家鄉的父老鄉親,非常的熱情!」她告訴記者,「今晚的天氣很熱,但是現場來了這麼多的觀眾,說明大家對於藝術方面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 【演出預告】《文化惠民·月月有戲》這周我看挺有戲!
    文化惠民月月有戲月月有戲看、月月有活動「文化惠民在行動」@戲迷票友們(點擊查看大圖)演出預告第二屆長三角G60九城市民營劇團優秀劇目交流演出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這是一段傳頌久遠的愛情這是戲曲舞臺上常演不衰的經典之作
  • 南寧市賓陽絲弦戲將亮相2020年全國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南寧雲—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鄧玲)2020年11月9日、10日,賓陽絲弦戲《平貴別窯》將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活動,這是繼2019年選送邕劇、師公戲入選盛典之後,南寧地方戲曲第二年連續入選推出了邕劇《頂螄山人》《玄奘西行》《三進士》,粵劇《目連救母》《瓔珞傳》《江姐》等一批優秀劇目,打造了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邕州劇場地方戲曲月月演、邕州神韻」地方戲曲周周演駐場演出等品牌,有力推動了南寧地方戲曲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目前,南寧市擁有粵劇、邕劇兩大國家級非遺劇種,以及絲弦戲、壯族採茶戲、師公戲、儺戲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
  • 戲曲的演出場所,隨著戲曲的不斷變化
    漢武帝劇照到了宋代,固定的戲曲演出場所出現了。這種場所有兩類:一是神廟,二是市井中心的商業劇場。元雜劇主要是在勾欄演出。從北宋到明代前期四百年間,中國的劇場以勾欄和神廟舞亭為主。勾欄到明代以後逐漸消失,神廟演出則延續至今,現在中國的鄉村中還有很多戲曲在神廟的舞亭裡演出。宋元以後,茶房灑肆也成為戲曲表演的地點。起初這些地方的演出只能清唱,不能裝扮。
  • 廣東粵劇院7月邀你「睇大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粵劇院在停演了五個月後,終於在6月底重新啟動了「周末睇大戲」系列演出。據悉,在7月份,廣東粵劇院又將有3臺劇目6場大戲陸續上演,讓粵劇戲迷過足戲癮的同時,助推廣州演藝市場全面復甦。
  • 「有戲安徽 點亮劇場」黃山市專場演出精彩開鑼
    9月6日15時,「有戲安徽點亮劇場」黃山市專場演出在徽州大劇院精彩開鑼,這也是今年徽州大劇院迎來的首場演出。徽州民歌《小石橋·金山銀山》率先亮相,濃濃的徽州家鄉味獲得現場觀眾掌聲連連。該劇分別入選安徽省2017年、2018年戲曲創作孵化計劃項目,並獲得安徽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獲得觀眾稱讚。「終於等到劇場復甦了,在現場看演出和在家看電視的體驗感完全不一樣。開演之前,很多朋友都在問還有沒有票了,可以看出大家對劇場復甦都很期待。」市民吳女士興奮地表示。
  • 戲曲演出多是「老年場」,年輕人坐不住?
    一位閨蜜曾跟孫廣悅開玩笑說:「大學期間可沒見你有這傾向啊。跟老先生、老太太一起坐在劇場裡,感覺自己特年輕吧?」閨蜜看似幽默的玩笑話,其實反映出如今戲曲的一個尷尬處境:觀眾席動輒變成「老年場」,部分年輕人對看戲抱有刻板印象。11月9日晚7點半,濟南某院團自有劇場內一部大戲即將上演。創作單位是山東某地的基層劇團,此次來濟南展演是當地謀劃已久的「文旅營銷大事件」。
  • 邕州神韻——邕劇
    據邕劇展示中心的資料記載,「邕劇是由本地土戲、民間說唱藝術與外來的多種戲曲聲腔不斷融合、發展而成的」。在民間及學術界,關於邕劇的形成,主要有四種說法:一種認為,清道光、鹹豐年間,祁劇藝人來桂南傳藝,開始產生了本地班,起初為賓州、武鳴班的絲弦戲,到了同治年間,受廣班的影響,發展為以邕州班為代表的本地班;一種認為,清鹹豐年間,由李廣茂的起義軍從廣東帶來的紅船子弟兵,兵敗後,流落廣西民間,以演出謀生;一種認為,邕劇是在祁劇、桂劇的基礎上吸收了民間藝術,形成為廣班,其支系流入廣東而成為粵劇。
  • 戲劇專業乾貨 | 戲曲劇場
    戲劇有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劇本文學,一方面是舞臺演出。戲劇史中較多談論的是劇本文學的發展歷史,對於舞臺演出的劇場則涉及較少。今天,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中國戲曲劇場中比較重要的兩個類別。中國戲曲的表演場所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在神廟裡面搭建的戲臺,另一類是城市裡面專門構建的商業劇場。神廟演戲是中國戲曲相當古老,也是最為普及的活動方式,但它不是專門化的演劇場所。北宋中期以後,一些商業化都市裡面出現了營業性劇場。
  •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你家門口實搭臺 我用手機「雲」賞戲
    借著本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契機,許多參演劇團直接將惠民演出場地搭建在村裡,直接將文化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配合「雲上劇場」的線上展播,讓湖北地方戲曲變得「觸手可及」。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演出《蘑菇與鯰魚》精品力作豐富群眾生活,地方戲曲大展景區特色11月7號上午,湖北大冶市保安鎮文化分館的惠民演出還沒有開始
  • 文化惠民,月月有戲|吳瓊老師邀您來鳩茲古鎮度假區看戲了!
    國家一級演員吳瓊老師要來鳩茲古鎮了!真噠!我奶奶最喜歡她了!!!黃梅戲《天仙配》,精彩不停,月月有戲!文化惠民,月月有戲吳瓊老師邀您一起看戲啦!2020年8月25日19:00 百花劇場黃梅戲《天仙配》精彩開唱!
  • 周末劇場地方戲曲展演季來了——諸暨網
    9月13日下午,餘姚姚劇團帶來的姚劇折子戲專場,拉開了「2020諸暨劇院地方戲曲展演季」的序幕。當日晚上還上演了精彩的姚劇《三審糊塗案》,給諸暨的觀眾帶來了別樣的體驗。記者從諸暨劇院了解到,今年金秋周末惠民劇場的地方戲曲展演,匯聚了越劇、姚劇、婺劇、甬劇、評彈等五大劇種,讓諸暨的戲迷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各地的特色戲曲,領略中國豐富的戲曲文化。
  • 2020年 文化惠民 月月有戲丨安徽省非遺折子戲專場
    由蕪湖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蕪湖市藝術劇院承辦的「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戲曲振興 2020年蕪湖市文化惠民月月有戲——安徽省非遺折子戲專場」將於10月16日下午3點在百花劇場舉行。本場演出將為觀眾們帶來梨簧戲《安安送米》、皖南目連戲《行路》、太湖曲子戲《降曹》、衛調花鼓戲《香油記》、洪山戲《玉堂春》。
  • 南寧:邕劇傳承經典 唱響邕州神韻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群眾在戲棚裡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邕劇演出、稚嫩的少女向邕劇名伶拜師學藝……在廣西南寧的新會書院裡,一張張老舊的黑白照片訴說著邕劇百年來的故事。  邕劇是廣西地方劇種之一,因活動中心在古邕州(南寧的古稱)一帶,且用邕州官話演唱,故被稱為「邕劇」。2008年,邕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邕劇與其他劇種的區別主要在於表演形式、音樂唱腔和武功特技上。「邕劇以文武戲見長,表演風格大開大合,線條粗獷有力,淳樸雄壯,在戲臺上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槍對練。」邕劇表演者、國家二級演員何惠臨說。
  • 「有戲安徽 點亮劇場」 安徽十六市劇場復甦演出季將啟動
    中安在線、安徽文明網、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推動演出市場復甦,激發演藝院團活力,致敬抗疫抗洪英雄,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團省委聯合舉辦的「有戲安徽點亮劇場」——全省十六市劇場復甦演出季活動首場演出黃梅戲《紅樓夢》將於8月22日晚在安徽大劇院精彩上演。
  • 「有戲安徽 點亮劇場」阜陽市專場演出精彩開鑼
    近期,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團省委聯合舉辦了「有戲安徽 點亮劇場」——全省十六市劇場復甦演出季活動。9月15日,「有戲安徽 點亮劇場」阜陽市專場演出在太和文化中心劇場精彩開鑼,市演藝公司職工表演了精彩的皖北梆子戲《穆桂英掛帥》。
  • 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戲曲演出走出去 傳統劇場忙「變身」
    日前,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新編川劇《桂英與王魁》走進洛帶古鎮,露天戲臺上,演員傾力演出,臺下的觀眾紛紛鼓掌喝彩。在一場場戲曲表演送到群眾家門口的同時,成都的京劇「戲窩子」新聲劇場和川劇「戲窩子」錦江劇場卻接連「變身」,大家印象中的傳統劇場正在施展「換顏術」打造新消費場景、吸引新消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