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的短篇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中,布爾金說「有些人生性孤僻,他們像寄居蟹或蝸牛那樣,總想縮進自己的殼裡,這種人還不少。」
《裝在套子裡的人》講述了別裡科夫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
別裡科夫只要出門,哪怕天氣再好,也總是穿著套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雨傘、懷表、削鉛筆的小折刀等一切能包裹起來的東西都總是裝在套子裡,就連他的臉也好像裝在套子裡,因為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裡。
他戴墨鏡,穿絨衣,耳朵裡塞著棉花,每當他坐上出租馬車的時候,一定吩咐車夫支起車篷。
現實生活總是令別裡科夫感到心神不安,讓他害怕,為了同世人隔絕,不受到外界的影響,他給自己包上了一層外殼,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所謂安全的套子。
可是,這樣的過分掩飾顯得如此另類,反而更加引起別人的注意。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也喜歡通過一些外在的東西來隱藏自己,有時候這些東西往往沒用,即便如此,我們也依然會做,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奇怪。
別裡科夫對自己進行全面的武裝,是因為現實生活令他感覺懊喪和害怕,他不想要去面對這些,這僅僅是他抵擋恐懼的外在表現。
別裡科夫對一切被禁止的東西都感到心裡踏實和清楚明了,而對一切沒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覺得可疑、害怕。
他的一句時時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
膽小和孤僻使別裡科夫心神不寧,卻又無可奈何。
當面對愛情的時候,別裡科夫心神不定,膽戰心驚。
華連卡的出現,是別裡科夫生命中唯有的一次嘗試破除套子的舉動,可是責任和義務讓他感到恐懼。
別裡科夫從樓梯上摔下來,被華連卡看到,別裡科夫因此而羞憤不已,在別裡科夫看來,他將受到無窮無盡的嘲笑中,這使他想要逃避一切,可他的確已無路可逃,最後在恐懼和絕望中離開人世。
有的人活得十分謹慎,把面子看得高於一切,總害怕不好看,怕尷尬,其實仔細想想,裡子何嘗不是最重要的呢?
現實中也有很多被裝在套子裡的人,過度在意別人的目光,很多事做得小心翼翼,半點不逾矩,否則就會生出愧疚感或自卑感。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套子,甚至有時候從一個套子裡出來,又被另一個套子套住。
想要掙脫束縛,想要大哭,想要大笑,想要打破一切束縛,於是也奮鬥過,可到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在這套子裡動彈不得。
心中有一個我,生活中有著另外一個我,或許我們都是裝在套子裡的人,每天行走在生活的世故褶皺裡。
無論是名利的追求,還是物質的索取,亦或是獲得精神的滿足,最終不過是趨向完成心中更好的自己。
人是社會中的人,擺脫不了社會的桎梏,人情的往來,阿諛的奉承,虛偽的社交,也許,我們終將活成了另外的自己,只是別忘了真正的自己。
對於公眾人物而言,公眾人物的人設更像是被裝在好看的套子裡的人,小心翼翼謹慎地維護著舞臺上的形象,不能做自己,而且很難讓人發現自己真實的樣子。
他們要時時刻刻注意形象,接受大眾的審視和評價,所以要不斷提醒自己少說話,不要說錯話。
面對生活中的套子,我們要學會給自己呼吸的機會,不要被套子掌握主動權,我們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要經常走出來透透氣,不要被套子牢牢的束縛著,不論怎樣,我們都要敢於掙脫。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套子,有些套子是為了保護而存在,而有些套子卻會給人帶來無限的煩惱,我們有選擇保護的權利,但是不要過分依賴。
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套子究竟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也不知道,套子裡究竟能提供多少氧氣我們呼吸。
所以,不要做套子裡的人,尤其是不透氣的套子,我們要敢於打破,努力找尋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