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作者:李鴻政,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醫師
這是一個讓同事老馬心有餘悸的病例。
一個42歲的中年男子掛了急診號,來到老馬的診室。
「哪裡不舒服?」老馬問他。
「肚子痛。」病人說。
「痛了多久了?」老馬問他。
「早上到現在一直隱隱痛,20分鐘前痛得好像嚴重些了,剛好下班,所以我就過來看了,我們公司就在馬路對面。」男子略顯尷尬地笑了笑。
「哪裡最痛?指給我看一下。」老馬一邊說,一邊大腦迅速展開疾病譜分析,要知道腹痛的原因幾十上百種,不同部位的腹痛、持續時間的長短、疼痛的性質等等都可能是成功診斷的關鍵,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男子指著自己的肚臍,說肚子中間最痛。忍不住身體向前傾,似乎這樣能夠緩解疼痛。
這麼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此時此刻痛得像個小姑娘一樣,估計真的痛得不輕。老馬暗自思忖。
「估計是早上吃了那碗河粉.....小作坊,不大乾淨。」男子說。
「有拉肚子嗎?」老馬低頭寫病歷,問他。
「有點要拉的意思,但是沒拉過。」男子回復。
「有沒有腹脹。」
「沒有。」
「從早上到現在,有沒有放過屁?」老馬抬起頭問他。
「有,肚子咕嚕嚕響,放過幾次長屁,但是沒拉。」病人再次強調。
「有沒有嘔吐?都嘔了什麼?」老馬再問。
「沒有嘔吐,也不想嘔。」男子繼續回答。
老馬問一句,他回答一句。
「除了腹痛,還有沒有別的地方疼痛?比如腰背部痛不痛?」老馬緊盯著病人臉色,再問他。試圖從他的臉色中發現一些問題,但除了有點痛苦表情外,沒有別的,沒有臉色蒼白、皮膚黃染等。
答案都是否定的。
「平時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情況?」老馬問他。
「沒有,都沒有。」男子不假思索回答。
老馬示意男子躺在檢查床上,給他查了肚子情況,肚子有點輕微壓痛,腸鳴音偏活躍一點,其他沒什麼。
「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腸胃炎」,老馬跟病人說,「開點藥給你,回去休息兩天就會好了。但為了看得準確點,我給你安排一個B超,你看怎麼樣?」老馬說。
病人很爽快,估計也是痛得難受,想儘快搞清楚什麼問題,所以急忙交費做檢查去了。
B超回來了,什麼都沒看到。沒有膽囊結石,沒有腎結石,胰腺也沒明顯滲出,闌尾沒有腫脹。這初步打消了老馬的疑慮。
男子吃了早餐後誘發的腹痛,除了考慮胃腸炎,還要警惕膽囊炎、胰腺炎、闌尾炎等腹腔器官炎症疾病,典型的急性膽囊炎會有墨菲徵陽性,膽囊區叩擊痛,而胰腺炎經常會有大吃大喝誘發,闌尾炎通常是右下腹疼痛.....
但這些都是典型情況,臨床有非常多不典型的情況,如果不注意觀察,不加以必要的輔助檢查,是極有可能漏診的。老馬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現在腹部B超正常了,老馬也淡定許多了。起碼初步排除上述疾病,另外一些致命的疾病,比如肝破裂、脾破裂都不支持,因為沒有外傷史。
老馬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問病人以前有沒有慢性胃痛的,有沒有胃炎、胃潰瘍的情況。
男子說沒有,以前身體都挺好的。
老馬嗯了一聲,心想,如果真這樣,那麼這次腹痛也不支持胃潰瘍、胃腸穿孔等可能了,但要排除,可能要做腹部平片。但他肯定不是胃腸穿孔,老馬想,如果真是胃腸穿孔,消化液會漏入腹腔,引起明顯的腹膜炎症,會有劇烈腹痛,並且會有腹肌緊張等急性腹膜炎的表現,但他都沒有,所以即便不做檢查,也能初步排除這個可能性。
急性腸胃炎,老馬在病歷上寫了這個診斷。後來為了更加謹慎,在診斷後面加了一個問號。還多寫了幾種可能性。
男子拿了藥就走了。不到20分鐘,他又折回來了。找到老馬,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我有糖尿病,20多年了,一直用胰島素。剛剛診室有其他人,我不方便說。後來想了想,還是決定回來告訴您,不知道糖尿病跟我這個腹痛有沒有關係。」
老馬欲哭無淚,立即讓護士給他扎了個手指,看看血糖多少。血糖5.9mmol/L,還行。
糖尿病有一個急性併發症,叫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有一個少見的症狀,那就是腹痛。
幸運的是,患者的血糖是正常的,也基本排除了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因為酮症酸中毒時血糖往往是很高的,經常會超過30mmol/L。
為了安全起見,老馬又給他開了抽血項目,把肝腎功能、電解質、酮體、血常規等等都查了。男子也很配合。
抽完血後,男子的腹痛還是沒有好轉,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老馬再次給他聽診了心肺,查體,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
會不會是自己多慮了,老馬心想。但直覺告訴他,這個病人沒那麼簡單。
「做個心電圖吧。」老馬跟他說。
「心電圖上次做過了,沒事。」病人說。
「什麼時候做的?」老馬問他。
「2個月前,單位體檢。」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你必須得做心電圖。」老馬說。
男子不好違拗老馬意思,答應做心電圖。
當醫生把心電圖圖紙拿給老馬看時,老馬嚇蒙了——這是下壁心肌梗死啊!
立即請心內科緊急會診。
男子見老馬神色異常,雖然不懂,但是心肌梗死幾個字還是聽得清清楚楚,也害怕了,語氣有點顫抖地說:「以前從來沒有過這個病啊。」
老馬讓他躺在搶救床上,別動。囑咐護士儘快給開通靜脈通道,上心電監護。同時讓另外一個護士給男子加急查心肌酶學一套,還有肌鈣蛋白。「全都查!」老馬斬釘截鐵地說。
心內科醫生很快就到達急診現場。經過評估後,確認是心肌梗死。
經過患者同意,聯繫了家屬,開了綠色通道,最短時間內做了介入手術,置入了心臟冠脈支架。
等病人離開急診室住入心內科後,老馬才長長呼了一口氣,背後早已經溼透了。
也不知道是病人命大,還是老馬命大。
從那以後,凡是從脖子以下、會陰部以上的疼痛,老馬都要常規給病人做心電圖,尤其是30歲以上的病人,因為天知道他會不會是心肌梗死。
典型的心肌梗死,會有壓榨性胸痛、喘憋等表現,但有少數病人並不表現為胸痛,而是以消化道症狀為主,比如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都是有可能的,這是因為胸腔、腹腔的神經支配有交叉導致的。
如果這個男子就這樣回去了,事情會怎麼樣,老馬不敢想像。臨床上情況多樣,一旦不慎,可能就要付出慘痛代價。
祝我們都順利吧。
本文首發於「聽李醫生說」(ID:lihuaxuehua),版權歸原作者。
原標題:《男子腹痛,醫生考慮了56種可能性,唯獨漏了這一種!差點鬧出人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