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歷史,緬懷先烈,打造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培植愛國主義情懷。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泗縣文化和旅遊局、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對我縣幾處重要紅色革命場所進行打造。清明假期,帶著一份崇敬革命先烈的情懷,讓我們一起緬懷那些為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英烈們。
泗縣烈士紀念場所介紹(部分)
泗縣烈士陵園
泗縣烈士陵園始建於1960年9月,位於泗縣經濟開發區,佔地總面積約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陳展面積約1000平方米,館藏資料近2000件,形成了以彭雪楓紀念亭和江上青銅像為中心的園區。園區內張愛萍題名的「雪楓亭」翹然聳立,簷壁玉石上雕刻著陳毅的題詞《哭彭八首》。亭東西兩側碑廊內矗立著6位縣團級烈士的豐碑。高大寬敞的3個烈士紀念館錯落有致,彭雪楓、江上青專題館分立前後,綜合館置於中間,館內珍藏著烈士各種資料、遺物、烈士英名錄等,再現烈士的豐功偉績。
江上青紀念園
江上青紀念園位於泗縣劉圩鎮江上青烈士殉難地小灣,為紀念全國人民英模、皖東北民主革命根據地奠基者江上青同志而建,是安徽省紅色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佔地200餘畝,共分為山水景區、主題紀念區、入口廣場區、紀念碑亭區和公園風景區等6個區域,包含紀念廣場、主祭臺、陳列室、浮雕紀念牆、殉難亭等特色景點,充分展示了江上青同志一生偉大光輝的革命經歷、為民族解放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以及他為人的崇高品質。
泗縣大楊鄉東趙集烈士陵園
東趙集烈士陵園位於泗縣大楊鄉楊集村,佔地50餘畝,園區行道2500米,松、柏等各類景觀樹木萬餘株,建有3000餘平方的停車場,淮海戰役泗北紀念館,大楊鄉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館),旅遊公廁,曲橋,長廊,牌坊,紀念柱,碑林等。這裡長眠著387名淮海戰役靈璧戰場犧牲的無名烈士,現已成為泗北又一規模雄偉、環境優美、幽靜肅穆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泗縣馬廠烈士陵園
泗縣馬廠烈士陵園位於泗縣黑塔鎮的蔣楊村與馬廠村交叉處,佔地面積30餘畝,陵園內現有有名烈士墓132座,無名烈士墓862座,是我縣主要的集中安葬革命先烈的陵園之一。2013年,縣委、縣政府為了告慰先烈英靈,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烈士精神,更好地發揮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根據省市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對原黑塔鎮馬廠烈士墓區進行改擴建,對全縣需集中的零散烈士墓進行統一遷移安葬於此。馬廠烈士陵園,從瓦坊鄉零散烈士墓地遷入陸溝戰鬥中犧牲的無名烈士130名,從劉圩鎮零散烈士墓地遷入赤山戰鬥中犧牲的無名烈士200名,從大路口鄉零散墓地遷入山東野戰軍第7師無名烈士42名,從大莊鎮零散墓地遷入山東野戰軍第8師無名烈士68名。2014年底前全縣的零散烈士墓的修繕、遷移整合工作全面完成,並建立起長效管理保護機制,有效發揮烈士紀念設施「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功能。
泗縣石樑河暴動紀念館
泗縣石樑河暴動紀念館位於墩集鎮項溝村村部南側,與泗縣早期革命烈士魏正斌、魏尚書烈士陵園相鄰,是紀念我縣早期農民革命鬥爭--泗縣石樑河暴動的一處紅色革命教育場所。石樑河農民暴動發生於1930年,是在中共徐海蚌特委領導下,在泗縣、五河交界的石樑河兩岸爆發的以大小魏莊為中心的400餘名農民參與的暴動。根據徐海蚌特委的指示,決定將黨團組織合併,成立泗縣行動委員會,並成立工農紅軍獨立師,以何鳳池(李寶璋)為司令,魏正斌、丁超伍為副司令的革命組織,暴動後遭敵重點包圍,我軍奮起抵抗,終因敵眾我寡,孤軍無援,彈盡糧絕而失敗。石樑河農民暴動,點燃了泗縣人民革命鬥爭的火焰,表現了泗縣人民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石樑河暴動紀念館是我縣為緬懷先烈,牢記歷史而打造的一處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主要介紹了石樑河暴動的歷史背景、鬥爭歷程、革命英烈和影響意義,讓泗縣廣大幹群牢記這一歷史鬥爭,不忘初心,培養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文:王靖、張甦 圖:吳軍、龐思亮 )
綜合:泗縣融媒體中心 文旅局(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本期編輯:梁智慧 陸運動
泗縣「十城」同創宣傳標語二十條
1.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新時代奮鬥之城
2.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泗縣綠色家園
3.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讓市民擁抱自然
4.創建國家生態城市,共沐碧水藍天
5.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同心同力築國防
6.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環境好、生活好、健康更美好
7.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實現泗縣可持續發展
8.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建設平安和諧新泗縣
9.創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10.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珍惜國土資源是關鍵
11.承文明泗州古韻,樹「十城」同創新風
12.同創「十城」風採,共繪泗縣宏圖
13.「十城」同創文明泗縣,全民共享品質生活
14.環境與生命共存,環境與健康同在
15.創文明城市,建文明社區,做文明市民
16.我文明,泗縣文明;我誠信,泗縣誠信;我美麗,泗縣美麗
17.水為城市之韻,綠為城市之美,文為城市之魂,人為城市之本
18.城市整潔有序,展市民文明風採,顯城市和諧品位
19.傳播健康理念,倡導健康行為,創造健康環境,提高健康水平
20.國以安為寧,業以安為興,民以安為樂
既然看了,就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