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秋,按慣例來說,又到了吃餃子的時候。
簡單談一下我們的節日食品吧,我們傳統的節日食品,比如粽子,月餅,湯圓,元宵……說實話按照今天的飲食標準來講,都是非常典型的「垃圾食品」,高油高糖高澱粉,大部分節日食品都是過去貧瘠的產物。
最典型的就是月餅,說實話,我一直感覺月餅的口感和壓縮餅乾差不多,吃一口能噎死人,甜也是那種變態的甜,齁嗓子。從小我就不愛吃,但是爺爺奶奶輩,媽媽爸爸輩的人特別愛吃,還一邊吃一邊批評你,「姿不姿道,原來買月餅都得用糧票,你還不愛吃!瞅給你得瑟的。」不就是不愛吃月餅麼?怎麼就得瑟了呢?小時候不明白,後來讀書多了,漸漸就感悟出來了,其實這些節日食品是真實反映那些特殊年代人民群眾的口味兒標準的,就是高油高糖高澱粉,因為平時的確是吃不上啊。
現在許多年輕人其實和我是一樣的,都不愛吃月餅,粽子,湯圓這些東西,只是礙於情面,不敢說而已。在這些節日食品裡,唯有餃子是一股清流。
餃子有面,有肉又有蔬菜,包含了適量的澱粉,大量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即便是按照今天的健康標準來講,也是妥妥的健康食品,從祖國的最南到最北,最東到最西,全國人民都愛吃,餃子可以蒸著吃,可以煮著吃,還可以煎著吃,能當主食,還能當輔食,餃子小巧靈動,可以一頓吃很多,吃不完還能放冰箱裡凍著吃。簡直不能更完美了。月餅正常人吃半塊就膩味了,餃子一般吃好幾天都沒事。
我有一個大膽的建議,我希望可以取消那些月餅粽子等食品,把餃子列為法定節日食品。既有利於統一標準,又可以保證大家的身體健康,百利無一害。大家姿持不姿持?
作者:留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