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月餅、湯圓、元宵等中國傳統節日食品,都是典型的垃圾食品

2021-01-21 廣西吃喝玩樂

今天是立秋,按慣例來說,又到了吃餃子的時候。

簡單談一下我們的節日食品吧,我們傳統的節日食品,比如粽子,月餅,湯圓,元宵……說實話按照今天的飲食標準來講,都是非常典型的「垃圾食品」,高油高糖高澱粉,大部分節日食品都是過去貧瘠的產物。

最典型的就是月餅,說實話,我一直感覺月餅的口感和壓縮餅乾差不多,吃一口能噎死人,甜也是那種變態的甜,齁嗓子。從小我就不愛吃,但是爺爺奶奶輩,媽媽爸爸輩的人特別愛吃,還一邊吃一邊批評你,「姿不姿道,原來買月餅都得用糧票,你還不愛吃!瞅給你得瑟的。」不就是不愛吃月餅麼?怎麼就得瑟了呢?小時候不明白,後來讀書多了,漸漸就感悟出來了,其實這些節日食品是真實反映那些特殊年代人民群眾的口味兒標準的,就是高油高糖高澱粉,因為平時的確是吃不上啊。

現在許多年輕人其實和我是一樣的,都不愛吃月餅,粽子,湯圓這些東西,只是礙於情面,不敢說而已。在這些節日食品裡,唯有餃子是一股清流。

餃子有面,有肉又有蔬菜,包含了適量的澱粉,大量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即便是按照今天的健康標準來講,也是妥妥的健康食品,從祖國的最南到最北,最東到最西,全國人民都愛吃,餃子可以蒸著吃,可以煮著吃,還可以煎著吃,能當主食,還能當輔食,餃子小巧靈動,可以一頓吃很多,吃不完還能放冰箱裡凍著吃。簡直不能更完美了。月餅正常人吃半塊就膩味了,餃子一般吃好幾天都沒事。

我有一個大膽的建議,我希望可以取消那些月餅粽子等食品,把餃子列為法定節日食品。既有利於統一標準,又可以保證大家的身體健康,百利無一害。大家姿持不姿持?

作者:留幾手

相關焦點

  • 天價湯圓現身 傳統節日為何屢成「吃奢侈」
    隨著元宵節日益臨近,節日市場持續升溫,各大超市早在醒目位置擺起了「湯圓陣」。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的湯圓賣價比往年高了許多,一些高端湯圓的價格更是不菲。  從端午節的天價粽子,到中秋節的豪華月餅,再到現在的高端湯圓,許多顧客充滿疑惑:傳統節日食品價格如此之高,是誰把傳統節日異化成了「吃奢侈」的節日?
  • 漫話中國傳統節日食品
    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自誕生起便成為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除了發揮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作用外,傳統節日也成為維繫華人世界的文化紐帶。
  • 中國一年中有八個傳統節日,節日食俗及節日必吃食品薈萃
    導讀:年節文化食俗又稱節慶食俗,專指年節期間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節慶食品和飲宴風尚。它淵源於農事活動的調適、祭祀典禮的傳承、宗教活動的薰染、神話傳說的積澱、英雄人物的紀念和社交遊樂的需要,並且具有歷史性、準時性、全民性、多樣性和傳說性等特徵。
  • 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到底什麼差別?
    -吃的歷史(九)主食元宵和粽子聊兩個時令食品,元宵和粽子。當然現在生活好了隨時都有。先說元宵,古代叫浮圓子,也叫湯糰。現在南北方的重大分歧在於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那到底什麼差別呢。不知道多少人見過這兩種食品的做法,「蘇果」倒是親眼見過,但沒動過手: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 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 湯圓和元宵區別不同有哪些
    元宵節吃湯圓或是元宵,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但依然有很多人分不清這兩種食物。元宵節到底吃元宵還是湯圓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元宵和湯圓究竟有些什麼區別吧!還有,元宵節吃元宵湯圓的由來傳說。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 月餅是垃圾食品嗎?中秋節該如何吃月餅?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象徵著團圓,象徵著平安。今晚就來一起聊聊月餅、聊聊生活、聊聊健康吧~月餅文化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月餅成了節日裡特定的食物。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甜餅大概就是現在月餅的雛形了,只是當時還沒有月餅這個叫法而已。其二是關於朱元璋借月餅打勝仗的故事相傳元代末年,人們不忍統治者的殘酷暴政,朱元璋很想起義,於是他的軍師劉伯溫獻計:可以利用中秋節,人們喜歡互送月餅的機會,把起義的時間及相關信息塞進月餅裡。
  • 元宵節吃什麼傳統食品 元宵佳節傳統食物有哪些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等,是春節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但是按照傳統的說法,過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完年。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如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放孔明燈等,元宵節的吃食同樣豐富多彩。那麼,元宵節要吃什麼傳統食品呢,就讓小編來為你介紹吧。元宵節吃什麼食物?
  • 元宵節:以食物命名的節日,沒有之一!今天你吃元宵還是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為一年一度的節日,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 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湯圓本名為元宵,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為避諱元宵的諧音「袁消」而改名,而農曆正月十五吃湯圓,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節的重要習俗。
  • 中國每一個重要節日都是吃貨的節日,元宵節也是情人節
    中國每一個重要節日都是吃貨的節日,為什麼說古代上元夜也是情人節,以前正月十五叫做上元夜,又叫上元節、燈節,後來就變成元宵節啦,上元節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寫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端午粽子,濃濃的香甜,一口一個感動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非常注重感情的民族,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是圍繞著感情釋放的設計,無論是春節還是中秋,還有今年馬上就到來的端午。這種感情其實就是團圓,就是對生活寄託美好的希望。就拿這些傳統節日的食品來說,就真的是溫暖又精緻。無論是月餅還是元宵,再到現在端午節的粽子,真的都是暖人暖心的。粽子的美麗傳說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在我們的傳統節日裡應該是風俗比較多的,從賽龍舟到插艾蒿,從吃粽子到紀念屈原。
  •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什麼,為什么元宵又稱湯圓呢
    中國傳統的「年」,分為小年、除夕、春節、元宵節這幾部分,在老人看來,只有過了元宵節,這個年才算是完整的過完了。而元宵節後,全國的人民,包括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又再次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奮鬥中。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節日的時令食品,元宵通常由糯米製成的,包有餡料,甜的如芝麻、紅豆、花生等,鹹的有鮮肉等。
  • 2019元宵消費調查:三大品牌領跑 元宵湯圓哪家最強?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通過搜索網上購物平臺和走訪歐尚超市(科興店),物美超市(樊羊路店)發現,目前銷量較高的為思念、稻香村和三全三大品牌。在京東平臺上,北京稻香村的速凍石磨元宵銷量第一,隨後是缸鴨狗的黑芝麻味寧波湯圓、五芳齋的速凍老傳統黑芝麻湯圓。
  •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元宵和湯圓都是中國的傳統小吃之一,也是元宵節家家必吃的美食。雖然它們都是由糯米粉等做成的球狀食品,但由於南北方的習俗不同,雖然表面上元宵和湯圓好像一樣,但其實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一、地域的不同  南方與北方的飲食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就算是在元宵節這樣傳統的節日裡,大家吃的食物都是不一樣的。
  • 中華民族每個節日都有一道必吃的美食,你可知背後的含義!
    中國傳統文化,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美食,特別是老一輩,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每個佳節都要吃相對應的食物。你可知佳節美食文化的故事。正月十五吃湯圓,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湯圓的外形圓滾飽滿,象徵團圓、幸福,我們的祖先相信元宵節吃了這樣的應景食物,也能為家庭帶來和睦與平安。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
  • 元宵和湯圓,有啥區別,你知道嗎?
    又是一年元宵節,作為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之一,自漢魏以來,元宵節,就特別受重視,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已經成為許多地方的節日習俗活動。那麼,作為元宵佳節的主要節日食品之一,你知道元宵和湯圓,有啥區別嗎?
  • 每一個重要節日都是吃貨的節日,古代元宵節居然是情人節
    中國每一個重要節日都是吃貨的節日,元宵節也稱上元夜,為什麼說古代上元夜也是情人節,以前正月十五叫做上元夜,又叫上元節、燈節,後來就變成元宵節啦,上元節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寫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原來古代上元夜也是最大的情人節。
  • 月餅由胡餅演變而來? 明朝時成中秋節日食品
    中秋佳節就要到了,往年對 「五仁月餅」的吐槽,也許今年還會再熱一陣呢。月餅之於中秋的意義,不亞於粽子之於端午。那麼在我國,月餅到底有著怎樣的歷史傳承呢?  唐朝  中秋節還不是官方節日  雖然我國中秋祭月的傳統始於周朝,但在唐宋以前,從朝野至民間,只有祭月或賞月的習俗,並沒有以特定節日的形式把中秋節固定下來。
  •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不同 元宵湯圓做法哪裡不一樣
    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不同  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桌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
  • 在我們八大傳統節日上,我們應該分別吃哪些傳統小吃了?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名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名族的歷史文化長期沉澱和凝聚的過程。我們的這些節日的文化,和在節日的時候所食用的傳統小吃,在古代主要是原始的信仰有關。
  • [傳統文化•節日]元宵節:張燈結彩鬧元宵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也被稱作中國地道的情人節。  ◆ 節日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