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審核]【對話創新層】有米科技陳第:BAT不好說 千億級移動營銷企業可以有
移動營銷行業伴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快速崛起,到現在,移動營銷作為熱詞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有米科技(證券代碼:834156)董事長陳第對挖貝網表示,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移動營銷市場價值已經被驗證,未來應該會有千億人民幣市值的企業在此誕生。
移動營銷這幾年
有米科技應該說是國內最早涉足移動營銷的企業之一。
2010年4月,大學還沒畢業的陳第及有米科技現任副總經理李展鏗等人看到移動營銷的發展機會,註冊成立有米科技的前身廣州優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並推出國內首家智慧型手機廣告平臺——有米廣告平臺。
從2010年到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營銷行業也出現了很多變化。陳第對挖貝網介紹道,這些變化涵蓋了廣告主、媒體以及類似有米這樣的廣告平臺三個方面。
從廣告主層面來看,整體的趨勢是移動營銷廣告客戶的範圍在不斷擴充。陳第介紹道,「在2010年-2014年,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幾年,客戶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主,比如遊戲、電商、工具軟體等;2014年、2015年開始,有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企業加入進來,最典型的就是互聯網金融這一塊,還有一些做O2O的企業、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醫療等;而到現在,一些品牌類客戶,比如快消、汽車、母嬰等行業的企業也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加大廣告的投放。」
從媒體層面來看,APP媒體的繁榮也驗證了移動廣告是其重要商業模式,特別是商業化相對成功的頭部媒體,它們所獲得的巨額收入也驗證了移動廣告的廣闊市場。
陳第說道,「在2010-2014年,移動營銷的主要媒體是APP類媒體,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狀態。頭部媒體包括騰訊系的微信、QQ空間、騰訊新聞等,再到微博、今日頭條、愛奇藝、百度貼吧等。此外還有一些中小的、垂直類媒體,比如偏女性、母嬰類的美柚、大姨媽、辣媽幫、媽媽圈等APP;類似墨跡天氣等這樣工具屬性的但是用戶群體很廣的媒體;或者閱讀類、安全類的APP。」
從近兩年來看,頭部媒體的商業化相對比較成功,進一步驗證了移動廣告已經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產業中非常成熟、重要的商業模式。比如,廣點通在去年有180多億的收入,今日頭條有60-80億的廣告收入,微博也是有幾十億的廣告收入。
2015年、2016年媒體部分還發生了一個變化,類似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頭部媒體逐漸衍生出一個個自媒體生態。比如,公眾號既具有媒體的屬性,同時也成為廣告主投放廣告的對象,微博上的大號也是這樣。在微信、微博衍生出的社交媒體的生態,使得在它們這些超級APP裡面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全稱:Key Opinion Leader)、機構、自媒體也能在裡面獲得廣告的收益。
近年,有米科技作為一個連接廣告主與媒體的中間平臺,媒體合作對象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經歷了從長尾APP到頭部APP,甚至到頭部APP的自媒體合作的過程。
陳第介紹道,在2010-2014年,廣告平臺主要是服務於長尾的APP,比如休閒類小遊戲、小工具軟體等。因為當時頭部的APP,一類是BAT這樣的大公司做的,並不著急商業化,主要是做戰略投入,以做用戶規模為主;另一類就是如墨跡天氣、美柚等這樣的融了很多資金的APP,它們主要也是擴大用戶規模為主,做收入、商業化也不是它們追求的。從2014、2015年到現在,頭部的APP開始進行流量的商業化,這樣之後,廣告平臺也開始跟頭部的APP合作。典型的比如去做廣點通代理、今日頭條的代理或給它做DSP的廣告對接,同時開始跟頭部APP裡面的自媒體、公眾號去開展合作,幫助他們商業化。
踩著行業變化節點發展業務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對於依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而興起的移動營銷行業,「變化」兩字至關重要。
據陳第在行業多年的觀察所得,「整體來說,廣告平臺是跟著媒體、廣告主而變化的,尤其重要的是要跟隨媒體的變化作出改變。」他解釋道,「類似有米科技這樣的移動營銷企業,產品是依託於媒體的,需要不斷根據媒體的變化及時推出廣告產品才能抓住時機。至於廣告主方面,不管媒體變成什麼形態,他們看重的是廣告是否得到傳播、能否產生效果。」
首家推出移動廣告平臺——有米廣告平臺,抓住移動營銷發展的風口固然重要,跟隨行業變化,適時推出新業務抓住機會也同等重要。眾所周知,不變的網際網路公司基本已經死去或正在死去的路上。
2014年,一些廣告主、媒體、APP開始走向海外,有米科技隨之開始搭建海外平臺,於2015年1月正式推出Adxmi海外廣告平臺。
隨後,新媒體崛起,有米科技在2015年5月推出了基於微博、微信和網紅直播等強社交屬性的米匯廣告,進一步拓展業務布局。
國內有米廣告+海外Adxmi+社會化媒體米匯的「三駕馬車」構成了有米科技的核心業務。陳第對挖貝網介紹道,「海外Adxmi、米匯廣告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總體發展呈現向上的趨勢。」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在原有國內有米廣告及遊戲聯運業務穩步發展,海外業務和以米匯為主的社媒業務取得較大突破的情況下,有米科技實現總營收4.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3.87%。僅有米廣告、海外Adxmi、米匯廣告即實現營收3.58億元,佔比84.67%。其中,海外業務實現營收3421.85萬元;米匯則實現營收2258.89萬元。
移動營銷未來會有千億市值企業誕生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從2014年起,移動廣告市場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2015年市場規模達592.5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
陳第對挖貝網表示,未來移動營銷行業能否出現類似BAT這麼大規模的企業不好說,但是應該有機會出現千億人民幣市值的企業。比如主打戶外廣告的分眾傳媒(002027.SZ),現在已經有千億人民幣市值。但事實上移動營銷的受眾規模比電梯廣告更大,已經到百億級,而今日頭條這樣的媒體也驗證了這個市場是足夠大的,完全可以誕生千億級人民幣市值的企業,只是需要時間。
百億級別市場規模,對有米科技這樣的移動營銷企業而言,提供了機會的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競爭。
陳第說道,「未來有米科技還是要繼續把國內市場做得更深,把最早的國內有米廣告和米匯平臺做得更好更紮實,尤其是在媒體端合作上要緊跟媒體的變化,合作做得更加緊密。全球化也是有米最重要的戰略,目前有米的海外業務每年增長超過50%,未來將繼續擴大規模。」
他進一步介紹道,「海外業務方面,目前歐美、東南亞、印度、日韓等國家地區有米涉足比較多,未來可能要走向比較重度和精細化的耕耘,要到一些國家去落地一些團隊。我們希望能把中國業務做好的同時把國內這種模式複製到全球去。」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掛牌新三板一年以來,有米科技多次發布關於收購、投資的公告。陳第介紹,大部分的投資都是基於做產業的協同。比如,投資諾亞生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因為它對Facebook、Google的廣告投放做得比較好,希望能共同協作把海外業務做好;今年2月底的時候宣布擬以5000萬元購買5家公司擁有的網絡經營資產經營權,目標就在於提升社會化媒體平臺米匯對媒體的影響力,對廣告客戶和媒體端的合作都有好處。
對於新興的一些事物和趨勢,陳第也在思考能否結合公司現有資源做一些發展。
大數據變現是近兩年大數據熱潮中最現實的熱門話題之一。陳第對挖貝網表示,有米科技在多年的營銷過程中,廣告平臺積累了億級甚至十幾億級的數據量,公司也在探討數據的商業化,看能否走出一條除了服務於移動營銷,還能夠有商業化價值的一條路。他透露,「目前,部分商業化已得到驗證,比如變成商業報告、可以銷售的數據接口等。」
前段時間微信推出小程序,引發市場廣泛討論,各方都在探討其中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機遇。
陳第對小程序的態度一如此前對出海、社會化媒體的態度,「對於移動營銷來講,核心的理念就是用戶的注意力在哪裡,媒體價值和廣告價值就在哪裡。小程序目前推出不久,可能尚需打磨,但如果小程序的用戶多起來,產生移動營銷價值,有米科技的廣告團隊也會到那裡。」
(責任編輯:DF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