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吳昌碩的造詣高於任伯年

2021-01-12 騰訊網

任伯年

為何說吳昌碩的造詣高於任伯年

雖然吳昌碩跟任伯年學畫,可以說是任伯年的「學生」,但藝術造詣遠要比任伯年高,原因在於吳昌碩選擇的方向是更深合中國文化精神高度的「道」,而任伯年則只拓展在一般層次上的「路」。

任伯年 人物畫

任伯年是一位花鳥人物無所不及,寫意工筆涉獵廣泛,極具才氣的畫家,是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在清代末年,與任熊、任薰、任預被稱為「四任」,由於在那個年代,人物畫的創作較為小眾,當時上海是國內少有的開埠港口,西方思想東漸正盛,人物畫不少受到了西方造型美學的影響 。任伯年對中國畫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更傳說他走到了其時代的先鋒陣地,也曾畫人體模特。但在吸收西方技巧的同時,畫面效果則始終保持中國畫的韻味。因此,無論在世還是仙逝,他的作品始終比較受歡迎。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雅俗共賞,無論是吸收西方造型,還是中國技巧,琢磨比較全面。但逐漸,隨著海上畫派的思想逐漸形成,人們漸漸淡化了「四任」,而任伯年則成為了新崛起的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吳昌碩、虛谷和蒲華等被稱為「清末海派四任」。

值得注意的是,吳昌碩過了知天命之年才開始學畫畫,並且是「師承」任伯年,他在學畫前,於國學、書、印、詩方面的深厚造詣,為他的畫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內蘊作了深高的鋪墊,其作品大氣磅礴,鐵骨蒼厚。到了歷史沉澱的今天,吳昌碩的名望與成就卻遠比任伯年要高?這裡暗含著極大的藝術當代啟示。

任伯年雖然聰明,才華橫溢,幾乎所有題材都拿捏得當,而且極受坊間歡迎。吳昌碩繪畫方面涉獵範圍並沒有他廣泛,卻選擇了縱深挖掘,深入到了傳統的根基,或者說吳昌碩不是停留在才華橫溢,而是中國文化更高層次的「才華縱溢」,可以說,他不是一般的才子,而是大師級的巨匠。他不僅僅是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更加是中國近現代中國畫巨擘式的代表人物。他所選擇的方向給當下中國畫家一個非常大的啟發。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要選擇吳昌碩所走的「道」,而不應只限於任伯年的「路」。

吳昌碩

吳昌碩雖然在五十歲才開始學繪畫,但初嘗門道便得到任伯年肯定,並說」你日後的造詣一定比我高!「一方面說明任伯年眼光獨到,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畫畫不在於時間的早晚,而在於畫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與體悟的深度。由於有了深厚的文化修養,所以重畫道、重骨法與氣格的吳昌碩的藝術造詣,遠遠高於重形似、重技法的任伯年。這一點也許跟吳昌碩技法並不比任伯年更純熟,繪畫範圍涉獵不算廣泛這一點有關係,也正因此,使得他能深入鑽研,所謂「畫到生時是熟時,字須熟後生,畫須熟外熟」,吳昌碩的作品則剛好達到這樣一個境界,熟練後有生的樸拙,是為大巧若拙。

另一方面,中國畫強調大器晚成,吳昌碩與齊白石、黃賓虹三大中國近現代藝術巨匠均有這個共同特點。齊白石早年是木匠,缺乏條件學畫畫,後來有條件學之後,師承也並不十分正式。六十歲以後才開始有所成就。而黃賓虹早年也並非主畫畫,而是做編輯鑑賞工作為主,飽覽無數中國傳統的好作品,為他後來拿起畫筆出手不凡做了鋪墊。

因此,畫國畫不應該只停留在一味談一般「創新」的才華橫溢,應該要能深挖傳統的「才華縱溢」。要詩、書、畫、印、文五合一,以書法為骨,以詩為魂,以印為脊,以文為核心。才能得以把中國畫的精髓運籌帷幄而攀峰!

相關焦點

  • 「臨風百回哭,水痕墨氣失知音」——吳昌碩與任伯年的知音故事
    一見面任伯年便要吳昌碩先畫一張給他看看,吳昌碩在這位名人面前自是緊張,遲遲不敢動手,並聲稱:「我還沒有學過,怎麼能畫呢?」任伯年安慰說:「你愛怎麼畫就怎麼畫,隨便畫上幾筆我看看就行了。」任伯年的目的很明確,他要看看高邕之推薦來學畫的人基礎到底如何。作為中國畫名家,任伯年確實只要看上幾筆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 著名畫家任伯年,為何他的影響力卻遠不如其身後的吳昌碩和齊白石
    其雖只年長於吳昌碩4歲,但因後者專注於繪畫領域及於畫界成名時間較晚。吳昌碩曾自言「五十始學畫」,若照此推算,任伯年辭世時,吳昌碩52歲,尚為「始學畫」階段,所以兩人不是同一代畫家。清 任伯年 花鳥冊八開選二這一事件發生在1921年,距離任伯年辭世已是26年,故齊白石更屬任伯年的後代畫家。年代的久遠,尤其清末社會動蕩,各業不發達,史實記錄、傳播、留存手段等的不足,為後人的考證研究帶來諸多不便與困難。
  • 看吳昌碩與任伯年翁同龢吳大澂等的書畫酬答
    任伯年為吳昌碩作蕉蔭納涼圖軸 浙江省博物館藏任伯年(1840-1895),名頤,號小樓,浙江蕭山人。早年隨族中長輩任熊、任薰習畫,並曾於土山灣畫館學習素描、水彩。其作題材廣泛,而以花鳥、人物成就最高。
  • 為什麼說用畫法來寫書法是荒謬的?吳昌碩和齊白石告訴你答案!
    但是每一次他畫完,老師對他的畫畫功力都將嘆不已,連連稱讚,但是都要說一句,就是你的字太醜了!不要落款。這下子可把啟功先生刺激壞了,他趕緊刻苦學習書法,結果自己在書法上造詣甚至超過了繪畫,成為一代書法大家。從這個例子看,書法的好壞的確對於繪畫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齊白石先生的書法已經到了和他繪畫同樣的高度了。也不能說明齊白石老人的書法受到了繪畫的影響。
  • 吳昌碩拿畫向任伯年求指點,被任老婆趕出大門:耽誤我畫畫掙錢!
    今天,和大家說說清代的「妻管嚴」大畫家任伯年。說起任伯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畫畫相當厲害,與吳昌碩、蒲華、虛谷並稱為「清末海派四傑」。但你知道嗎,任伯年畫畫之所以厲害,和他有個「河東獅」兇老婆,大有關係。
  • 這個人,是「海派四傑」中以人物畫著稱那位-清末畫家任伯年
    而關於這個「海上畫派」,大家最熟悉和了解的應該就是吳昌碩了。不過呢這個「海上畫派」(又稱「海派」)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的,吳昌碩是後期的傑出代表,而前期的高峰便是以人物畫特別是肖像畫見長的任伯年。任伯年名頤,字伯年,他出身於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一位民間畫像師,他自幼隨父賣畫,後來對人物畫的探索應該也是受父親影響。隨後又跟隨身為畫家的大伯任熊、二伯任薰學畫。
  • 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書畫精品展浙博12月20號開幕
    今天我們遴選浙博館藏任伯年、蒲華和吳昌碩三家書畫作品,攜手嘉興博物館藏蒲華部分作品,共聚一堂,舉辦「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書畫精品展」,回顧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所走過的藝術歷程,既是緬懷鄉賢先輩,又為廣大藝術同好提供品味經典,欣賞佳作的良機。
  • 任伯年:左手藝術右手商業 撬動晚清畫壇的操盤手
    撰寫任伯年傳記的李仲芳說國內研究任伯年的專家,坐下來也就一兩桌。李仲芳認為,縱然在美術史中,學界對任伯年的評價都非常高,但相對於他同時代的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任伯年的知名度顯然要小得多,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他畫的不夠好。而在美術界之外,任伯年的影響力則更有限。
  • 吳昌碩經典作品推薦,《吳昌碩臨石鼓文》最受讀者歡迎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 民國時期著名畫家蒲華,與任伯年、吳昌碩、虛谷合稱「海派四傑」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畫家,與任伯年、吳昌碩、虛谷合稱「海派四傑」。與海上名家廣有交往, 同吳昌碩尤為密切。蒲華長吳昌碩十二歲,昌碩幼時便聞蒲華畫名,關係在師友之間,互取所長,風貌因之相近。善用溼筆,水墨淋漓,光彩照人。善花卉、山水,尤擅畫竹,有「蒲竹」之譽。吳昌碩作十二友詩,記蒲華曰:「蒲作英善草書、畫竹,自雲學天台傅嘯生,倉莽馳驟、脫盡畦畛。
  • 工寫皆善,雅俗共賞——論海派大家任伯年的花鳥畫
    在他所繪肖像畫中,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近代名畫家如吳昌碩、周閒等人的生動寫照。1868年任伯年結束橐筆寧波的生活,選擇繪畫市場活躍的上海灘定居。經過近十年的磨礪,其畫藝日益精進,繪畫創作正處於旺盛期,名震大江南北。此時小他四歲的吳昌碩,還在為生計奔波於安吉、湖州、蘇州、上海之間,廁身幕僚,於筆墨紙硯裡討生活。吳昌碩仕途渺茫,但其篆刻、書法與詩文已享譽藝林。
  • 工寫皆善,雅俗共賞——論海派大家任伯年的花鳥畫
    在他所繪肖像畫中,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近代名畫家如吳昌碩、周閒等人的生動寫照。1868年任伯年結束橐筆寧波的生活,選擇繪畫市場活躍的上海灘定居。​經過近十年的磨礪,其畫藝日益精進,繪畫創作正處於旺盛期,名震大江南北。此時小他四歲的吳昌碩,還在為生計奔波於安吉、湖州、蘇州、上海之間,廁身幕僚,於筆墨紙硯裡討生活。吳昌碩仕途渺茫,但其篆刻、書法與詩文已享譽藝林。
  • 吳昌碩精品畫作欣賞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其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 吳昌碩《國畫枇杷圖》
    吳昌碩《國畫枇杷圖》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
  • 吳昌碩的小楷功夫
    吳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書畫詩印金石等文藝功夫自然了得。他自己也頗為自信,曾懟齊白石「學我皮毛而已」。吳昌碩的書法怎麼樣呢?
  • 不得不看的好作品——吳昌碩精品欣賞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 海派大師吳昌碩罕見的扇面精品欣賞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後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大師級別。他以金石入印、入書、入畫,日本稱之為印聖。與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齊名。
  • 任伯年花鳥畫:高超的繪畫技藝,絕美的視覺盛宴
    筆者於2019年8月26日撰寫《歷代書畫名家繪牛作品欣賞》一文中,首次欣賞任伯年先生的繪畫作品,深為其高超的繪畫技藝所震撼和折服。除擅長畫牛之外,任伯年先生還擅畫人物、動物、山水、花卉、禽鳥、魚蟲等,其繪畫技藝之精湛、書法造詣之深厚、繪畫題材之廣泛、涉及領域之寬廣,實屬罕見!
  • 安徽秦漢閣拍賣精品賞析—吳昌碩花卉立軸
    吳昌碩花卉立軸117x60cm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後海派」代表,杭州西嶺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法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 吳昌碩《小戎詩冊》篆書高清欣賞!
    吳昌碩,一位中國畫壇上頗具影響力的大師。也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