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寫盡舊友久別重逢的喜悅,杜甫《贈衛八處士》翻譯賞析

2020-12-04 可可詩詞

【題解】

此詩作於安史之亂爆發、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後。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

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 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幹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 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後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原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譯文】

人生離別後不能時常相見,就像參星與商星永隔一樣。

可今晚卻是個怎樣的晚上,和你相聚共對著跳躍燭光。

少壯的青春年華能有幾時?如今鬢髮花白你我全變樣!

問故舊親友多半已經謝世,禁不住驚呼心中無限悲傷。

怎想到一別就是二十多年,今天還能夠重登你的客堂。

昔日分別時你還沒有成婚,倏忽間你的子女成群成行。

個個含笑迎接父親的好友,親切地問我來自什麼地方。

問答交談的話語還未說完,你已吩咐兒女把酒菜擺上。

冒著夜雨割來的春韭炒菜,新煮的黃粱米飯可口噴香。

你說這次相會十分不容易,開懷暢飲一連乾杯十幾觴。

連飲十幾杯也都沒有醉意,由衷地感謝友人情意深長。

明日別後又相隔千山萬水,世事難料不知各自會怎樣。

【賞析一】

近日,看了杜甫《贈衛八處士》一詩,筆者甚為作者的寫作風格和特點,感到由衷佩服。故寫以下拙文,在和眾人共賞一番詩聖的大作。

首先,我認為杜甫的詩是由心而發,它絕對不是無病呻吟,為寫詩而寫詩。此詩雖120字,但它卻以極其簡練的語言,給我們刻畫了一幅朋友相聚時的動人圖畫,流露出作者珍惜友誼的真實情感,和對今後再次相聚的渴望。完全說明了杜甫的這篇佳作,確實來自對生活的深刻感受。它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把生活中發生的點滴事物通過以詩的形式,進行了升華。

其次,我為作者對於事物的刻畫技巧更是欣賞。詩中述及的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事情發展的過程來龍去脈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比如,「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僅10個字,就說明了朋友相聚一燈下的由衷感嘆。又如「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同樣說明了作者當得知好友大半作古後的感慨之情。

再次,我為作者惜墨如金,對文字精心推敲,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更是折服。杜甫無愧為詩聖。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僅此幾句,就刻畫了時間的長期變遷,世事的發展,朋友子女的形象動態。這說明了作者在寫文章上,確實下了相當功夫。據說,杜甫每次寫好詩後,往往多次徵求老農婦的意見,以此決定修改取捨。這不能不說明作者為了寫好一首詩,自始至終有著一個嚴謹的態度。

另外,我為作者以其樸素的語言,說明深刻的道理和哲理,感到值得稱道。他完全不像有的詩人那樣,只求詩的華麗,辭藻的堆砌,很有一張譁眾取寵的面孔。誠然,文章應該講究色彩,但是應該以達意為要。只要說明自己的意圖,上口押韻,達到教育人和流傳於世的良好效果,那就是一首好詩。就是一句好的格言警句!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等佳句,至今廣泛流傳,被今人所採用,就說明了這個道理。詩詞不在長短,不在其華麗,只要被世人長期流傳,有著很長的壽命,那就達到了作者的預期目的。

總之,杜甫的詩,之所以能夠千古流傳是與他的寫作風格和特點,緊密相連的。他的寫作風和特點也是今人所注意學習的。但願,今人能夠繼承和發揚「詩聖」的寫作風格,為世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詩歌。發揮詩歌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賞析二】

宗乾元元年(758), 杜甫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冬末赴洛陽。次年春又從洛陽返華州,途中遇衛八處士。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局勢動蕩不安,詩人能與少年友人相會,並受到熱情招待,自 然又欣慰又感慨。詩中有相逢艱難的感嘆,久別重逢的喜悅,也有舊友逝世的悲傷,世事茫茫的惆悵。全詩以憂患餘生(時年四十八)話家常,以敘為主,而又句句 關情。

全詩情勝乎詞,平易真切。其特點是:儘管句句轉折,而層次井然,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分析說:「首敘今昔聚散之情。次言別後老少之狀。末感處士款情(款 待之情),因而惜別也。」具體而言,篇首四句為第一層,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少壯」以下十句為第二層,先從生離說到死別, 透露出幹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再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問答」以下十句為第三層,寫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 後兩句,寫重聚又別的傷悲,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筆力如鈞,激蕩人心,而又低徊婉轉,耐人尋味。

這首詩以白描寫實的手法,記述了與少年知交難得的重逢情景,表現了亂離年代特有的世事變化、別易會難的感慨。其描寫曲盡人情,宛然如在眼前。它通過具體細 膩的敘述,抒發真摯深厚的感情,情感隨著賓主相見、主人款待的過程起落轉換,悲喜更迭,情景逼真,生動如畫。這在杜詩中是別具一格的。明末王嗣奭《杜臆》 評價這首詩「信手寫去,意盡而止,空靈婉暢,曲盡其妙」。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則認為這首詩「古趣盎然,少陵別調。一路皆敘事,情真,景真,莫乙其 處。」

一首詩寫盡了泰山的雄偉壯觀,杜甫《望嶽》深度翻譯和賞析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終南訪友,酣醉放歌,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翻譯賞析

相關焦點

  • 杜甫《贈衛八處士》:摯友久別重逢,真是無限感慨
    唐朝詩人杜甫,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之後,寫下了一個作品。在乾元二年春天的時候,杜甫探望洛陽舊居,啟程回杭州途經過奉先時,他探訪了隱居在這裡的一個少年時的好友,不久之後他就借景抒情寫下了一首詩。兩個人相見的時候,已經是安史之亂的第3個年頭了,雖然說唐軍已經收復了兩江。
  • 《贈衛八處士》一首詩,訴盡人生
    還是讓我們欣賞一下偉大的詩人杜甫是怎樣描寫久別重逢的吧。贈衛八處士杜甫(唐)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一首久別重逢的詩人生聚散不定,暫聚又別,亦喜亦悲,悲喜交集,可謂寫盡了人生離合。我更覺得,古人今人一樣的「滄海桑田」,一樣的「別易會難」。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 唐詩賞析:杜甫《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見  賞析:  此詩作於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後。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  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幹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
  • 一首詩寫盡李杜兩人肝膽相照的深情友誼,杜甫《夢李白》翻譯賞析
    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全詩體現了李杜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這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切。
  • 杜甫《望嶽》《贈衛八處士》《佳人》賞析
    >杜甫《望嶽》《贈衛八處士》《佳人》賞析2012-06-30 00:55:3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評析】: 杜甫「望嶽」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嘆東 嶽,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 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
  • 杜甫《贈衛八處士》:久別重逢詩中話,讀懂已是中年人
    讀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概要》時,翻到了杜甫的這首《贈衛八處士》,一句「人生不相見」讓我開始陷入了沉思。或許過了偏愛「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年紀,曾經索然無味的詩,今天讀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唐.杜甫《贈衛八處士》傅抱石.水墨欣賞
  • 杜甫《贈衛八處士》:久別重逢詩中話,讀懂已是中年人
    讀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概要》時,翻到了杜甫的這首《贈衛八處士》,一句「人生不相見」讓我開始陷入了沉思。或許過了偏愛「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年紀,曾經索然無味的詩,今天讀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唐.杜甫《贈衛八處士》傅抱石.水墨欣賞
  • 杜甫的詩: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原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 詩歌賞析「唐詩」杜甫《贈衛八處士》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就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相遇、重逢最終不得不離別的友誼。 董其昌草書《贈衛八處士 趙之謙篆書《贈衛八處士 詩歌賞析  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命運坎坷,生活困頓,又經歷了安史之亂,但他在艱難的一生中寫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詩中充滿了對國家的憂慮、對黎民的關懷,以及對親人朋友的深沉的愛。  這首詩是杜甫送給他的好友衛八處士的。
  • 杜甫 贈衛八處士
    杜甫 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 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注釋  ⑴處士是隱居不仕的人,八是處士的排行。  ⑵參(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幹戈,以相徵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
  • 聽見詩歌:杜甫<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詩歌賞析 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這首詩是杜甫送給他的好友衛八處士的。「衛八」姓衛,在家族中排行第八,處士是指隱居的人。杜甫的這位朋友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痕跡,我們只能通過詩中的隻言片語去了解他的生活。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二】詩一開始,是「幽」,詩到結束,是「寒」。從詩的開始到詩的結束,我們感到的,是同一個東西:同情!憐愛!但是,杜甫去並沒有以《搗衣婦》來命名自己的那一首詩,而是名之為《搗衣》,好像是「對事而不對人」的,而在《佳人》這一首詩裡,杜甫卻直接寫了這一個美貌的女子,而且直接以《佳人》為題,顯然又是「對人而不對事」的。
  • 一首詩彰顯朋友間的慰勉鼓勵,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翻譯賞析
    這是一首勸慰友人落第的詩。綦毋是王維的朋友,他赴長安應進士舉不第,王維寫了此詩送他還鄉。落第還鄉之人,心情自然懊喪。作為摯友,多方給予慰籍,使其覺得知音有人是極為重要的。在唐人送落第者還鄉的詩中,王維這一首是寫得真摯感人的。【賞析二】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對參加科舉考試落第的綦毋潛予以慰勉、鼓勵。
  • 精讀《唐詩三百首》007(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忍不住閒扯了一些,好,現在調整一下心情,我們繼續精讀《唐詩三百首》,今天讀杜甫的《贈衛八處士》,有點長啊!贈衛八處士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 杜甫《贈衛八處士》賞析 人生聚散不定
    《唐詩三百首》中第一次出現排行,因唐詩的詩題中存在大量直呼人的排行的情況,故此處略作說明。贈衛八處士①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②。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③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④。訪舊半為鬼⑤,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 《贈衛八處士》:有一種傷感叫「後會無期」,甚至「人生不相見」
    杜甫的這類詩歌有名氣的就有好幾篇,比如《江南逢李歸年》、《奉濟驛重去送嚴公四韻》、《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等,不太知名的比如上兩期文章裡的《廣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譚書功曹卻歸聊寄此詩》、《送段功曹歸廣州》。今天我們來讀一下杜甫的另一篇有關與故人重逢主題的詩歌《贈衛八處士》。
  • 讀杜甫的《贈衛八處士》有感,透露出人命危淺、世事渺茫的味道
    《贈衛八處士》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詩題中的「衛八處士」生平已無法考證,僅從詩文中透露的親切,可知他與詩人杜甫私交甚好。本詩寫於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是杜甫自洛陽返回華州途中的作品。開篇和結尾相呼應,感慨命運難測,今日不知明日之事,悲歡離合皆只能順從無常命運的推動,表達出詩人內心的茫然之意;中間部分細數朋友離別,不知何時再相見的擔憂以及相見之後發現故人多半辭世的傷懷。
  • 讀書:杜甫《贈衛八處士》詩
    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最初接觸是在1989年,當時讀初中。初中語文課本裡收錄了吳伯蕭的《菜園小記》,文裡引用了「夜雨剪春韭」句,至今還記得。人生匆匆,30年過去,重讀此詩,能不感慨?「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 記憶法記憶古詩詞—杜甫《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 唐 ] 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當年冬天杜甫曾告假探望舊居陸渾莊。杜甫路經奉先縣。在奉先縣,杜甫訪問了少年時代的友人衛八處士。相遇又匆匆別離,於是杜甫寫下了這首詩送給他。3、文章注釋1、衛八處士:姓衛在家排行第八的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