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推動高質發展 天津企業轉型重塑新動力

2020-12-14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天津將繼續深入推進改革,特別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此,天津的企業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使經濟發展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高端裝備自動化生產線

  傳統企業牽手智能化 打通創新突破口

2017年,長榮個性化雲印刷的營業額超過1億元,佔全公司印刷業務的80%,比2016年翻了一倍。在傳統印刷企業轉型升級浪潮中,長榮印刷華麗轉身。從銷售印刷機械到如今向下延伸產業鏈取得的成功,不僅讓企業找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更是為企業開闢一條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長榮個性化雲印刷

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各不相同的印刷品,隨著雲印刷技術和數據管理技術的不斷升級,客戶按要求上傳照片後,最快可以24小時就可以幾十塊錢的價格拿到一本屬於自己的專屬畫冊。

「個性化印刷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市場需求猛增,這塊原來的市場窪地正在慢慢崛起。」長榮健豪雲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鳴胤說,「古老的印刷行業搭上了網際網路的風口,走上了創新之路。」

一件定製商品與批量價格不相上下,雲印刷智能工廠讓大規模定製成為現實,可定製的品類達到兩三千種,接單能力一天超過萬筆。在市科委的指導下,憑藉著智能雲印刷這套解決方案,不久前企業獲得了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連同市中小企業局的創新扶持資金,他們的企業帳戶又多了近百萬。

憑藉先進智能雲印刷解決方案,2017年,企業在員工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實現了營業額的翻倍。2018年,企業為自己設定的營業額再次翻倍的目標,力爭實現新的突破,讓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化。

  高端裝備走向柔性化 發展講求高質量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所高科」)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焊接設備和焊裝生產線、塗裝生產線和信息產品的研發與製造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柔性工作站廣泛應用於全國400多家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代表了國內汽車自動化焊接裝備的最高水平。

機器人焊接手臂

「可以這麼說,路上跑著的汽車,至少有一半是使用我們的焊裝和配圖設備生產出來的。」七所高科總經理張益民告訴「津雲」新聞記者,「我們的兩大主業在2017年以前的市場形勢還處於低位,而2017年則有了很大變化,新產品新技術在合同銷售中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科研創新是企業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市場對於新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加,企業更是加大了研發投入。基於高校焊接技術的柔性機器人工作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17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新產品一上市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張益民說:「以前70%的訂購單是手動裝備,而2017年高端裝備佔到了50%,機器人的自動化裝備手持訂單達到了3300萬元,智能化、能夠適應新材料生產的焊接設備訂單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目前,新產品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發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2018年,天津將進一步對接《中國製造2025》,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十大高端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施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積極發展智能製造、服務製造、綠色製造,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年完成6000家以上企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對於多數零售企業來說,大家進一步認可了數位化轉型的價值和必要性,但也糾結於短期甚至中期由於受疫情影響營收不振、削減開支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數位化舉措進行部署。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數位化轉型的成功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動員一切力量推動和參與。
  • 鍾茂初丨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只有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認為,從新時期接續發展的視角來看,我國在「十四五」時期,針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現實趨勢,針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發展環境,針對「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等矛盾,我們應堅持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為全社會創新提供公共品、將重大科技成果及「新基建
  • 「新動力人群」推動數字文化產業新發展
    而隨著文化生產方式的改變,我們該如何加快傳統文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5月7日上午,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光明日報社、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數字文化分論壇,邀請產業界、學界人士會聚一堂,共同為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與會者認為,掌握新技術、創造新業態的新興科技知識分子,被稱為推動改革發展的「新動力人群」。
  • 新經濟催生新動力!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下)
    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進程,以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既拉長長板,把工業做大做強,又求新求變,培育新興產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東營擁抱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融合創新生態圈,助力經濟數位化轉型,新經濟風頭正勁——2017-2019年,全市「四新」經濟增加值由324.65億元增長到489.98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由12.3%提高到17.7%。
  • 天津港:腹地經濟的發展潛力為公司未來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
    以「規範透明防控回報」為主題的天津轄區上市公司網上集體接待日今日在天津舉行,50家上市公司參與其中。天津港(600717)總裁、董事劉慶順在本次活動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搶抓新時代重要戰略機遇期,以轉型升級為途徑,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重塑競爭新優勢
  • 廣州定製家居行業協會舉行年會,致力推動行業高質發展
    辭舊迎新暢談未來  會議上,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執行會長張傳喜為大會致辭,他表示就目前中國高端市場而言,呈現出了大企業向規模化、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發展的前景,企業應當找好自己的賽道,推動高質發展。  送走坎坷的2020,迎來充滿希望的2021。在過去的一年,在各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協會完成了多項戰略發展工作。
  • 成都: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引領支撐
    近年來,尤其是最近幾年,成都對創新發展、加快發展動能轉換,以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愈加看重。這其中,科技系統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上面這組數據,是成都科技部門交出的2017年成績單。可以看到,每一項都是推動成都轉型發展、高質發展的重要源動力。」
  • 科技創新聚優人才 致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央廣網天津6月28日消息(記者郭書瓊)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示範區、創建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聚優人才、產業升級、空間統籌,使區域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天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被提升到重大國家戰略的高度。
  • 烯旺科技董事長馮冠平:創新是推動深圳發展的第一動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圳的發展歸根結底在於創新,敢於在機制體制上創新。這次表彰的是我們這40人,但我認為更應該接受表彰的是那些曾經為深圳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領導和前輩,他們對於機制體制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是在前40年發展的基礎上給予的更加優惠的政策。
  • 王景武:科技創新推動商業銀行公司客戶服務轉型
    很高興參加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今天,我主要圍繞金融科技賦能銀行對公業務這一主題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科技創新推動商業銀行公司客戶服務轉型  一方面,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為商業銀行更精準地識別客戶、更深入地洞察市場、更科學地設計產品、更有效地防範風險、更精細地營銷管理提供了新手段。
  • 技術進步重塑工業發展新動能
    然而,依靠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規模投入的傳統動能模式正變得難以為繼,重塑工業發展新動能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鑑於我國技能偏向性技術進步發展相對緩慢與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的發展現實,以及技能偏向性技術變遷所伴隨的人力資本投入和技能溢價上漲特徵,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涉及的個體激勵和企業激勵問題有望得以解決。
  • 九幽互聯:網際網路服務創新推動企業未來發展
    原標題:九幽互聯:網際網路服務創新推動企業未來發展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站。不少企業會把建站的工作交給網站建設公司去做,但是耗時較長,需要長時間等待一系列的過程很複雜。
  • 「跨越與創新:數位化轉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數位化轉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系列學術會議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此次論壇以「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主題,來自國際文化組織、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創企業、新聞媒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社會名流、行業領軍人物,共同就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開展高層次、多角度的研討,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國際大都市建設獻計獻策。
  • 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由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點題,湖北省政協研究決定,十二屆十次常委會議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主題開展協商議政。湖北省政協專門成立了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九個調研重點並成立相應調研組,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優勢新興產業發展、創新挖潛與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分頭組織力量深入調研。
  • 明天創新大講堂走進天津 創新轉型與資本戰略觀點碰撞
    10月27日,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管理委員會高朋滿座,明天創新大講堂走進天津,創新轉型與資本戰略高峰論壇隆重舉辦。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也是一次創新的思辨,更是一場兼具天津特色與全球視角的思想盛宴。
  • 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 四論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勇於創新,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這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江蘇擁有豐富的長江岸線資源,依江發展、因江而興。
  • 2015.01:轉型發展新階段經濟增長動力演變研究(郭赩等)
    根據江蘇經濟發展階段的新環境和新要求,應圍繞內部需求、結構優化、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等方面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實現經濟發展的新跨越。隨著江蘇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努力使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宏觀層面正釋放出越來越多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正能量。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全市20家市管企業成功混改:為企業轉型升級...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在我市舉行,津滬深這家由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而專門牽頭成立的公司獲得天津醫藥集團67%股權。
  •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濱海新區打出組合拳
    津雲新聞訊:濱海新區是天津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大量國家級科技創新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在12月11日舉行的濱海新區新聞發布會上,區科技局局長張桂華對於濱海新區科技創新情況,以及「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濱海新區創新發展做出介紹。
  • 科技創新賦予企業發展新動能 ——浙江嘉名針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世界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競爭日益激烈,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強、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性能要求的提高,傳統企業低成本、粗放式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通過科技、管理和模式創新,提質增效成為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由之路,也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