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園十大建築,個個都是地標,不愧是建築學名校

2021-01-07 愛屋及鳥

清華大學不僅是我國的頂尖名校,校園環境也是非常的漂亮,校內有很多特色建築,有不少還獲得了建築大獎,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下清華大學的這些特色建築。

一、清華主樓

清華大學主樓

清華大學主樓於1966年5月落成,建築總面積近8萬平方米,是由清華大學有關專業的師生結合畢業設計而自行設計的校園傑作之一。由「西主樓」、「東主樓」和「中央主樓」三部分組成,並以四個「過街樓」聯成一個整體。整個建築氣勢雄偉,渾然一體,是清華校園中規模最宏大的建築群,體現了清華師生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

清華主樓不僅在教學、科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是學校舉辦重大活動、接待重要來賓的主要場所。許多政界領袖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學術大師、著名跨國公司總裁等企業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樓向清華師生發表演講。

二、清華二校門

清華大學二校門

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於1909年,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站在清華路,北望二校門,可遙看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景觀。

矗立在校園主幹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誌,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徵。

三、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

這座青磚紅瓦、坡頂陡起、具有德國古典風格的建築始建於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體建築。總面積4650平方米。1925年,清華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在這裡,形成了清華大學「中西融會、古今貫通」的辦學風格。

四、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位於工字廳北側,常被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一帶的景色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因其優雅的環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五、大禮堂

清華大學大禮堂

清華大學大禮堂與老圖書館、西體育館和科學館,並稱"四大建築",是清華建校以來第一批大規模建築。大禮堂建成時是國內高校中最大的禮堂,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禮堂的建築最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古羅馬和古希臘藝術風格,羅馬風格的穹隆主體,開敞的大跨結構,漢白玉的愛奧尼克柱式門廊。整個建築下方上圓,莊嚴雄偉,象徵著清華人"堅定樸實、不屈不撓",現在校內的會議、講座及娛樂演出,仍經常在此進行。

六、清華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由新館和老館兩部分組成,整個圖書館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進行,時間跨度長達75年。一期工程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墨菲設計,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始於30年代初,因學校發展需要,在有"南楊北梁(梁思成)"之稱的著名建築學家楊廷寶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館)開始於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關肇業院士設計,1991年9月建成。新館既保持了同老館風格上的一致,同時又在許多細節上有所創新,因而獲得了1993年"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

如果把清華園的建築當成一首曲調優美、旋律高昂的樂曲,圖書館無疑是這首樂曲中最動聽的音符之一。無論春夏還是秋冬,無論旭日東升還是紅輪西墜,每當你走進清華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書香,映入眼帘的是莘莘學子孜孜以求的身影。這裡是知識的海洋,這裡是求知的天地,這裡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園,這裡是走向輝煌的成功之路……

七、工字廳

工字廳

工字廳原名工字殿,是清華園中之主建築。因其前、後兩大殿中間以短廊相接,俯視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廳原有房屋100餘間,總建築面積約2750平方米,院內曲廊縵折,勾連成一座座獨立的小套院,形成這組建築的主要特色。工字廳門口匾額「清華園」三字為鹹豐御筆。

作為一座有近400年歷史的古建築,工字廳見證了清華的百年歷史。2005年,工字廳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現在的工字廳是學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

八、第六教學樓

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

第六教學樓位於清華大學主樓西北側,為綜合教學科研設施,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建築規模34045平方米,2003年竣工。

六教建築布局結合校園規劃與本區域北高南低的自然條件,結合教學模式和使用者的環境行為,將建築分為相對獨立的A、B、C(即中、小、大)三個教室區,各區圍繞中心廣場布置;將C區設計為1/4圓形,既與其使用功能相契合,同時也巧妙地保留了地段內五棵古松,營造出頗具校園文化氣息的主題環境,該建築風格質樸典雅,體現了校園建築內在的文化特質。

六教曾榮獲第十屆首都規劃建築設計匯報展"十佳設計方案獎"及"公共建築優秀設計方案獎"、2005年度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三等獎。

九、綜合體育館

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

綜合體育館位於清華大學校園東區,沿主樓中軸線上,與東大操場圍合成一個體育中心區。綜合體育館是一座集體育比賽、訓練、教學、會議、演出為一體的綜合性場館,比賽場地最大55m×35m。比賽大廳結構上採用110m跨度鋼筋混凝土大拱,懸掛輕型屋面,體現體育建築的力量美。兩拱之間為採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進行平時的訓練及教學。該建築榮獲2003年度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評選建築設計二等獎、2004年度建設部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美術學院新教學樓位於主校區東區,中央主樓東南方向,建築總面積62,000平方米,由美國帕金斯威爾公司設計。新教學樓主要包括教學區、實習區、科研圖書區、教學管理區及公共空間等。

新教學樓按照交流與融合的理念,集行政、教學與工藝美術創作於一體,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體現了面向21世紀的藝術教育理念和特色。其建築的複雜性、功能的綜合性、工藝的特殊性,以及施工的難度和緊迫性為近年來清華基建工程所未遇。

工程建設的一大難點是工藝十分複雜,不但建築空間異乎尋常,而且玻璃、陶瓷、金工、版畫等28個專業系、所對應的工房,對消防、通風、動力、給排水等系統都提出了與眾不同的需求。投入使用後,美院大樓前經常舉辦畢業生作品展、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各類雕塑展等藝術活動,將行政教學與藝術生活完美結合。

清華大學理學院樓

清華大學佔地面積有6000多畝,不僅在北京的高校中是最大的,才全國高校中也是排在前列的,除了以上這十處建築,清華大學還有端莊古樸的科學館,有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學生公寓——紫荊學生公寓,有西洋風韻和現代氣息並存的理學院樓等等。總之在清華,每處建築都很有特色,都能感受到這所頂尖學府的別樣魅力。

相關焦點

  • 建築學10大名校,老八校全在內,另2所是985「網紅」大學
    1.清華大學-建築學A+、建築老八校之一 清華大學是我國頂尖985名校,也是建築老八校之一,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創辦,實力非常強。建築學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進入A+,是國內建築學實力最強的2所大學之一。
  • 曾經的建築老八校:如今只有3所建築學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在建築學領域,曾經有8所赫赫有名的高校,這8所學校被大家稱之為「建築老八校」,如今在這些建築學名校中,有7所是雙一流大學,但建築學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行列的,只有3所。第一所、清華大學建築學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清華建築取得了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大量優秀設計作品,奠定了清華建築在國內建築學科領域的領軍地位,在國際建築學科領域贏得了較高聲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有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個本科招生專業,這三個專業可都是清華大學的王牌專業。在歷次教育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得第一名。
  • 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官方參考書目
    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官方參考書目 http://kaoyan.eol.cn      2013-04-22  大 中 小        為方便2014年備考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的學生了解此專業所考科目及參考書目
  • 2020年「建築學專業」排行出爐,西安建築大學第二,榜首花落誰家
    2020年「建築學專業」排行出爐的榜單情況,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一起看下去吧!哪所大學「建築學專業」實力強?專業榜單出爐建築學專業一直是比較偏向「綜合類」的專業,該專業設計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主要需要學習的有建築設計、居住區規劃等等,非常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一名就是我國著名的頂尖大學——清華大學啦!清華大學建築學學科為A+,是名副其實的榜首呢!
  • 西安這所雙非高校,籤中建就業500多人,網友:不愧是建築老八校
    同濟大學校園「建築老八校」中的老四校,清華大學的建築學院是由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創辦。東南大學坐落於南京,不僅是「建築老八校」的成員,也是當時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建築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優勢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三個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建築學全國擁有的國家重點學科的單位只有
  • 同心戰「疫」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碩士英文項目線上教學進行時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在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下,面向建築學碩士英文項目的留學生成功開展了線上設計課(Studio)課程。在全球疫情形勢仍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建築學院持續保障教學工作的有序展開。
  • 中國最好看的5個城市地標建築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也在不斷完善。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外,還有13個經濟強省,GDP都破了萬億元。而城市的獨特建築,就像名片一樣,成為一個新的城市地標,展現了一個城市的魅力。
  • 國內建築學十大強校,東南第二!浙大第九!同濟未入前三?
    建築學作為一級學科,下面設有建築歷史與理淪、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和建築技術科學等二級學科建築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在國家大型工程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等建築的設計、建造和維護都離不開建築學相關人才的參與。建築學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也十分不錯,可以選擇進入地產公司、設計單位、審計公司乃至於建築公司,就業選擇面還是比較廣泛的。本期就來介紹一下國內建築學學科十大強校。
  • 2020世界大學建築學專業排名:麻省理工第一,清華第11,同濟第18
    麻省理工學院荷蘭名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排名世界第二。英國名校倫敦大學學院,建築學專業排名世界第三。倫敦大學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米蘭理工大學、曼徹斯特建築學院、劍橋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的建築學專業都進入全球前十。
  • 天津市名揚天下的4個世界之最,第二個被稱為中國十大地標建築
    瓷房子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它是一幢舉世無雙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它的今生是極盡奢華的「瓷美樓奇」。該建築被人們稱為: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馬上成為天津市的地標建築。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到2014年,張連志一直在對瓷房子做不停的補充,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1月完成。截至2002年,瓷房子先後用去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個古瓷瓶,對一座法式小樓進行裝飾改造,這裡可以見到中國各朝各代窯址中的瓷片。突出中國文化,感受中國瓷器的魅力。
  • 二零年代,各國建築學研究生都在學什麼?丨當代建築教育第二期
    」為主題,從教學研究、實踐教學等方向收錄建築學研究生教育相關的主題文章十餘篇,內容涵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義大利薩薩裡大學、米蘭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院校在建築學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特色與模式方法。
  • 「建築學」最好的大學分三檔,第一檔除了清華,還有一所很低調
    因此,目前報考建築學專業比報考土木更具優勢,不僅薪資高,就業好,而且女生比重約有四成,遠高於土木。那麼中國「建築專業」有哪些好大學呢?一、南北雙雄:清華和東南清華大學和東南大學是「建築老八校之首」,其中,清華大學建築專業長期以來穩穩的位居國內第一,而且在世界上也頗有名氣,在多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表現都非常好,實力比其他大學高出一大截。
  • 中國大學的建築學排名是怎樣的
    而上世紀的建築老八校: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建築大學(已併入重慶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已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同樣是在建築學學科實力最強的高校。建築學是建築類高校最基礎的工科學科,與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學科聯繫緊密。我們知道建築學學科是需要歷史底蘊的,需要多年的學術積累,需要有業界頂尖的院士帶隊。
  • 建築學是個什麼專業?
    學建築的都會被崇拜的目光所傾慕 高考結束了,很多高中生們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那麼建築學到底是個什麼專業呢?有人覺得工地裡戴帽子的施工人員是學建築學的,有人覺得室內設計師是學建築學的,建築學到底是怎麼樣的專業?他們要過怎樣的人生呢?
  • 上海都設營造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建築學專業應屆研究生及優秀...
    招聘 | 建築學專業應屆研究生及優秀留學生 坐標 | 上海市虹口區 上海都設營造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憑藉一體化設計和高完成度,已完成數個標誌性項目。
  • BAM公布2020全球建築學碩士排名,清華大學位居第七
    近日,BAM平臺公布其評選的2020全球建築學碩士項目TOP20的第三版名單。該列表是基於公布的QS建築學學科排名名單,再結合11項教育績效指標和41項次級指標綜合評估的結果。部分指標包括了教學方式、項目資源和項目內容。對比於BAM之前所公布的第二版名單,哈佛大學的二類建築碩士專業依舊位列榜首。
  • 清華大學大類招生,這些大類裡都包含哪些專業,提前了解
    第一類建築類清華大學的建築類中包含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個本科專業。清華大學的建築學是「建築老八校」之一,行業實力頂尖,三個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級特色專業,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 近現代建築史的重要建築實例——清華大學圖書館
    「北京城市故實」專題立足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從城鄉規劃、自然資源、建築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個方面,按照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1949-1978)、改革開放後的30年(1979-2012)、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三個階段,講述北京城市「故實」(註:「故實」指有歷史意義的事實),帶您重溫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故事,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之路和輝煌成就。
  • 北京建築大學的「健康建築學:疫情濾鏡下的城市和建築空間」出版
    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流行病疫情,都曾為建築學帶來深度自省和重要發展:19世紀傳染病的大爆發推動了城市規劃學科的出現,肺結核的療愈方式促成了現代主義建築的流行;20世紀末心理疾病和康復療法的研究帶來了對高層住宅和景觀設計的反思;近20年慢性病的大流行催生了活躍設計(Active Design)的推廣……疫情濾鏡放大了建築學對「健康」的訴求,將「健康建築學」的概念重新帶回主流研究和實踐的視野。
  • 十大建築蘊藏深圳改革開放的歷史
    位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築之列。頒獎辭:  她的榮耀持續了很長時間,她的高度領先了很長時間,她把20世紀90年代深圳的天空拓寬了很長時間。她曾經是亞洲最高建築,中國第一個鋼結構建築,現在仍然代表著深圳建築的高度。她挺拔的英姿,蘊藏著一個新的速度,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