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書協副主席許雄志,專攻篆書和隸書,還要創新這兩種冷門字體。
篆書和隸書在書法裡面是比較冷門的書體,在市場中缺乏關注度,再加上字體比較難以辨認,所以願意寫篆書和隸書的書法家不多,但也有書法家痴迷篆書的研究,比如河南的書協副主席許雄志。
許雄志,出生於1963年,河南人,他小時候在父親的影響下,喜歡上了篆刻,父親把他送到了安陽群藝館,跟著徐學平先生學習篆刻,後來徐學平先生又給他介紹了一位老師李剛田,許雄志就跟著這兩位老先生學起了篆書。
篆書相比行書、草書來說不夠討巧,如果說練上幾年的行草,可以給別人寫幾幅字,即使是拿出去參加書法比賽,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視,但篆書就不一樣了,喜歡的人不多,而且也偏向藝術研究,不夠大眾化。
可是許雄志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對篆書確實是打心眼裡喜歡,他從篆刻延伸到篆書和隸書,在傳統的篆書基礎上,用更為精簡的筆法,融合了篆書和隸書的特點,別有一番風味。
許雄志的篆書和隸書,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新、奇、美」,有一種優雅的韻味,在看多了普通的行草書體之後,再看到這種書法覺得更具高古之氣,感覺更貼近歷史。
當然很多人在看了許雄志的篆書之後,覺得他的篆書並不算傳統意義上的篆書,好多字的寫法甚至都是他自創的,根本不符合傳統的篆書規則,而且從他的運筆結字來看,側鋒用的太多,筆鋒過於犀利,看久了缺乏變化。
如今許雄志擔任著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西泠印社理事、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兼篆刻委員會主任、河南省文字學會理事等眾多頭銜,對於別人對他書法的評價他也並不在意,書法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愛好,能夠怡然自得就是很有趣的事情,何必要按照別人的眼光去寫自己的書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