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距離美國11月3日的大選僅有一周時間,10月是否還會發生「驚奇」、11月是否會發生「危機」,成為美國政壇中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10月26日晚,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埃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隨後在白宮宣誓。此事遭到了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共和黨則將此視為一大「勝利」。這能否成為10月驚奇目前尚難判斷,但超過6200萬人已提前投票,川普和拜登在各大搖擺州間來回跑,已經成為美國2020年大選一道獨特的「風景」。
大選倒計時一周,美國發生了哪些大事?
拜登和川普。/The Hill報導截圖
關注1:川普提名的大法官獲參議院通過,最高法院右傾明顯
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晚,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埃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隨後,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南草坪舉辦了巴雷特的宣誓就任儀式,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倫斯·託馬斯主持了巴雷特的第一場憲法宣誓儀式。10月27日,巴雷特將在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的主持下進行第二場司法宣誓儀式。
在26日晚參議院的投票中,52名參議員投了支持票、48名參議員投了反對票。投票基本上是按照黨派劃分,只有一位共和黨參議員——來自緬因州的蘇珊·柯林斯投了反對票。
現年48歲的巴雷特是川普任內提名的第三位大法官,此前川普於2017年提名了尼爾·戈薩奇、2018年提名了布雷特·卡瓦諾。由於共和黨控制著參議院,三次提名都獲通過。在巴雷特宣誓就職後,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比例變為6:3,這或將使得最高法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判決都將偏於保守。
據BBC報導,川普在宣誓儀式上表示,「這對於美國、對於美國憲法、對於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巴雷特則表示,「一名大法官不僅將獨立於國會和總統,也將獨立於任何可能會動搖她的私人信仰」。她還表示,將「獨立於政治派別和自己的偏好行事」。
對於參議院在距離大選僅一周時通過大法官提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在一份聲明中稱,這一「匆忙的、史無前例的」程序應該成為對每一個美國人的「警醒」——那就是,你的投票很重要。
拜登指出,在大選結束後的下一周,最高法院將裁決平價醫療法案,而川普在過去四年間一再表示他希望全面推翻這個法案,「拿走你們的醫保以及對已有疾病的保護」。他稱參議院的這次投票是「對美國參議院、對美國人民、對最高法院合法性的信任、對民主的損害」,但「我們不會放棄……如果你們希望說不,希望這種濫用權力不再代表你們,出門投票吧」。
除平價醫療法案(歐巴馬醫保法案)外,關於墮胎權、控槍、是否允許延長郵寄選票時間等議題都將成為巴雷特上任後面臨的案件,預計判決都將有利於川普政府。
相關推薦
拜登得票數破8000萬 美國大選實時數據統計
川普突然現身白宮發表最短講話 美國大選川普認輸了?
美國或迎來第一位女性財長 拜登內閣人選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