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爾濱11月7日電 題: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觸摸中俄文化交流脈搏
作者 劉錫菊
初冬的清晨,一幅幅油畫越過邊境後,被送到松花江畔素有「東方小巴黎」之稱的哈爾濱。站在林興街上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前,透過高聳的大玻璃窗清晰可見一幅幅油畫安靜地佇立在展廳的架子上,展現自己或深沉含蓄、或熱烈明快的迷人風格。作為東北亞最大的國際油畫交易中心,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以其獨特的魅力,將中俄邊境零散分布的油畫業態組合壯大起來。
1896年起,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大量的俄羅斯僑民湧入哈爾濱,使哈爾濱成為西方文化藝術傳入東方的重要中轉站。這座擁有中西方文化交融和厚重歷史文化資源的城市逐漸成為中俄乃至東北亞文化交流平臺和文化藝術作品的集散地。作為俄羅斯文化重要藝術形式的油畫,也以其奔放生動的形式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近些年,俄羅斯油畫迅速成為了中國藝術市場的一匹『黑馬』,被國人收藏與投資、或用於居家裝飾,成為一種時尚。」黑龍江省俄羅斯油畫交流研究會會長陳鳳躍告訴中新社記者。
來自福建的商人程福響說:「哈爾濱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有很多俄羅斯生活文化的印跡。在這裡,除了能品嘗到純正的俄羅斯啤酒、大列巴等,最讓我心動的就是選幾幅純正的俄羅斯油畫。」每次程福響來哈爾濱都花很長時間奔波於眾多俄羅斯油畫館之間,挑選心儀的畫作。
獨特的「洋味」藝術氛圍以及油畫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使得在哈爾濱構建一個有序、健康的國際油畫交易平臺成為必然的趨勢。2015年1月,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開門納客,該交易中心是東北亞最大的國際油畫交易中心,集油畫教育培訓、創作生產、展覽銷售等功能於一體,打造了一條輻射東北亞的油畫保真、有序、規模的產業鏈。
「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現有經營場所1.5萬平方米,展銷上萬幅來自俄羅斯、波蘭和朝鮮等國家的精品油畫。無論從佔地規模還是從油畫的內容及表現形式來說,都是東北亞最大的國際油畫交易中心。」中國油畫學會會員、黑龍江省油畫藝術委員會理事林建群告訴中新社記者。
與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建設同步成立的還有文化藝術產業園管委會,對交易主體和交易行為嚴格管理。「這裡的每件油畫作品都有『檔案』,以此證明畫作本身的純正血統,從根本上杜絕了展銷臨摹和複製作品。」管委會副主任劉芳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了一疊俄羅斯油畫的「出口證明」以及油畫出入中國海關的通行證。
目前,從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走出去的油畫作品已達1077幅,交易金額達1400萬元人民幣。
在入駐中心的中俄國際藝術館內,一幅幅畫作或靜謐柔情,或粗獷奔放,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特殊的視覺衝擊和心靈感受。館長李薇告訴記者:「我們館目前展出70多幅油畫,展覽的油畫價格從5000元人民幣到10萬元人民幣不等,全部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兩地俄羅斯藝術家創作的油畫。每天約有2000餘人次來此欣賞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能遞給每一位參觀者通往油畫世界的金鑰匙讓我十分有成就感。」
此外,油畫中心還以現有國內外油畫創作隊伍等後續人才為支撐,創作生產融合中國東方審美元素、反映地方特色的原創油畫產品,保證油畫交易中心充足的原創作品供給。
俄羅斯功勳畫家布洛多夫·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維奇常年往返於中俄兩國,除了自身創作外,還通過油畫中心這座橋梁,為中國油畫創作後備人才授課。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哈爾濱這座城市裡俄羅斯油畫的繁榮見證了中俄兩國的相互交融和共同發展。今後,我要常來哈爾濱,創作出既有俄羅斯感染力,又有中國風情的作品。」
從交易產品到文化符號,俄羅斯油畫在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的身份地位於悄然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裡不僅為中國和世界各國專業團體及油畫愛好者搭建了文化藝術交流平臺,中外遊客也可以觸摸到中俄文化交流的脈搏,感受兩國人民的情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