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擬於2018年一季度IPO或借殼回歸A股,目前已啟動私有化後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額15億元。
完成私有化退市後的博納影業集團有了最新資本動向。10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一位參與此交易的私募投資總監處獲悉,博納影業已擬定回歸A股的時間表,擬於2018年一季度IPO或借殼回歸A股市場。
「目前公司已啟動私有化後新一輪融資。其估值為投前135億,本輪融資15億元,投後估值150億元。」上述私募投資總監表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的一份路演材料表明,參與此輪投資的投資者均沒有回購條款。
此外,參與本輪投資的投資者亦不存在業績對賭。而騰訊、阿里作為戰略投資者,會在整體資源上對接影片製作、發行、放映業務。「此次發行定增中,阿里和騰訊也大概率將認購。」上述私募投資總監透露。
不過,對上述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天未能聯繫到博納影業、騰訊、阿里相關人士對此給予置評。
2015年6月12日,博納影業公告私有化,對應博納影業私有化價格為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13.70美元或者每股普通股27.40美元。
2015年12月15日,阿里影業與於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籤訂協定,加入博納影業的私有化買方財團。根據協定,買方財團對博納影業的私有化將以法定合併形式完成。美國時間2016年4月8日,博納影業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
另據一位機構人士透露,鑑於博納影業擬回歸A股市場,個別股東身份不符合監管規定,該部分老股股權也在尋求退出,退出價格或相較此次融資價格有一定優勢。
對照IPO標準回歸
上述路演材料顯示,在其私有化後的股東名單中,除了公司實際控制人於冬及其關聯方之外,還包括了騰訊、阿里巴巴、紅杉資本、復星集團、金石投資、賽富資本等資本巨頭。
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於冬及其關聯人累計持股50.89%、金石投資持股13.07%、阿里巴巴持股8.29%、騰訊持股5.80%、復星集團持股5.72%、紅杉資本持股4.71%、賽富資本持股4.57%,員工持股平臺持股6.95%。
「博納影業上市方式將按IPO的標準進行備案,不排除以借殼方式來登陸資本市場。目前,公司為上市作出了充分準備,已著手成立了上市籌備小組。」上述私募投資總監稱。「公司擬以2016年10月31日作股改基準日,2016年12月31日作為IPO申報日。」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影業務、影院投資管理運營服務、藝人經紀業務及服務。早在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曾出品發行的主打影片包括《一代宗師3D》、《智取威虎山3D》、《龍門飛甲》、《竊聽風雲》系列、《賭城風雲》系列等。
路演資料表明,博納影業成立16年來共發行中外影片280多部,中國內地累計票房超過160億元,累計海外票房收入達2.5億美元。
在其私有化以前,博納影業認為,公司價值被華爾街投資者嚴重低估。按其2015年12月10日收盤價12.52美元計算,博納影業總市值約7.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59億元)。
「真正讓我下定決心回歸A股上市的是《智取威虎山》,博納取得了那麼好的票房成績,但同一時期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跌,這讓我非常難過。」於冬曾向媒體公開表示。
相比之下,國內影視類上市公司卻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截至10月27日收盤,在民營影視上市公司中,居首的萬達院線(002739.SZ)總市值高達773億元,最低的華策影視(300133.SZ)亦有236億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此次博納影業融資15億元的具體安排為,90%資金將用於影城的建設以及收購,10%將用於實景娛樂項目的建設。
未來,公司電影布局分為三個環節,投資製片、發行和影院。博納影業將以發行為核心,票房收入的50%靠發行做貢獻,圍繞這一塊,布局上下遊,上遊保持每年15部的電影出品數量,下遊影院以自營和收購兩條線進行,影院目前貢獻集團45%的收入,並輔助發行協助排片。
「正常情況下,此輪投資將在三年以內完成。即投入後,博納影業將在兩年內完成上市或借殼,如果借殼的話,此項股份鎖定期一年。鎖定結束後,即在二級市場(包括大宗交易市場)出售股份。」前述私募投資總監透露。
全年預計淨利4.5億
根據路演材料,博納影業預計2016年將實現營業收入211346萬元,完成淨利潤分別為45356萬元,同比增長達136%,淨利潤率達22.88%。
報告期內,博納影業由於剛剛完成了私有化,負債率較高,淨利潤水平維持在行業中值,但淨利潤率、毛利率、淨資產收益率都高於大多數企業。
據路演材料表明,由於影視行業公司在美國股市市值被低估,相對國內平均45%的行業負債率而言,博納影業維持了80%的高負債率運營。
「但公司後續將會加大與騰訊、阿里的合作,未來淨利與營業收入將會有所提升。」前述私募投資總監認為。
而從最近三年的經營業績來看,2013年至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2628萬元、121304萬元、141151萬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5948萬元、15806萬元、19264萬元。
該人士稱,2015年淨利潤增長率相對減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私有化衝抵了部分攤銷。二是公司與諾亞籤定協議,大部分投資收益歸諾亞所有。今年6月,公司已購回了相關權益。
對於博納影業的國內市場地位,招商證券分析師方光照在其研報中曾表示,在我國電影製作環節中,民營製片方萬達影視、光線影業、博納影業、華誼兄弟、樂視影業已位居民營製片公司第一陣營。 方光照稱, 2012-2015 年,五洲、光線、博納、樂視四個行業龍頭的市佔率保持提升。
路演材料顯示,最近五年來,博納影業發行影響的票房佔比始終位於國內民營發行商的前三甲。其中,2015年全年發行影片16部,票房31.5億元,位列第三。
除了國內市場,2015年11月,博納影業還宣布向好萊塢TSG娛樂金融有限公司投資2.35億美元,投資包括《火星任務》、《天煞地球反擊戰:復甦紀元》、《變種特攻:天啟滅世戰》、《猿人爭霸戰3:終極之戰》等在內的6部二十世紀福斯影片。
上述私募投資總監表示,「博納影業投資TSG,籤約六部好萊塢商業大片,其投資額佔比20%,也就是說,它可拿到全球票房20%的分成。」
「按博納影業2016年預測淨利潤4.5億元計算,相對於文化傳媒行業平均市值177億元以及平均50倍的市盈率,其估值仍然較低。」上述私募投資總監認為。「同時,按博納影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上市之後,保守估計市值約為260億元至400億元之間,此次投資收益約2-3倍。」
徵集令!騰訊證券官號(qqzixuangu)重金約你來討論:相愛相殺A股何以跑贏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