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學特立獨行:《世說新語》裡的王徽之

2020-12-13 人民政協網

常常會想,經世致用的王羲之怎麼會生出王徽之這樣不務實事的孩子,令人發笑,也令人深思。現存王徽之文獻材料不多,但晨星之斑仍然可以看到那不同尋常的光芒——他與人相處的觀念很搞笑,也很時髦。試選六則材料演繹一下:



想念你不一定要見你

《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7》: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夜雪訪戴」的故事那是家喻戶曉,說的是王居山陰,夜裡雪很重,睡著睡著就警覺了,起來隆重地開開大門小門,倒上美酒,邊喝邊看,還不過癮,就吟誦左思的《招隱詩》,想起了好友戴安道,就乘小舟冒著大雪跑了一夜,到門口,卻又回來了,舟人問他緣故,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就是說喜歡想念不一定要見,想了就好。

喜歡你不一定要跟你說話

《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9》: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王子猷對音樂那是真心喜歡,一次出門遇到著名音樂家桓子野,想聽他吹笛,卻未曾與他謀面,便讓人送給紙條以示想聽他吹笛,桓子野二話沒有,坐到他面前吹了三調。桓見他不說話,自己也沒有說什麼,吹完就走了。你喜歡聽你卻不說,正如我喜歡奏我也不說,二人玩的是徹底的空對空,高大上。這就是喜歡不一定要說話,一直靜靜地坐著就好,坐滿意再走。

跟你說話也不一定是在理你

《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13》:

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王徽之在東晉高官桓衝手下作車騎參軍,桓衝見他整天不誤正事,吊兒郎當的,就對他說:「你在部門裡時間不短了,要好好幹才對!」王徽之聽完不回答,只是仰著頭看天,等了一會兒用手指並成個板打個眼罩說:「早晨的西山,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雖然搭話了,卻完全是自說自話,說明桓衝最近不懂他的心。

要想讓我理你請主動一些

《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16》:

王子猷嘗行過吳中,見一士大夫家極有好竹,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王肩輿徑造竹下,諷詠良久,主已失望,猶冀還當通。遂直欲出門。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閉門,不聽出。王更以此賞主人,乃留坐,盡歡而去。

這條是說王徽之到吳中,看了一士大夫的漂亮竹林,主人知道他必然會來,就灑掃庭除擺設筵席等他,誰知道他根本不理主人,自己就去看人家院子,主人覺得有些失望,但還期望他看完會來,誰知道他看完就想走,這時候主人實在無法忍受了,就讓人把門鎖上,讓他走不成,更讓主人沒有想到的是,王徽之見此情形卻覺得主人性情不凡可與交言,就留下來和他歡快地談了很久。這就是不是我不喜歡你,不喜歡你到你家院子裡看什麼,但看是看,你不留我,我怎好意思和你說話,你應該留我,而且手段越暴力越有成就感,所以想讓我理你,請你主動一些!

根本不理你

《世說新語·輕詆第二十六29》:

苻宏叛來歸國,謝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無折之者。適王子猷來,太傅使共語。子猷直孰視良久,回語太傅云:「亦復竟不異人。」宏大慚而退。

苻堅的兒子苻宏判秦歸晉,因為學問淵博看不起人,時人沒有入他法眼的。有一天王徽之去找謝安,謝安排二人交言,王徽之跟苻宏對坐,只是一直看著他,看了很久,沒啥動靜,就走了,並且回復謝安說:「也就那樣,跟常人沒啥區別。」苻宏啥也沒弄明白,大慚而退。這好像相親,王徽之根本都沒看上,咋說話?所以看了一會兒就走了,這就是看不上根本不理你。

你牛氣我罵你

《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43》:

王子猷詣謝萬,林公先在坐,瞻矚甚高。王曰:「若林公鬚髮並全,神情當復勝此不?」謝曰:「唇齒相須,不可以偏亡。鬚髮何關於神明!」林公意甚惡,曰:「七尺之軀,今日委君二賢。」

意思是王徽之去找謝萬(心儀謝萬),到門口看見僧人支道林坐在那裡,樣子很牛氣(瞻矚甚高),就說「老林你要是有頭髮,有鬍鬚是不是會更牛?」 搞得支公非常噁心(林公意甚惡)。林公你怎麼能比徽之更有氣質,你這麼牛,能不挨罵嗎?

王徽之留下的典故非常出名,甚至一直成為魏晉風度的代表,現在看來,很美,還很耐人尋味!

相關焦點

  • 蔡志忠漫畫《世說新語——六朝的清談》:艱深國學也可如此有趣
    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纂的《世說新語》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言行與軼事的「筆記小說」,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各種逸聞趣事,信手拈來,類似現在流行的八卦。副標題的六朝(222年至589年)是後世對三國至隋統一前南北兩方的泛稱。清談則是指當時崇尚老莊、空談玄理的風氣,雙方各執一詞,進行激烈辯論。
  • 不盡悠悠話《世說》——瀟灑縱性的王徽之
    如果在《世說新語》中選幾位最能代表魏晉風度的人物,那麼,王徽之一定能和阮籍、嵇康、謝安等人一起上榜。
  • 《世說新語》:品魏晉風流,浪蕩不羈背後究竟還隱藏著什麼?
    因為很多生僻字加上古漢語語法難懂,連同正文下面一大堆的注釋一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蜂擁進腦子裡,攪得腦袋如同一團漿糊。《世說新語》是古籍中入手難度較低的志人小說,它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故事充滿趣味性,閱讀門檻相對較低。魯迅曾評價它:"記言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
  • 魏晉六朝風流人物盡在《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這部書的作者是劉義慶。劉義慶是南朝宗室子弟,他的叔叔是宋武帝劉裕。劉義慶在朝廷中擔任過秘書監,負責掌管皇家收藏的圖書,這份工作讓他有機會博覽群書,看到很多珍貴書籍版本。於是他萌生了寫一部筆記小說的想法。
  • 《世說新語.任誕》——誰說古人不叛逆?
    《世說新語》選讀(二)1.劉伶(líng)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jī)之。伶(líng)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kūn)衣,諸君何為(wèi)入我褌(kūn)中!」——《世說新語·任誕》【文言大意】劉伶總是放縱地喝酒,性格豪放豁達。有時在家裡脫掉衣服,光著身體,人們看見了就譏笑他。劉伶說:「我把天地當作我的房子,把屋子當作我的衣褲,諸位為什麼跑進我褲子裡來呢?」
  • 公務員讀書節 周嘯天:從《世說新語》段子學為人處世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周嘯天教授深入淺出地給大家分享了這部小說的精髓之處,以及在文學、歷史研究上的意義。「形象地說,世說新語就是那個時候的段子。」在周嘯天看來,《世說新語》的可讀性很強,是讀者學習文言文的理想讀物,且故事具有啟示性,能讓人從中領悟到為人處世和修身治學之道。通常每個故事都設置兩個人物進行對比,通過人物的言行比較出其德行的高下,給人以啟發。
  • 戴建業:《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
    以「竹林七賢」和「蘭亭名士」(謝安、王羲之、王徽之、劉惔、王濛、支遁、孫綽、許詢等人)為代表的魏晉名士,以狂放不羈、率真灑脫而著稱,形成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魏晉風流」。 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藝術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
  • 王徽之:活得像個孩子是種什麼體驗?
    這就是《世說新語》裡「雪夜訪戴」的故事,乘興來,盡興去。許多人喜歡這則故事,因為欽慕王徽之的瀟灑。就像錢穆說的,「其來也,不畏經宿之遠;其返也,不惜經宿之勞。」只要我心暢快,一切都是可以不計成本地去付出,又都可以不計成本地捨棄。想,就去做;不想,就隨時可以停下不做,沒有斟酌計較。王徽之活出了後世無數人都沒能活成的模樣。
  • 《世說新語》如一個萬花筒,每換一個視角,都可觀賞到不同的精彩
    本文由作者子於歸之宜其室家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中國小說史略》第七篇《〈世說新語〉及其前後》)讓人讀起來頗有味道。《世說新語》直接從生活中攝取比喻的物體,給人以親近感,能夠直接喚起人們經驗裡的生動意象。
  • 王徽之:不靠譜的人有靠譜的才華,活出真我才重要
    ——《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7》王徽之和戴安道,一個風流不羈的書法家,一個淡泊名利的美術家,相交甚好。當時,兩人都隱居浙江一帶,淡泊名利,歲月靜好。---《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 11》上司詢問王徽之官職,他不知;上司詢問他馬匹有多少,他不知;上司詢問他死了多少馬,他乾脆回復道:未知生,焉知死!
  • 《世說新語》經典處世語錄集(一)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宋政權臨川王李義慶編著、梁代劉孝標作注的一部筆記小品,嚴格說來這本書是把當時流傳的各種筆記文獻集中起來編撰而成的,主要記載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的名士軼事,既有可信的部分,也有一些傳說的因素。
  • 《世說新語.傷逝》——我們一起學驢叫
    《世說新語》選讀三【關鍵詞】魏晉時期 珍惜生命 哀念亡人 深情厚誼【文言導語】葬禮,歷來是莊嚴而隆重的。快跟著糰子老師走近《世說新語·傷逝篇》,一起去了解下魏晉時期的葬禮吧!《世說新語》選讀(三)1.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sāng),顧語(yù)同遊曰:「王好(hào)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 劉義慶《子猷訪戴》選自《世說新語》原文提示及注釋
    劉義慶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撰《世說新書》,後人改為《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著名筆記小說,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記載漢末以來至東晉士族文人的言談和逸事,表現了這一時期文人名士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以及當時道德、思想與習尚。語言精煉,辭意雋永,魯迅指出「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中國小說史略》)。
  • 《世說新語.雅量》——這才是淡定的最高境界
    那我們今天就走近《世說新語·雅量篇》,去看看那些用生命在耍酷的戲精古人吧!《世說新語》選讀(四)1.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賓客左右皆跌蕩不得往。【不服來戰】1.通過你對文言文《世說新語·雅量篇》的學習,請判斷下列哪個選項中的稱呼是對對方女婿的尊稱。( )。
  • 《世說新語》裡的成語故事
    【管中窺豹】【來源】《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釋義】指片面看問題。【身無長物】【來源】《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釋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 「精神小夥」王徽之
    王徽之岀身琅琊世族王家,名門望族,族人大都非富則貴,父親和弟弟都是名揚天下的一流大書法家,標準的書香門第,清貴人家,他的才華在父親和弟弟的光芒掩映下似乎遜色幾分,但他個性鮮明,狂傲不馴,瀟灑從容,恣意人生,卻是當中活得最通透、任意灑脫的一個了,拿現在的眼光來看,是個十足的「精神小夥」了。
  • 魏晉風流多少事—趣解《世說新語》
    處在亂世中的人們卻特立獨行,嘉言懿行不絕於耳,留下不少佳話。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將它們記錄下來,供後人久久玩味,韻味綿長,猶如一壇陳年老酒,歷久彌香。西安作家理洵浸淫《世說新語》八年,斷斷續續寫下品讀該書的心得感悟,遂成《魏晉風流多少事——趣解<世說新語>》一書。八年解讀一本書,可見作者的用心之深。
  • 徐大軍:《名士派:世說新語的世界》
    《世說新語》的內容,即是呈現出這種簡單零碎的片段排列狀態。《世說新語》的時空,即是由這些簡單零碎片段裡的人物構建成的,裡面隨處散落著他們的行跡和聲響,沒有一件事情貫穿始終,也沒有一個人物貫穿始終,都是這樣的碎片式的存在。
  • 富二代唯一楷模,我推王徽之
    桓伊得知對方是王徽之,立即大驚失色,立刻掉頭下車,在岸邊的馬紮上為王徽之彈奏了一曲《梅花三弄》。演奏完畢,王徽之也沒有露頭,甚至沒有答話。桓伊便無奈地掉頭回到車上,兩人一句話也沒有說。《世說新語》記載:「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
  • 【詩詞】《世說新語》裡的那些成語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一覽無餘】謂一眼即可全見。《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