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想,經世致用的王羲之怎麼會生出王徽之這樣不務實事的孩子,令人發笑,也令人深思。現存王徽之文獻材料不多,但晨星之斑仍然可以看到那不同尋常的光芒——他與人相處的觀念很搞笑,也很時髦。試選六則材料演繹一下:
想念你不一定要見你
《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7》: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夜雪訪戴」的故事那是家喻戶曉,說的是王居山陰,夜裡雪很重,睡著睡著就警覺了,起來隆重地開開大門小門,倒上美酒,邊喝邊看,還不過癮,就吟誦左思的《招隱詩》,想起了好友戴安道,就乘小舟冒著大雪跑了一夜,到門口,卻又回來了,舟人問他緣故,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就是說喜歡想念不一定要見,想了就好。
喜歡你不一定要跟你說話
《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9》: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王子猷對音樂那是真心喜歡,一次出門遇到著名音樂家桓子野,想聽他吹笛,卻未曾與他謀面,便讓人送給紙條以示想聽他吹笛,桓子野二話沒有,坐到他面前吹了三調。桓見他不說話,自己也沒有說什麼,吹完就走了。你喜歡聽你卻不說,正如我喜歡奏我也不說,二人玩的是徹底的空對空,高大上。這就是喜歡不一定要說話,一直靜靜地坐著就好,坐滿意再走。
跟你說話也不一定是在理你
《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13》:
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王徽之在東晉高官桓衝手下作車騎參軍,桓衝見他整天不誤正事,吊兒郎當的,就對他說:「你在部門裡時間不短了,要好好幹才對!」王徽之聽完不回答,只是仰著頭看天,等了一會兒用手指並成個板打個眼罩說:「早晨的西山,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雖然搭話了,卻完全是自說自話,說明桓衝最近不懂他的心。
要想讓我理你請主動一些
《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16》:
王子猷嘗行過吳中,見一士大夫家極有好竹,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王肩輿徑造竹下,諷詠良久,主已失望,猶冀還當通。遂直欲出門。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閉門,不聽出。王更以此賞主人,乃留坐,盡歡而去。
這條是說王徽之到吳中,看了一士大夫的漂亮竹林,主人知道他必然會來,就灑掃庭除擺設筵席等他,誰知道他根本不理主人,自己就去看人家院子,主人覺得有些失望,但還期望他看完會來,誰知道他看完就想走,這時候主人實在無法忍受了,就讓人把門鎖上,讓他走不成,更讓主人沒有想到的是,王徽之見此情形卻覺得主人性情不凡可與交言,就留下來和他歡快地談了很久。這就是不是我不喜歡你,不喜歡你到你家院子裡看什麼,但看是看,你不留我,我怎好意思和你說話,你應該留我,而且手段越暴力越有成就感,所以想讓我理你,請你主動一些!
根本不理你
《世說新語·輕詆第二十六29》:
苻宏叛來歸國,謝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無折之者。適王子猷來,太傅使共語。子猷直孰視良久,回語太傅云:「亦復竟不異人。」宏大慚而退。
苻堅的兒子苻宏判秦歸晉,因為學問淵博看不起人,時人沒有入他法眼的。有一天王徽之去找謝安,謝安排二人交言,王徽之跟苻宏對坐,只是一直看著他,看了很久,沒啥動靜,就走了,並且回復謝安說:「也就那樣,跟常人沒啥區別。」苻宏啥也沒弄明白,大慚而退。這好像相親,王徽之根本都沒看上,咋說話?所以看了一會兒就走了,這就是看不上根本不理你。
你牛氣我罵你
《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43》:
王子猷詣謝萬,林公先在坐,瞻矚甚高。王曰:「若林公鬚髮並全,神情當復勝此不?」謝曰:「唇齒相須,不可以偏亡。鬚髮何關於神明!」林公意甚惡,曰:「七尺之軀,今日委君二賢。」
意思是王徽之去找謝萬(心儀謝萬),到門口看見僧人支道林坐在那裡,樣子很牛氣(瞻矚甚高),就說「老林你要是有頭髮,有鬍鬚是不是會更牛?」 搞得支公非常噁心(林公意甚惡)。林公你怎麼能比徽之更有氣質,你這麼牛,能不挨罵嗎?
王徽之留下的典故非常出名,甚至一直成為魏晉風度的代表,現在看來,很美,還很耐人尋味!